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玉珊 (導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玉珊(1954年-),出生於台灣澎湖,在高雄長大。台灣女製片人,導演,第三屆杭州亞洲青年電影節劇情片評委。現為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影像美學組(原音像管理所)專任副教授,代表作品有《落山風》。

個人簡介

1976年畢業於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之後到《藝術家》雜誌社擔任編輯。這段期間認識了導演李行,併到片廠實習,在1977年到1979年之間,她在中影和大眾影業公司的幾部電影中擔任場記,併兼任《早安台北》的企畫。1980年出國深造。起初她在美國愛荷華大學主修戲劇電影,之後轉學到紐約大學,1982年獲得電影藝術碩士學位。[1]

回台後黃玉珊投入紀錄片拍攝工作,從事影評和策展工作,承接傳播公司編導工作,並與朋友成立黑巨傳播公司;其間任教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今世新大學)以及文化大學、台灣藝術學院(今台灣藝術大學)影劇相關科系、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台南藝術學院(今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1999年起,擔任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管理所所長和音像媒體中心主任。現為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影像美學組(原音像管理所)專任副教授,並持續創作。除了電影工作之外,她也曾經執導舞台劇、創作小說、劇本,並參與女性影展、南方影展的創辦。目前她主要的教學和研究領域是影視編導、獨立製片、女性電影、紀錄片以及電影評論。[2]

主要作品

《落山風》、《雙鐲》、《牡丹鳥》、《真情狂愛》、《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池東紀事》、《鍾肇政文學路》、《插天山之歌》等。

黃玉珊女性三部曲電影介紹

黃玉珊導演的女性三部曲全然拋棄了男性主導的視點,講述台灣社會變遷中的「她史「。她的第一部影片《落山風》彰顯了女性對自身情感、身體的控制權。影片根據汪笨湖的同名小說改編,在佛門禁地上演了一出「不倫戀」,講述了一個從封建家庭流落到寺院的女性,她用自己的身體反抗來對抗父權的壓迫。被封建家庭拋棄的妻子帶着不能生育的愧罪感來寺院修行,卻在最後意識到自身的完整和男性的不完整,完成了一個自我認同的過程。[3]

影片淳樸而唯美地展示了女性的身體,導演讓姜受延對着鏡子端詳自己,試圖激發她在鏡像中尋找自己內心被壓抑的情感和欲望。在性愛場面中,女導演展現出了與男性導演不同的視角,建立了一種女性主導的情愛關係。這種反轉的性別關係建立在女性自主身體書寫的自覺意識之上,她建構了女性「精神出走」的全新面貌。[4]

《雙鐲》根據福建作家陸昭環小說改編,導演將它進行了本土化的融合,描寫台灣的原住民惠安女,在已經逐步實現民主化的現代社會,偏遠的漁村中女性仍忍受着傳統習俗觀念的壓迫。後來有很多影評解讀常常將這部影片當做同性戀電影來做分析,但從黃玉珊導演自己的創作初衷來說,她當時並沒有這樣主題先行的概念,最初她更加着重於表現姐妹情。然而,導演雖沒有女同志理論的主導意識,卻在影片中探究出女性同志生成的一種可能性。導演在無意識中,用到了「天生」(by nature)、「後天」(by culture)、「選擇」(by choice)三個範疇來界說女性的性取向。[5]

影片中透過惠花的視點看到了台灣落後的漁村地區的封建婚姻體制對兩性的迫害。在傳統的倫理關係中,年輕的女性處於絕對弱勢的地位,她被夾在一個緊張的、甚至是相互仇恨的家庭關係中,包括婆媳、夫妻、母女之間的矛盾,而黃玉珊導演將家庭中不可告人的暗面曝露出來,使人驚覺其中隱藏的某種反抗力量。[6]

《雙鐲》的結尾,惠花和丈夫一起到他鄉打拚,似乎喻示着女性要進入都市文明才有救贖的可能,這恰好與她的下一部作品《牡丹鳥》產生了內在的銜接。[7]

《真情狂愛》更加直面地講述一位從事色情行業女性的殘酷青春和坎坷的生命歷程,其中蘊含着更深的社會批判意識和宗教情懷,影片改編自慈濟義工陳愛蘭的真人真事,導演經歷了數年田野調查,將素材反覆思索整理成為影片中的故事。[8]

這部影片與1980年代後期台灣婦女團體發起的「反對販賣人口——關懷雛妓」行動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台灣的婦女團體第一次集體抗議女性人權被剝奪走上街頭抗議。影片對於問題少女、雛妓的生成,從家庭和社會各個層面探究原因,批判了台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傳統家庭結構的崩潰和教育體制的弊端,階級分化已經由、家庭、學校延伸到整個社會。導演用一種極其冷靜的旁觀視點來拍攝,試圖充當小蘭生活的記錄者,拒絕低俗的煽情,也不乏極其寫意狂想的段落。[9]

安靜是一種慢慢蓄積的強大力量,玉珊導演善於用平靜的電影語言中觸及着深層的精神衝突,她不斷地反思着時間變換所帶給人的無序感,試圖在隨波逐流和標新立異中找尋一種平衡,在自我的內在抗爭中逐漸走向了理性思辨的道路。[10]

獲獎情況

1983年 紀錄片《朱銘》獲得金穗獎紀錄片優等獎

1984年 紀錄片《四季如春的台北》榮獲第二十一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1984年 《陽光畫家吳炫三》(16mm,編導)入圍金馬獎紀錄片

1989年 監製《生之曼陀羅》(導演唐明亮)獲金帶獎佳作獎

1990年 《雙鐲》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音樂主題曲

1992年 《雙鐲》獲得舊金山同性戀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劇情片

1992年 以《華盛頓廣場》一文獲得1992年吳濁流文學獎

1997年 獲台灣省中興文藝章獎電影類獎

1998年《海燕》獲得台北電影獎佳作

2002年 電影劇本《紅雪》獲新聞局優良劇本獎

2004年 所參與之《世紀女性台灣風華》系列獲得金鐘獎文教資訊節目獎

視頻

  • 黃玉珊導演電影《落山風》片段

參考文獻

  1. [1]黃玉珊.豆瓣電影
  2. [2]黃玉珊.豆瓣電影
  3. [3]安靜的力量——黃玉珊的女性三部曲.亞玉的博客
  4. [4]安靜的力量——黃玉珊的女性三部曲.亞玉的博客
  5. [5]安靜的力量——黃玉珊的女性三部曲.亞玉的博客
  6. [6]安靜的力量——黃玉珊的女性三部曲.亞玉的博客
  7. [7]安靜的力量——黃玉珊的女性三部曲.亞玉的博客
  8. [8]安靜的力量——黃玉珊的女性三部曲.亞玉的博客
  9. [9]安靜的力量——黃玉珊的女性三部曲.亞玉的博客
  10. [10]安靜的力量——黃玉珊的女性三部曲.亞玉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