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7.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祖母教我包粽子(曾令琪) 的原始碼
←
祖母教我包粽子(曾令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祖母教我包粽子'''<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342592/pexels-photo-1334259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祖母教我包粽子》'''是[[中国]]当代作家曾令琪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祖母教我包粽子=== 又是端午节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回忆]]起四十年前我的祖母教我包粽子的那一幕…… 每年端午节来临的时候,祖母总去采得又粗又直的芦苇杆,洗得净净的;将蒸好的糯米放入石臼里。然后,就用削尖的芦苇杆作杵,在石臼里舂起来。舂了又翻,翻了再舂,反复多遍,才把舂好的糯米用木瓢舀出来。这时,祖母就把我们几个小孙子、孙女叫到一起,围着八仙桌坐好。祖母发给我们一人一叠洗得净净的慈竹叶,手把手地教我们包粽子。 祖母说,吃粽子、划龙船、喝雄黄酒、挂菖蒲的[[风俗]]是由2000多年前纪念屈原投江殉国而来的;吃粽子的来由是因当年屈原投江以后,百姓投粽子于江,以求鱼类不要伤害爱国诗人的遗体。所以,我们做粽子要仔细,包粽子耐心,吃粽子要虔诚。祖母还告诉我们,粽子用芦苇杆舂,就会有一种甜中微苦的感觉,让人不忘先辈爱国的苦心;粽子包成锥体,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刚正不阿;吃粽子时沾一下白糖、黄豆粉,其香无比,是为了让我们后人知道今天苦尽甘来,都是我们的祖祖辈辈奋斗的结果。 那时,我们几兄妹总是静静地听祖母缓缓的叙述。祖母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她从小生活在富于传统的大家庭里,懂得很多我们书面学不到的[[东西]]。我们都喜欢她“说古”,以至多年以后,当年祖母那平实的语言、细致的动作、虔诚的神态,还历历在目,久久不能忘记。可以说,我的[[文学]]的种子,就是这样被祖母种下的。四十年过去,浪迹江湖,辗转千里万里,经历了无数的大喜大悲。可是,任何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止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钟情。也许,这与老祖母当年谆谆教诲,有着莫大的关系吧。 今天又是传统的端午节了。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如今,祖母何其英老人已过世多年;住在城市里,我们也不能亲手包粽子了。可是,年年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我和哥哥姐姐总要聚在一起,我们总是一起回忆起祖母教我们几兄妹包粽子、吃粽子的情景……<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曾令琪,[[四川]]成都人,中国辞赋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祖母教我包粽子(曾令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