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母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龍母是戰國時期南方百越民族中的一位女首領,有"利澤天下"的德行,備受人們的愛戴和擁護。 龍母文化的發源地最初源於廣西環大明山地區。得出這個結論以後,有關專家相繼在武鳴、上林等其它地方發現了不同版本但大同小異的龍母文化。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龍母,是壯族乃至珠江流域民族至高無上的女神。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她曾經對壯族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民間習俗、婦女的地位等都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全國乃東南亞各國,及海外華人都有廣泛的影響。兩廣地區的一些市、縣、甚至港澳特區,都有其廟宇,甚至香火鼎盛,成為旅遊勝地。
傳說
石門村前有一個深不可測的深潭,當地人叫做石南海。相傳有一個窮苦的寡婦,無兒無女,孤苦零丁。一天清早,她到石南海去挑水,汲水時有一條小蛇游進她水桶來。她忙將水倒回潭中再行汲水。哪知那條小蛇三番五次地游進她水桶來,她只得挑回家,養在水缸中。
當她孤獨愁悶的時候,小蛇很懂人意,總繞在她腳下,親熱得象她兒子。一次,她正在切豬菜,小蛇一邊在旁邊玩,一邊用尾巴幫她把散出去的豬菜掃回來,寡婦一不小心就將小蛇的尾巴砍斷了。從此,她叫小蛇做特掘("特"壯話指未婚的男子,"掘"指沒有尾巴)當作兒子來疼愛他。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特掘"漸漸長大,長得同樁柱子一般粗了,他先是到村前的水塘里,然後到石南海里生活。他看見"母親"生活得太清苦,便從石南海里打魚回來贍養他"母親"。
後來寡婦死了,"特掘"往北方飛去,一個時辰後他刮回一個紅棺材,收殮好"母親",頓時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雷電交加,"特掘"隨風把棺材送上石門村後面的一座高山上的山洞裡,掛在山洞前上方的峭壁上。因為寡婦死的那天是農曆的三月三,所以在石門,每年的三月三都會有一陣風颳回來,相傳是"特掘"回來給他母親掃墓了。後來,人們把葬"持掘""母親"的那座山叫"岜仙",那個山洞叫"敢仙"。人們也自發從山腳修起一條石階路到山洞裡,並在山洞裡設了"特掘"和他"母親"的神壇,每逢初一十五都來朝拜,求雨乞福,每求必應。因為"特掘"在人世問的時候愛吃他"母親"做的糯米飯,為了紀念"特掘",所以當地人都按照"特掘"身上的花紋做成了"五色飯"。
相關文物
1972年,因天旱抽水,從石南海打撈上來的石錛、石斧、杵、等石器和銅刀、銅鍬等青銅器(這些文物現有4件石器和5片動物遺骨還留在上林縣文物管理所,其餘的保存在區博物館)。這表明,石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人類。石門是桂中地區人類出現比較早的地方之一。從塘紅出土的一個銅鼓,比壯族一個大首領韋厥墓里陪葬的銅鼓還大。晉人裴淵在《廣州記》中所說:"俚僚(古代壯族人的稱謂)鑄銅為鼓,鼓惟高大為貴"。甚至有的壯族首領在生前占有銅鼓,死後還將銅鼓帶入墳墓以便在陰間也顯示其權力和富有。所以,銅鼓是一個首領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因此,從塘紅出土的銅鼓表明,在塘紅很可能就出現過一個比韋厥影響力還大的首領。另外,從現存於上林縣文物所的銅鼓工藝上看,這些出現於東漢的銅鼓,工藝之精細實屬罕見,這說明,早在東漢以至秦朝以前,石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已經十分先進,這就為龍母文化奠定了深遠的歷史基礎。不論是漢版還是壯版的龍母文化,大部分都認為龍母出現的時代是在秦朝時期,石門文化的早期性也和這些說法吻合。
