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子明 | |
---|---|
黃子明 | |
出生 |
1919年 泰國曼谷 |
國籍 | 中國 |
傳奇人生
簡述
黃子明,男,1919年出生,祖籍廣東揭陽。現旅居泰國,任泰國通城鐘錶行董事長、香港東南亞鐘錶行及通城遠東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國潮州會館名譽主席、旅暹普寧同鄉會永遠榮譽理事長,香港普寧同鄉聯誼會永遠榮譽會長。
黃子明是位在香港的泰國首富。他在幾十年的努力奮鬥中,審時度勢,不斷擴展,在香港和泰國擁有龐大的房地產和其他事業,建立起黃氏家族龐大的、多元化的集團。在泰國黃子明還素有「土地王」之稱。
黃子明祖籍普寧馬公柵鄉,他出生在泰國首都曼谷一個經營鐘錶、眼鏡業的商人家庭。小時候他曾被父母送到老家普寧,8歲時才被接到曼谷。12歲開始,他在父親開設於曼谷唐人街的「黃賢記公司」當學徒,學磨光、驗光等。26歲時,也就是他父親去世不久,他和陳有榮、羅多福等人合資37.5萬銖(當時一 兩黃金約值200—300銖),在曼谷耀力華路開設了經營鐘錶的通城有限公司,他持股40%,這是黃子明自己創業的開端。
經營鐘錶業
在致力經營鐘錶業的同時,黃子朋沒有放棄向其他行業進軍的機會。60年代,黃子明與人合作,成立金島燕窩有限公司,並取得了泰國海島燕窩採摘專利權,他持股20%,這是一項盈利豐厚的業務。
這期間,黃子明以先見之明,用經營鐘錶業所得不斷地收購曼谷市中心外圍的土地,「好象集郵一樣,一小片一小片地積累起來。」在曼谷他共收購了628公頃土地,這種地產投資或稱為土地儲蓄為黃氏家族日後帶來巨大的收益。今天的單位地價較收購時的地價約置400倍。
1960中,黃子明審時度勢,舉家遷往香港。他由於經營鐘錶和燕窩的關係,每年他都要幾次到香港,天長日久,他喜歡上了這個地方,他認為泰國是內港,事業要進一步發展有—定的局限,而香港是國際商埠,若要拓寬視野,和國際商界多接觸。必然以香港為首選;另一因素則是香港的稅制較之泰國要簡單,他說,他遷往香港並不意味着放棄泰國,而是兩面兼顧。
遷往香港後,黃子明的第—項投資是在九龍新埔港建立「國際眼鏡工廠」。不久,又在香港開設「通城」分店。1962年,他還取得了日精工表在東南亞地區的獨家代理權。
多元化
1963年,黃子明長子黃創保在香港創辦了生產鐘錶配件的「寶光實業公司」,在黃創保的主持下,「寶光實業」業務趨於多元化,並於1972年在香港上市。70年代,黃氏家族通過「寶光實業公司」先後收購了京華銀行以及與制表業有關的美國寶華路、香港美漢置業和瑞士一些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
但時隔不久,「寶光實業公司」調整業務發展戰略,又將上面的股份出售,套現之後投資香港房地產業。1985起,「寶光實業公司」迅速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等地開設以「時間廊」為名的鐘表連鎖店100餘間,90年代,這項業務的觸角已延至大陸的廣州、北京等地。
1974年,黃子明還在香港創辦了白花貿易公司,經營進口洋酒批發業務。1981年,這個公司取得了著名運動用品——德國美洲獅在香港、澳門地區的代理權,1982年,白花貿易公司易名「華基泰有限公司」。1983年,「華基泰」又取得廠「彪馬公司」在中國大陸及泰國的代理權。1989年,「華基泰」和「寶光實業公司」分別收購家族公司「寶基有限公司」。這時的「華基泰」己成為經營運動用品、酒樓及酒店的投資者和管理者、媒介及娛樂事業項目管理、房地產投資及發展的綜合性集團。
