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亚洲豺犬 的原始碼
←
亚洲豺犬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 亚洲豺犬<big> ''' |- | [[File:1-19100G02557.jpg|缩略图|居中|亚洲豺犬[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007/1-19100G02557.jpg 原图链接][http://udongwu.com/buru/gougou/Cuonalpinus.html 有动物网]]]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亚洲豺犬 </br> 拉丁学名: Cuonalpinus </br> 别 称: 红犬、豺、豺狗 </br> 界: [[动物界]] </br> 门: [[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 [[哺乳纲]] </br> 亚 纲: 真兽亚纲 </br> 目: 食肉目 </br> 亚 目: 裂脚亚目 </br> 科: 犬科 </br> 亚 科: 犬亚科 </br> 属: 豺属 </br> 种: 豺</br> |} '''亚洲豺犬'''(学名 Cuon alpinus) 别名豺狗、豺、红狼,属于犬科。豺的外形与[[狗]]、[[狼]]相近,体型比狼小,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10余千克。体毛红棕色或灰棕色,杂有少量具黑褐色毛尖的针毛,腹色较浅。四肢较短。[[耳]]短,端部圆钝。尾较长。额部隆起,鼻长,吻部短而宽。全身被毛较短,尾毛略长,尾型粗大,尾端[[黑色]]。<ref>[http://udongwu.com/buru/gougou/Cuonalpinus.html 亚洲豺犬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外形特征 == 亚洲豺犬全身赤棕色,亦称红犬。体型比狼小而大于赤狐,下颌每侧具2个臼齿,体长95~105厘米,尾长45~50厘米;尾毛长而密,呈棕黑色,类似狐尾。亚洲豺犬的别名之多在兽类中名列前茅,有它的外形与狼、狗等相近,但比狼小,而稍大于赤狐,体长95-103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体重13-20千克左右。头宽,额扁平而低,吻部较短,耳短而圆,额骨的中部隆起,所以从侧面看上去整个面部显得鼓起来,不象其他犬类那样较为平直或凹陷。[[四肢]]也较短,尾较粗,毛蓬松而下垂。体毛厚密而粗糙,体色随季节和产地的不同而异,一般头部、颈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侧等处的毛色为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淡[[白色]]、[[黄色]]或浅棕色,尾巴为灰褐色,尖端为黑色。 == 生活习性 == '''亚洲豺犬'''在各个地区的密度均较为稀疏,数量远不如狐、狼等那样多。栖息的环境也十分复杂,无论是热带森林、丛林、丘陵、山地,还是海拔2500-3500米的亚高山林地、高山草甸、高山裸岩等地带,都能发现它的踪迹。</br> 它居住岩石缝隙、天然洞穴,或隐匿在灌木丛薮之中,但不会自己挖掘洞穴。性喜群居,多由较为强壮而狡猾的“头领”带领一个或几个家族临时聚集而成,少则2-3只,多时达10-30只,但也能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当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会互相撕咬,常常咬得鲜血淋漓,有时甚至连耳朵也被咬掉。平时的性情十分沉默而警觉,但在捕猎的时候能发出召集性的嚎叫声。</br> 捕猎多在清晨和黄昏,有时也在白天进行。善于追逐猎物,也常以围攻方式捕食。行动敏捷,善于跳跃,原地可跳到3米多远,借助于快跑,能跃过5-6米宽的沟堑,也能跳过3-3.5米高的岩壁、矮墙等障碍,其灵活性胜于狮、虎、熊、狼等猛兽,而接近于猫科动物中最为灵活的猞猁和云豹。 </br> 亚洲豺犬的嗅觉灵敏,耐力极好,猎食的基本方式与狼很相似,多采取接力式穷迫不舍和集体围攻、以多取胜的办法。它的爪牙锐利,胆量极大,显得凶狠、残暴而贪食,一般先把被猎物团团围住,前后左右一齐进攻,抓瞎[[眼睛]],咬掉耳鼻、嘴唇,撕开皮肤,然后再分食内脏和肉,或者直接对准猎物的肛门发动进攻,连抓带咬,把内脏掏出,用不了多久,就将猎物瓜分得干干净净。它虽然偶尔也吃一些[[甘蔗]]、[[玉米]]等植物性食物,但主要以各种动物性食物为食,不仅能捕食[[鼠]]、[[兔]]等小型兽类,也敢于袭击[[水牛]]、[[马]]、[[鹿]]、山羊、野猪等体形较大的有蹄类动物,甚至也成群地向狼、熊、豹等猛兽发动挑逗和进攻,吓得它们落荒逃走或爬上大树,从而夺取它们口中的食物,如果这些猛兽不放弃食物,一场激战便在所难免,最终多半是亚洲豺犬获得胜利,因为虽然单打独斗时亚洲豺犬并非它们的对手,但一群亚洲豺犬在集体行动时,互相呼应和配合作战的能力却要高出一筹。</br> 但遇到虎的时候,亚洲豺犬通常并不马上冲上前去夺食,而是耐心地等待虎吃饱后离去,再分享它吃剩的食物,当然虎也不会主动向亚洲豺犬发动进攻,它还常常需要感官更为灵敏的亚洲豺犬来了解周围的情况。不过,在[[印度]]曾经发生过多起孟加拉虎与一群亚洲豺犬为了争食而血战的事情,结果每次都是在虎咬死、咬伤几只或十余只豺之后,没能冲出重围,终于精疲力尽,倒地不起,被这群穷追不舍的亚洲豺犬活活咬死。因此,可以说在亚洲各地的山林中,只有体型巨大的亚洲象能够免遭它的威胁。 群居,经常组成3~5只的小群,或10~20只的大群一同出没。听觉和嗅觉极发达,行动快速而诡秘。稍有异常情况立即逃避。亚洲豺犬以群体围捕的方式猎食。食物主要是鹿、麂、麝、山羊等有蹄类动物,有时亦袭击水牛。性凶猛,胆大,凡与之遭遇的大小动物无不畏惧。</br> == 繁殖习性 == 亚洲豺犬在秋季交配、繁殖,这时雄兽和雌兽多成对活动。雌兽的妊娠期约为60-65天左右,产仔则在冬季,每胎产3-6仔,最多为9仔。