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165.23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王士禄 的原始碼
←
王士禄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王士禄 | 原名 = | 圖片名稱= 王士祿畫像.jpg|缩略图|居中 | 圖片大小 = 210px | 圖片說明 = [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sign=2793d0184c36acaf59e091fa44d88d03/3b292df5e0fe9925504dfa7133a85edf8db1714a.jpg 原图链接] | 最高職務 = 吏部考功司員外郎 | 國家 = 大清 | 爵位 = | 籍貫 = [[山东]][[新城县]] | 族裔 = 漢族 | 旗籍 = | 字號 = 字子底,号西樵山人 | 諡號 = | 出生日期 = 明[[天啟]]六年(1626年) | 出生地點 = [[山东]][[新城县]] | 逝世日期 =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 | 逝世地點 = [[山东]][[新城县]] | 墓葬 = | 配偶 = | 親屬 = (弟)王士禧、[[王士祜]]、[[王士禎]] | 出身 = *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同進士出身 | 經歷 = | 著作 = }} '''王士禄'''({{bd|1626年||1673年|catIdx=X許}}),字子底,号西樵山人。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 ==經歷== 順治十二年(1655年)戊戌科第三甲同[[進士]]出身。授官[[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康熙二年,以员外郎典试河南,以“磨勘罣吏议”下狱,半年后昭雪。康熙十二年卒,年四十八岁。 ==文學== 王士祿工詩,作品淡泊,有《表微堂诗刻》、《十笏草堂诗选》、《上浮集》、《辛甲集》、《炊闻集》等。与弟[[王士祜]]、[[王士祯]]均有诗名,合稱“三王”。又汇辑古今女才子之文编为《燃脂集》。 一代名家王士禄的坎坷人生路 “西樵”二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诚然陌生,此即为王士禄的别字。尽管这名号如今未如他的四弟一般远扬,但却丝毫不影响他成为家族当中最具才情的一位。古往今来,能被冠以“最”字的人物,往往有个传奇如神话般的身世。王士禄的出生,虽称不得传奇,却也充满动荡。天启六年(1626年),正值历史上那位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执政年间,因其整日沉迷于刀锯斧凿之中不顾朝政,致[[魏忠贤]]等宦官专权愈烈,加之国内起义渐多、后金威胁益重,此时的大明王朝,距离覆灭已不足二十年光景,王士禄便降生于此时。 风云开阖的时局似乎早早为他一生坎坷、备尝艰辛的运命作出了预言,但却丝毫未能遮掩这位雅士的一身风华,让他成为一位对清初诗坛有着深远影响且无可取代的名家墨客。那么,在王士禄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动荡传奇呢? ===聪颖好学,崭露头角=== [[File:王士禄1.jpg|缩略图|right|[http://www.huantai.gov.cn/picture/0/s_32f3e51479a8416db70f00ee827dd30e.jpg 原圖鏈結][http://www.huantai.gov.cn/art/2018/5/17/art_4846_1408275.html 图片来自桓台县人民政府网]]] 王士禄天资颖悟,自幼便展示出超凡的学习天分。六岁与仲弟士禧始入小学,正是个贪玩的年纪,但他却能“日记千余言”而不事嬉戏,连父亲王与敕都讶于其“何无孺子态”,小小年纪竟丝毫没有孩童的喜闹心性。 其实,王士禄这样安逸恬淡的脾气,与[[家学熏陶]]不无关系。新城王氏诗文代出,其父王与敕更是一位“诗迷”,十分看重子辈的诗学教育,“自制举业外,诗歌古文词纵其涉猎”。据说,王士禄本人极爱读书,终其一生嗜读不衰,尤精经史诗文。不仅于书无所不窥,还总能读出自己的主张与个性。幼年读书家塾,就“厌时文骫骳之习,覃思古学,私取《左氏》《公》《谷》《[[国语]]》《战国策》诸书洛诵之”。