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0.239.1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竹节虫 的原始碼
←
竹节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竹节虫.jpg|thumb|400px|right|[http://n.sinaimg.cn/front/290/w1080h810/20180810/kXZp-hhnunsq4855619.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2588129880_9a43ba5802700a86v.html?sudaref=image.baidu.com&display=0&retcode=0 图片来自新浪新闻中心网]]] '''竹节虫''' 竹节鞭,属有翅亚纲下的直翅总目,因身体修长而得名,有翅或无翅。体长而大,为中型或大型昆虫,一般体长在6厘米至24厘米。最大的62.4厘米。 多数竹节虫的体色呈深褐色,少数为绿色或暗绿色。此虫常可营孤雌生殖,雄虫常较少,未受精卵多发育为雌虫。当受伤害时,若虫的足可以自行脱落,而且可以再生。高温、低温、暗光可使体色变深,相反,则体色可变浅。白天与黑夜体色不同,成为节奏性体色变化。竹节虫植食性。 竹节虫简称“虫䗛”(合成一字,xiū)。如瘦虫“虫䗛”、棉细颈杆“虫䗛”和东方叶“虫䗛”等。 * 中文学名 竹节虫 * 拉丁学名 Gongy10pus adyposus Brunner * 别称 phasmatodea;竹节鞭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纲 昆虫纲 * 亚纲 有翅亚纲 * 目 竹节虫目 * 分布区域 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 简称 虫䗛 == 形态特征 == 形状细长似竹节,中至大型,体长6至24厘米,绿色或褐色。头卵圆形略扁,下口式。复眼小,卵形或球形,稍突出,复眼内侧有单眼3或2个或无。触角短或细长。前胸短,背板扁平。中、后胸长,后胸与第1腹节紧密相连。具翅,前翅革质,后翅膜质,有的品种l对或无翅。足细长或扁,前足在静止时向前伸长。产卵器不发达。有1对不分节的尾须。 竹节虫有翅种类翅多为两对,前翅革质,多狭长,横脉众多,脉序成细密的网状。几乎所有的种类都有极佳的拟态,大部分种类身体细长,模拟植物枝条,少数种类身体宽扁,鲜绿色,模拟植物叶片,翅宽扁,脉序排成[[叶脉状]],腹部及胫节、腿节也是扁平扩张。身体延长呈棒状,看上去很像竹节(如竹节虫)或阔叶状,看上去很像竹叶(叶修)。体色多为绿色或褐色。头小,下口式。触角长丝状,多节,亦有短形的。口器为咀嚼式,复眼小;单眼为2~3个,或缺。 <ref>[https://baike.so.com/doc/5328527-5563699.html 竹节虫]</ref> == 虫 == 体形竹节状者,前胸短小,中、后胸极长;叶状者则中、后胸不特别伸长。前翅短,皮革质,鳞片状,为覆翅,发达或有时退化或全缺,后翅膜质,宽大,臀域大,呈扇状褶迭。温带种类常无翅,而热带种类前后翅常发达,也有退化或无翅者。雌雄异型,体形竹节状的,雌虫多短翅或无翅,雄虫相反;而体形如竹叶状者却相反,雌虫覆翅发达,成叶片状,后翅退化,雄虫前翅退化,后翅发达。足细长,或扁宽,跗节5节,少数3或4节。 == 卵 == === 卵的形态和拟态 === 卵通常为椭圆形、梭形、桶形或不规则形状。卵壳坚硬,卵表面颜色为棕色、暗黄色等,结构也是变化多端。 竹节虫卵的拟态也比较明显。2002年季恒清等人研究Baculum pingliense,卵散产,坠落于在地,色泽与周围环境颜色相似。卵为长条形,呈扁平,囊状且较大,其上具美丽的花纹,类似于植物的种子。有些卵散落于林间地表,混杂在枯枝落叶或杂草丛中,难于辨识,因此能避过天敌取食。 == 体色 == 竹节虫体色多为绿色或褐色,高温、低温、暗光可使其体色变深,相反,则体色可变浅。白天与黑夜体色不同,成为节奏性体色变化。 腹部细长或扁宽,10节,环节相似,第1节常与后胸愈合。产卵器不发达,尾须1节。 变态类型为渐变态,由卵孵化后,幼虫与成虫之形态和生活习性都差不多,只是幼虫的翅发育不完全,生殖器官尚未成熟,每经脱皮后其翅和生殖器官逐渐发育生长,此类幼虫称若虫。雌虫产的卵散落在地上,卵包于坚实的囊内,形似种子。卵期长,温带种类常以卵越冬,经过1~2年才孵化,若虫[[发育缓慢]],完成1个世代常需1~1.5年,经3~6次脱皮,始变成虫。亦有能行孤雌生殖者。 == 栖息环境 == 竹节虫多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栖息在高山、密林和生境复杂的环境中,有典型的拟态和保护色,与其栖息环境相似,不易被敌害发现。其中竹节虫极似树木的细枝,而叶螨极似树木的叶片。平时生活于草丛或林木上,以叶为食。成虫也能越冬,多不能或不善飞翔。 == 生活习性 == === 行动 === 竹节虫行动迟缓,白天静伏在树枝上,晚上出来活动,取叶充饥。竹节虫在夜间活动,白天,它们只是静静地呆着。由于它们看上去非常像小树枝,所以一般不会被敌人发现。竹节虫伪装得十分巧妙,它只有在爬动时才会被发现。当它受到侵犯飞起时,突然闪动的彩光会迷惑敌人。但这种彩光只是一闪而过,当竹叶虫着地收起翅膀时,它就突然消失了。这被称为“闪色法”,是许多昆虫逃跑时使用的一种方法。 竹节虫静止时栖息在竹等植物上,具拟态和保护色,常不易被发现。雄虫较活泼,昼夜活动,一般夜间取食多。若虫、成虫腹端上屈,受惊扰时,常后退再落下,并以前胸背板前角发射臭液。两性生殖,卵散产,附着在树枝上或直接落地产卵,翌春在地表孵化,有的种类能进行孤雌生殖(例如:幽灵竹节虫)。 === 食性 === 竹节虫大多为杂食性,取食时间也较长,而且随着虫龄的增加,个体食叶量增大,故老龄若虫期和成虫期是主要危害期。取食时间白天和黑夜都可见,但多数在傍晚取食并活动。老龄若虫期,雄性的日均食量增长速率大于雌性,这与雄性发育早、历期短是一致的。但至成虫期后,雌性个体大于雄性,加上其生殖的需要,取食量大于雄虫。总食叶量是雌虫比雄虫大。例如,拟异尾华枝随虫龄的增加,取食量明显增加,1~4龄的食量占总食量4.41%,5~6(7)龄的占30.83%,成虫期的占64.65%,故5~6(7)龄若虫期和成虫期是主要的危害期。而异尾华枝1头雌虫一生平均取食约132.7枚叶片,雄虫食叶量相对较少,一生平均约食叶47.1枚,雌虫的取食量明显比雄虫大,在拟异尾华枝竹节虫和平利短肛棒竹节虫的取食量研究中也对比了雌雄性的取食量,再次证实了这点。 [4] === 天敌 === ==== 寄生性天敌 ==== 主要有旋小蜂科Eupelmidae、青蜂科Chrysididae和尖胸青蜂科Cleptidae的一些种类,台湾报道主要寄生于卵内。虫体被寄生,红色螨类常见,但被寄生的竹节虫不至于死亡。线虫寄生竹节虫不普遍,但会造成虫体食欲不振,最后导致死亡。 ==== 捕食性天敌 ==== 主要有鼠类、鸟类中的鸦科Corvidae和卷尾科Dicruridae的一些种类。此外,多种蚂蚁、蜘蛛、螳螂、变色树蜥也可捕食竹节虫的若、成虫。如,浙江小异竹节虫的天敌只发现一些捕食性的,还未发现寄生性的,而且种群数量和捕食率都比较低。 ==== 真菌 ==== 中国国内有关病毒及真菌的确切报道还很少,但在生物防治方面有施用白僵菌等的报道,一般在春季末期和夏季放菌易感染和流行。 [4] == 分布范围 == 竹节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世界约有2200余种,中国大约有20多种,生活在森林或竹林中,是森林的害虫,有的种类还危害农作物。竹节虫种类很多,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云南、贵州等省。 == 繁殖方式 == 竹节虫的生殖也很特别,一般交配后将卵单粒产在树枝上,要经过一两年幼虫才能孵化。有些雌虫不经交配也能产卵,生下无父的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叫孤雌生殖。竹节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刚孵出的若虫和成虫很相似。它们常在夜间爬到树上,经过几次蜕皮后,逐渐长大为成虫。成虫的寿命很短,大约只有3~6个月。 竹节虫产的卵很大,看上像种子,有时甚至像是竹叶虫吃的树或灌木的种子。一只北美洲竹节虫产卵之多,使得下卵的声音淅淅沥沥,密如雨声。 竹节虫科(Phasmidae)的一种竹节虫(Necroscia sparaxes)能持续交配79天。<ref>[https://haokan.baidu.com/v?vid=3599658947189587777&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竹节虫的繁殖]</ref> == 主要危害 == 竹节虫植食性,可以危害植物,尤其在大洋洲有几种竹节虫往往大批发生,食害尤加利树叶。中国亦有为害栎类树木,致成灾害的报道。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竹节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