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大仙寺 的原始碼
←
大仙寺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大仙寺'''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twtainan.net/image/17850/1024x768"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512 圖片來自twtainan] </small> |} '''大仙寺''',常稱作'''火山大仙寺'''、'''白河大仙寺'''、'''關仔嶺大仙寺''',俗稱'''舊巖''',位於[[臺灣]][[臺南市]][[白河區]][[關子嶺]],是[[臺南市文化資產|臺南市直轄市定古蹟]],[[禪門]][[臨濟宗]][[佛寺]],與俗稱新巖的[[火山碧雲寺]]合稱為[[台南縣|南瀛]]八大景之「關嶺雲巖」。又相傳大仙寺位在「仙人拋網」靈穴上,而碧雲寺則位在「半壁吊燈火」靈穴上。 建築風格不同於台灣一般寺廟,[[大雄寶殿]]整體外貌仿[[日本佛教建築]],內部主導為北部漳派首席大木匠[[陳應彬]]、及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師,可說是以閩南寺廟建築為體,以日本佛寺外貌為表,另創佛寺新面貌。 == 沿革 == === 創建由來 === 關於大仙寺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創建於[[清聖祖]][[康熙]]四十年(1701年),據說當時創寺的參徹禪師從福建鼓山迎奉一尊觀世音菩薩來臺,某日來到白河仙草埔時,暫將菩薩像放於一石上,之後要前往他處時卻發現菩薩像彷彿被黏在上面一樣無法移開,禪師認為是菩薩有意在此渡化大眾,遂在此結廬講經,是為大仙寺之始。 第二種說法是創建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之說,相傳明永曆廿年(1666年),參徹禪師受到[[陳永華 (明鄭)|陳永華]]邀請來臺講佛法,駐錫於[[赤山龍湖巖]],成為龍湖巖的開山祖師。後來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路經關仔嶺,建此地山明水秀而決定結廬定居。之後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從龍湖巖迎來一尊觀世音菩薩,因禪師深獲重人敬仰,遂集資建廟,是為後來的大仙寺。 而根據大仙寺所藏的《大仙巖沿革三字經》記載:「……肇建時,康熙君,四十年,名僧侶,參徹師,福建省,出龍岩,身佩佛,渡海來,地遊遍,到岩井,憩石几,佛不動,知有緣,居此地,草庵建,此為先。……」可知寺方本身是採信第一種說法,但不論是哪一種說法,大仙寺的開山祖師均為參徹禪師。 ===清治時期=== 二代住持鶴齡禪師在[[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為興建聖殿彰顯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慈悲襟懷,乃到周邊地區募款,最後在仙草埔、坑內、白水溪、岩前、三層崎等地居民支持下得款六百[[銀元]],得以建造佛殿一座,並正式取名大仙巖。當時所興建的佛殿位置,一說在現在的大山門前停車場竹林間,另一說在小山門的右前方。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嘉義縣營參府軍官洪志高與鶴齡禪師募金一千元重修。 而在嘉慶元年(1796年),鶴齡禪師之徒應祥禪師據說精通[[堪輿]],在枕頭山覓得「半壁吊燈火穴」,遂在此結廬作為晚年靜養之地,並從大仙巖迎來一尊觀音。之後嘉慶十三年(1808年)在該處興建佛寺,即為「碧雲寺」,從此大仙巖遂被稱為「舊巖」,碧雲寺為「新巖」。 嘉慶十四年(1809年),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元配范夫人逝世,為卜墓園於大仙巖初址,乃鳩資將初建佛殿遷移至大雄寶殿現址。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王得祿獻「大發慈悲」橫匾。次年(1818年)第四代住持允謙禪師與王得祿募得一千元重修殿宇。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王得祿立「重興大仙巖廟碑」,同年元配范夫人之棺運抵台灣,得祿將之葬於佛殿舊址,現遺跡猶存。道光七年(1827年),由於附近牧童放牛破壞墓園,王得祿乃立「保護范夫人墓處示禁碑」,嚴禁放牧。 