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55.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郭城驿镇 的原始碼
←
郭城驿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郭城驿镇'''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地处会宁县最北端,东与土高山乡接壤,南与[[河畔镇]]、头寨子镇为邻,西与新庄乡相连,北与靖远县大芦乡交界,行政区域总面积329.1平方千米。 会宁县最大的乡镇企业集聚地、农副产品贸易集散地和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镇及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素有"会宁小江南""古丝绸之路重镇""会宁北大门"之称。 三国时期,郭城驿镇境域属魏地,隶武威郡。1949年后,设立郭城区;1983年7月,撤社建乡;2000年,撤乡建镇。截至2020年末,郭城驿镇总人口达到5.5万人。 2020年6月,郭城驿镇下辖5个社区、11个行政村。 2018年,郭城驿镇有工业企业26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9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2元,同比增长10.5%。 2019年,郭城驿镇人均纯收入10950.5元。<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郭城驿镇] </ref> ==建制沿革== 郭城驿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汉朝时期为:祖厉县治,是丝绸之路北线之要冲,历史上曾经商贾云集,集市繁华;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禹贡》中属雍州。殷、周为西羌所居。战国至秦属北地郡。 两汉时,地居"丝绸之路"北线,用兵河西孔道。据《史记》记载,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祖厉县(祖厉音嗟赖,以祖厉河而定名),属安定郡,治所在今县北郭城驿镇,有祖厉县故城遗址。公元前一一二年,汉武帝西巡到此。《汉书.武帝记》载;"(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而还"。 三国时属魏地,隶武威郡。 魏晋以来,会宁之地陷于荒芜。西晋初废祖厉县。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凉州刺史张轨在凉州(今武威)近侧另设祖厉县,后迁县于郭城驿故地。 东晋十六国时,祖厉县前后隶属前凉、前秦、后凉、后秦、西秦5个政权。 唐朝时期,会州所辖会宁、乌兰二县。贞观八年(634年)改会州为粟州,同年又复名会州,属关内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会州为会宁郡。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陷于吐蕃,更名"汝遮"。 宋属会州敷川县。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党项人克会州,地属西夏。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收复会州,属熙河兰会路。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筑起会州新城(即今敦虾蟆古城)。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在州治置敷州县。宣和中(1120年)尝置刺羌城于今翟家所乡张城堡村,时称"甘泉堡"。宗靖康元年(1126年)陷于金,金即在甘泉堡置西宁县(今张城堡西宁古城)。至此,今会宁县境内同时有两县(敷州、西宁)、一州(会州)。 金宣宗贞佑四年(1216年)十月,升西宁县为西宁州,仍属会州,后又降州为县。宣宗兴定四年(1220年),西夏占会州。宣宗元光二年(1223年)金人收复会州。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年),并县入州,属巩昌路,隶陕西行省;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会宁地震严重,"诏改会州为会宁州"。 金新会州治金宣宗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改名为新会州;据《金史》载,金末名将郭蛤蟆不归顺元朝,独守此城十三年,率将士奋力死战,无一人肯降,最后赴火自焚,后人感其忠勇,遂称此城为郭蛤蟆城。 明朝时期,明正统五年,在清凉山下筑城;设立驿站,郭城驿由此而得名。 民国时期,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地建立抗日农民协会。 解放初期,在郭城驿设立郭城区; 1983年7月,郭城驿建乡; 2000年撤乡建镇,被建设部确定为部级小城镇试点镇,省级综合改制示范镇和重点建设镇,曾多次荣获省、市、县先进单位称号。 '''行政区划''' 郭城驿镇现辖11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36780人(2017)。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总面积329.1平方千米。<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建制沿革] </ref>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郭城驿镇:位于位于北纬36°13′,东经104°52′。地处靖远县南部,会宁县北部,距离靖远黄河36公里,距离会宁县城75公里。东接土高山乡,西接头寨子镇,南靠河畔镇,北临靖远县大芦乡,属于黄河灌溉区;是靖会电灌工程的主要受益地带。 '''地貌''' 河谷平塬地貌:此地貌分布于祖厉河及其支流祖河、厉河、关川河、土门岘河两侧,为宽窄、长短、高低各异的三级河谷阶地,呈树枝状嵌入梁峁丘陵之间。海拔1400-1800米。郭城川、城川、甘沟川等七川为典型河谷平原,高出河床1-3米的一级阶地为河滩,宽数米至数百米,为排洪区;高出河滩10-30米的二级阶地为川地,地势平坦,宽数百米至3公里;高出川地10-30米的三级阶地为坪台地,断续分布于川道两边。阶地多由第四级冲积、洪积物组成,黄土层厚,土质较好。 清凉山:矗立于关川与新堡子川之间,山脉属华家岭余脉,呈南北走向。 '''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是干旱;春秋两季有:大风扬沙等沙尘天气。海拔高度:1500米左右;平均降雨量:300mm;年平均气温:8.7℃;无霜期:170-173天,日照充足;主导风向:东北风;属干旱区。 '''水系''' 祖厉河:黄河上游支流。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侧。源出会宁县南华家岭,北流经会宁县、靖远县入黄河。因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故又称苦水河;河水含沙量较高。 关川河:祖厉河支流在甘肃省中部、上游分东西二支: 东河源于通渭县华家岭,西源于定西县内官营胡麻岭,两河在定西县城关镇汇合为关川河。西北流过岭口释后,逐渐转为东北入会宁县境,至郭城驿镇祖厉河。全长208.8公里,流域面积345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56亿立方米,有80%集中在5~10月。水质苦咸,水源靠夏季降水补给。流经黄土高原丘睦沟壑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里1850万吨,河流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高过1 250公斤,两河交汇注入靖远黄河。<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地理环境] </ref>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郭城驿镇农业现有耕地8.1万亩,其中水浇地5.2万亩,旱山地2.9万亩,土质肥沃,平整开阔,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配合良好,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现有反季节种植日光温室300座;塑料大棚1500座;大田蔬菜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菜用型早熟洋芋种植面积近4万亩;砂田籽瓜种植3万亩;养羊户达1700户。 '''生物资源''' 郭城驿镇植物品类较多,并信息栏有丰富的中药材分布。动物有狐、兔、野鸡、锦鸡、野鸭、鸳鸯、蛇、鼠等;<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自然资源] </ref> ==城镇交通== 2009年11月甘肃省提出建设"兰白(兰州和白银)一小时经济圈"。届时郭城驿镇处于兰白都市经济圈内; 2014年针对原有的省道207公路因交通量剧增,大重型车辆增多,进行改建拓宽。新建国道G247路基宽度12米,为"双向四车道"。 郭城驿镇汽车站:开通了去会宁县城,白银市。及省会兰州的班线,交通便捷。去会宁县城及白银市;20分钟一个班次。去省会兰州始发地:郭城驿镇 班次:新堡子-兰州,4个班次;始发地:兰州 班次:兰州-新堡子,2个班次;经过靖远县,白银市。行驶路线:247国道,白兰高速。 ==人口民族== 郭城驿镇:总人口3.6万人,其中镇区居民人口达1.2万人,有汉族,回族、等民族。 ==经济概况== '''综合''' 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922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370元; 200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2.3亿元,农民纯收入354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元。 郭城驿镇是黄河高扬程灌区,具有较强的产业聚集优势、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活跃的商贸流通优势,是会宁县北部区域经济中心,是全县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 农业的保收优势和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形成了区域特色较显明的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布匹市场、蔬菜市场、小杂粮市场.在会宁县城镇建设"三点一线"体系中,所形成的"洼地效应",正在成为带动整个会宁县北部经济崛起和腾飞的增长极。按照"城镇强镇、项目兴镇、多业富镇、重农立镇、商贸活镇、依法治镇"的总体思路,实施了道路、排水、绿化和亮化、集中供热、文化广场、百货市场、建材市场、商住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财政收入''' 镇财政包干基数以2006年度为准,5年不变,超收全留,欠收不补,自求平衡。 2、将预算内、预算外收入统一纳入财政管理,规范收支行为,对镇属单位的各种收费全部纳入镇财政管理,并根据各单位支出需要,由镇财政统一按预算拨付。 实行费改税制度。镇属各单位各种收费(含附加费)改为财税部门征管。企业管理费、卫生、治安管理费按国家现行政策征收。水资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征收。