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72.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头发的故事 的原始碼
←
头发的故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 《头发的故事》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20/239f63c744484e448d3b50c6b93a295d.jpe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199032317_227653 来自搜狐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tóu fā de gù shì 》 </big> '''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头发的故事》 '''作者''' :鲁迅 '''创作年代''' :1920年 '''作品出处''' :《呐喊》 '''文学体裁''' :短篇小说 |} '''<big>《头发的故事》</big>''',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双十节”为线索,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围绕着男人留辫子、剪辫子,女子剪发等“头发”问题组织故事。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表达了作者鲁迅对中国普通民众的深深同情和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统治者或革命者的愤激。小说通过人物独白叙事抒情,生动有感染力。 ==作品原文== 头发的故事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啊,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⑴。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 “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夸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他说: “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⑵。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 “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 “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 “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 “我不堪纪念这些事。 “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 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 “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 “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 “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次要便是生殖器了,所以宫刑和幽闭也是一件吓人的罚;至于髡⑶,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们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 “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三日,嘉定屠城⑷,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⑸。 “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⑹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只因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 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 “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 “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 “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⑺,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 “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 “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 “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拚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这件事很使我悲哀,至今还时时记得哩。我在留学的时候,曾经看见日报上登载一个游历南洋和中国的本多博士⑻的事;这位博士是不懂中国和马来语的,人问他,你不懂话,怎么走路呢?他拿起手杖来说,这便是他们的话,他们都懂!我因此气愤了好几天,谁知道我竟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⑼,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 “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撅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 “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 “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 “我呢?也一样,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还被人骂过几次,后来骂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辫子,我就不再被人辱骂了;但我没有到乡间去。” N显出非常得意模样,忽而又沉下脸来: “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 “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 “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⑽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豫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 “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你们的嘴里既然并无毒牙,何以偏要在额上帖起‘蝮蛇’两个大字,引乞丐来打杀?……” 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 我说,“回去么?”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 他戴上帽子说: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7-18/52265.html 头发的故事.中国作家网. 2017-06-08] </ref> ==词句注释== ⑴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 <ref>[http://history.sina.com.cn/bk/mgs/2014-12-05/0958110748.shtml 武昌起义前后.