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46.8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國雅樂 的原始碼
←
中國雅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中國雅樂'''<b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17/3b9e403284a54ebda8b41d4f699da95e.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223062625_100071605 圖片來自sohu]</small> |} '''雅乐'''是[[华夏]]天子祭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所用的乐舞,也是東亞各地[[雅樂]]的共同祖先。雅乐是汉文化禮樂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六艺]]之一,以西周以来的祭祀音乐为主,是周礼吉礼的组成部分。[[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周礼]]共同构成了华夏禮樂文明的内外支柱,分别载于礼经和[[乐经]]。雅乐相当于《诗经》中的大雅和颂。[[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以备王道,成六艺。正因为借《诗经》之便,而恢复了古代「韶乐」、「武乐」、「雅乐」与「颂乐」,才使「礼乐」教化成为现实,其「[[王道]]」才得以完备,「六艺」才趋于齐备。《咸池》(黄帝乐)、《六莖》([[颛顼]]乐)、《五英》([[帝喾]]乐)、《大章》(尧乐)、 《大韶》(舜乐)、《大夏》(禹乐)、《大濩》(汤乐)等,皆被儒者奉为雅乐的典范。历代华夏王朝设[[太常]],司礼乐教化,内有雅乐部,从事祭祀演奏。[[儒家]]经学和[[二十四史]]《礼乐志》是研究雅乐的基础。 == 乐器編制 == 雅乐的主要[[乐器]]是[[編鐘]]和[[编磬]]。两者皆分上下两层悬挂,大小不同的钟与磬,敲击可传高低乐音。 雅乐悉在宫调。徵、羽、角,自为俗音。 == 歷史 == [[周武王]]建立周朝不久,就命[[周公旦]]制礼作乐,建立各种贵族生活中的礼仪和典礼音乐。这一部分乐舞就是所谓的“雅乐”。它包含了始自远古的[[图腾]]及[[巫术]]等[[宗教]]活动中的乐舞及[[祭祀音乐]]。黄帝的《云门》、尧帝的《大咸》、舜帝的《九韶》、禹帝的《大夏》、商汤的《大燕》,配上周朝的《大武》,合称六代之乐,构成了祭祀天地山川、先妣、先祖的完整的祭祀系统。"雅"就是"正"的意思, "雅樂"就是"正樂" ,這是對於地方之樂而説的。《诗经》二雅所收之詩, 多爲西周王畿以内的詩歌。周天子建都的王城,此外还仿照这些雅乐,制作了一系列的雅颂诗乐,就是《诗经》的[[詩經|大雅]]和[[三頌]]。 《[[周礼]]》所记载的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各种贵族礼仪,其中与雅乐有关的有: *[[郊杜]]:祭天地神明的祭典; *[[尝禘]]:贵族祭其祖先的祭典; *[[食飨]]:政治上外交上的宴会等;包括[[大飨]]、[[燕礼]]、[[大射]]、[[养老 (周代礼仪)|养老]]等等。 *[[乡射]]:乡里中官僚和地主们比射的集会; *王师大献:战争胜利时举行的凯旋庆典; *行军田役:用于[[军事演习]]性质的[[狩猎]]。 礼乐教化中乐舞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周朝的礼仪活动中,严格的规定不同的场面使用不同的音乐。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参加典礼的贵族受到伦礼教育的感化,造成一种庄严、肃穆、安静、和谐的气氛。 各种主要典礼音乐的歌词,大都载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颂」;少数属于「南」。 随着周朝的衰落和社会的发展,民间音乐逐步代替了雅乐。贵族们对雅乐渐感厌烦而去欣赏俗乐,如《[[乐记]]》所载,[[魏文侯]]“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因此[[孔子]]曾感叹地说:“礼崩乐坏”。《颂》、《雅》、二《南》原为雅乐,可以弦歌;但在春秋之时,礼坏乐崩,不能尽合,孔子正之。故曰: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儒家把"乐"作为君子必修的六艺之一,推崇"雅乐"。孔子对音乐就极有研究,他精通乐理韵律,善于咏唱弹奏。<ref>《史记,孔子世家赞》"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ref>《诗经》中的风、雅、颂, 很多是周代雅乐曲目,秦、汉以后的雅乐,除袭用周代雅乐(如《韶》、《武》)之外,或另有创作,或自民间俗乐加以改造。汉代以来,太常寺太樂署執掌雅樂,[[樂府]]執掌俗樂。三国时[[杜费]]仍能演奏诗经雅乐,曹操令他创制雅乐。 [[宋代]]之後,經[[靖康之變]]金人滅宋,原本宮廷樂師隨徽、欽宗北俘,雅樂消亡。至[[明代]]復興雅樂,由隸屬[[禮部]]的[[教坊司]]負責,後來負責俗樂的鐘鼓司取代了教坊司的職能,內廷俗樂成為宮廷用樂的主導和主流,這時雅樂用的音樂已被俗樂取代。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40 繪畫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中國雅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