同时,逐步清理收费项目,在不低于历年平均收费水平的基础上,简化费目,为"费改税"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镇级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 '''第一产业''' 农业基础条件好,产业化程度高,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现有耕地8.1万亩,其中水浇地5.2万亩,旱山地2.9万亩,土质肥沃,平整开阔,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配合良好,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农副产品丰富,种类多、品质好、产量高,主要产品有小麦、玉米、蔬菜等。旱山区以种植籽瓜为主,效益较显著。全镇现有反季节种植日光温室300座;塑料大棚1500座。 '''第二产业''' 草畜产业:以祥源种羊繁育场为龙头,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改良品种,带动种羊发展。以康之源、金玲、亿源等养殖企业为龙头,发展壮大奶牛、肉牛产业。新建养殖场8个(其中:羊5个,猪2个,鸡1个);新发展养殖户180户(其中:羊65户,牛12户,鸡25户,猪78户);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12家。 以强化绿化基地建设为核心,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全县植树造林示范基地建设。郭城驿镇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依托扎子塬村广阔的地域资源优势,绿化工作实现由以前的点、面绿化向绿化基地的转变。以全力打造全县绿化示范基地为契机,精心组织,严格标准,以栽植一片、成活一片为目标,全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广泛宣传动员,形成人人参与绿化工作、人人支持绿化工作的良好氛围。郭城驿先后组织镇、村干部150余人,学生1200余人,群众460余人进行义务植树,利用一个月时间栽植苗木3.5万余株(其中:刺槐2万余株)。 '''第三产业''' 郭城驿镇工业集中区:集中区内拥有65万立方米的水库和6KV的输(变)电站,商贸繁荣。郭城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348.387公顷,正在全力建设以农产品加工、高效养殖、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新型园区,近期规划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建材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远期规划吸纳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以现代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建筑材料生产及高效养殖为主,并成立了服务入驻企业的郭城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截至2013年,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7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1亿元,产业类别涉及民用建材、高效养殖以及家政服务和小杂粮深加工。 建设为突破,在创新构筑经济发展平台上下功夫。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完成康源大酒店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建设,新建贵宾楼9300 m2及附属工程,完成投资2450万元。采用BT模式实施郭城工业集中区综合服务区道路给排水管网建设,共新建六条总长4184米道路及给排水工程,总投资3894万元。 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郭城工业集中区综合服务区引进的项目有:康源大酒店项目,占地面积28亩,总投资4500万,规划建筑面积1.5万 m2;康源住宅小区项目,占地面积约为40多亩,总投资 7368万元,建筑面积55798.56 m2,住宅406套,商铺104间;向阳春集中供热项目,占地面积20亩,总投资3600万元;甘肃鼎新加气站项目,占地面积20亩,总投资2200万元,一期筹建CNG加气装备,设计规模为日供气量2万m3;二期筹建LNG加气(大车)装备,使工业集中区成为辐射周边,带动全镇的镇域经济增长极。<ref>[http://www.sc.chinanews.com.cn/zttp/2021-04-26/1 经济概况] </ref>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郭城驿镇共有中小学32所,其中中学7所,小学25所,在校学生共计9289人,教职员工421人。中学均实现了校舍标准化,小学布点工作基本完成。 学前教育:郭城驿镇有幼儿园6所。坚持以师幼发展为根本、以优质保教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保障,规范与发展并举。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和学校工作指示,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幼儿素质,使幼儿园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大程度发展。 义务教育:郭城驿镇共有中小学32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学有所成,因材施教;学有所用,人人成才"的会宁教育梦为方向,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动力,以高效课堂建设为主线,以学生养成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教师研训一体化为支撑,以抓落实、改作风为抓手,继续开展"教育管理年"(提升年)各项活动,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会宁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会宁县西北教育名县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推进教育走科学发展的路子、学校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师走专业发展的路子、学生走全面发展的路子,努力建设西北教育强县,着力打造会宁教育品牌学校。 