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巴马县 的原始碼
←
巴马县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巴马县.jpg|thumb|right|巴马县. [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a25bfff1818f93e6.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巴马瑶族自治县'''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部,与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大化、东兰、凤山、凌云等市县毗邻。 全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聚居着瑶、壮、汉等12个民族,2012年巴马县总人口27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6万人。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显得很珍贵。 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巴马是"中国香猪之乡"。2005年,巴马香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巴马县 ] </ref> [[File:巴马县1.jpg |thumb|right|巴马县1.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6/03/11/14/53mVgf.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概述==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全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聚居着瑶、壮、汉等12个民族,总人口24.12万人。与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大化、东兰、凤山、凌云等市县毗邻。 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对于当地农民显得万分珍贵和珍惜。巴马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之一,也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 巴马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巴马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闻名于世的“巴盘屯”小村子有515人中,百岁老人就有七人,是联合国评定寿乡标准的200倍,人称这里为“长寿圣殿”。巴盘、坡月、甲篆山清水秀,近年来引来了不少外地游客到此居住、疗养,冬去春来,他们来来去去,美其名曰“候鸟人”。<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概述] </ref> [[File:巴马县3.jpg|thumb|right|巴马县3. [http://static.guiwind.com/data/upload/uploadpic/2018/10/26/8090b5781a2af80fa27137acf924749d.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地理位置== '''位置'''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东临大化瑶族自治县,西邻百色市凌云县、右江区,南与平果、田东、田阳县接壤,北与东兰、凤山两县交界。 '''地形地貌''' 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对于当地农民显得万分珍贵和珍惜。巴马最高处海拔1216米,最低处221米,大多在600至800米之间,境内盘阳河自北向南悠然而下,将石山点击高清地图带和土山带一分为二,恰似银河系牛郎,两岸相望,很为奇特。 [[File:巴马县5.jpg|thumb|right|巴马县5 [http://i.serengeseba.com/uploads/i_2_69657048x3159080253_26.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历史文化== '''历史发展''' 巴马瑶族自治县旧名万冈县,民国24年(1935年)元月建置,驻地在定马乡巴马村(今巴马镇)。 巴马地域,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前,境地属古百越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秦出兵统一岭南地区,巴马境地属桂林郡。汉初,隶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置九郡,巴马境地以盘阳河为界,河以北属定周县地(治所今宜州市),河以南属增食县地(治所今田阳县),同属交州郁林郡。三国因之。晋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置晋兴郡,巴马境地属晋兴郡增翊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隶属郁林郡宜化县。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岭南道分东道和西道,在邕管境内的少数民族地方设置羁縻州、县垌。在县境地东南部始设置羁縻恩城州(治所在今那桃周旧村),其余境内大部属羁縻归乐州,同隶属邕州都督府。北宋初年,仍沿唐制,施行“以夷治夷”的土司制度。崇宁五年(1106年)巴马境地北部置羁縻文州,后置绍南寨、思阳县(州、寨、县治所在今盘阳一带),属庆远府(今宜州市);境地南部置羁縻上隆州(治所在今燕洞),属横山寨(治所在今田东县),隶属邕州(治所在今南宁市)。元袭,文州属湖南道思州民安抚司,上隆州属田州路。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东兰知州归附,省文州入,巴马境地北部属东兰州地,南部属田州府。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抚定田州,降田州府为州治,因分州地置十九土巡检司,在巴马境内的南部诸地置岜马、万冈、篆甲(今甲篆)、下隆(今平林至大化乙圩一带)、砦桑(今局桑)土巡检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哨,巴马境地北部哩喇哨(今盘阳一带)、泗苟哨(今凤凰一带),改属东兰州,同属庆远府。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设置恩隆县,巴马境地原属土田州的上隆、下隆、篆里一、二、三都(今那桃乡)划归恩隆县管辖,恩隆县治设于燕洞圩(光绪五年县治迁至平马圩);余下的篆里四都(今巴马)、龙篆三里(今甲篆)归百色同知,同属百色直隶厅。