房地產業務
黃子明在香港披荊斬棘的同時,也在泰國瞄準了時機,他把眼光落在那裡的房地產業務上。60年代中期,黃子明與他人合資(股權大於75%)在泰國創立「曼谷置地公司」,吸納了大量的土地。在70-80年代,黃氏利用在曼谷北郊的地產全力開發「通城新都」,投資108億美元,建成了一個可容納100萬人口的被譽為世界最大的私人衛星城市。
黃子明還重組「華基泰有限公司」在泰國的房地產業,併入「泰華榮集團」,奪得了建設項目包括興建泰國交易廣場、曼谷架空電氣化幹線鐵路、全國微型衛星傳播系統等。「泰華榮」於1991年在泰國上市,「曼谷置地」也於 1992年上市,並分別為泰國市值第4、第l公司,兩家公司市值合共相當於泰國總市值的12-15%。
譽為泰國首富
黃子明和他的家族企業集團經過半個世紀的奮鬥創業,他擁有了70億美元的資產,被美國商業雜誌《福布斯》譽為泰國首富。獲得如此成功的黃子明,在經營之中形成自身的特點和自己的成功經營之道。黃子明及家族集團的經營既是家族事業又是家族管理。從父輩黃賢記公司到黃子明自己創辦的通城有限公司、金島燕窩有限公司,國際眼鏡工廠,再到黃氏第三代主持經營的「曼谷置地」、「寶光」、「華基泰」、「泰華榮」等,無不為黃氏家族成員把持。
審時度勢
認定機會,不借一搏,這是黃子明成功經營的關鍵,在他的幾次大的機遇面前可以充分地顯示這種魄力。60年代他繼承父業並有發展,個人事業已成,「通城公司」、「金島燕窩」兼有大量的士地,使他的社會經濟地位在小康以上。但他認為謀求發展非香港不可,毅然舉家遷往到香港。
70年代,大舉收購「京華銀行」、「寶路華」、「美漢置業」和數家瑞士公司,體現他對鐘錶業發展的信心。90年代,出於對泰國經濟飛速發展及自身優勢、實力的認識,他又將泰國房地產業作為事業核心,抽調家族精銳操作,使家族集團獲得最大的成果。
經營手段
在經營中,黃子明還恰當、巧妙地運用經營手段,大力降低成本。由於低成本,「曼谷置地」推出的新樓宇,每個單元的價格較市價低二成,邊際利潤是其他公司的一半。因而有較強的競爭力。他還注重宣傳和推銷工作,掌握市場第一手信息。當年日本精工表的市場占領以及黃氏集團一系列的銷售宣傳都做得有聲有色。
僅1992年,「曼谷置地」在「通城新都」的廣告宣傳費用竟高達900萬美元,居泰國全年廣告消費客戶之首。黃子明及他的家族還充分注重上市公司的效用,家族內部公司互相參股、換股、且互做代理,也取得了相當的收益,隨着上市公司市價不斷升值,在這一過程中套現便獲益1.3億美元。[1]
黃氏集團
黃子明共有11個子女,現在都在家族公司主持要務,且顯示「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局面。黃氏集團後繼有人,並繼續着它的輝煌。
榮譽市民
1992年被授予「汕頭市榮譽市民」,普寧縣人民政府授予「鐵山蘭花獎」金質勳章及榮譽證書。1929年赴泰國 ,曾經營燕窩 採摘、加工、銷售,後創辦泰國通城鐘錶行,並在香港創辦東南亞鐘錶行及通城遠東有限公司,同時發展金融、地產業,在泰國僑胞譽稱三大富豪之首。
熱愛祖國家鄉,關心桑梓,熱心在家鄉(揭陽)捐資興建公益事業。近幾年來,捐建揭陽馬柵學校、揭陽普寧華僑醫院、揭陽普寧明華體育館、公園等,捐贈總值人民幣2650萬元。 1992年被授予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