会宁县郭城驿镇六百户小学是全军和武警部队沿红军长征路在甘肃省援建15所八一希望小学之一。 高中教育:会宁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57年,学校地处黄河灌溉区,是会宁县北部的高中。是白银市唯一一所地处农村的市级重点中学,位于郭城驿镇以南10公里的河畔镇。 职业教育:会宁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会宁县北部的郭城驿镇是一所省级重点职业高中,市级重点中专。 会宁职专:始建于1975年,1994年被省教育厅批办为职业中专,1995年通过职业中学省A级评估验收。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改办于1982年,由教育新城校区和郭城校区组成。 '''医疗事业''' 全镇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3895份,建档率98.23%,全部实行电子化管理。免疫规划各种疫苗接种率均在96%以上;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及合格率均达到100%;全镇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2.2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2%,住院分娩率为99.38%。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2490人,糖尿病患者338人,65岁以上老年人2696人,重性精神病患者96人,残疾人289人,规范管理率均达到95%以上;为2万余人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及中医健康指导,为15000余人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干预、施膳施治,累计受益群众达60%以上。坚持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的民心工程来抓,紧紧与群众健康需求相结合,建立"两进村四到户"健康教育机制。一是"两进村":健康文化墙、"健康沙龙"进村。整理汇集常见病预防治疗知识、急救知识、保健歌诀、民间单验方、食疗及中医适宜技术等内容刷写健康文化墙,现已建成104块,建设面积达490平方米以上,卫生宣传标语刷写26条,其中村级健康文化墙覆盖率达100%,刷写、喷绘9块,建设面积达220平方米,乡镇健康文化墙覆盖率为100%,方便村民学习应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开展"健康沙龙"49次,累计收益人次4795人次,更新固定宣传栏39次,个体化健康咨询2000多人次。二是"四到户":健康工具保健包、健康教育服务袋、居民保健手册、6项食疗防病治病方法到农户。累计为城乡居民配发健康保健工具包3657个、健康教育服务袋7864份、保健手册7236册,辖区居民基本掌握食盐保健袋、芹菜降血压等6项常用食疗方法。三是依托农民健康促进协会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成立农民健康促进协会,协会会员组织村民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吸收会员120人,制定会员章程,为其协调活动场所、配备文体健身器械。四是开展创建健康村"长寿老人"评选活动、"控烟、控盐、控油、合理运动"等健康促进活动。已创建健康村1个,评选出"长寿老人"20户。五是组织工作人员对已创建健康村开展了评估工作,评估显示城乡居民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由2009年的38.9%增加到58.5%,健康行为形成率由28.6%提高到53.9%。 '''科技事业''' 科技工作效果显著,广大群众的科技推广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改造了农村电网,接通了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网。文化、电视、通信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 '''社会保障''' 在逐步完善新城社区各项工作良好运行的基础上,由社区统一经办全镇干部、职工、农民、个体工商户等人员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事业,并根据不同情况,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有固定收入的居民,实行强制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建立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郭城驿镇:在靖天路、郭巉路实施供、排水管网建设,铺设φ=1米,长4000米的排水、供水管道各一条,安装管网检查井110眼,安装街道路灯272盏,绿化街道1200平方米,新建镇区公共厕所5座,垃圾台80处,垃圾箱56个,配备2台垃圾清运车,新聘15名清洁员,彻底改善镇区环境卫生。积极争取项目,改造叶滩、黑虎、小羊营三村的老化陈旧泵房3座,衬砌渠道累计达到320公里;全面完成红堡子新农村试点建设;每年新修建通村道路48公里,硬化村组道路5公里。并利用新堡子安全饮水项目的实施,铺设通村通组自来水主管道及通户分管道,使自来水通户率达90%。逐步完善并提高驮营村洋芋交易市场营运能力。落实"一池三改"沼气项目6000户,力争到2012年户均达到一眼沼气池。