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頭髮的故事》 |
《tóu fā de gù shì 》 |
作者 :魯迅 創作年代 :1920年 作品出處 :《吶喊》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說
|
《頭髮的故事》,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小說以「雙十節」為線索,以N先生獨白的方式,圍繞着男人留辮子、剪辮子,女子剪髮等「頭髮」問題組織故事。通過頭髮問題所引起的反覆曲折的風波,表達了作者魯迅對中國普通民眾的深深同情和對只重形式、不重實質的統治者或革命者的憤激。小說通過人物獨白敘事抒情,生動有感染力。
作品原文
頭髮的故事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張隔夜的日曆,向着新的那一張上看了又看的說:「啊,十月十日,——今天原來正是雙十節⑴。這裡卻一點沒有記載!」 我的一位前輩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來談閒天,一聽這話,便很不高興的對我說: 「他們對!他們不記得,你怎樣他;你記得,又怎樣呢?」 這位N先生本來脾氣有點誇張,時常生些無謂的氣,說些不通世故的話。當這時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不贊一辭;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 他說: 「我最佩服北京雙十節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門,吩咐道『掛旗!』『是,掛旗!』各家大半懶洋洋的踱出一個國民來,撅起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⑵。這樣一直到夜,——收了旗關門;幾家偶然忘卻的,便掛到第二天的上午。 「他們忘卻了紀念,紀念也忘卻了他們! 「我也是忘卻了紀念的一個人。倘使紀念起來,那第一個雙十節前後的事,便都上我的心頭,使我坐立不穩了。 「多少故人的臉,都浮在我眼前。幾個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裡一顆彈丸要了他的性命;幾個少年一擊不中,在監牢里身受一個多月的苦刑;幾個少年懷着遠志,忽然蹤影全無,連屍首也不知那裡去了。 「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里過了一生;現在他們的墳墓也早在忘卻里漸漸平塌下去了。 「我不堪紀念這些事。 「我們還是記起一點得意的事來談談罷。」 N忽然現出笑容,伸手在自己頭上一摸,高聲說: 「我最得意的是自從第一個雙十節以後,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罵了。 「老兄,你可知道頭髮是我們中國人的寶貝和冤家,古今來多少人在這上頭吃些毫無價值的苦呵! 「我們的很古的古人,對於頭髮似乎也還看輕。據刑法看來,最要緊的自然是腦袋,所以大辟是上刑;次要便是生殖器了,所以宮刑和幽閉也是一件嚇人的罰;至於髡⑶,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來,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們因為光着頭皮便被社會踐踏了一生世。 「我們講革命的時候,大談什麼揚州三日,嘉定屠城⑷,其實也不過一種手段;老實說:那時中國人的反抗,何嘗因為亡國,只是因為拖辮子⑸。 「頑民殺盡了,遺老都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洪楊⑹又鬧起來了。我的祖母曾對我說,那時做百姓才難哩,全留着頭髮的被官兵殺,還是辮子的便被長毛殺!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只因為這不痛不癢的頭髮而吃苦,受難,滅亡。」 N兩眼望着屋樑,似乎想些事,仍然說: 「誰知道頭髮的苦輪到我了。」 「我出去留學,便剪掉了辮子,這並沒有別的奧妙,只為他不太便當罷了。不料有幾位辮子盤在頭頂上的同學們便很厭惡我;監督也大怒,說要停了我的官費,送回中國去。」 「不幾天,這位監督卻自己被人剪去辮子逃走了。去剪的人們裡面,一個便是做《革命軍》的鄒容⑺,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學,回到上海來,後來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卻了罷?」 「過了幾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謀點事做便要受餓,只得也回到中國來。我一到上海,便買定一條假辮子,那時是二元的市價,帶着回家。我的母親倒也不說什麼,然而旁人一見面,便都首先研究這辮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聲冷笑,將我擬為殺頭的罪名;有一位本家,還預備去告官,但後來因為恐怕革命黨的造反或者要成功,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廢了假辮子,穿着西裝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罵的聲音,有的還跟在後面罵:『這冒失鬼!』『假洋鬼子!』」 「我於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們罵得更利害。」 「在這日暮途窮的時候,我的手裡才添出一支手杖來,拚命的打了幾回,他們漸漸的不罵了。只是走到沒有打過的生地方還是罵。」 