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227.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狼山脚下“风流歌”(海德) 的原始碼
←
狼山脚下“风流歌”(海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狼山脚下“风流歌”'''<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8920421/pexels-photo-18920421.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狼山脚下“风流歌”》'''是[[中国]]当代作家海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狼山脚下“风流歌”=== 时间:1985年春天。 地点:狼山脚下。 人物:报告文学作家祖慰、理由、乔迈,《人民文学》编辑王南宁(女)。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陪他们到狼山风景区游览。他们是应邀专程来南通参观讲学的。全国八小佛教名山之首的狼山,直插云霄的支云塔黄瓦朱栏,虬檐斗拱;满山林木葱茂,桃红柳绿,组成一个多彩的世界。[[特别]]是那一棵棵参天蔽日的古树,张开葳蕤的树冠,宛如一把把撑开的碧罗伞。阳光穿过擎天的华盖,被筛成镶着绿色的千万缕光线,一丝丝地斜挂在碧罗伞下,然后又在地上投入一圈圈斑斓图案。这一切,使狼山更显得清幽、迷人…… “理由快来!”中等身材,瘦而有神的祖慰叫着。 大家闻声来列一排高大的伞形松柏下,只见一顶竹轿静静地停在广教寺门前,这是山下乡民为了方便游客上下山专门设置的。黑色的轿顶,花色围布,大红门帘,古色古香。轿子曾给人们留下[[神秘]]的[[色彩]]:考试中举、州官下察、钦差巡访,前呼后拥,轿行其中——坐轿曾是高官厚禄的代表,富贵荣华的象征,而今天又赋于它新的[[含义]]…… 祖慰蹲下去扛起轿子的前竹杠,一个趔趄差点把轿子掀翻了。文静寡言的女编辑王南宁掩口而笑:“祖慰,你这是叔叔的老婆——婶婶(省省)吧!你这双写作的手,不是抬轿的料,趁早歇着,回去挑3年自来水再来吧!” 祖慰不服气,围着轿子转了一圈,拉着[[理由]]:“来,我们两人一起抬,注意平衡,保证没[[问题]]。” 平时写文章洋洋万言,可说起话来却惜语如金的理由:“空轿,不抬。” 有人拖着乔迈坐轿,憨厚纯朴的乔迈连连后退,摇着手说:“不行,不行,让这两位大作家抬我这个新作者,受之有愧,不敢享受如此殊荣。” 认准了的事情非办到不可,也许是祖慰的[[脾气]],他小而发亮的[[眼睛]]像摄像机朝四周一扫,终于瞅准了[[目标]]:“编辑是无名[[英雄]],作家给编辑抬轿子,怎么样?” “好!”理由第一个赞同。 “王南宁,上!”乔迈在旁边推波助澜。 王南宁想躲也躲不掉了,她被推进了轿子。祖慰在前,[[理由]]在后,“一二——三”稳稳当当地抬起了轿子,站在一旁的乔迈风趣地说:“从来都是编辑抬作家,如今反其道而行之,作家齐心合力抬编辑,妙哉!” 我连忙调整好焦距,“咔嚓”,这一生动的场面在我的照相机里定格了。然而,我思想的翅膀却飞翔起来:一部作品就像出嫁新娘,打扮得漂漂亮亮出现在读者面前,离不开“喜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辑。抬轿子,这一平平常常的举动,发生在我国当代名作家身上却是耐人寻味的。他们获得了荣誉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编辑,就像成为科学家永远忘不了小学的启蒙老师一样,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啊! “乔迈,你不要袖手旁观。”抬着轿子的祖慰[[发现]]人群中“呵呵”直乐的乔迈:“不要凑热闹,来当吹鼓手。”咧着嘴巴笑的乔迈第一次没有听清楚。祖慰抬着轿子晃悠悠地走了几步,来到乔迈面前又[[重复]]了一遍:“请你吹[[喇叭]]。” 乔迈笑意没有收敛,照样慢条斯理地说:“我们都是吹鼓手。” “什么?你说什么?”抬着后轿的理由问。 “没什么,没听见,过期作废。”乔迈,就是乔迈,不再重复第二遍。我听见了,我听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吹鼓手,作家不都是人民的吹鼓手么?!