在师法前贤的基础上,又能够取精用弘、博综众长,这些无疑对他日后深醇博奥、自成一家的多样诗风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王士禄还十分喜爱钻研“六书之学”(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条例),在书法领域更与同辈兄弟不遑多让,尤其长于古篆、隶书之法,他的楷书更是具有[[欧阳询]]之神韵。这也难怪伯父王与龄每每谈及他时,都夸“此儿通朗奇雅,黄长睿之流也”。 无论是诗书传家的沿袭,还是全面发展的教育,都为年幼的王士禄增添了一份文人的[[儒雅]]之质,积淀着浓厚的书卷气息,更成就了此后他与王士禛两兄弟在清初诗坛的霸主地位。 如此才气的王士禄对众多兄弟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兄兼弟师 同上公车=== 广博的阅读伴随着王士禄一天天成长起来,让他拥有了高于常人的知识储备与文学造诣,也在潜移默化中陶染着众多兄弟的诗学观念。 在诸多兄弟中,感情最笃、成就最高者当属士禄与士禛二人。王士禄“自少能文章,工吟咏。以诗法授诸弟,皆有成就,而王士禛尤以风雅为海内所敬仰”。士禛始龀之龄,王士禄便找来[[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大家的作品让他抄写诵读,进一步加深了幼弟在诗歌方面的领悟和才赋。王士禛曾在《蚕尾续文》中记载了幼年读书家塾的场景:“长兄考功先生嗜为诗,故予兄弟皆好为诗。尝岁暮大雪,夜集堂中置酒,酒半,出王、裴《辋川集》,约共和之,每一诗成,辄互赏激弹射。诗成酒尽,而雪不止。”可以说,王士禛等兄弟诗作风格的形成和诗学成就的取得,除了良好的家学教育之外,与兄长早期在治学、为文、诗创等方面的良好引导不无关系。 [[顺治]]十四年,王士禛在济南大明湖畔集结名士,举秋柳社,赋诗四章。其后不久,士禄便有唱和之作。此后数年,他们虽任职各地,却也从未断绝诗作方面的交流,无论是生活上的闻见,还是宦海中的浮沉,都被他们写进了诗里,互寄赠答,相以慰藉。二人之间的艺术碰撞,也为明清鼎革之际的文坛产生了无以代之的影响。嘉兴[[李山颜]]曾写诗高度颂扬二人才气:“渤海何淼淼,泰山何嵬嵬。钟灵二王子,出为天下才。” 顺治十二年,王士禄应殿试,士禛应会试,士祜也以太学生廷试北上,兄弟三人联袂而往,同上公车,时号“三王”。他们在京城广结文友,缟纻论交,一时传为佳话,享誉京师。王士禄当时便盛有文名,时人皆言“非馆阁不足以辱先生”。原本前程似锦、风头正劲的王士禄,到底经历了何事,让他在仕途上几经波折,甚至还遭遇囹圄之灾呢?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屡试不第 泰然以对=== 相较于王士禛年少登科的科考顺途,在通往进士的路上,王士禄可谓异常艰辛。据《王考功年谱》记载:“先生自山中归里。始出就有司试,试文陗古,多先秦语。督学大兴房公淡庵之麒奇之。”然而,这种奇峭的文风却与当时的科考程式相悖,再加上身体的病痛,让王士禄在之后的四年时间里,不断经历着一次又一次落败。 顺治九年,王士禄终于中得会试,但此时发生的一件事,却为他的仕途开端挡上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绊脚石”。当时的大学士范文程与主考官胡统虞之间因有嫌隙,借着“磨勘”之名相互倾轧,最终殃及池鱼,让本应参加殿试的王士禄与其他20余人一同被停一科。这次变故,让王士禄不得不在三年后再次踏上进京之路。谁料,朝廷却又翻出当年的“磨勘”之故,将这位“翰林之才”置于末甲,最终只得莱州府学教授一职。 历经了科举路上的种种失意,王士禄心中或许是有些许怨怼的,但当他到达[[莱州]],面对着湖川景色、秀美风光,与一群挚友逍遥于[[山水之间]],赋诗唱和、醉而忘归时,之前的丝丝阴郁便被他一扫而光了。也许是上天看他已遭遇太多坎坷,接下来的八年时间,成为了王士禄仕途上最为顺畅的日子。 顺治十六年到[[康熙]]二年,王士禄自莱州转任京职,逐步升迁,日子过得十分泰然,其文风也愈渐阔达生动。不过这样安稳静逸的生活,始终无法成为王士禄仕途的主旋律。接下来,他又遭遇了何事呢? ===天降囹圄 致命一击=== 康熙二年,王士禄出任河南乡试主考官,执掌一方人才选拔大权。他以风操清峻的性子,“覃精考校,攘凡剔猥”,尽心竭力为朝廷举贤任能。作为一个深受程式之苦的“过来人”,王士禄更青睐于那些“文异”之辈,这也让其“所得皆为嵩洛名士”。不过如此做法,却为他招来一些宵小之流的垢谇谣诼,甚至是一场牢狱之祸。 康熙三年,因朝中权贵待贿不至,于是借去年[[河南]]乡试发难,以试卷“磨勘”蓄意倾陷,指摘试文语句错误。王士禄作为乡试主考,自然难逃干系。按照惯例,只是夺俸三月,而此时朝廷对科场案的惩处法令加峻,王士禄就这样被投入大牢。 突如其来的甲辰之狱让王士禄备受[[摧残]]、身心俱疲,甚至有了厌世的想法。他在狱中写给挚亲好友的书信中,曾多次表达了自己的绝望与悲愤之情。或许正是在这来来往往的赠寄倾吐中,让王士禄慢慢地找回了自己独有的洒落襟怀,不甘于在这残破压抑的缧绁之中消磨时光。