「這件事很使我悲哀,至今還時時記得哩。我在留學的時候,曾經看見日報上登載一個遊歷南洋和中國的本多博士⑻的事;這位博士是不懂中國和馬來語的,人問他,你不懂話,怎麼走路呢?他拿起手杖來說,這便是他們的話,他們都懂!我因此氣憤了好幾天,誰知道我竟不知不覺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宣統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學校做監學⑼,同事是避之惟恐不遠,官僚是防之惟恐不嚴,我終日如坐在冰窖子裡,如站在刑場旁邊,其實並非別的,只因為缺少了一條辮子! 「有一日,幾個學生忽然走到我的房裡來,說,『先生,我們要剪辮子了。』我說,『不行!』『有辮子好呢,沒有辮子好呢?』『沒有辮子好……』『你怎麼說不行呢?』『犯不上,你們還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罷。』他們不說什麼,撅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終於剪掉了。 「呵!不得了了,人言嘖嘖了;我卻只裝作不知道,一任他們光着頭皮,和許多辮子一齊上講堂。 「然而這剪辮病傳染了;第三天,師範學堂的學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條辮子,晚上便開除了六個學生。這六個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個雙十節之後又一個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 「我呢?也一樣,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還被人罵過幾次,後來罵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辮子,我就不再被人辱罵了;但我沒有到鄉間去。」 N顯出非常得意模樣,忽而又沉下臉來: 「現在你們這些理想家,又在那裡嚷什么女子剪髮了,又要造出許多毫無所得而痛苦的人!」 「現在不是已經有剪掉頭髮的女人,因此考不進學校去,或者被學校除了名麼?」 「改革麼,武器在那裡?工讀麼,工廠在那裡?」 「仍然留起,嫁給人家做媳婦去:忘卻了一切還是幸福,倘使伊記着些平等自由的話,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爾志跋綏夫⑽的話問你們:你們將黃金時代的出現豫約給這些人們的子孫了,但有什麼給這些人們自己呢?」 「阿,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樑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一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 「你們的嘴裡既然並無毒牙,何以偏要在額上帖起『蝮蛇』兩個大字,引乞丐來打殺?……」 N愈說愈離奇了,但一見到我不很願聽的神情,便立刻閉了口,站起來取帽子。 我說,「回去麼?」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我默默的送他到門口。 他戴上帽子說: 「再見!請你恕我打攪,好在明天便不是雙十節,我們統可以忘卻了。」 [1]
詞句注釋
⑴雙十節:1911年10月10日 [2] ,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在武昌舉行反清起義,次年1月1日建立中華2017-10-31民國,9月28日臨時參議院通過將10月10日定為中華民國國慶紀念日,故稱「雙十節」。 ⑵斑駁陸離的洋布:中華民國成立至1927年間舊中國的國旗,為紅、黃、藍、白、黑五色橫列,又稱五色旗。 ⑶髡(kūn):中國古代刑法分為五等,「去發」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列,但亦為刑罰之一。 ⑷嘉定屠城: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破揚州城,對漢族人民 進行了十天的大屠殺,是年稍後,清軍攻入嘉定城,又三次大規模屠殺漢人。 ⑸拖辮子,滿族舊俗,男子剃髮垂辮,1644年清世祖入北京後,多次強令全國男子遵從滿俗,曾引起漢人強烈反抗。 ⑹洪楊:指洪秀全(1814-1864)和楊秀清(1820-1856),二人同為太平天國領袖。他們領導的起義軍留髮而不結辮,被蔑稱為「長毛」。 ⑺鄒容(1885-1905),字蔚丹,四川巴縣人,清末革命家。曾著《革命軍》一書宣傳反清革命思想,影響甚大。1903年7月在上海被清政府逮捕,1905年4月病死獄中。 ⑻本多博士:即本多靜六(1866-1952),日本林學博士,著有《造林學》等書。 ⑼監學:清末學校中負責管理學生的職員。 ⑽阿爾志跋綏夫(1878-1927),俄國小說家。此處所引的話見他的中篇小說《工人綏惠略夫》第9章。 [3]
創作背景
