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九成宮醴泉銘 的原始碼
←
九成宮醴泉銘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九成宮醴泉銘'''<br><img src="https://i.pinimg.com/564x/38/b7/d7/38b7d7a62837d78cf931aa0bdf4669b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interest.com/pin/614530311634898989/ 圖片來自pinterest]</small> |}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被誉为“天下第一铭”,明代[[赵涵]]視為天下第一楷書,享有「楷書極則」的崇譽,也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倍受後世推崇的楷書代表作之一。 《九成宫醴泉铭》為以直言谏君而闻名的宰相[[魏徵]]所撰,由[[欧阳询]]書寫,加之当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被公认为是知名的太平盛世,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之一。 碑文中明确记载,[[貞觀 (唐朝)|貞觀]]六年(632年)[[春]],太宗李世民在第一次驾幸麟游[[九成宫]]消夏[[避暑]],由于天[[旱]]少[[雨]],人马剧增,宫廷饮水困难。4月16日这天,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宫城内散步,走到宫城之西,“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故立碑以记之。 《九成宫醴泉铭》主要内容简介:[[唐]][[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在擴建後改名為[[九成宫]]。第二年,太宗帝避暑来到九成宫,在游览宫中台观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太宗帝万分欣喜,便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此碑為楷书字體,全碑共24行,每行50個字,碑身與碑首相連一體,碑首刻有六條纏繞的螭龍,碑額為篆書,分兩行題寫「九成宮醴泉銘」六個字。其碑布白疏朗,结体化长为方,点画比较淳厚,用笔稳健含蓄。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ref>[http://www.schoolside.net/site/content?id=13442 陝西文化網-麟游县博物馆]</ref>。該碑因年代久遠,歷經歲月侵蝕,早已瘡痍滿碑,殘損剝蝕嚴重,1994年開始,中國書法家任步武先生擔負起修復補遺工程<ref>{{Cite web|url=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CU-c/751818.htm|title=六座唐朝名碑缺字補遺完成|accessdate=2017-07-25|work=big5.china.com.cn}}</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5/1/16/n782172.htm|title= 遺唐代九成宮醴泉銘碑 任步武六年修補 - 大紀元|date=2005-01-16|newspaper=大紀元 |language=zh-TW}}</ref>,任步武依照《全唐文》考辨,修補了19個缺字,39個殘損字,180個剝蝕不清的字,前後共費時六年才完峻,重現天下第一楷碑的昔日風采。 ==点画風格== 《九成宫醴泉铭》的点画风格主要有三个:瘦硬、秀丽、温润。这三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在一笔或一字之内同时表现出这些风格。 《九成宫醴泉铭》属于瘦硬书风。它的点画比瘦金体粗,比颜体字瘦,在肥瘦方面处于适中的状态。书法讲求笔力,笔力通过“骨”来实现。太肥容易无骨,太瘦骨易“折断”,肥瘦适中、骨肉匀称对于表现笔力较为适合。 如果说瘦硬指《九成宫醴泉铭》点画的阳刚之美,那么,秀丽则是形容它的阴柔之美。《九成宫醴泉铭》的秀丽主要体现在圆笔和修长的笔画中。例如,“公”字的第二、第五两点,不是一味地刚狠,而是方圆兼备,给人以温厚含蓄之感。“公”字的其他三点则呈三角形,有棱有角,英气逼人。但由于第二、第五两笔的中和作用,整个字就不至于悍厉和粗犷。修长的笔画特别是长撇、长捺容易产生秀色,这一点甚至在雄强、粗犷的龙门四品中也能得到体现。在《九成宫醴泉铭》中,“暑”字的长撇,起笔半藏锋,带有一定的弧度,方圆兼备,笔势绵延,犹如武士刀,给人一种婉转秀美、刚柔相济的美感。《九成宫醴泉铭》的点画虽然兼具刚柔,但相比来说,刚的成分多一些。它是中和书风中略微偏阳刚之美的那种,这一点[[刘熙载]]曾有论述。刘熙载说“善学欧者威而不猛”,这是说欧楷属于中和之美;又说“欧之为鹰隼易知”,这是说欧楷偏于阳刚之美。 == 碑文 == 九成宮醴泉銘 秘書監檢校侍中鉅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維貞觀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宮,此則隋之仁壽宮也。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巗竦闕。髙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臺榭參差。仰視則迢遰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珠璧交暎,金碧相暉。