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雞蛋面 |
中文學名:雞蛋面 |
==雞蛋面==(中國的傳統麵食小吃之一)
雞蛋面是中國的傳統麵食小吃之一,屬於家常菜,該菜品通過雞蛋和麵粉的混合而做出,其面質柔滑,在中國傳統小吃中用的非常廣泛。雞蛋面清香撲鼻,需要原料少,需要器具少,清淡可口,柔中有韌,
有雞蛋的香味還有小麥的醇香,營養豐富,物美價廉。
中文名 雞蛋面
外文名 Egg noodles
分 類 家常菜
口 味 清淡可口,柔中有韌 主要食材雞蛋、麵條
調 劑 水50克、鹽2克
原料:中筋麵粉(餃子粉)250克、雞蛋50克、水50克、鹽2克。
製作方法
1、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用筷子把麵粉和液體攪成疙瘩狀。
2、用手揉成麵團,麵團很乾,要有耐心把他們都揉成團,只需要成團不鬆散就行,不用揉到光滑狀態,過壓面機後自然會光滑。
3、壓好的麵團分成二塊,取其中一塊,用擀麵杖壓得扁一些,讓其好過壓面機。
4、壓面機開1檔,讓面片過壓面機3、4遍。
5、面片對半折一次,再次過壓面機大概3遍。
6、轉壓面機3檔,過面片5、6遍,讓面片出現自然光滑,用刷子蘸點麵粉刷在面片上,再繼續過壓面機2、3次。
7、把面片從中間切對半,壓面機轉壓面5檔,二塊面片分開過面機,壓3、4遍,麵條基礎麵團就做好了。一塊壓好再壓另一塊。
8、壓面機轉麵條檔,在過了5檔的薄面片上再撒些麵粉,過麵條檔,細麵條就出來了。
9、做好的麵條上還要再撒上麵粉防止其放置久了粘在一起,不要到時候沒麵條吃變成吃麵片兒了。
注意要點
(1)這次拿出來做了50%的雞蛋面,加了雞蛋的麵條會比只加水的面來得更加筋道哦~
(2)做麵條不比做麵包,做麵包水份越大越軟越好吃,做麵條水要少,麵團越硬越好,我的水粉比是2:5。
(3)壓面片時,記得在旁邊放上半杯麵粉,面片過幾遍壓面機後就會越來越光滑,越來越濕,所以,當面片開始出現濕潤感時,就要在上面撒上少許麵粉,以防止面片越來越濕,太過濕潤的面片在過壓面機麵條檔時會卡在裡面糾結成團,不會順利出條的。
(4)在家裡壓麵條不是演雜技,不用把面片撐得老長老長再用手忙前忙後的來抻他,大可以把面片對半切開,改短小一點再過機器出麵條。
雞蛋面煮法1
原料:雞蛋兩個,雞精1g,鹽3g,香油5g,掛麵300g。
步驟
1、在把雞精和鹽放進碗裡,加入少量的水,拌勻
2、把雞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打到起泡;
3、用清水煮麵,煮好後裝到盤子裡,留少許水在裡面;
4、把放雞蛋的碗放到鍋里,燒沸水蒸3-5分鐘;
5、蒸好後取出,加入香油,用筷子把雞蛋拌開;
6、把雞蛋倒入面的上面即可食用。
雞蛋面煮法2
1.先說炒蛋細節,適用於任何菜中的炒蛋哦:炒蛋時先不要放油,將鍋燒熱後再倒油,這樣可以防止雞蛋沾鍋。然後將鍋子拿起來轉一下,讓鍋的大部分都沾到油,也是防沾。炒蛋時最好用胡麻油,炒出的蛋色澤金黃味道也很香(除非你不吃胡油),
雞蛋下鍋還未全熟時用鏟將蛋攪成蛋花,蛋花大小由個人喜好決定。雞蛋不要炒太老,因為一會兒還要再下鍋。如果想吃嫩一點的雞蛋可在打蛋時加一點點水或水澱粉。火候:剛下鍋大火,差不多定形時中小火。
2.盛出蛋後炒西紅柿時先要熗鍋(此時可以不用胡麻油),除了老薑還要加蔥花(和蒜末),爆香後加西紅柿,如果想要口感更好一些,可以在切西紅柿時將皮扒掉。炒出汁水後加水加雞蛋一起煮,再加調料
注意如果是味精就後加(出鍋前)因為味精不宜烹飪過久;雞精可以炒的時候就加。煮至西紅柿軟爛,汁水適量即可出鍋,出鍋前可淋香油。
還可以在出鍋前放一些蒜末進去,攪拌一下就關火,這樣就有蒜香味。不討厭蒜香的朋友可以試一下,味道很不錯。
3.炒西紅柿時還有另一種做法:可以切少許青椒絲/丁一西紅柿一起炒,青椒可以提香,味道也很好。
4.出鍋後也可以加一些水澱粉進去,記得要拌勻,這步也叫勾芡或打滷。
雞蛋面煮法3
雞蛋面以雞蛋、和麵粉為主料,將雞蛋放入麵粉中加入佐料和均勻。成漿糊狀。然後柴火最好,待平鍋三成熱時,用菜油刷一遍鍋,然後舀一勺雞蛋漿,攤在鐵鍋中,待雞蛋麵皮八成熟後,翻一面再烤一會兒取出
放在筲箕上,一張張重疊攤晾,再切成均勻一致的麵條。吃的時候,先在碗裡放好作料,再把切好的雞蛋麵條裝入漏勺,放沸水中稍燙幾秒鐘,撈出盛入碗中加入少許蔥花,幾片白菜葉即可食用。
石磨雞蛋面4
在加工石磨掛麵的過程中,加入雞蛋和麵粉,通過麵團的有氧醒發,使營養成份得到了有效保留;麵條乾燥脫水,使面身柔軟不糊湯,麵條好吃勁道更健康!
優點:①不需要在煮麵的時候,將雞蛋面直接煮着吃。
②石磨掛麵,因石磨磨齒寬大有序,轉速在每分鐘20圈左右,使其溫度低,避免當代機械生產中的高溫、高壓對原料有效營養和品質的破壞,石磨和糧食自然摩擦,礦物質、營養元素進入麵粉中,渾然天成。
食用須知
生津止渴、護心、補血益氣、安神除煩、健脾、抑癌抗瘤、養陰補虛。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雞蛋面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31 千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