據1925年10月30日,魯迅《從鬍鬚說到牙齒》記載:「清初因剪辮子殺了許多人。民國成立後,辮子總算剪定了,即使保不定將來要翻出怎樣的花樣來,但目下總不妨說是已經告一段落。於是我對於自己的頭髮,也就淡然若忘,而況女子應否剪髮的問題呢,因為我並不預備製造桂花油或販賣燙剪:事不干己,是無所容心於其間的。但到民國九年,寄住在我的寓里的一位小姐考進高等女子師範學校去了,而她是剪了頭髮的,再沒有法可梳盤龍髻或s髻。到這時,我才知道雖然已是民國九年,而有些人之嫉視剪髮的女子,竟和清朝末年之嫉視剪髮的男子相同;校長M先生雖被天奪其魄,自己的頭頂禿到近乎精光了,卻偏以為女子的頭髮可系千鈞,示意要她留起。設法去疏通了幾回,沒有效,連我也聽得麻煩起來,於是乎「感慨系之矣」了,隨口呻吟了一篇《頭髮的故事》。」 此篇最初發表於1920年10月10日上海《時事新報·學燈》。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頭髮的故事》記述了小說主人公N先生由頭髮的故事引發的體驗和感想。清初,揚州和嘉定人因不願意拖起辮子,就有了駭人聽聞的「揚州十日」和「嘉定屠城」。到了清末,沒有辮子就成了「反叛」了。N先生從國外回來的時候被人罵作「冒失鬼」和「假洋鬼子」,女子剪掉頭髮就考不進學校。直到辛亥革命以後,人們才有了劈辮子的自由。於是,由頭髮的故事說到了辛亥革命。N先生辛辣諷刺了辛亥革命後的九年北京「雙十節」的情形。人們忘卻了紀念,忘卻了為革命犧牲的烈士,而政府仍然腐敗,現實仍然黑暗,奴隸們仍然麻木。辛亥革命失敗了。小說中又寫到N先生悲憤的回憶:「多少故人的臉,都浮在我眼前。幾個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裡一顆彈丸要了他的性命;幾個少年一擊不中,在監牢里身受一個多月的苦刑;幾個少年懷着遠志,忽然蹤影全無,連屍首也不知那裡去了。——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里過了一生;現在他的墳墓也早在忘卻里漸漸平塌下去了。」烈士的鮮血白流了,烈士已被遺忘了。 面對着濃重的黑暗,面對着被統治階級愚弄而麻木的人們,面對着烈士平塌的墳墓,作者借N先生的嘴發出了憤怒的吶喊:「阿,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樑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一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就這樣,小說圍繞着頭髮問題所經歷的鬥爭,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失敗及「五四」前後的復辟倒退逆流。
藝術特色
從結構形式上來看,《頭髮的故事》是推陳出新的,全文兩千餘字,但敘述類的語句卻不超過三百字,其餘大部分都是主人公N先生的獨白。小說通篇沒有完整、緊湊、集中的情節,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但這種特殊的結構卻形成了獨特的視角與觀點,使文章對主旨的表達更具表現力,深刻地說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協性與不徹底性,它革掉的僅僅是一條辮子,真正需要掃除的封建頑固勢力仍然盤踞在普通民眾的心中,並藉此抒發了作者的悲憤憂鬱之情。
這篇小說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同時使用了戲劇化的敘述方式和審美距離原理。既然小說用了作者自己的經驗,N先生便是一個替代作者的角色,但作者與其替代者保持了相當的距離,距離的獲得是由於用了戲劇化的敘述。不會將作者與N先生混淆。同時,作者將N先生的敘述置於一個故事的傾聽者「我」的敘述的更大的框架中,N先生便成了被塑造的生動的人物形象,脾氣乖張,無謂生氣,不通世故。並讓他躬行他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如用手杖拚命的打了幾回),來增大距離,這是一篇將反語、戲劇化敘述與審美距離成功結合的技巧複雜的小說。
此篇還溶進了若干雜文的特點,它的敘述方式。如對北京雙十節簡煉傳神的描寫所產生的諷刺效果,關於頭髮的受難史的知識,排比、哲理警語等所構成的抒情效果和政論特點。于欣慰中見悲哀,於輕鬆中見沉重,於調侃中見痛苦,於冷嘲中見熱烈,於憤激中見赤誠,引發了對於民族與歷史的思考。
作品評價
作家張光勤:小說以「我」揭去日曆後的第一句話:「阿,十月十日,——今天原來正是雙十節。這裡卻一點沒有記載」作為開頭。接着開始了N先生關於革命和頭髮的獨白。小說以N先生的告別詞:「再見。……好在明天便不是雙十節,我們統可以忘卻了……」作為結尾,呼應了小說開頭的那個「沒有記載」。小說的開頭和結尾體現着作者的意旨,表現着小說的主題,呼應着全篇的韻律。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名為周樹人,筆名魯迅,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與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後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0世紀中國的主要作家,是中國現代小說、白話小說和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的精神。
魯迅1918年在《新青年》中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直到1926年,陸續創作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吶喊》《故鄉》《彷徨》小說集《故事新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詩集《野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舊事重提》)等專輯。其中,1921年12月,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其中大部分作品和雜文收錄在了《墳》《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等專輯。
相關視頻
頭髮的故事_悅讀一刻in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