人文基礎
在上林、來賓市的忻城縣、興賓區、合山市及和上林縣相鄰的部分馬山地區,上了年紀的老人都聽說過特掘的故事,並且都知道這個故事的源頭就在上林縣的石門村,這就為石門的龍母文化提供了一個人文基礎。另外,唐代在桂中南地區有一個壯族大首領叫韋厥,他持節壓服生蠻,開拓化外,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因此功詔領澄州刺史,有不少專家說特掘就是韋厥。此人史書上罕見記載,傳說韋厥最後隱居於現上林縣覃排鄉的智城峒。因此,特掘故事即壯版的龍母文化發源於上林縣,這也是一個參考佐證。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藍多民在《廣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的《蛇圖騰·三月三·崖棺葬》也對石門的特掘故事和龍母岩(敢仙)進行了專門的論述。從光緒版的《上林縣誌》開始,每版都記載特掘的故事。《大龍洞的傳說》等相關刊物也都收集有特掘的故事。從清末到上個世紀50年代,石門及上林的文人墨客也相繼以龍母、特掘、岜仙和敢仙為題材寫了大量的詩詞。上個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上林縣歌舞團也多次把特掘的故事編排成壯族歌舞,在上林縣內外演出。
龍母文化,中國壯族母系氏族流傳下來的一種文化和傳說,主要反映了壯族人民對神的崇拜,以及當時壯族母系氏族的一種口頭相傳而流傳至今形成的一種壯族文化,全中國多個壯族聚集區都建有龍母廟一祭奠先人,江浙地區,廣西梧州地區,廣州悅城等有建有龍母廟。而壯族龍母文化的發源地經專家考證位於右江流域環大明山地區。
龍母傳說
相傳在大明山正北部約二十公里處的上林縣石門村前有一個深不可測的深潭,當地人叫做石南海。村裡有一個窮苦的寡婦,無兒無女,孤苦零丁。一天清早,她到石南海去挑水,汲水時有一條小蛇游進她水桶來。她忙將水倒回潭中再行汲水。哪知那條小蛇三番五次地游進她水桶來,她只得挑回家,養在水缸中。
當她孤獨愁悶的時候,小蛇很懂人意,總繞在她腳下,親熱得象她兒子。一次,她正在切豬菜,小蛇一邊在旁邊玩,一邊用尾巴幫她把散出去的豬菜掃回來,寡婦一不小心就將小蛇的尾巴砍斷了。從此,她叫小蛇做特掘("特"壯話指未婚的男子,"掘"指沒有尾巴)當作兒子來疼愛他。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特掘"漸漸長大,長得同樁柱子一般粗了,他先是到村前的水塘里,然後到石南海里生活。他看見"母親"生活得太清苦,便從石南海里打魚回來贍養他"母親"。
後來寡婦死了,"特掘"往北方飛去,一個時辰後他刮回一個紅棺材,收殮好"母親",頓時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雷電交加,"特掘"隨風把棺材送上石門村後面的一座高山上的山洞裡,掛在山洞前上方的峭壁上。因為寡婦死的那天是農曆的三月三,所以在石門,每年的三月三都會有一陣風颳回來,相傳是"特掘"回來給他母親掃墓了。後來,人們把葬"持掘""母親"的那座山叫"岜仙",那個山洞叫"敢仙"。人們也自發從山腳修起一條石階路到山洞裡,並在山洞裡設了"特掘"和他"母親"的神壇,每逢初一十五都來朝拜,求雨乞福,每求必應。因為"特掘"在人世問的時候愛吃他"母親"做的糯米飯,為了紀念"特掘",所以當地人都按照"特掘"身上的花紋做成了"五色飯"。
這就是大明山周邊壯族居民口口相傳的龍母傳說,它深刻體現了古代母系氏族的生活方式。[1]
龍母文化影響