<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435191160 社会事业] </ref> ==政治体制== '''市场机制''' 强化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管理市场的职能,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形成统一、开发、公开、有序的大市场,落实一批优惠政策对在规划市场内经营的商户,镇政府在收费方面给予优惠。 引进商户到市场内经营的,对引进资产规模在10万元以上的,镇政府按投资额0.5-2%奖励中介人。 对在小城镇投资10万元以上的商户,镇政府除提供价格优惠的住房外,优先办理从业人员家属的城区落户手续。 镇政府为进入市场经营商户疏通各种渠道,提供优质服务,保证商户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土地管理''' 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方针,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的用地项目外,均应有偿使用。小城镇现有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除上缴中央财政部分外全部留给镇级财政,统一用于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进入试点镇的投资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允许开发经营土地,获得收益,并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投资者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经批准在3-5年内分期付清,试点镇开发荒山、荒地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的,减半或免征土地出让金,用于工业生产的减收15%的土地出让金。 '''户籍管理''' 根据公安部及省公安厅的政策,在小城镇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已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同时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并且居住已满两年的人员,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并保护进入镇区人员兴业安居的合法权益。对办理了城镇常住户口的,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险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权利和义务。办理了城镇常住户口的农民愿继续保留原有责任田的,派出所在进行户口登记时必须注明,以便管理。要求返回农村的,允许返回成为农村户口。在小城镇开店、务工、从事建筑、安装、联营、运输、服务行业等,但不要求落户的暂住人员,凭本人身份证,采取用人单位、镇管委会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经审查批准,由公安部门户口登记机关按规定登记造册,发给《暂住证》或《寄居证》。 ==水利设施== '''靖会电灌工程''' 白银市靖会电力提灌工程:是我省中部干旱地区大型骨干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位于靖远县南、会宁县北的祖厉河二级阶地和两侧塬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灌区北起靖远城西黄河右岸(在城西4km黄河右岸设总干一泵站提水),南至会宁县城,东至靖远县三场塬和会宁县白草塬,西抵会宁县头寨镇,海拔高程在1400-1900m之间,靖会灌区属陇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势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灌区内土地面积127万亩,耕地面积约90万亩,其中川地、塬地约38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0.42万亩。灌区境内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适宜灌溉,是发展灌溉农业的好地方。靖会工程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5.26万亩,使靖南会北昔日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主要的产粮区,截至2008年已累计增产粮食16亿kg,人均产粮和纯收入分别达到509kg和2630元,灌区内会宁县北部的灌溉面积为16万多亩,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0%,而粮食产量达到全县的43.5%,产值达47.6%,灌区群众彻底摆脱了贫穷,解决了温饱,灌区内集市贸易、商务流通、民营企业、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另外,该工程也是靖南会北地区人饮安全项目的唯一水源工程,通过节水改造,利用节余水量,基本解决了周边极度干旱地区10.8万群众的吃水难问题;在灌区林网化建设的带动下,大力发展生态工程,已累计植树2349万株,林业覆盖面积达4.8万亩。灌区既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该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工程",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非常显著。群众形象地把靖会工程誉为七十年代的"救命工程",八十年代的"脱贫工程",九十年代的"致富工程",本世纪的"小康工程"。 