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源(清代思想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源(清代思想家)

來自網絡的圖片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名遠達,字默深、墨生、漢士,號良圖,漢族,是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原邵陽縣金潭)人 。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道光二年( 1822年)舉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代表。

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開啟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從傳統轉向近代的重要標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魏源

別名; 魏遠達、魏默深、魏墨生、魏漢士、魏良圖

國籍; 清朝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794年4月23日

逝世日期; 1857年3月26日

主要成就; 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 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主張

出生地;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

代表作品; 《海國圖志》《聖武記》《皇朝經世文編》

故居所在地; 司門前鎮金潭村

人物生平

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魏源生於湖南邵陽縣金潭(今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鎮)。魏源七歲從塾師劉之綱、魏輔邦讀經學史,常苦讀至深夜。九歲赴縣城應童子試,考官指着畫有"太極圖"的茶杯提出"杯中含太極"囑對。魏源摸着懷中二麥餅對曰:"腹內孕乾坤。"

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取秀才。

嘉慶十六年(1811年)辛未歲試補廩膳生。

嘉慶十八年癸酉科選拔貢。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全家遷居江蘇揚州新城。

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中式舉人第二名。道光五年(1825年)受江蘇布政使賀長齡之聘,輯《皇朝經世文編》120卷;又助江蘇巡撫陶澍辦漕運、水利諸事。撰《籌漕篇》、《籌鹺篇》和《湖廣水利論》等。

道光九年(1829年),應禮部會試,與龔自珍雙雙落第,房考劉逢祿作《兩生行》哀之,從此龔魏齊名。魏捐內閣中書舍人候補,內閣藏書豐富,乃博覽史館秘閣官書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時社會動亂加劇,他目睹江華瑤民起義,深感清政權的腐敗;道光二十年爆發了鴉片戰爭,外國侵略危機使他更加憤激,進一步激發了愛國熱情。

道光十二年(1832年),魏源來到南京即相中地處城西清涼山下烏龍潭邊,,史稱"詩巷"的龍蟠里東側購地建3進草堂,初始魏源為愛屋起名"湖子草堂"後改名"小卷阿"。並在潭邊淺水處建有"宛在亭"。魏源後半生,長年居住此處,其名著《海國圖志》即在此處撰寫完成。其間,他與時任江蘇巡撫的林則徐往來甚密。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魏源入兩江總督裕謙幕府,直接參與抗英戰爭,並在前線親自審訊俘虜。後見清政府和戰不定,投降派昏庸誤國,憤而辭歸,立志著述。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完成了《聖武記》,敘述了清初到道光年間的軍事歷史及軍事制度。在文中提出"今夫財用不足國非貧,人材不競之謂貧;令不行于海外國非贏,令不行於境內之謂贏。故先王不患財用,而惟亟人材;不憂不逞志於四夷,而憂不逞志於四境。官不材,則國禎富;境無廢令,則國柄強"的人才論觀點。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魏源再次參加禮部會試,中進士,以知州用,分發江蘇,任東台、興化知縣。期間改革鹽政、築堤治水。他依據林則徐所輯的西方史地資料《四州志》,參以歷代史志、明以來《島志》及當時夷圖夷語編成《海國圖志》50卷,後經修訂、增補,到咸豐二年(1852)成為百卷本。囊括了世界地理、歷史、政制、經濟、宗教、曆法、文化、物產。

咸豐元年(1851年),魏源授高郵州知州,公餘整理著述,咸豐三年(1853)完成了《元史新編》。後以"遲誤驛報","玩視軍機"革職。旋復職,他以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以世亂多故而辭去。晚年,潛心學佛,法名承貫,輯有《淨土四經》。咸豐七年三月初一日(1857年3月26日),卒於杭州東園僧舍,終年63歲,葬杭州南屏山方家峪。

思想成就

革新圖強 魏源是一個進步的思想家、史學家和堅決反對外國侵略的愛國學者。他積極要求清政府進行改革,強調:"天下無數百年不弊之法,無窮極不變之法,無不除弊而能興利之法,無不易簡而能變通之法。"他着重於經濟領域的改革,在鴉片戰爭前後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運、鹽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於"國計民生",認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這些主張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對於後來的資產階級變法維新運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反對侵華 魏源堅決反對西方資本主義的侵華活動,提出了反侵略的主張與辦法。他對人民群眾的力量有一定的認識,同林則徐"民心可用"的觀點相一致,提出"義民可用"的主張。他從三元里和台灣等地人民抗英鬥爭中得到鼓舞。在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之後,他滿懷激情地以"同仇敵愾士心齊,呼市俄聞十萬師","前時但說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縱夷"的詩句,熱情謳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憤怒聲討投降派為侵略軍解圍的可恥行經,並在《海國圖志》中寫道:"三元里之戰,以區區義兵,圍夷酋,斬夷師,殲夷兵,以欵開網之而逸,孰謂我兵陸戰之不如夷者?"又說"廣東之斬夷首,捐艦者皆義民","兩禽夷舶於台灣,火攻夷船於南澳者亦義民"。他主張利用和依靠人民群眾作為抵抗外來侵略的主要力量,與投降派"防民甚於防寇"的反動政策形成鮮明的對照。

為了有效地進行抵抗,他反對"浪戰",而主張"以守為戰"。他總結鴉片戰爭的經驗教訓,提出"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內河;一曰調客兵不如練土兵,調水師不如練水勇",主張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設阱以待虎,設以待魚",以殲滅來犯者。這種相信熟悉情況的當地人民群眾,發揮他們的長處和抗敵的積極性來組織反侵略武裝力量,並採取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是切合於當時敵強我弱,敵寡我眾的客觀實際的,也是完全可行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