民国初期,巴马境地分属凤山、田东和百色县。 巴马地置边陲,大革命时期起,这里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1934年冬至1935年初,国民党广西省当局出于镇压革命需要,以“开化边民,施政便利”为由,设立万冈县,县治在定巴乡巴马圩。 1956年2月6日,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根据民族意愿及兼顾历史上曾有“岜马”这旧名,成立巴马瑶族自治县,县治在巴马街,1956年12月,属桂西壮族自治州百色地区。1958年1月百色地区改为百色专区,巴马亦属百色专区管辖;1965年5月巴马县改属河池专区管辖;1971年改属河池地区。2002年6月,河池地改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属河池市管辖。 '''民俗风情''' 巴马聚居着瑶、壮、汉等12个民族,共同创造历史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有番瑶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相思烟、半画眉、蓝靛瑶抛绣球,土瑶射弩、打陀螺等古朴的风俗。<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历史文化] </ref> [[File:巴马县6.jpg|thumb|right|巴马县6 [http://travel.ce.cn/ztk/2020/fp/dt/202106/03/W020210603550149397738.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政治经济== '''行政区划''' 1987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85号):将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板兰乡全部,东山、凤凰、羌圩三个乡的十七个村划归大化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办公厅1988年3月30日《关于大化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域范围的补充通知》确定的行政区域: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板兰乡全部,凤凰乡的那色、京屯、巴、追、巴岩等4村,东山乡的弄冠村,羌圩乡的羌圩、坡马、艾圩、洪筹、那良、古龙、东杠、健康等8村,乙圩乡的乙圩、常吉、常怀、果好等4村划归大化瑶族自治县。 2000年,巴马瑶族自治县辖1个镇、11个乡:巴马镇、燕洞乡、甲篆乡、那社乡、所略乡、局桑乡、西山乡、平洞乡、东山乡、凤凰乡、那桃乡、百林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1872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巴马镇 56034、 燕洞乡 21665、 甲篆乡 19778 、那社乡 13764 、所略乡 22333 、局桑乡 8715 、西山乡 10473、 平洞乡 7517 、东山乡 9470 、凤凰乡 8681、 百林乡 14377、 那桃乡 25917。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巴马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一览(1个镇、11个乡:巴马镇、[[燕洞乡]]、[[甲篆乡]]、那社乡、所略乡、局桑乡、[[西山乡]]、平洞乡、东山乡、凤凰乡、百林乡、那桃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100 巴马镇 辖:城东、城中、城南、城北4个居委会;巴马、巴发、巴廖、设长、盘阳、法福、练乡、坡腾、巴定、赐福、那坝、龙洪、介莫、元吉14个行政村。 200 燕洞乡 辖:龙甲、交乐、龙凤、龙田、同合、赖满、燕洞、龙威、新力、洪晚、子帽、岩廷12个行政村。 201 甲篆乡 辖:百马、拉高、甲篆、那门、松吉、平安、坡月、民山、仁乡、兴仁、好合11个行政村。 202 那社乡 辖:东烈、大洛、那社、公爱、那乙、那勤、祥兰7个行政村。 203 所略乡 辖:所圩、坡帮、料乡、甲略、坡晚、福乡、平六、六能、龙凤、尚勤、弄中、百九、弄阳、弄神14个行政村。 204 局桑乡 辖:局桑、彩乡、力那、浪因4个行政村。 205 西山乡 辖:福厚、合乐、巴纳、弄友、加而、干长、拉林、弄京、林览、卡才10个行政村。 206 平洞乡 辖:弄峰、弄烈、弄林、坡林、勤兰、戈贤6个行政村。 207 东山乡 辖:卡桥、江团、优雅、弄谟、三联、文钱、弄山、长垌8个行政村。 208 凤凰乡 辖:长和、德纳、凤凰、那朝4个行政村。 209 百林乡 辖:阳春、那弄、那莫、罗皮、平田5个行政村。 210 那桃乡 辖:那桃、那敏、兰廷、立德、坡良、民安、班交、平林8个行政村。 2005年,局桑乡并入所略乡;平洞乡并入西山乡。 巴马瑶族自治县现辖1镇9乡。 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巴马瑶族自治县辖1个镇、11个乡:巴马镇、燕洞乡、甲篆乡、那社乡、所略乡、局桑乡、西山乡、平洞乡、东山乡、凤凰乡、那桃乡、百林乡。 '''百林乡''' 百林乡是在 1988 年 7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大化县后,由原羌圩乡的阳春、那弄、罗皮、那莫和原那桃乡的平田村等五个行政村组成。 百林乡位于东经 107.4 o , 北纬 23.9 o ;地处巴马县东南部,辖区面积 114.43 平方公里,东与大化瑶族自治县交界,南与平果接壤,西与田东县接界。全乡总面积 11244.5 公顷,占总面积 98.26% ,最高海拔 650.7 米,最低海拔 178 米,属典型丘陵地区。全乡有林面积 3651.5 公顷,森林覆盖率31.9% 。 全乡辖区内有五个行政村 68 个自然屯93 个村民小组3316 户 15496 人,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有耕地面积9410 亩,其中:田 4700 亩,地 4710 亩,人均耕地面积 0.6 亩。 全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乡有实验学校一所, 5 所村级完小校, 13 所教学点, 140 多名教师, 2300 多名学生。有乡级卫生院一所, 5 个村级卫生室。 百林乡地处亚热带,春旱较严重。农业盛产稻谷、玉米、黄豆、板栗、木茹、花生、水果、甘蔗、桑蚕等。矿产资源有黄金、钛、锰、硅矿等。 灵岐河贯穿全乡 20 公里,该河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鲤鱼、鲢拐鱼、桂花鱼等。河水最高水位是 20.60 米,最枯水位是 7.87 米,河流的最大流量为 2710m3 /s ,最枯流量为 0.68m3 /s 。 平巴油路经乡府驻地,贯穿境内 20KM ,距县城 42KM ,距首府南宁210KM '''东山乡''' 东山乡地处都阳山脉腹地,位于自治县东北部,距县城 47 公里,是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东南与大化县板兰乡、北景乡及本县凤凰乡接壤,西北面与东兰县三石镇相邻。