照灼雲霞,蔽虧日月。觀其移山廽澗,窮泰極侈,以人從欲,良足深尤。至於炎景流金,無鬱蒸之氣,微風徐動,有淒清之涼。信安體之佳所,誠養神之勝地。漢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經營四方,逮乎立年,撫臨億兆。始以武功壹海內,終以文德懷遠人。東越青丘,南踰丹儌,皆獻琛奉贄,重譯來王。西暨輪臺,北拒玄闕,並地列州縣,人充編戶。氣淑年和,邇安遠肅。群生咸遂,靈貺畢臻。雖藉二儀之功,終資一人之慮。遺身利物,櫛風沐雨,百姓為心,憂勞成疾。同堯肌之如臘,甚禹足之胼胝。針石屢加,腠理猶滯。爰居亰室,每弊炎暑。群下請建離宮,庶可怡神養性。 聖上愛一夫之力,惜十家之產。深閇固拒,未肯俯從。以為隨氏舊宮,營於曩代,棄之則可惜,毀之則重勞。事貴因循,何必改作。於是斲彫為檏,損之又損,去其泰甚,葺其頺壞。雜丹墀以沙礫,間粉壁以塗泥。玉砌接於土階,茅茨續於瓊室。仰觀壯麗,可作鑒於既往;俯察卑儉,足垂訓於後昆。此所謂至人無為,大聖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澗。宮城之內,本乏水源。求而無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聖心懷之不忘。粵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宮,厯覽臺觀。閑步西城之陰,躊躇髙閣之下。俯察厥土,微覺有潤。因而以杖導之,有泉隨而涌出。乃承以石檻,引為一渠。其清若鏡,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東流渡於雙闕。貫穿青瑣,縈帶紫房。激揚清波,滌蕩瑕穢,可以導養正性,可以澂瑩心神。鑒暎群形,潤生萬物。同湛恩之不竭,將玄澤以常流。匪唯乹象之精,盖亦坤靈之寳。 謹案,《禮緯》云:「王者刑殺當罪,賞錫當功,得禮之冝,則醴泉出於闕庭。」《鶡冠子》曰:「聖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則醴泉出。」《瑞應圖》曰:「王者純和,飲食不貢獻,則醴泉出,飲之令人壽。」《東觀漢記》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師,飲之者痼疾皆愈。」然則神物之來,寔扶眀聖。既可蠲兹沉痼,又將延彼遐齡。是以百辟卿士,相趍趨動色。我后固懷撝挹,推而弗有。雖休勿休,不徒聞於往昔;以祥為懼,實取驗於當今。斯乃上帝玄苻,天子令德,豈臣之末學,所能丕顯?但軄在記言,屬兹書事。不可使國之盛羙,有遺典策。敢陳實錄,爰勒斯銘。其詞曰: 惟皇撫運,奄壹寰宇。千載膺期,萬物斯覩。功髙大舜,勤深伯禹。絕後承前,登三邁五。握機蹈矩,乃聖乃神。武克禍亂,文懷遠人。書契未紀,開闢不臣。冠冕並襲,琛贄咸陳。大道無名,上德不德。玄功潛運,幾深莫測。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靡謝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載,無臭無聲。萬類資始,品物流形。随感變質,應德效靈。介焉如響,赫赫眀眀。雜遝景福,葳蕤繁祉。雲氏龍官,龜圖鳳紀。日含五色,烏呈三趾。頌不輟工,茟無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悅。流謙潤下,潺湲皎潔。蓱旨醴甘,冰凝鏡澈。用之日新,挹之無竭。道随時泰,慶與泉流。我后夕惕。雖休弗休。居崇茅宇,樂不般遊。黃屋非貴,天下為憂。人玩其華,我取其實。還淳反本,代文以質。居髙思墜,持滿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貞吉。 兼太子率更令渤海男臣歐陽詢奉敕書。 == 历代品评 == *宋代[[朱长文]]:「然观其少时,笔势尚弱,今庐山有《西林道场碑》是也;及晚益壮,体力完备,奇巧间发,盖由学以致之,《九成宫碑》、《温大雅墓铭》是也。」(《续书断》) *北宋《[[宣和書譜]]》譽爲「翰墨之冠」。 *元代[[趙孟頫]]:「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明代[[陈继儒]]:「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明代[[赵涵]]:「正书第一」。(《石墨镌华》) *清代[[郭尚先]]:「《醴泉铭》高华浑朴,法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竝醖釀而成者,伯施以外,谁可抗衡。」(《芳坚馆题跋》) *清代[[周星莲]]:「字有九宫,分行布白是也。右军《[[黄庭经]]》、《[[乐毅论]]》,欧阳率更《醴泉铭》、《[[千字文]]》,皆九宫之最准者。其要不外斗笋接缝,八面皆满,字内无短缺处,字外无长出处,总归平直中正,无他谬巧也。」(《[[临池管见]]》) == 拓本 == *北宋初拓《九成宮醴泉銘》未剜本 *北宋拓《九成宮醴泉銘》李祺藏本 *北宋拓《九成宮醴泉銘》庫裝本 *南宋拓《九成宮醴泉銘》 *明拓《九成宮醴泉銘》麟游未凿本 ==研究价值== 《九成宫醴泉铭》不仅是一部书法碑帖,它记载了[[李世民]]在离九成宫组织讨论如何进行治理国家,让人民相信政府,并制定了“轻徭薄赋,励精图治”的政治策略,九成宫的建设也反映了贞观年间的建筑方针和设计理念。21世纪中国经济水平和建筑技术已经不是古代所能企及,然而城市建设存在着贪大、媚洋、求怪,缺乏特色且文化传承,由此引发的城市跟风攀比、指导思想混乱更埋下多重隐患。“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尘封已久,九成宫醴泉铭所记载的工程建设理念在现代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42 書法]]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九成宮醴泉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