龍母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龍母,是壯族至高無上的女神。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她曾經對壯族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民間習俗、婦女的地位等都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全國乃東南亞各國,及海外華人都有廣泛的影響。兩廣地區的一些市、縣、甚至港澳特區,都有其廟宇,甚至香火鼎盛,成為旅遊勝地。
在廣西大明山周邊幾個縣的老百姓,歷代都以不同名稱和稱呼,為其立廟,塑其神像,昭示其神聖。由於歷史原因,壯家人的村村寨寨,也都為其立個小廟,其名"社壇廟",神壇上大書:"天王地母之位",把龍母與天神雷王平起平坐,作為村落的保護神。三月三各家各戶蒸好五色飯,先給社壇廟進供,可見龍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於原始社會的某個階段,出現過母系社會。當時婦女在社會氏族中居支配地位。她們從事採集食物,男人漁獵,實行氏族外群婚,子女只認其母而不識其父。這個歷史時段,女人婚期不入住男方住所。在1949年以前,農村的壯族婦女新婚多有"不落夫家"的習俗,可能是母系社會留下來的模糊的腳印吧。
女神是母系社會留下的影子,寡婦撫養蛇,沒提到其夫,就連其妹上山哭喪遭五雷轟,也未出現其夫。說明這個故事是反映母系社會的事,傳到父系社會時,由於時代久遠,人們不理解母系社會的事,認為扶養蛇的女人就是個寡婦。
女神也是部落首領的影子,只有首領這樣的頭面人物,才有可能把所做的事傳下來。在部落時代,每個部落都有圖騰崇拜,用圖騰物作自己的保護神,而部落首領往往都以圖騰物自居。以蛇為圖騰就稱為蛇部,牛為圖騰就叫牛部,以鱷為圖騰就稱為蛟部,以蛙為圖騰就稱為蛙部等等。梁庭望教授認為,寡婦是跤部,特掘是蛇部。寡婦收養蛇,反映出蛇部有難受到蛟部救助,這就是部落和部落首領的影子。
文化的發現
大明山原生態龍母文化的發現,是繼田陽敢壯山布洛陀聖山之後壯族原生態文化的又一重大發現,是2005年壯學最輝煌的成果。從《(女乜)(短乞)·岜(山取)--大明山龍母揭秘》一書里,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成果凝聚了壯學界許多專家學者的心血。龍母文化發祥地的發現,早在1980年,在北京的壯族同胞就發起將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議定為壯族歌節,這是根據千百年來壯人紀念龍母和她辛勤撫育長大的特掘(壯話Daeggud,"斷尾蛇"之意)的感人故事傳說而形成的傳統節日定的。
龍圖騰
民族學田野調查表明,龍母傳說中的那條龍在大明山麓壯人的意識中是一條斷尾的五花蛇,是大明山下蛇部落的圖騰,在這一帶它並沒有龍的身份。圖騰是從母系氏族社會開始就與氏族社會共生的,是氏族的標誌,是原始宗教最重要的特徵,歷史久遠。斷尾蛇在大明山下處處顯示出其圖騰身份:
凡圖騰都被供為氏族部落的"祖先",該氏族部落的人們在意識上都認為與它有"親緣"關係。斷尾五花蛇就是這樣,在環大明山地區的故事傳說中,這條蛇被婭蒲撫養,實認為"子",因而取得了跟任何一個壯族小伙子都會得到的地位:"特"(Daeg)--男青年的冠詞,它被承認為"人"了。民間傳說,特掘需要斷尾,才能變為人,因而有蛇郎一類異類結親繁衍後代的傳說。這正是圖騰的最主要標誌。
凡圖騰都有相應的節日,農曆三月初三是壯族紀念特掘和他母親婭蒲的日子,也就是蛇圖騰節日,是日人們把他當祖先來敬奉,也就是承認特掘和婭蒲是祖先。祭過特掘母子,人們才能掃墓。顯然在三月祭祖的神譜里他們居於顯要的地位。
凡圖騰都加以保護,禁止捕殺,全世界都如此。在嶺南粵系菜里的"龍虎鬥",蛇是美味佳肴。但環大明山地區的壯族人是不吃蛇的,因為那是他們的"祖先"。下地遇蛇,必"打草驚蛇",讓它一走了之。