我心里奔涌着一股热流,作家,从事着神圣而高尚的劳动,是敢于为群众鼓与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近几年来,他们用敏锐的笔,触及到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既鞭笞社会生活中的假、丑、恶,又歌颂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就拿乔迈的报告文学《三门李轶事》来说吧,不仅获得全国报告文学奖,还被推荐作为全党进行整党教材,可又有多少读者知道作品后面的故事? 五年前,乔迈的《三门李轶事》几经周折,在长春《春风》杂志上首次发表后,一些好心的朋友为他“算命”,这下摊上事了,“离地狱不远了”;一位热心的评论家私下赞赏乔迈写了“当年最有影响的作品”,但又不敢公开评论,怕引火烧身;甚至有人扬言,乔迈写了“反党作品”。乔迈说,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我这个做儿子的,难道对母亲没有感情?我们的党,连“四人帮”也清除了,就不能洗涤自身的缺点、错误?我们党的自信心和伟大也就在这里!他没有被吓退,坚持要《春风》编辑部在推荐他的另一部报告文学作品送全国评选时,将《三门李轶事》作为附件,送到上面“受审”。出人意外的是,差点成“毒草”的《三门李轶事》被《人民日报》刊登了!更没想到,作品改编成电影《不该发生的故事》后,被党中央和全国人民肯定了! “发表一篇作品,并不意味着创作的完结。我要对主人公负责,不能让这些优秀人物吃亏,甚至受到打击。”这是乔迈对生活,也是生活对他的一种独特干预的方式。他两下“三门李”,写完了作品,又三下“三门李”,关心主人公工作和生活情况;他在采写长春卷烟厂厂长岩石事迹后,主动为岩石遭受的不平打官司;他的《尹月丽,莫灰心!》中的尹月丽,是吉林省蛟河县的饲养特种动物的专业户。当地的一些干部见尹月丽养的尽是些珍奇动物,眼红了手痒了,借的、要的、拿的、抢的、偷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乔迈晓得了,主动为省委书记带路,到该县查处了那些灵魂锈透了的人……谈到这些事,乔迈一反常态,激动地说,一个美好的事物在生活里出现时,往往会受到丑恶势力的纠缠。我是一个党员,不是党员也是一个作家,不是作家也是一个公民。党员讲党性、作家讲良心、公民讲德行。党性、良心、德行,驱使我对社会上的丑恶不能抱漠不关心的态度。我要用自己的笔,和邪恶较量,为美好的心灵“鼓与呼”! 乔迈,好一个直言不讳的北方汉子。 突然,一阵欢快的笑声打断了我的遐思。原来,理由、祖慰放下轿子,掏出手帕擦汗,王南宁却“咯咯”笑个不停,仿佛清脆的鸽哨在天空中回荡…… “祖慰,作家给编辑抬轿子,这五要素不能颠倒,不然的话就——”不愧是记者出身的理由喘着粗气开起玩笑。 “另当别论,作家给编辑拍马屁、开后门。”到底是名副其实的机灵鬼、“怪脑袋”祖慰。“时间要素最重要,我们是获奖以后,可以免受嫌疑了。走吧,放心地登山吧!”祖慰的笑谈感染了大家,众人有说有笑地拾级而上,朝狼山顶攀登…… 报告文学讲究真实、含蓄、形象,这是理由创作的主要特点。理由善于捕捉平凡事、普通人,又善于用小说笔调构思、写作,从细节打动人,细微之处见精神。他的获奖作品《扬眉剑出鞘》《中年颂》以及《南方大厦》,文笔优美,意念含蓄,总是淡淡地敍述,人物形象却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理由曾说过:“报告文学的深度,说到底就是要把一件事说[[清楚]]。我不主张直露地去表达深刻思想,而要尊重读者的分析能力。从美学观点来看,含蓄还是比较高级的境界,要表达一个主题,意念越隐蔽越好。” 听说有一次,理由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说,作家同志,你的[[报告]]文学中有关我的[[故事]]是真实的。有一点,我工作时间是70年,你写成72年,能不能帮助更正一下?工龄减了两年,可能会影响今后评职称和调[[工资]],这些都是切身[[利益]]……[[理由]]告诉我们,采访要深入细致,写作不能马虎大意,这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力所在。如若报告文学失实,不仅影响作品[[质量]],还会给主人公带来不良后果……这既是他自己创作的经验之谈,更是告诫我们初学写作者的金石之言。 “我真羡慕现代和尚的清静、悠闲,甚至有点嫉妒了……”在香雾缭绕、鞭炮震天的狼山顶上,不甘寂寞的祖慰又发表自己的感慨:“你们注意一下这些和尚——” 同行的理由、乔迈、王南宁只顾观察香客的神情,欣赏庙宇的结构,全神贯注,没有搭腔。 “我今天发现一个秘密——”祖慰见同行者没有响应,不太甘心。灵机一动,转换了话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见大家纷纷转身视之,侧耳听之,连忙刹住,就像说书到紧要关口立马停住,卖起关子。