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刘庆隆 的原始碼
←
刘庆隆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刘庆隆</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20687fee86777f02.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i?q=%E5%88%98%E5%BA%86%E9%9A%86&src=tab_www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刘庆隆'''(1924—2014),[[河北省]][[献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编审。曾参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的编写和修订工作<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84/n176n7odgn.html 刘庆隆 ],名人简历网</ref>,从事辞书编修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编写经验丰富,对辞书编写的理论和方法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编审 出生日期----2014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河北献县 出生地点----1924年 国 籍 ---- 中国 主要成就---- 编修《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个人经历== 刘庆隆 ,1924年生于河北献县。8岁上[[私塾]],因卢沟桥事变私塾解散,辍学在家。1940年献县[[天主教]]会创办慕华中学,刘庆隆在这里读完初中,后到天津工商学院附中读高中,直至毕业。1946年经人介绍到[[北京]]由献县天主教会举办的辞书机构(天主教会因传教的需要,举办华语学校,编写词典,这个辞书机构曾把《康熙字典》翻译成法文,编写了《华拉小词典》等辞书),编写《意海》(语文类典,仿照法国有关词典,按义编排),从此与辞书事业结下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俱兴。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设立了一个编纂辞书的直属机构——新华辞书社。1951年初,刘庆隆经中国大辞典编纂处主任黎锦熙介绍进入新华辞书社,参加《新华字典》的编写工作。当时新华辞书社包括资料人员和行政人员,一共才十几个人,主编是魏建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新华字典》音序本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用白话文注释举例的字典,在编排体例和汉字的字型、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至今仍是我国小型语文工具书的范本。 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责成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一部以规范现代汉语、推广普通话为宗旨的中型词典,为此,新华辞书社、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的编辑人员及全部资料一并转到语言研究所,与语言研究所部分人员一起成立了词典编辑室,刘庆隆随新华辞书社转入,从此投入《现代汉语词典》的草创工作。在主编吕叔湘的领导下,他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收集资料,最终收集了70多万张卡片。在编写过程中,刘庆隆在语文组,主要编写语文条目,同时负责调度组的工作。1960年印出“试印本”征求意见。1961年丁声树继任主编,经过修改,1965年又印出“试用本”送审稿,1973年内部发行,1978年正式出版。《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现代汉语规范使用和推广普通话历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工具书。1980年刘庆隆开始担任词典编辑室副主任,主持《倒序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参加《现代汉语小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补编》等的编写。1984年退休后,单位继续返聘,一直工作至2005年,参加了《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2002年增补本和2005年第5版修订工作。 《新华字典》1962年、1965年、1998年由语言研究所负责修订,2004年出版第10版。刘庆隆庆隆参加了语言研究所负责的《新华字典》历次修订工作。 ==主要贡献== 正是先后几十年的辞书实践的经验积累,刘庆隆对辞书编纂流程和编纂工艺非常熟悉,对汉字字形、读音的演变及其规范了然于胸。他生活俭朴,工作勤奋,有着超强的记忆力,特别对《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各个版本的修订内容及其修订原因记忆犹新,往往能够脱口而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活字典”。 刘庆隆不仅有着丰富的编纂实践,而且在辞书理论的建设上不断注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说:“不论哪一个环节,都经常碰到一些问题。不进行研究,是做不好辞书编写工作的。过去常常强调编写任务紧,把编写工作跟研究工作对立起来,挤掉了研究工作,结果走了弯路,时间并没有少用,而编写的条目质量不高。”刘庆隆在烦琐的编写工作之余,陆续发表了几十篇研究论文,内容涉及语文辞书编写修订的各个方面,如字词典的审音辨形、收词释义、条目编排、括注形式、百科词汇的注释、词汇重叠形式的处理、版面设计安排等方面都有论述。刘庆隆说:“我把辞书编纂工作的经验教训写下来,让刚参加辞书工作的年轻人少走弯路。”这些论文最后结集成《辞书编纂工艺导论》一书,由崇文书局2008年出版,为辞书学理论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经验材料,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刘庆隆暮年时曾说:“近些年来,辞书事业蓬勃发展,编辑出版了许多辞书,弥补了过去品种、门类少的缺憾,形势喜人。但另一方面,还须提高质量,这就需要加强辞书编辑队伍的培养和辞书学、编辑学的研究。我愿在有生之年,继续在这方面稍尽绵薄。”刘庆隆有一个笔名“慈亦冰”(“词一兵”的谐音),作为一名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辞书事业,为新中国的规范性字词典的编写修订做出了很大贡献的辞书学者,刘庆隆却只是把自己定位为辞书战线上的一个老兵。2006年中国辞书学会授予刘庆隆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向这位皓首穷经、不计名利的辞书战线老兵致敬。 ==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 1.《古今汉字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2000年修订 2.《辞书编纂工艺导论》,崇文书局2008年出版 ===主要论文=== 1.《〈现代汉语词典〉编写工作二十年》,《辞书研究》1981年第3期 2.《现代汉语词典的收词》,《辞书研究》1982年第1期 3.《谈谈〈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形式》,《语文研究》1982年第2期 4.《语文字词典的括注形式》,《辞书研究》1982年第3期,署名文大生 5.《语文词典中百科词汇的注释问题》,《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署名文大生 6.《要充分利用词典的版面》,《辞书研究》1983年第2期 7.《语文字词典的条目编排》,《辞书研究》1983年第3期 8.《中国化,借鉴与国际化》,《辞书研究》1983年第5期 9.《〈现代汉语词典〉编写纪事》,《辞书研究》1984年第2期 10.《提高辞书质量的若干设想》,《辞书研究》1984年第5期 11.《词典里关于词汇重叠形式的处理》,《语文研究》1985年第3期 12.《现代汉语字词典中的字形处理》,《〈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 13.《现代汉语字、词典的注音》,《〈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 14.《〈新华字典〉编写修订的历程》,《中国辞书论集1999》,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15.《叶圣陶先生和〈新华字典〉》,《语文建设》2000年第11期 16.《〈新华字典〉和汉语规范化》,《语文建设》2001年第8期 17.《〈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细小方面的修订》,《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1期 ==参考来源== [[Category:编辑]]
返回「
刘庆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