新浪. 2017-10-31] </ref>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武昌举行反清起义,次年1月1日建立中华2017-10-31民国,9月2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将10月10日定为中华民国国庆纪念日,故称“双十节”。 ⑵斑驳陆离的洋布:中华民国成立至1927年间旧中国的国旗,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又称五色旗。 ⑶髡(kūn):中国古代刑法分为五等,“去发”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列,但亦为刑罚之一。 ⑷嘉定屠城: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扬州城,对汉族人民 进行了十天的大屠杀,是年稍后,清军攻入嘉定城,又三次大规模屠杀汉人。 ⑸拖辫子,满族旧俗,男子剃发垂辫,1644年清世祖入北京后,多次强令全国男子遵从满俗,曾引起汉人强烈反抗。 ⑹洪杨:指[[洪秀全]](1814-1864)和[[杨秀清]](1820-1856),二人同为太平天国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军留发而不结辫,被蔑称为“长毛”。 ⑺[[邹容]](1885-1905),字蔚丹,四川巴县人,清末革命家。曾著《革命军》一书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影响甚大。1903年7月在上海被清政府逮捕,1905年4月病死狱中。 ⑻本多博士:即本多静六(1866-1952),日本林学博士,著有《造林学》等书。 ⑼监学:清末学校中负责管理学生的职员。 ⑽阿尔志跋绥夫(1878-1927),俄国小说家。此处所引的话见他的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第9章。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7-18/52265.html 头发的故事.中国作家网. 2017-06-08] </ref> ==创作背景== 据1925年10月30日,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记载:“清初因剪辫子杀了许多人。民国成立后,辫子总算剪定了,即使保不定将来要翻出怎样的花样来,但目下总不妨说是已经告一段落。于是我对于自己的头发,也就淡然若忘,而况女子应否剪发的问题呢,因为我并不预备制造桂花油或贩卖烫剪:事不干己,是无所容心于其间的。但到民国九年,寄住在我的寓里的一位小姐考进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去了,而她是剪了头发的,再没有法可梳盘龙髻或s髻。到这时,我才知道虽然已是民国九年,而有些人之嫉视剪发的女子,竟和清朝末年之嫉视剪发的男子相同;校长M先生虽被天夺其魄,自己的头顶秃到近乎精光了,却偏以为女子的头发可系千钧,示意要她留起。设法去疏通了几回,没有效,连我也听得麻烦起来,于是乎“感慨系之矣”了,随口呻吟了一篇《头发的故事》。” 此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10月10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头发的故事》记述了小说主人公N先生由头发的故事引发的体验和感想。清初,扬州和嘉定人因不愿意拖起辫子,就有了骇人听闻的“扬州十日”和“嘉定屠城”。到了清末,没有辫子就成了“反叛”了。N先生从国外回来的时候被人骂作“冒失鬼”和“假洋鬼子”,女子剪掉头发就考不进学校。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人们才有了劈辫子的自由。于是,由头发的故事说到了辛亥革命。N先生辛辣讽刺了辛亥革命后的九年北京“双十节”的情形。人们忘却了纪念,忘却了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而政府仍然腐败,现实仍然黑暗,奴隶们仍然麻木。辛亥革命失败了。小说中又写到N先生悲愤的回忆:“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烈士的鲜血白流了,烈士已被遗忘了。 面对着浓重的黑暗,面对着被统治阶级愚弄而麻木的人们,面对着烈士平塌的坟墓,作者借N先生的嘴发出了愤怒的呐喊:“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就这样,小说围绕着头发问题所经历的斗争,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及“五四”前后的复辟倒退逆流。 ===艺术特色=== 从结构形式上来看,《头发的故事》是推陈出新的,全文两千余字,但叙述类的语句却不超过三百字,其余大部分都是主人公N先生的独白。小说通篇没有完整、紧凑、集中的情节,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但这种特殊的结构却形成了独特的视角与观点,使文章对主旨的表达更具表现力,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与不彻底性,它革掉的仅仅是一条辫子,真正需要扫除的封建顽固势力仍然盘踞在普通民众的心中,并借此抒发了作者的悲愤忧郁之情。 这篇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同时使用了戏剧化的叙述方式和审美距离原理。既然小说用了作者自己的经验,N先生便是一个替代作者的角色,但作者与其替代者保持了相当的距离,距离的获得是由于用了戏剧化的叙述。不会将作者与N先生混淆。同时,作者将N先生的叙述置于一个故事的倾听者“我”的叙述的更大的框架中,N先生便成了被塑造的生动的人物形象,脾气乖张,无谓生气,不通世故。并让他躬行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如用手杖拼命的打了几回),来增大距离,这是一篇将反语、戏剧化叙述与审美距离成功结合的技巧复杂的小说。 此篇还溶进了若干杂文的特点,它的叙述方式。如对北京双十节简炼传神的描写所产生的讽刺效果,关于头发的受难史的知识,排比、哲理警语等所构成的抒情效果和政论特点。于欣慰中见悲哀,于轻松中见沉重,于调侃中见痛苦,于冷嘲中见热烈,于愤激中见赤诚,引发了对于民族与历史的思考。 ==作品评价== 作家[[张光勤]]:小说以“我”揭去日历后的第一句话:“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作为开头。接着开始了N先生关于革命和头发的独白。小说以N先生的告别词:“再见。……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作为结尾,呼应了小说开头的那个“没有记载”。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体现着作者的意旨,表现着小说的主题,呼应着全篇的韵律。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与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的精神。 鲁迅1918年在《新青年》中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直到1926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故乡》《彷徨》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辑。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其中大部分作品和杂文收录在了《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专辑。 == 相关视频 == <center> ===头发的故事_悦读一刻ing=== {{#iDisplay:i0326wvxn23|640|360|qq}} </center>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830 中國文學總集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头发的故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