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喷火战斗机 的原始碼
←
喷火战斗机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喷火战斗机</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1dce66570b17c4d2.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5&eid=6335879&sid=6549491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喷火战斗机 重量(空载 ):2300公斤 最高起飞重量: 3100公斤 作战距离: 760公里 运输距离: 1000公里 |} '''喷火战斗机'''是[[英国]]维克斯-休泼马林公司设计师米歇尔以蜚声四海的S系列竞速[[飞机]]为基础,按照英国空军的战术、技术要求,于二战前精心设计的活塞螺旋桨战斗机。其[[原型机]]在1936年3月5日试飞时,速度达到554千米/小时,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立即引起英国皇家空军的注意。<ref>[https://new.qq.com/rain/a/20220413A0DIC900 二战时喷火战斗机,能否碾压ME109战斗机?]腾讯网</ref> == 基本信息 == 喷火战斗机是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梅林”(又译“灰背隼”)水冷活塞式发动机的流线型飞机。 喷火战斗机采用了大功率活塞式发动机(如“梅林”63型的功率为1710马力)和良好的气动外形。半纺锤形机头,有别于当时大多数飞机的平秃粗大机头,整流效果好,阻力小。发动机安装在支撑架后的防火承力壁上,背后是半硬壳结构的中后部机身。机翼采用椭圆平面形状的悬臂式下单翼,虽制造工艺复杂,费工费时,但气动特性好,升阻比大。“喷火”是英国第一种成功采用全金属承力蒙皮的作战飞机。飞机的全部固定武器、主起落架和冷却器等都装在机冀内,单座座舱视野良好。 喷火战斗机的综合飞行性能,在二战时始终居世界一流水平。与同期[[德国]]主力机种Bf-109E战斗机相比,除航程和装甲等略有不及外,在最大飞行速度、火力,尤其是机动性方面均略胜一筹。由于“喷火”的翼载荷比较低,因此与常采用“高速接近,一击就跑”战术的德国战斗机格斗时,可通过机动性好的优势夺取攻击主动权。 著名飞机设计师雷金纳德·米切尔是较早尝试单翼设计的先驱。1925年他为秀泼马林公司设计了S.4竞速飞机。它采用中单翼,外形设计简洁,于1925年9月13日创造了363千米的速度纪录。后来他又改进设计了S.5竞速飞机。1927年,皇家空军首次用S.5飞机参加了著名的施奈德奖竞赛,并以452千米的时速夺得第一名。尔后米切尔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安装了罗罗发动机。1929年9月12日,S.6改进型以530千米的速度创造了新的速度纪录。1931年,S.6B再次以547千米的速度在施奈德竞赛中获胜。 == 研制历程 == 1930年,英国航空部根据国际形势和航空技术的进步,发布了新的研制战斗机规范F7/30,要求研制高飞行速度、高巡航速度、高爬升率、大航程战斗机,并从作战角度着眼将飞机火力增加一倍。这个文件改变过去的保守状况,使英国战斗机研制进入一个新时期,对战斗机设计是一场全新的挑战。最富戏剧性的是单翼机和双翼机之间的竞争。为了达到规定的速度,单翼机是首选方案,但稳定性好又要选择双翼机。其他方面的选择是是否采用可收放起落架,变矩螺旋桨,升降副翼以及承力蒙皮等。 1934年,英国航空部又制定了新的战斗机研制规范F5/34,要求研制最大速度440千米以上,装6至8挺机枪的新型战斗机。结果又有许多公司参与竞争。这一阶段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双翼机完全消失了。卡姆提出了新设计方案,这架最终被命名为“飓风”式的战斗机虽然是全金属单翼结构,但采用了“愤怒”式的机身结构和尾翼形状。从技术角度看,“飓风”式是相当经典的,它没有采用当时普遍应用的承力蒙皮结构,其他新技术应用也不多。因此它可以说是经典结构与现代模式的结合。