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27.1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QFD法 的原始碼
←
QFD法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21/82a90b5e98f54f36ac2aed1aa2287f34.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17973846_17835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QFD法'''是个名词术语。 汉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ref>[https://www.sohu.com/a/352718719_120343035 最古老的五种文字],搜狐,2019-11-09</ref>,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其不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记录者、传承者。可以说,汉文字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ref>[https://www.sohu.com/a/480250823_121106902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书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搜狐,2021-07-29</ref>”。 ==名词解释== QFD法(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功能展开),也称质量功能配置、质量机能展开、质量功能部署 QFD法简介 您的[[公司]]在引进一项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至关紧要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时,是否面临战略性的选择[[问题]]?可以设想有一种方法,在您尝试之前就能告诉您该项目的潜在功能,能够帮助你降低从开发设计到正式生产的30%时间,而且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项目投入成本。这种方法就叫做Quality(质量)、Function(功能)与Deployment(展开),简称QFD。 质量功能展开是一种在设计阶段应用的系统方法,它采用一定的方法保证将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精确无误地转移到产品寿命循环每个阶段的有关技术和措施中去。 质量功能展开于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日本的三菱重工,由日本质量管理大师赤尾洋二(Yoji Akao)和水野滋(Shigeru Mizuno)提出,旨在时刻确保产品设计满足顾客需求和价值。后来被日本其他公司广泛采用,现己成为一种重要的质量设计技术,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认为它是满足顾客要求、赢得市场竟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质量功能展开首先成功地应用于船舶设计与制造,现在已扩展到汽车、家电、服装、集成电路、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等行业。 传统的生产质量控制是通过对生产的物质性检查--用观察与测试的手段来取得的,这种措施通常也被归于检验质量的方法。QFD方法则帮助公司从检验产品转向检查产品设计的内在质量,因为设计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石,所有在设计阶段,QFD早在产品或服务设计成为蓝图之前就已经引进了许多无形的要素,使质量融入生产和服务及其工程的设计之中。 简单地说,QFD把客户的要求转换成相应的技术要求,帮助企业的研究小组系统化地达成共识:做什么?什么样的方法最好?怎样用最好的指令去完成工作? 对员工与资源有什么要求? QFD架构下的典型质量管理工具: 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s)。 使具有深层结构特征的顾客需求“浮出水面”。 关系图(Relations Diagrams)。 用以发现优先需求、造成产品质量流程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沉默顾客的需求。 树图(Hierarchy Trees)。 用来寻找亲和图和树图中的缺陷和遗漏。 各种矩阵(Various Matrixes)。 用来表示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优先项以及责任等。 流程决策程序图(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Diagrams)。 用以分析可能造成新产品或服务失败的潜在因素。 层级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对一系列的顾客需求进行优先排列,并选出满足这些需求的设计、生产方案。 蓝图(Blueprinting)。 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整个流程进行分析、描述。 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 质量功能展开(QFD)的起源、历史 质量功能展开(QFD)由赤尾洋二和水野滋两位日本教授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作为一项质量管理系统提出, 目的是为了设计、生产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过程中,公司要聆听“顾客的声音”。 赤尾洋二、水野滋以及其他一些日本质量管理专家已经开发了一系列QFD配套管理工具,使之成为质量管理和保证顾客满意度的综合系统。 二战后,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技术深深扎根于日本的制造业。 与质量控制活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终演变成为众所周知的TQC(全面质量控制)与TQM(全面质量管理)。 赤尾洋二、水野滋打算更进一步,发明一种质量管理方法,能够于产品被生产出来之前就体现出顾客需求,从而确保顾客的满意度。 原有的优先质量控制法(Prior Quality Control)针对的是产品制造过程中或生产完结后发现的质量问题。 赤尾洋二于1965年至1967年在松下电工工作这段时间,开始着手研究QFD。 1966年,普利司通轮胎公司(Bridgestone Tires)的Kiyotaka Oshiumi首次将QFD应用于实践,他使用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s)将顾客的需求(结果)转换成所需控制及测量的质量特征及流程因素(成因)。 到了1972 年,三菱重工的神户造船厂使用QFD来设计油轮,并对鱼骨图进行了发展。专家们发现,每一种结果共享多种成因,因此可以用数据表或矩阵来代替鱼骨图。在此例中,各行被用来描述顾客需求所要达到的结果,各列则用来描述所需控制及测量的成因。 同时, Katsuyoshi Ishihara引入了价值工程原则(Value Engineering Principles),用以描述一个产品的设计与其作业流程的价值。 他并将其展开描述为用以保证设计流程本身质量的企业功能需求。 整合了所有这些新的理念,QFD最终发展成为一项产品设计及其流程本身的质量控制系统。 1983年,当美国质量控制协会在其会刊上发表了赤尾洋二的著作后,QFD被介绍到了美国和欧洲。 随后剑桥研究中心(现名为Kaizen研究院)邀请赤尾洋二赴芝加哥做关于QFD的演讲。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QFD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