初生的幼仔被有深褐色的绒毛,1-1.5岁性成熟,寿命为15-16年。 == 分布范围 == 亚洲豺犬的分布范围较大,主要是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和中部等地区,即北起[[西伯利亚]]南部,南至南洋群岛各国,西从克什米尔一带的喜马拉雅山地,东达乌苏里一带,其中包括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特产于亚洲东部,从寒带直到[[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栖居于从针叶林到[[热带雨林]]的丘陵山地的广泛生境。在[[中国]]东北到西南均有分布。 == 种群现状 == 亚洲豺犬虽在国内广泛分布,但数量稀少。从收购的皮张看,四川省在60年代每年收购亚洲豺犬皮30余张,但近年仅在一些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较多的地方能见到小群活动。收购部门已收不到豺皮,在藏东地区也仅年产皮几十张左右。在[[四川]]、[[贵州]]、[[湖北]]交界的山区,也十分稀少,县年皮收购量不及10张。在东北仅偶尔收到一、两张皮。可见目前仅散见于全国各地山区,数量稀少,种群趋于濒危,亟待保护。 == 分类学 == 犬科canidae是适应追逐猎物的食肉类,全部为陆栖类型,只有极少数种类偶尔会爬树。犬科是食肉目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科,除了少数岛屿外,几乎遍及陆生食肉类的全部分布范围,并且是唯一在白人之前到达澳洲的陆生食肉目成员。 犬科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和亚科的划分有很多不同意见,这些意见甚至差异极大。简单的从体型和习性来说,犬科可以分成体型较大,食肉性较强,可以捕食较大型猎物的犬类,以及体型较小,食性略杂,主要捕食小型动物的狐类。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是狼canislupus,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最北可进入[[北极]]圈,其中北极地区的一些狼身体为白色,又称北极狼,但并非独立的物种。狼不仅体型较大,而且还有成群捕捉猎物的习惯,因此可以捕捉原比自己大很多的猎物,成为北方地区最强大的捕猎者之一。与狼同属的其它成员还有北美洲的郊狼、赤狼和非洲及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几种豺(胡狼),它们体型比狼小,不及狼凶猛。</br> 家犬也与狼同属,可能是狼的后代,也可能起源于豺,或者是混血,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狼以外另外两种集体捕猎的动物是非洲的非洲猎犬(非洲野犬)lycaonpictus和亚洲的豺狗(豺、亚洲野犬)cuonalpinus,它们体型虽然小于狼,但是凶猛程度可能更甚,其中非洲猎犬可能是犬科中唯一纯粹肉食性的成员。类似狐的小型犬科动物的习性更加多样化,典型的狐如广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赤狐vulpesvulpes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浆果、鸟蛋等。非洲的大耳狐otocyonmegalotis则食物基本限于[[昆虫]],以白蚁为主。大耳狐和其它犬科动物成员的关系均比较疏远。</br> 犬科唯一爬树能力比较强的成员是北美洲的灰狐urocyoncinereoargenteus,常会爬上树木。东亚的貉nyctereutesprocyonoides也偶尔会爬上矮树,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外形介于狐和浣熊之间,食性比较杂,也是犬科中吃植物性食物最多的成员之一。 == 保护措施 == '''措施'''</br> 过去各地把亚洲豺犬都以害兽对待未予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亚洲豺犬列为II类,禁止任意捕猎。随着森林类型保护区的增加,亚洲豺犬的社群部分地得到了恢复。如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随着居民迁出保护区,植被恢复,已能见到10余只的社群活动。它们主食羚牛、鬣羚、斑羚和毛冠鹿等衰老个体,对平衡和复壮有蹄类种群起到了一定效应。部分山区,由于野猪、猪獾和狗獾等危害玉米作物,把亚洲豺犬视为神豺,帮助他们控制了野兽对作物的危害,有了朴素的保护意识。</br> '''建议'''</br> 大力宣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切实扭转目前一些地区仍将它作为害兽猎杀的状态。常受野猪、野兔和鼠类等危害庄稼严重的地区,说明亚洲豺犬对它们的控制以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宣传保护它的现实意义。在动物园中应注意保持亚洲豺犬的饲养[[繁殖]]种群,减少再向野外捕捉的压力。在各保护区应注意结合本保护区的实例,宣传保护亚洲豺犬也是保护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科学意义。</br> TAG标签: 豺 豺狗 红狼 红犬 Cuonalpinus</br> ===自然密码:亚洲豺犬奋斗史(一)=== {{#iDisplay: b01351818j0 |480|360|qq}} ===自然密码:亚洲豺犬奋斗史(二)=== {{#iDisplay: e0135cyblf6 |480|360|qq}} ===自然密码:亚洲豺犬奋斗史(三)=== {{#iDisplay: y0135ewjr1m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亚洲豺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