信息建设:已敷设光缆184.32Km,建成了一个中心机房和19个光端站。通信工程分二期实施完成,一期工程为武汉烽火公司设备,2003年底投入运行,二期工程为重庆普天公司设备,2004年底投入运行。通信系统由一个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D、512线)和两套光传输设备构成,实现了灌区电话、网络数据的传输。 '''水文站''' 祖厉河郭城驿水文站:是国家重要站,位于会宁县郭城驿镇,地理坐标东经104°45′,北纬36°43′,至河口距离45km,站址以上河长142km干流平均坡降2.55‰,流域面积5473平方公里,是中部干旱黄土山区水文区域代表站。1956年10月设站翌年观测。现测验项目有降水、蒸发、水位、冰凌、水面,流量、含水量、水文调查等。管理雨量站8处,洪水调查断面6处。承担向省防汛办公室、白银市防汛办公室和青铜峡水电厂拍发雨水情信息的任务。该站1959年8月3日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在断面设施冲毁的情况下,全站职工团结奋战,想方设法抢测洪水,实测得洪峰流量为1230立方米/秒并及时向下游有关部门发布了水情预报,为组织防汛抗洪赢得了时间,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该站多年来是系统内先进集体,受到水利厅的上级领导机关的表扬。 '''引洮一期会宁供水工程''' 引洮一期会宁供水工程:概算总投资8.79亿元,水源工程由引水渠道和输水总干管两部分组成,起点为定西市鲁家沟乡政府所在地引洮二干渠末端,将二干渠渠线沿关川河延伸至石峡进口处,再采用隧洞方式穿越石峡段,到达头寨子镇河坪组。配水工程主要包括河坪、新堡子两座水处理厂和李家塬、刘家寨子、草滩、土高山、塬边等5个配水管网工程。年总引水量2305.61万立方米,工程供水总量2041万立方米/年,计划在2012年底实现通水。 '''新堡子水厂''' 新堡子水厂:位于清凉山山脚。工程主要包括新庄塬、大沟两处集中供水工程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总投资3802万元,将从根本上解决会宁县14个乡镇11万多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历史文化== 郭城驿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时曾为汉祖厉县治,唐乌兰县治,金新会州治,是丝绸之路北线之要冲,历史上曾经商贾云集,集市繁华,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早在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西巡至祖厉,曾登上清凉山一览三川形势,在风岭山上留下了汉武台的遗迹。汉唐以来,丝绸之路横穿于清凉山脚下,商旅往来,驼队络驿不绝,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一条重要孔道。 金宣宗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改名为新会州,据《金史》载,金末名将郭蛤蟆不归顺元朝,独守此城十三年,率将士奋力死战,无一人肯降,最后赴火自焚,后人感其忠勇,遂称此城为郭蛤蟆城,明正统五年,于此设立驿站,郭城驿由此而得名。 清凉山矗立于关川与新堡子川之间,郭蛤蟆古城、将军点将台、郭蛤蟆城,等遗址犹存,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剪纸、刺绣等民间文化经久不衰,民间传说源远流长,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黑虎古调属于郭城驿镇黑虎岔村。明朝初年,流落于会宁县黑虎岔村的元朝皇室家族能歌善舞,在与汉民族的融合中,蒙古长调渐渐融进了汉族秦腔、眉户唱腔的元素,变成了短调,形成了独具蒙汉民族融合特色唱腔的黑虎古调。黑虎古调原来有曲目360多个,但如今大部分已经失传。2013年,黑虎岔村委会在县、镇政府的支持下,发起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村上成立黑虎古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在世的几位古调艺人整理挖掘曲目,在原有曲目的基础上,创作了部分现代曲目。<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历史文化] </ref> ==风景名胜== '''郭蛤蟆城''' 郭蛤蟆城遗址:位于甘肃会宁县郭城驿镇新堡子村西面,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建,称会州城,金代贞佑初年,迁会州州于此,称新会州。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金元帅郭蛤蟆孤城抗元三年,城破举家自焚,死节于此。后人念其忠烈,称其城为"郭蛤蟆城"。城垣内一外二,壕堑三道,夯土筑成,内城南墙残长360米,北城墙残长172米,东城墙残长444米,并有瓮城,西半部已被祖厉河冲毁。1982年,会宁县人民政府将该城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省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8月8日重新公布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山寺''' 清凉山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西部古寺,坐落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的清凉山上,位于北纬36°13′,东经104°52′。寺院所处山脉属华家岭余脉,呈南北走向。东有祖历河,西有关川河。双河在山脚下交汇后流入黄河。清凉山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早在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寺院主山总面积1300余亩。