同治八年(1869年)斗六都閫府[[都司]][[吳志高]]募金五百元修繕大殿。 ===日治時期=== 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臺灣割日,抗日人士林添、黃玉麟、黃振等人以碧雲寺為據點,日軍包圍碧雲寺,大仙巖亦遭波及,是以劫後香火甚微,寺宇荒廢。之後局勢安定下來,董事林家珍試圖募款修建但未成。 大正四年(1915年),大仙巖管理人暨臺灣齋教龍華會會長廖炭,為挽回寺運,得到[[臨濟宗妙心寺派]]之助,特往日本視察,返臺後得沈得臨住持(德融禪師)鼎力支持,且有仙草埔仕紳朱保羅、吳順安等人協助,最後募得基金伍萬玖仟圓,仿日本[[奈良]][[東大寺]],重建大雄寶殿,並創設大仙巖書房(今仙草國小前身)於寺前。大正五年(1916年),由信徒代表組織後援會主持事務。大正六年(1917年),迎來[[京都]][[妙心寺]]阿彌陀佛像。大正十四年(1925年),大雄寶殿落成,隨後又迎來[[印度]]白玉佛像。 昭和五年(1930年)冬至,嘉南地區發生大地震,寺宇倒塌,大雄寶殿毀損,事後由施烏拋居士募款重修,然限於經費,仍留下不少殘缺處,陸續於二戰後逐年修復。昭和六年(1931年),原隸屬大仙寺之碧雲寺因不滿重修問題,就此獨立,大仙巖正式改名大仙寺。原本大仙巖與碧雲寺的管理人均是廖炭,但碧雲寺部分信眾認為廖炭只注重大仙巖的經營,最後[[番社庄]](今[[東山區 (臺南市)|東山區]])庄長陳按察在該年(1931年)向法院提告,後來白河庄長林占春等人出面調解,廖炭乃將碧雲寺寺產全部交給番社庄人士管理,才平息此糾紛。 昭和十九年(1944年)在[[皇民化運動]]的背景下,大仙寺寺產被[[白河街]]役場佔有。街役場對此成立財團法人後援會,由[[白河街]]長「五十里子之作」兼任後援會會長,寺務由街役場派員駐寺處理。 ===中華民國時期=== 二次大戰後,在當地仕紳何火爐等人努力下,始自後援會取回寺產,並正式在民國36年(1947年)組織董事後援會,首任董事會委員長即是何火爐。之後請開參禪師為第九任住持,海靜師為監院,何火爐、吳石、吳清池等人被選為財產管理人,另聘蘇祈財為外務監院。 民國37年(1948年)大仙寺募款興建觀音殿,於民國39年(1950年)落成。該年(1950年)也建了南北報恩塔與內山門,隔年(1951年)又興建大雄寶殿南北側兩廊香客樓房。 民國42年(1953年)1月15日,開參禪師舉辦為期十五天的傳授三壇大戒活動,這是戰後以來臺灣佛教界首度傳大戒,史稱[[大仙寺傳戒]]<ref>[http://rsbc.ehosting.com.tw/bts/da-shan.htm 【雲遊寺方】白河-大仙寺]</ref><ref>{{cite web|url=http://culture.tainan.gov.tw/form/index-1.php?m2=252&id=1498 |title=臺灣第一在臺南──大仙寺傳戒 |publisher=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accessdate=2018-01-27 }}</ref>。 此外該年(1953年)因大仙寺人士出任[[中國佛教會]]臺南縣支會首屆理事長,會址遂設於大仙寺。同年(1953年)也募得1百多萬興建三寶殿,次年(1954年)建齋堂與三寶殿兩側樓房。民國45年(1956年)經政府核准成立管理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是吳八居士。 民國53年(1964年)[[1964年白河地震|白河大地震]],大雄寶殿外沿石柱傾斜、觀音殿全毀,第九代住持開參禪師率寺眾連夜挑土補強,才保全殿宇。事後四方信眾再發起重建,募得70多萬,之後重建工程在民國55年(1966年)完工。民國58年(1969年)因為當時大仙寺土地登記在部分信徒名下,為避免日後發生糾紛,經全體信眾同意後成立「財團法人大仙寺」,寺產移到法人名下。該年(1969年)6月成立董監事會,首屆董事長為黃吉居士。 民國75年(1986年),大仙寺委託臺北市城鄉工程顧問公司規劃「臺南縣大仙寺整體發展事業細部計劃」,逐年興建遊、香客休息套房大樓、大餐廳、大會議廳及民眾活動中心等設施,以方便遊客、香客造訪,提供機關團體學校來此舉辦活動。民國92年(2003年)起開始重建三寶殿、準提殿、祖師殿,於民國106年(2017年)完工,並在該年11月12日舉行重建圓成聖像開光敷座大典。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 [[Category:227 寺院]]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仙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