他开始在狱中写诗著文、笔耕不辍,用自己最钟爱、最擅长的方式遣去一身愁郁。他还抄写佛经以静心气,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抄录的数万文字竟没有一处脱误,甚至连书法笔墨也相当精湛。“燕台六子”之一的施闰章因此盛赞他“从文字得苦海,复用文字作福田。是谓抱薪救火,不灭更燃”! 这一场牢狱之厄最终在三弟王士祜的奔走营救之下,于七个月后得以终结。尽管此事令王士禄心灰意冷,然而真相大白之后,他又重拾生机,“负手咏斜阳,烦襟净如扫”,寄情于山水之间酬唱往返。就是这样一位平衍旷荡之人,却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郁郁终了、哀伤而亡的结局,究竟又是为何呢? ===至情至孝 抑郁成疾=== [[File:王士禄2.jpg|缩略图|right|[http://www.huantai.gov.cn/picture/0/s_7ae773afcf7b4617bd58fb73964643a0.jpg 原圖鏈結][http://www.huantai.gov.cn/art/2018/5/17/art_4846_1408275.html 图片来自桓台县人民政府网]]] 甲辰之祸后,便有同僚多次上疏请求让王士禄官复原职。康熙亲政后,着礼部奏改科场条例,之前被处分受冤者皆还其官。但此时王士禄已然对功名官位无所祈求,加之长女的不幸离世,家庭、亲情似乎更能羁绊王士禄的内心。然而,在母亲的敦促之下,他又不得已再次北上京师。 复官后的王士禄并未改变仕途上的跌宕命运,没过多久,他所在的吏部遭都察院详察参奏,所有官员被降一级,偏偏唯独王士禄连削三级。可以说,这次降职彻底斩断了王士禄入仕报国的想法,当时朝野文士皆为王士禄不平鸣冤,“一罢再罢不得一日抒其志”。他虽万般无奈,却欣然说道:“母亲病后,心中方寸已乱。如今因此事归乡,起居膝下,还有比这更幸之事吗?”接着收拾行装,返回新城。而这次返乡,也成为了王士禄人生的最后一站。 康熙十一年,饱受病痛折磨的孙太夫人终归极乐。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王士禄当即昏厥倒地,五内俱崩,苏醒之后便数日不进水米。他不分昼夜守护在母亲灵前,常常于夜半听到他的哀伤悲号,哭落的枕席上都是斑斑血渍。他将种种郁结寄托于诗文之中,先后作《[[告母文]]》三篇,文中写到:“儿久依柩旁,乍移别室,如离母怀就傅时,不胜恋恋然。”对母亲的思念让王士禄不能自拔,身体状态每况愈下,自此病重。 命运不知为何,总是不肯给王士禄多些喘息的机会。丧母之痛尚未走出,却又在此时传来了长山三女离世的消息,这无疑成为了打倒他的最后一击。康熙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酉时,这位至情至孝之人走完了自己四十八年的人生旅程。临终之时,家人属纩(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在病人临终前,用新的丝絮放在口鼻上,试看是否还有气息)。试其鼻息,竟闻有莲华、兰蕙种种异香,数日不散。或许,这也是他的最后一缕遗憾与牵挂吧? 王士禄的离开,让人不禁慨叹命运捉弄、造化不定。他历经科考曲折,只为投身宦海报国明志,却在得偿所愿后几经波澜,落寞上岸。但试想,如若不是这一切切的荣辱浮沉、一重重的困厄磨难,我们又怎会看到一位天钧泰然的雅者,一位感人肺腑的孝子,以及那些饱含了沧桑世事的刀笔文卷?或许,命运剥夺了一介凡人的永生,却塑造了一代名家不可磨灭的文化与精神!<ref>[http://www.huantai.gov.cn/art/2018/5/17/art_4846_1408275.html 一代名家王士禄的坎坷人生路], 桓台县人民政府, 2018-05-27</ref> ==诗作== <center> 《[[八月十五夜]]》 清代:王士禄 把酒邀明月,清光遍薜萝。芙蓉秋水寂,丛桂小山多。 一雁归湘楚,繁星点绛河。虚堂弦索静,独和《越人歌》。 《禾中作》 清代:王士禄 江城还槜李,望古一踟厨。老寺裴休宅,春沙范蠡湖。 远烟明渚鸟,斜日冷樯乌。太息东流水,年年浸绿芜。 《闻友人言林茂之先生尚未能葬》 清代:王士禄 多寿林那子,风尘道漫尊。暮年双眼暗,儿日一钱存。 死阙黔娄谥,生悲杜甫魂。桐棺还地上,何处故人恩? </center> ==參考文獻== [[Category:清朝軍政人物]] [[Category:清朝诗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明清人物信息框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王士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