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書·於栗磾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書·於栗磾傳出自於《魏書》,此史由北齊魏收撰,是一本紀傳體史書,內容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1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0卷。[1]

原文

於栗磾,代人也。能左右馳射,武藝過人。登國中,拜冠軍將軍,假新安子。後與寧朔將軍公孫蘭領步騎二萬,潛自太原從韓信故道開井陘關路,襲慕容寶於中山。既而車駕後至,見道路修理,大悅,即賜其名馬。及趙魏平定,太祖置酒高會,謂栗磾曰:「卿即吾之黥、彭也!」大賜金帛,進假新安公。太祖田於白登山,見熊將數子,顧謂栗磾曰:「卿勇干如此,寧能搏之乎?」對曰:「天地之性,人為貴。若搏之不勝,豈不虛斃一壯士!自可驅致御前,坐而制之。」尋皆擒獲。太祖顧而謝之。

劉裕之伐姚泓也,栗磾慮其北擾,遂築壘於河上,親自守焉。禁防嚴密,斥候不通。裕甚憚之,不敢前進。裕遺栗磾書,遠引孫權求討關羽之事,假道西上,題書曰:「黑稍公麾下」。栗磾以狀表聞,太宗許之,因授黑稍將軍。栗磾好持黑稍,裕望而異之,故有是語。奚斤之徵虎牢也,栗磾別率眾所部攻德宗河南太守王涓之於金墉,涓之棄城遁走。遷豫州刺史,將軍如故,進爵新安侯。洛陽雖歷代所都久為邊裔城闕蕭條野無煙火栗磾刊辟榛荒勞來安集德刑既設甚得百姓之心。太宗南幸盟津,謂栗磾曰:「河可橋乎?」栗磾曰:「杜預造橋,遺事可想。」乃編次大船,構橋於冶坂。六軍既濟,太宗深嘆美之。

世祖之徵赫連昌,敕栗磾與宋兵將軍、交趾侯周幾襲陝城。昌弘農太守曹達不戰而走。乘勝長驅,乃至三輔。進爵為公,加安南將軍。平統萬,遷蒲坂鎮將。時弘農、河內、上黨三郡賊起,栗磾討之。轉虎牢鎮大獎,加督河內軍。尋遷使持節,都督兗相二州諸軍事、鎮南將軍、枋頭都將。又為外都大官,平刑折獄,甚有聲稱。卒,年七十五。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贈太尉公。

栗磾自少治戎,迄於白首,臨事善斷,所向無前。加以謙虛下士,刑罰不濫。世祖甚悼惜之。

譯文

於栗磾是代郡人。從小就學習武藝,才幹和氣力都超乎常人,能左右馳射。登國年間,任冠軍將軍,授新安子爵。他和寧朔將軍公孫蘭,暗地裡從太原沿着韓信故道,開通井陘關的道路,在中山暗襲慕容寶。道武帝隨後趕來,他見道路已經修好,十分高興,當即賜於栗磾名馬。當趙、魏兩地被討平之後,道武帝大擺筵席歡會眾官時,對於栗磾說:「你就是我的黥布和彭越啊!」晉封爵位為新安公。道武帝到白登山狩獵,看見一頭大熊帶着幾隻小熊,便看着於栗磾說「:能夠和它相搏鬥嗎?」於栗磾答「:如果打不過它,豈不是白白當作一名勇士嗎?自當把它們趕到您的車駕前,輕而易舉地制服它們。」不一會,這幾頭熊都被捕獲了。道武帝注視着他並表示謝意。    後來他當河內鎮將。劉裕攻打姚泓時,於栗磾擔心他會繼續往北侵擾,便在河邊構築堅固的堡壘,劉裕很覺不安,便送信給於栗磾,向他借道西去。這封信開頭寫「:黑槊公麾下。」於栗磾將書信表奏皇帝,明元帝因此而賜號於栗磾為「黑槊將軍」。於栗磾喜歡拿着一把黑槊,劉裕遠遠望見,很是驚奇,所以有了這樣稱呼。後升任豫州刺史,晉爵位為新安侯。洛陽雖然原是歷代的都城,如今卻是北魏的邊界地。於栗磾勤於治理,人心安定,深得百姓的擁戴。明元帝南行至盟津時,問於栗磾說:「黃河上能造橋嗎?」於栗磾說:「杜預曾經造過橋,有這樣的往事,應當可以。」於是他把許多大船連結在一起,在冶坂這個地方造了一座橋。當大軍渡過黃河後,明元皇帝大為讚嘆。

太武帝攻打赫連昌時,命令於栗磾跟宋兵將軍周幾領兵襲擊陝州城,兩人統率的軍隊長驅直入,攻至三輔之地。太武帝給他晉封公爵。他多次擔任外地重鎮的大官,判案、量刑都很公平,很有聲望。死時,追贈太尉官職。

於栗磾從年輕時就統率軍隊,直至白髮蒼蒼,他臨事善作決斷,所向無前。加之又謙虛待人,禮賢下士,不濫用刑罰。所以他去世時太武帝十分傷心,惋惜不已。[2]

作者簡介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省晉州市)人 ,南北朝時期北齊大臣,文學家、史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 機警敏捷,頗有文采,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寫北魏歷史,聯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書成之後,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後人輯有《魏特進集》存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