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公共财政学 的原始碼
←
公共财政学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5/baf36e97cdfe4a93aaacc1c2e3778cfa.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192103454_56749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公共财政学'''是个文化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ref>[https://www.sohu.com/a/592170902_121123819 中国人中国字|看中国人专属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ref>。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ref>[https://www.sohu.com/na/419245180_120271802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汉字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机],搜狐,2020-09-18</ref>。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描述和分析政府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政府]]收支行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公共财政学主要包括政府经济职能、公共选择、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及政府分权等内容,其制度基础是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 公共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及其适用性 公共财政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政府行为,以承认市场经济制度的有效性为前提。在承认市场经济制度有效性的基本前提下,公共财政学从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出发,严格而科学地界定了政府的职能范围。由于现实中完全竞争条件难以满足,市场失灵不可避免,政府干预就有了合理依据。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存在外部性、公共品、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现象,资源配置不可能实现效率标准,政府有责任介入,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收入分配方面,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虽然符合效率要求,但由于个人要素禀赋、教育机会、劳动能力等存在差异,收入差距拉大是必然结果,社会最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势群体。因此,政府必须运用收入和支出手段,公平收入分配。在经济稳定增长方面,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等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主张政府在稳定宏观经济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就成为现代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 在令人信服地得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后,公共财政学吸收了公共选择学派的思想,对肩负重任的政府本身给予了必不可少的关注。关于政府有两种截然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是一个独立实体,其目标是社会利益最大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是个体公民赖以作出集体决策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公共选择学派根据极小极大原则通过引入经济人假设和运用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得出结论,政府绝不是开明精英,政府只不过是有着各自不同利益目标的参与者通过民主程序产生政策的机构,不能指望其自动地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公共选择学派还指出,由于现实中的民主决策实行简单多数制,类似于帕累托最优的一致同意难以达成,政府行为同样存在外部性问题,即政府也是失效的。鉴于此,公共选择学派根据极小极大原则进一步指出,要想使政府部门有效运行,必须对公权力进行限制,政府活动必须遵守规则,受制度约束,即实行宪政。 在严谨地界定政府活动范围和深入探讨政府行为本质的基础上,公共财政学接下来进一步讨论政府如何通过支出活动履行政府两大微观经济职能,即以提供公共品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职能和以社会保险支出为基本手段的收入再分配职能。然后,公共财政学开始在效率和公平原则的前提下研究税收理论。最后,公共财政学讨论政府分权的必要性以及政府事权和财权如何在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的分权理论。 公共财政学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范围作出了合乎逻辑的界定,又深刻地探讨了政府这一最重要公共部门本身的运行机制,使得政府收支活动的发生既有合理根据,又受宪政约束,是正确地描述和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规律的理论体系。 公共财政学虽然产生于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同样也完全适用于中国。理由有二:其一,从方法论角度看,只要承认中国政府和中国政党的组成人员毕竟也是人,那么经济人假设和个人主义分析方法的运用同样不但也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需的;其二,从制度环境看,中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制度,中共十七大又将发展民主政治确立为改革目标,在未来一段时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得到稳步有序推进,确保政府活动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两大制度基础将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巩固。 公共财政学的特点 (1)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 (2)公共财政是与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有内在联系的财政; (3)公共财政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 (4)公共财政是面向全社会进行分配的财政。 公共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的内在区别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就其由来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尤其是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公共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区别不大,内容相近,从而在本质上将其归为一类。但笔者认为虽然公共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有着很大的渊源,但归其根本二者之间还是有着内在区别的。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二者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区别。 首先,公共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在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活动的一门经济学,其出发点是社会居民的公共需要,公共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公共经济活动,尤其是公共产品如何提供的经济规律,以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而公共财政学是研究为实现政府职能而实施的政府收支活动,其出发点是政府职能的实现需要,尽管在此其强调了政府的公共职能是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但其立足点还是政府。可以说公共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二者研究出发点分别是社会公众的视角与政府的视角。 其次,公共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在研究内容上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公共经济学在原有公共财政学的基础上,有了更为广泛的研究内容,还包容了除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如各种非盈利性组织、公共企业、民间社会团体、国际组织等。此外除了财政的收支行为以外,也还将其它的公共经济行为作为了其研究对象,如公共规制、社会保障、公共选择等内容。可见公共经济学研究领域要比公共财政宽泛许多。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两门学科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包含了大量的经济分析方法,重视数理分析和计量研究,并且吸收了众多新兴理论和研究方法,一般均衡理论、动态经济分析、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都在公共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而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则主要靠文字描述为主,而缺少相应的数理分析和计量研究的状况。在研究方法上,与公共财政学相比较而言,公共经济学更为接近于现阶段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公共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在学科的性质和定位上也有内在的区别。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一般而言属于应用经济学,研究了许多现实问题,但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严格讲是一门介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一门学科。而公共财政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其研究方法与主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自成体系,是一门典型的应用部门经济学科。 最后,在研究的视角上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公共财政学一般是用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内容也多属于宏观领域。而公共经济学在发展的趋势上看更侧重于微观的视角,注重从个体行为来观察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是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分支,福利经济学是其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看出,公共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在本质上存在的许多的不同之处,也只有重视和正确的对其进行区分,才能更好的、更深入的研究公共经济问题。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公共财政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