凡圖騰都被誇大神力,奉為保護神靈。廣西面臨南海,春末常有強颱風,每當三月三季風一來,大明山周圍的壯族老人就會說:"特掘來掃墓了。"認為斷尾蛇有掀起狂風暴雨的神力;又說它能驅魚讓人們滿艙;武鳴馮村的人們說,因為有斷尾蛇保佑,這裡不受暴風雨和冰雹襲擊……類似誇大神力的故事傳說是很多的。
因有保護功能,故凡是圖騰,該群體的人們總是以繪畫、雕刻等形式使之伴隨自己的日常生活,漢族的龍鳳就無處不在。斷尾蛇也是一樣,其形象被雕刻在青銅器皿上,廟宇里,石范上,還有蛇形玉片飾物……在武鳴縣兩江鄉龍英村,還出土了一米多高的蛇首石雕。
凡圖騰的產生地,必有相應的地名。環大明山就有許多相關的地名。如山下西南一側武鳴的陸斡、兩江、馬頭、羅波等鄉鎮,就有不少河流、村莊、水潭、溪流、山峰、廟宇的名稱與龍母文化相關。從這裡可以看出,特掘確是環大明山壯族先民蛇氏族或部落的圖騰。撫育特掘長大的龍母"溫媼"或"蒲媼"或"婭蒲",民間又傳為"婭王",應是母系氏族時代的代碼,實際是壯族漁獵時代鱷部女首領的代碼,可見源遠流長。
語言
從語言上看,環大明山的龍母傳說中,沒有"龍母"一詞,也沒有"龍"的說法。"龍"和"龍母"是在流傳過程中受漢文化影響而產生的。在環大明山的壯語中,這條特殊的蛇叫做Daeggud,漢語音譯為"特掘",意思是"斷尾蛇變成的小伙子"。撫養他的老婦人通常叫Yahmaiq,音譯"婭蒲",也就是高祖母;與此相關的還有Mohmehgud(特掘母親墳墓)、Dahyah(祖母河)、Babuz(祖母山,也譯作布山)等地名。這些反映原生態龍母文化的壯語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變化。"龍母"、"龍母廟"這些命名,顯然是特掘故事傳說後來沿西江東傳北傳,受漢文化影響而產生的。到南朝劉宋(420~479年)時的《南越志》里,傳到廣東端溪的故事,蛇變成了龍子,但還保留"掘尾龍"的部分原意,"掘"字即斷尾之意。但音譯加意譯有誤,因為"掘"即斷尾,已包括尾字,稱"掘龍"即可,"掘"後加"尾"字便多餘了。說明此故事流傳到西江下游漢族地區時,並沒有弄清原意。到唐昭宗(889~904年)時的《嶺表錄異》里,故事在廣東康州悅城流傳,蛇變成龍,拾菜婦人被尊為龍母,蛇的壯語原來音意盡失。只有壯族中(特別是大明山四周)完整保留至今,這是原生態有力的明證。
文化層次
從文化的層次和厚度上看,大明山周圍的龍母文化表象最為繁複深厚,舉凡語言稱謂、
壯族銅鼓
村名、河名、溪名、潭名、山名、廟宇、節日、雕塑、碑刻、繪畫、神話、傳說、民歌、飲食(五色飯)、馴養習俗、喪葬、禁忌,等等,無不有龍母文化的廣泛而深刻的遺存,顯示出發祥地的特徵。這些表象由原生文化和次生文化疊加而成,如圖騰崇拜和語言是原生文化,從裡面化生出文學藝術、民俗、地名、廟宇等等次生文化來,積累深厚。
從這裡可以看出,大明山麓是龍母文化的發源地,自此沿着西江流布,發生再變異,被稱為龍和龍母,這更是次生文化了。大明山成為龍母文化的發祥地,絕不是偶然的。在桂中即今南寧市各縣範圍,奇峰林立,丘陵遍布,但只有大明山鶴立雞群,突兀而起,直插九霄,最高的龍頭山高達1760米,為桂中南第一高峰。大明山逶迤百里,寬二三十公里,平面總面積在2500平方公里以上,峰巒簇聚,原始森林密布,百靈麇集,是南寧市一大天然氧吧。大明山又是多雨地區,年降雨達2000毫米左右,從山中不斷升騰而上的飽含水汽的暖流,與高空冷氣流互相纏繞,凝為水珠,聚為濃雲,降為驟雨,灌足了30多條河流和眾多小溪。
這些溪河的流水,帶着山上厚厚腐葉的腐殖質,流向四方,滋潤着大明山周圍的田野,世世代代養育着周圍的壯民。這些溪河在山裡曲曲折折,沿途多有石縫石竅,正是蛇類孳生的好地方。這些生靈不時順山蠕動,隨水下山,人們以為是它們帶來流水,帶來魚蝦,帶來水稻豐收,奉為圖騰是理所當然的。正如武鳴兩江龍母村壯族龍母歌所唱的:"特掘在我村,龍母在天上。眾人敬龍母,子孫都興旺。""敬天上龍母,長壽三百年。子孫都勤勞,發財過他鄉。"大明山西南坡下是武鳴廣闊的田野,得山上流水的滋潤,孕育了輝煌的駱越文明,但凡看過馬頭春秋戰國七百多墓葬,看過出土的牛首提梁卣和薄如蟬翼的幾萬片玉片,人們毫不懷疑,附近定有一個繁榮的駱越古都,而陸斡壯語不就是"駱越"嗎?
