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鹿蔥(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鹿蔥
t01a4140a6fa8275b15.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253061&sid=646647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鹿蔥

漢語拼音:Lù Cōnɡ
性味:味辛,性平 毒性:小毒
功能:解毒,祛痰,利尿,催吐
主治:常用於咽喉腫痛,瘡癰腫毒,瘰癧,咳嗽痰喘,水腫,小便不利,食物中毒

鹿蔥,中藥名。為石蒜科植物鹿蔥LycorissquamigeraMaxim.的鱗莖。具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之功效。常用於咽喉腫痛,瘡癰腫毒,瘰癧,咳嗽痰喘,水腫,小便不利,食物中毒。[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鹿蔥

拼音名:Lù Cōnɡ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coris squamigera Maxim.

出處

《群芳譜》載有鹿蔥,並將其與萱花對比異同,認為鹿蔥色頗類萱,但無香,葉與花莖亦不同。其葉圓而翠綠,葉枯死而後花;一莖虛心,有花五六朵並於頂,花七八瓣。古代文獻有關鹿蔥的記述,與本種較相似。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鹿蔥的鱗莖。

原形態

鹿蔥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形,直徑4-5cm。秋季出葉,長約8cm,立即枯萎,第2年早春又抽葉;葉帶狀,寬約2cm,先端圓鈍,綠色。花莖高50-70cm;總苞片2枚,披針形,長約6cm,寬約1.3cm;傘形花序有花4-8朵,淡紫紅色;花被裂片倒披針形,長約7cm,寬約1.8cm,邊緣基部微皺縮;花被管長約2cm;雄蕊與花被裂片近等長,花柱略伸出花被外。花期8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野生于山溝、溪邊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生于山溝、水邊陰濕草叢中,地上部夏、冬兩季休眠,2月中、下旬葉叢萌發出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前後枯萎進入休眠期,初秋抽出花莖,花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一般栽培情況下結實少。9月植株枯萎進入第2次地上休眠,鱗莖露地越冬。

栽培技術

以鱗莖自然分球繁殖為主,也可採用人工切割法促生小鱗莖以提高繁殖係數。用快刀將鱗莖從基部向上作十字形交叉縱切,深約至鱗莖頸的 3/4,然後將鱗莖埋在沙或泥炭薢中,深度約為鱗莖的3/4,切口處可生出許多小球,再用小球分開栽種。

化學成分

鮮莖含石蒜鹼(lycorine),偽石蒜鹼(pseudoly-corine),dgtgafi 石蒜倫鹼(lycorenin),高石蒜鹼(homolycorine),多花水仙鹼(tazettine),新雨石蒜鹼(norpluviine),雪花蓮胺鹼(galan-hamine),表雪花蓮胺鹼( epigalanthamine),條紋鹼(vittatine),雨石蒜鹼(pluviie),石蒜胺鹼(lycoramine),小星蒜鹼(hippea-stnne),紫花石英鐘蒜鹼( squamigerine)和石英鐘蒜-S-葡萄甘露聚糖(lgcoris-S-glucomannan)。

性味

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解毒;祛痰;利尿;催吐。主咽喉腫痛;瘡癰腫毒;瘰癧;咳嗽痰端;水腫;小便不利;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g;或絞汁飲。外用:適量,搗敷,絞汁塗或煎湯熏洗。

注意

體虛無實邪及孕婦禁服;皮膚破損者禁敷。

各家論述

  • 1.《群芳譜》:「鹿蔥色頗類萱,但無香爾。因鹿喜食之,故名。然葉與花莖,皆各自一種,黃葉綠而尖長,鹿蔥葉團而翠綠,萱葉與花同茂,鹿蔥葉枯死而後花。萱一莖實心,而花五六朵節開;鹿蔥一莖虛心,而五六朵花並於頂;萱六瓣布光,而鹿蔥七、八瓣。本草注管,雲即今之鹿蔥,誤。」
  • 2.《遵生八箋》:「鹿蔥花,花儼蜨蝶,三大圓瓣而三小尖瓣,色蔥藕色,中心白地,紅黃點點。搖風弄影,丰韻可人。根枝叢發。」[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鹿蔥-中藥材庫-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鹿蔥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