理由,多才善辞的报告文学作家才不信这一套,计上心来:“走,别听他鬼话!” 祖慰上前两步,一手抓往理由,一手挽着乔迈:“你们知道南通经济效益为什么那么高?”不等他俩回答,他眼睛骨碌一转说:“南通人很聪明,连山上和尚门槛都很精。你们看,烧香客的香刚点着,待香客刚离开就灭掉,有的干脆不烧,装进罗筐抬到山下……”在他的笑声里,大家才理解其中的潜台词。连很少插话的王南宁也忍不住笑着说:“真是个怪味祖慰,说起话来像一串串冰糖葫芦——酸溜溜的。” 下山途中,乔迈悄声向我介绍: 祖慰思维波诡云谲,变化多端。他好像全身每一个毛孔里都贮满了知识,而且五花八门、怪里怪气的什么都有,语言表达方式也别具一格。连小说的题目也有股怪味,什么《进入螺旋的比翼鸟》《凳子上的实验心理学》《人鸦对话录》《爱神的相似定理》…… 时近中午,阳光直射,山坡上每棵树、每片叶子都绿得发亮,绿得耀眼,泛着点点金光,闪闪灼灼,变幻着奇光异彩……一群年青人蜂拥而上,连奔带跑,原来他们进行登山比赛,在“加油声”中进行最后的冲刺。登上山顶需要决心,更需要毅力,在攀登文学创作高峰时,何尝不是如此? 祖慰的《线》《审丑者》《快乐学院》曾在全国报告文学评奖中获得“三连冠”,当我向他讨教其中决窍时,他笑嘻嘻抛出一句话:“报告文学的社会功能是什么?那是正反锁的偶合。”他见我楞着,就愈加得意地扯上了牛顿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他运用到了文学上:“报告文学的定义就是,我报告了他,他报告了我。报告文学作者有时倒霉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你有时触了别人的痛处,《快乐学院》有一阵子并不快乐……”我知道,祖慰最高峰每年写40万字,他创造的成果是丰硕的,享受却很差。他的创作室只有8平方米的亭子间,而且紧邻闹市,喧声灌耳。武汉夏天35至40度,他穿着汗衫短裤,伏在桌上“爬格子”…… “写风流哟,赞风流,几度春秋,……大河奔腾,鱼龙竞游,风涛里奋进了多少飞舟……帆乘风行,船击水走,激流中一批批人才造就……”不远处绿树丛中,一面鲜红的少先队旗迎风飘扬,团团围坐的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犹如火苗在跳动。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活力,春游的孩子们正在高声朗诵诗人纪宇新作《风流歌》—— “是风流的时代哟,时代的风流,把一曲《风流歌》,播向九州……” 我行走在这绿色山林中,与名作家们谈笑风生,恍然感觉到这绿浪粼粼的山坡上,正蓬勃着旺盛的生机。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沐浴着阳光,拼命地往上长、往上长。我心里怦然而动,这里,不正孕育着多彩的生命,象征着闪光的青春吗?诗人、作家、编辑们用热情的笔讴歌了我们时代的一代风流,而他们本身也不正是我国文坛的一代风流么? ——呵,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附记:著名作家祖慰曾给我题词:“我愿给你抬轿子,去登文学之峰”。我俩也时常通信,他说,我们是[[江苏]]老乡。祖慰生于上海,后到江苏武进,定居武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武汉与祖慰[[联系]],他旅居法国,担任巴黎[[欧洲]]日报记者及专栏[[作家]]、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2003年回武汉,2010年,参与上海世搏会城市足迹馆总设计,策划了贵阳、武汉、慈溪、盘锦、六盘水规划馆的创意和设计,被誉为中国规划馆建设的资深专家。祖慰于2022年3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85岁。<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68700268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海德,文化学者、作家、资深媒体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文化,文学学士。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狼山脚下“风流歌”(海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