習俗發展
三月三歌節
龍母文化是舊時先民對自然的不了解以及對天時的崇拜產生的,也反映了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現如今龍母文化已成為了我們探索母系氏族文化的一種途徑。也成為了壯族人民感懷先人的方式,如今壯族人民舉辦的三月三歌節也是由此發展而來。
在武鳴縣兩江鎮和龍母村,靈感廟,羅波鎮吉羅波廟當問及三月三節時,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農曆三月三日是特掘給老母掃墓的日子";而為什麼是三月三掃墓,就眾說紛紜了,最有代表的是:"三月三是清明節,特掘回來拜山掃墓";當提及寡婦的墓地何處,多數人說,特掘把其母的棺材送上龍頭山安葬,因山太高無法找墳穴。但也有例外,守羅波廟那位護廟老人,卻振振有詞,說乜掘那口棺材在廟前那汪汪的羅波潭中、上世紀七十年代還有幾個人同時看見,那口黑乎乎的棺材浮上來又沉下去。我有點納悶,此地有相當濃厚的龍母文化遺蹟,而三月三的來歷又說得如此簡單,連死期也眾說紛紜。當然,今人不該去追求神話傳說故事中的細節,但必須注意故事情節的邏輯性,既反映時代的特徵。否則就會陷入虛無縹緲、子虛烏有的境地,武鳴馬頭鎮一帶有一座廟,曾供奉過上州紂王和王妃妲己。專家分析斷定,妲己是壯名,又因在馬頭鎮發現商周時代的文物,認定此地曾有方國,國王把壯族美女獻給商王,這合乎推力邏輯。也因此推斷有個方國,才流傳下來美麗的人文傳說故事。
龍母文化的傳承,及古老的、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節,不得不在提及兩個人,一時韋厥。韋厥自稱嶺南大首領,其實它是壯族地區一個地方首領。民族圖騰做自己的政治靈魂,在封建社會是十分正常的。所以祭龍母和祭祖宗的三月三得到官方首肯,是大明山周邊的壯家人加深了圖騰崇拜,立特掘的蛇神廟和蛇母廟,給人們在三月三頂禮膜拜,但韋氏好景不長,到了第三代就敗落了,到宋代就把羈靡州改成土司制,進入元朝這些土官成了"土皇帝",不斷兼併土地,農民變成了農奴,迫使上林縣北部農奴起義,朝廷動用重兵鎮壓,少則幾萬兵,多則十幾萬,來"蹂平十寨",但幾百年也蹂不平十寨。到明朝的南京兵部尚書王守仁,親臨上林縣督戰。他採用搗毀蛇神廟、扼殺壯家人的理念,打垮信仰,瓦解鬥志,指揮官軍先偷襲三月三節的發祥地石門村,殺人放火燒了廟宇,令起義軍土崩瓦解。後來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圍攻北京前,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先攻下明十三陵,放了把火,燒了明祖墳,使明軍土崩瓦解。
三月歌圩
從王守仁開始,明朝將領一旦進軍十寨,就先燒廟宇。因此上林的蛇神廟和龍母廟,都在縣南區,北區只有石門村那個"廟公周",是因為被毀一次,石門村村民又重修一次。其他地方的蛇神廟都轉移到山洞裡了,特掘變成了"真武神",也無人敢畫龍母了,就用畫鳳來代替,因而上林多為畫鳳,而無龍,祖宗神龕上畫的都是鳳,這也成壯家人的一大特色。但村民都在三月三節去敬龍母,而非敬鳳。在武鳴縣,蛇神廟、龍母廟就得到"優厚的待遇了",其原因與芩氏家族幾支系的土官所為有關。芩氏的女首領以龍母自居,男土官以蛇神自居。他們歷來與朝廷一條心,也曾聽朝廷調遣,多次派兵攻打十寨。所以芩瑛統治下的武鳴縣,龍母文化得以保存,龍母村的龍母廟是在"文革"中被拆除的,說明這座廟已有幾百年歷史了。
韋厥在1000多年前,把民間的傳統節日三月三節,納入官方的民族節日。之後,有芩氏家族傳承了蛇神這個民族圖騰,三月三節仍得到土官們的敬重。到了明末清初,朝廷完成了改土歸流。"三月三"這個傳統的民族節日,就散落在民間,官方不予承認。到了民國時期,不僅石門村的"廟公周"被拆掉,就連隱藏在各村寨的龍母廟,也都被毀掉。然而村民們不理那一套政論,三月三節照樣蒸五色飯,照樣上神仙洞敬乜掘,青年男女照樣在三月三節去趕歌圩。
梧州龍母廟