山下海拔1552米,绝对高程118米。山上植物品类较多,并有丰富的中药材分布。动物有狐、兔、野鸡、锦鸡、野鸭、鸳鸯、蛇、鼠等,寺院所在地山脉由凤岭、香炉峰、玉皇岭、笔架山、馒头山五座主峰组成。呈苍龙回首,凤展单翅山形。 清凉山寺历史悠久,寺院下面的古镇为历代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名震中外的丝绸之路中大路就从寺院下通过。清凉山开山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4)并建寺,已有上千年之悠久历史。宋朝于山下设置青兰纳心寨,充分显示了该山该地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性。金占领西北后,在斯地设新会州以领一县四堡寨,直至元初城被焚毁。明正统二年(1441年)在寺院下筑城设置郭城驿站,直到清末。 清凉山峰峦毓(yu)秀,风景幽雅,历代不乏名人登临,汉武帝登山览胜而留汉武台,郭虾蟆守城尽节命名郭成驿。刘一明结庵讲道,王言伦筑台读书,范振绪登山叹彩画绝纶,徐向前挥师经此北上抗日。由于帝王名流的登临驻足,更使清凉山名垂史志,光耀千秋。 清凉山寺位于后山,是一座佛教寺院,历史上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菩萨殿、金龙护法殿、韦陀殿、藏经楼、钟楼、鼓楼等。寺院前山分布有诸多道家建筑。根据史料记载,前山道教建筑群为四门、五楼、十八宫等。寺院建筑大多毁于同治兵燹(xiǎn),只残留钟楼和山后的菩萨殿。1993年当地民众发起重建,在众居士和信众们的大力支持下,斥资一百余万于08年建成气势雄伟的五楹两层式大雄宝殿,殿内塑有庄严的全堂圣像,当年的四月初八,数位法门寺大德高僧不远万里特意赶来主持了古寺大殿开光法会。现已恢复重建的还有大殿旁边的三楹歇山顶式金龙护法殿,菩萨殿、讲经堂、钟鼓楼、僧房、山门等正在筹建中。寺院旁已建成二层十间的办公楼。清凉山寺以弘扬佛陀正法普度苦难众生为尊旨,大殿内陈列着一组高二米宽四点五米的明式雕花金丝楠木大经柜,经柜内供奉着佛祖法身舍利大藏经,寺院以及其下院清凉寺供奉有三部大藏经,分别是《乾隆大藏经》、《永乐北藏》和《净土大藏经》,此藏经为寺院镇寺之宝。清凉山寺法宝流通处现为江苏弘化社、庐山东林寺等国内大型弘法机构的指定结缘点。拥有万余册藏书。常年为周边信众以及临近寺院免费提供各类经书法宝。 清凉山寺宗教活动主会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佛祖释迦摩尼圣诞日。届时邀请法师讲经弘法,并开展各种佛事活动。山会之日,商贾云集,游人如织,蔚为壮观。作为一方佛教圣地,历代不乏名人墨客的题吟酬唱,高度概括总结出了清凉八景为:汗烽秋声(馒头山汉代烽火台)、古驿流烟(明代郭城驿城)、青山叠嶂(清凉山主峰)、双河霓霞(为祖历河、关川河交汇处)、暖泉春涨(在大羊营关川河中有泉,冬天不结冰,春季水旺)、半城夕照(金会州遗址,今俗称郭虾蟆城)、卧牛望月(在红堡子村,与清凉山遥相呼应)、响河滴翠(位于红堡子村,为祖历河瀑布)。内八景为:凤翅层峦(北山东南山余脉,状如凤翅)、月坪晴雪(胤(yìn)嗣宫所在之月坪)、断砚虹桥(笔架山与馒头山之间斩断砚)、寺嘴烟岚(大羊营罗圈河湾寺儿嘴)、北岭晨钟(凤岭之钟楼)、南山暮雨(即玉皇岭)、龟蛇出山(山门口龟蛇象形山体)、笔架春晓(前山笔架)。<ref>[http://www.sc.chinanews.com.cn/zttp/2021-04-26/1 风景名胜] </ref> ==当地特产== '''沙田西瓜''' 郭城驿镇扎子塬村平均海拔1700多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高温干旱气候下,沙田里生产的西瓜具有个头大、汁多、味蜜甜、耐贮存、耐运输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全国,尤其是南方沿海省份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赢得消费者好评。 郭成驿镇位于会宁北部靖天路与郭馋路交汇处,靠近平定与馋柳高速,连接连霍高速,所产西瓜一般运往四川、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广东等省市,尤其是连云港等大城市。 '''高原苹果''' 权威机构研究表明,苹果最佳种植地带是北纬34º-37º,会宁地处北纬35.72º,种植苹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会宁是苹果的优生区,种植苹果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没有工业污染,所产苹果以品质优而享有盛誉; '''高原夏菜''' 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年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9℃,日照达1627-2769小时、≥10℃的有效积温2700-3300℃,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5倍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和蔬菜的有机物含量很高,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外地蔬菜31%和28%,造就了优异的先天品质;二阴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使冷凉型蔬菜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干燥少雨,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次极低,又成为质量安全的先天保障。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味纯正,口感甜脆,使高原夏菜色、形、味俱佳,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郭城驿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