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37.2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仁政 的原始碼
←
仁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仁政</big> ''' |- | [[File:W700h350z1l10t10fdd.jpg|缩略图|居中|[http://k.sinaimg.cn/n/front/20170715/HozC-fyiakwa4165916.jpg/w700h350z1l10t10fdd.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4%BB%81%E6%94%BF&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仁政"这种儒家思想在它诞生之后的很多个朝代中都作为统治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在当代的哲学研究中,这种思想还是具有先进性,时代性。 =='''政治主张'''== '''基本含义'''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仁政的基础''' 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这是政治稳定的基石。孟子强调保护小农经济,以此来维持和改善老百姓的生计,从而奠定政权稳定的基础。其具体措施包括"正经界"即实行"井田制"-"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等政策,以及"不违农时""深耕易耨"等遵循生产规律的主张。战国时期井田制已遭到彻底破坏,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孟子迫切地希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他把土地问题看作是仁政的首要问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就是地块之间的边界,即土地。其次,孟子继承了孔子节用爱人的思想,主张轻徭薄赋,征发徭役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与薄税敛是封建农业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仁政的重要内容。孟子多次谈到不违农时的重要性,"违农时,毂不可食矣。"他要求"薄税敛",怒斥奢侈挥霍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率兽之辈:"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者也。"针对当时刑罚严苛的局面,孟子还提出省刑罚的主张。特别强调,他还反对株连,提出"罪人不孥",这一主张贯彻了儒家的仁爱思想,这种进步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而仁政的核心是政治方面的重民---孟子有古代民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他反对暴政,称历史上的暴君为独夫民贼,赞成"汤放桀""武王代纣"的正义行动,"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肯定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力,肯定解民于倒悬的正义战争,但他反对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的战争,指斥"春秋无义战",对于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频繁地发动战争,他痛恨至极的怒骂:"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帅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在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当中,看到了民心的向背对于国家政权的安稳的决定性意义,所以他特别强调"得其民斯得天下"这一对统治者来说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民心代表天意。孟子承袭孔子的天命观又加进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以民心而察天意。在哲学上他提出了"万物皆有备于我"的著名观点和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模式,也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心性哲学的源流。 孟子将伦理秩序视作政治的理想状态和追求目标。鲜明体现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特点。孟子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并以此为准衡量统治的优劣,他认为减轻人民负担,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民才能够丰衣足食。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可以说是仁政。 '''性善论''' "仁政"是由孟子首先提出来的。从纵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横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人性理论发展而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即仁政,有时也称"王道""王政"等。 '''人性向善''' 孟子认为人性向善,孟子曾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每个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的本质自然流露而救人。孟子认为“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任何政治思想的基础是它对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的人性观必然导致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策主张。孟子的性善论为仁政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孔子的仁主要是伦理学范畴,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孟子主张人先天性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要求努力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即"养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天生都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为"四端",此"四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之有也",而它们正是仁-义-理-智"四德"的基础。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 '''修养理论''' 与人性理论相联系,孟子提出了独特的内向修养理论。既然人人都有善良的天性,那么就没有必要向外用功,只要守住本心,就能成为有道德的人!但为什么现实社会中又有那么多的不道德的事呢?孟子认为现实的不道德并非原本没有道德,而是人自己丢掉了善良的本心。因此他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们放弃或失掉的"本心"。。。正因为有了这一基础,上至君王下至庶民才有"仁"的可能性,仁政也才可能真正实施。 '''恻隐之心''' 对统治者来说,正因为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他们把自己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推行到实际的统治中,与人民同其忧乐,办每一件事情,都想着人民的疾苦,统治也变得举重若轻了。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所以说?"亲亲而仁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万物",他认为为政须行仁政,否则就只能自取灭亡。正是由于人性善良,特别是那些统治者的善性,仁政的实现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对孔子推崇备至,认为“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孟子·万章下》)“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他以孔子的继承人自任,自以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从尧舜到商汤,从商汤到周文王,都是经过五百年,从周文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到他那时又有一百多年,因此“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孟子·公孙丑下》)。他自居于从尧舜至孔子以来的“圣人”传统的。这就是儒家所谓“道统”的先声。孟子鼓吹效法先王和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就是要继承这个“圣人之世”的传统的。<ref>[https://www.sohu.com/a/477348062_120121400 德政仁政应平等施惠-解决房产办证问题应一视同仁],搜狐2021年7月14日 ,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仁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