梧州龍母廟位於梧州城北桂江東岸,桂林路北端,始建於北宋初年,明萬曆、清康熙、雍正年間曾重修,是一座廣西少有保存至今的,具有宋代建築風格的文物古蹟,有很高的歷史、旅遊價值。 龍母廟依山面水,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後宮、行宮、龜池、商場等組成。正殿雄偉莊嚴、雕樑畫棟,前座正殿中供奉着龍母像。
肇慶悅城龍母廟
悅城龍母祖廟始建於秦漢時代,現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以優美的風水環境和獨有的"龍母文化"而名播海內外,是廣東省內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廟宇。
龍母祖廟位於德慶縣悅城鎮五龍山下,悅城河與西江交匯處,秦漢期間興建。歷代相傳悅城龍母樂善好施,能 消災解難,一千多年來香火不斷,尤其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龍母誕期,來朝拜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數 以萬計,香港來的人也不在少數,成為一大奇觀。
龍母曾得到歷代皇帝的冊封,現在廟中還完整地保存着明代開國皇帝的洪武詔書碑。一千多年來龍母祖廟重修了13次。在公元1905年(清光緒31年)曾集中兩廣的能工巧匠,耗費巨資,花了七年的時間重建了這座龍母祖廟。 1985年,社會公眾和港澳同胞集資300多萬元,又進行了全面的整修。
岑溪市龍母廟
岑溪市現有龍母廟兩座:一座是大竹村龍母廟,位於岑溪市糯垌鎮大竹村龍母盎的父老河與糯垌河交匯處,建於何年不詳,遺址已毀,1990年重建恢復原貌。另一座在三堡鎮糯垌河與義昌江交匯點的三堡街上,建於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還有道光年間的和光緒年間的石刻碑文和古鼎。這兩座龍母廟都是民間自發籌款建設的,規模不算大,占地面積約有五六百平方米,供奉主要有龍母,也有關公及道教等,宗教文化繁雜。一年四季香火不斷,每年也有龍母誕活動,占地規模比德慶和梧州小。
大明山龍母廟
清代編撰的《武緣縣圖經》卷三記載:"龍母廟,縣境多有之。"經初步考察,環大明山有龍母廟約20多座,均供奉龍母。重要的廟宇有:
武鳴縣馬頭鎮全曾村廟口屯的大明山"佬仆"廟(即龍母廟、駱越祖母王廟)。"佬仆"廟是環大明山地區歷史上最大、最古老的壯族龍母廟,也是廣西有文物遺存的最古老的龍母廟之一。所供奉的龍母神,壯語叫"佬仆"。神像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被毀,廟宇建築在1950年被拆,遺址上只剩下4個唐代的石柱礎和散落遍地的唐磚和唐瓦。 武鳴縣羅波鎮"廟佬仆",也稱"羅波廟"。羅波廟壯語叫"佬仆"即漢語的"龍母",也是環大明山地區最著名的壯族龍母廟。該廟位於風光奇異的羅波潭邊,現存的主建築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現在的神像是1999年群眾自發捐資重塑的。供奉的神只有"佬仆"(龍母)、神農、觀音、關公、岳飛、土地等。
扶溪龍母廟
龍母廟這座唐代古廟座落在仁化縣扶溪鎮厚塘村,距世界紅石公園丹霞山32公里。整座廟宇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主殿建築約700平方米,為三間三進磚木結構。第一進為南台祠,磚木結構,穿斗式梁架,布筒瓦屋面硬山頂,上飾雙龍戲珠陶飾,鑊耳封火山牆。大門前原有一對石獅,門前設廊台,中間四根石柱頂檐飾,檐飾塑雙龍戲珠圖,上托一匾額,匾書"護國庇民"四個大字,檐飾高突,非常精美、氣派。牆上繪有壁畫,內容多姿多彩,有山水畫、歷史人物故事、神話傳說、民間生活圖景等,色彩華麗,栩栩如生;第二進為五龍祠,裹隴瓦屋面,硬山建築,鈴鐺排山,陶塑和灰塑脊飾;第三進為顯德殿,中間樓閣二層磚木結構,二層閣樓喙檐翹角。整座建築古色古香,斗拱飛檐,渾然一體,雄偉壯觀。[2]
相關視頻
德慶龍母文化宣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