由于卡姆具有丰富的战斗机设计经验,使得这种结合非常完美。它驾驶起来平稳、和谐,易于操纵。由于它的出色性能,英国空军大量订购了[[飓风战斗机]]。“飓风”式后来又进行了系列改进,最大速度可达624千米。“飓风”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十分出色。虽然它的性能尚不如德国的Bf109,但由于低空性能好,盘旋性能好,且结构坚固,使它既能有效地攻击Bf109,又能在受伤情况下得以生存。它与“喷火”式相互补充,在不列颠之战中,沉重打击了纳粹德国的作战飞机。 与“飓风”相比,“喷火”式则是真正的现代战斗机,是各种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可追溯到曾获得施奈德奖杯的S.5水上飞机。米切尔在1933年设计的224型机虽然没有获得很大成功,但他不断致力于对它的改进,先后设计了300型和K5054型飞机。由此设计的“喷火”原型机于1935年1月开始生产,1936年3月5日进行了首次飞行。在试飞过程中,各种报告对它的反映很好。英国空军决定大量订购这种新型战斗机。可惜米切尔因长期劳累而病倒,于1937年夏在年仅42岁时去世。代替他的设计师约瑟夫·史密斯继之将“喷火”式投入生产,并承担了进一步改进工作。 == 服役历程 == 喷火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生产,并不断进行改进改型。特别是从Mk12型开始换装功率更大的“格里芬”(又译“秃鹰”)发动机后,其极限速度突破了700千米/小时大关,各项战术、技术指标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喷火”先后发展了战斗机、战斗轰炸机、侦察机、教练机和舰载战斗机等诸多改型,归纳起来可分为陆基型“喷火”和舰载型“海喷火”两大系列,共40余种型别。“喷火”飞机还曾出口或转让生产,成为不少国家的主战机种,直到50年代中期才退出现役。 喷火战斗机系列中产量最大的有Mk5和Mk9两种型别,均超过5000架。Mk5于1941年问世,细部改进颇多,装一台1140马力的“梅林”发动机,火力加强。可装8挺7.7毫米口径机枪,或2门20毫米机炮和4挺机枪。Mk5C还将水冷却器移到了机头下方,可带228千克炸弹。Mk5共生产了6479架,是英国空军的主力。 “喷火”Mk9是专为抗衡德军Fw-190战斗机而发展的另一种主要改型,改装梅林61型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为656千米/小时,高空性能良好,配备有2门机炮和4挺机枪,共生产了5665架。二战后,“喷火”仍在不断改进,如Mk21型结构上有较大改动,装4门20毫米机炮,可挂炸弹。 海军的舰载型“海喷火”也有近10种改型。开始的“海喷火”只是在“喷火”Mk5的基础上加装着舰钩并加强起落架而成,直到“海喷火”Mk3才采用可人工折叠机翼,改装1585马力“梅林”55M型发动机,后又改用功率更大的格里芬15型[[发动机]],成为二战后期主力舰载战斗机。在整个二战期间,“喷火”始终战斗在最前线。它参加过无数次重要战役,建立了不朽功绩,成为世人公认的欧洲最优秀的活塞式战斗机和二战名机。不列颠之战中,“喷火”和“咫风”等战斗机充当了空战的主角。尤其是1940年9月15日,300架“喷火”和另一批“飓风”式飞机,仅在短短20分钟内就一举击溃敌轰炸机大编队。此次战斗直接导致希特勒“海狮计划”的破产,“喷火”飞机因此而获得“英国的救星”的美称。不列颠之战最后以英国胜利而告终,据统计,英方损失飞机915架,德方损失飞机1733架。 “喷火”不但技术性能上在二战中是一流的,而且数量上也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陆基型“喷火”总产量为22907架(一说为22759架),舰载型“海喷火”总产量为256架(一说为2408架)。“喷火”连续生产了12年后,在英国本土于1947年停产。在英国以外,1954年4月1日,[[马来西亚]]仿制的最后一架“喷火”Mkl19型飞机出厂。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返回「
喷火战斗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