全乡总面积 136 平方公里,辖 8 个行政村 150 个村民小组 3583 户 11003 人,其中瑶族人口占 89.9% ,壮族占 4.96% ,汉族占 4.8% ,毛南族占 0.34% 。 该乡地处大石山区,境内群山起伏,山峦叠嶂,地表无河系,山多地少,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地之称。全乡实有耕地面积 6829 亩,水田 10 亩,粮食作物以珍珠黄玉米、黄豆、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火麻为主,火麻年产量 83 吨。独特的养殖业是黑山羊、香猪、鸽子和乌骨鸡,土特产品有沙皮、钩藤、金银花、青藤等。 2002 年粮食总产量 1714 吨,农业总产值 1848 万元,人均有粮 250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25 元。 全乡现有学校 24 所,其中初中 1 所,在校学生 158 人,小学(含教学点) 23 所,在校学生 1078 人,卫生院 1 所,医务人员 6 人,具有较先进的配套器材。乡级油路贯穿全乡中央, 8 个行政村通四级砂路,全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65% 。乡府所在地设有农贸交易市场 1 个,每逢 3 、 6 、 9 是街。 东山乡是个少数民族聚居之乡,其中有土瑶、番瑶、安定瑶 3 个支系。他们各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射弩、打陀螺是这里土瑶的民间体育传统,文钱被称为“射弩之村”美誉。番瑶有自己独特、华丽、别具一格的服装,还具有打铜鼓、吹唢呐和唱山歌等习俗,每年农历 5 月 29 日为“祝著节”,以纪念创业母神秘咯陀的生日。 '''凤凰乡''' 凤凰乡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东部,东邻东山乡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西与巴马镇接壤,南为盘阳河,与大化瑶族自治县乙圩乡隔水相望,北靠东兰县三石镇,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的东大门。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巴马县城 28 公里。全乡现辖 4 个行政村, 67 个自然屯, 126 个村民小组, 2002 年末总人口 10042 人。凤凰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乡土地总面积 92 平方公里,其中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用地面积 10140 亩,企业等第二产业用地面积 35 亩,机关、学校、住宅等第三产业用地面积 350 亩,其它用地面积 30 亩。常年有效蓄水量 1000 多万立方米。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要。 323国道(河田公路)与凤都(凤凰至都阳)公路在乡府所在地相接,交通十分便利,是巴马县东部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被誉为巴马的“金三角”。 凤凰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乡现有一个大型乡镇企业——凤凰铁锅厂,历史悠久,年产利润 100 多万元。个体工商户 202 户。农业、企业和商贸服务业是全乡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 2002 年全乡国民生产总会 2259 万元。财政总收 0.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264 元。农林牧全面发展,盛产蔬菜、生猪、鸡鸭、禽蛋、木材等。全乡现有普通中学 1 所,小学 7 年,在职中小学教师 90 人,在校学生 1543 人。有乡级文化站一个,藏书 1000 多册,有线电视普及率 70% ,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甲篆乡''' 甲篆乡地处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东靠西山乡,西与那社乡相连,南接巴马镇,北邻凤山袍里乡,乡府所在地距离县城 19 公里。全乡现有 11 个村委会, 175 个自然屯, 185 个村民小组, 2002 年总人口 24350 人。总面积 152 平方公里。 甲篆乡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巴马至凤山二级油路横贯 8 个村,过境里程 38 公里;巴马至那社油路也经过 4 个村。全乡 11 个村,村村通公路。乡境内水力资源丰富,盘阳河流贯本乡 7 个村,河段长 30 公里,水能蕴藏量达 470 万千瓦,甲篆金边发电站装机容量为 500 千瓦,年发电量 140 万千瓦时。目前计划投资 9000 万元建设良湾电站,装机容量为 20000 千瓦;投资 8000 万元兴建百雄山电站,装机容量 8000 千瓦。甲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下第一洞“百魔洞”在本乡坡月村境内;“百鸟岩”在甲篆村距乡府 1 公里。甲篆盘阳河油鱼味道独特。 甲篆乡经济快速增长,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产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甘蔗、木薯、油茶、油桐、八角、旱藕等为主。经过“八七”扶贫攻坚,村村通电、通四级砂路,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有合作医疗卫生室, 11 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或移动电话,甲篆和坡月中心卫生院建起了门诊楼,医疗设备齐全。全乡现有油茶林面积 1.3 万亩,年产量 150 吨;有八角林面积 1 万亩,年产八角 100 吨, 2002 年农业总产值 3163 万元,其中林业产值 192 万元。乡内有甲篆、坡月两个集贸市场,铺面井然有序,商品丰富,市场繁荣,个体摊点 458 个,从业人员 1500 人。每逢街日,赶集的均在 6000 人以上,贸易年成交额 2267 万元。乡办企业主要有建筑业、修理、建材、木制品、交通运输和食品加工业、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 2002 年乡镇企业总产值 1486 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14 万元。全乡财税收入 8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362 元。全乡有乡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 28 个,学校 57 所,其中:中学 2 所,在校学生 661 人;小学 55 所,在校学生 3078 人。中小学教师 224 人,其中:中学教师 43 人。甲篆中学、坡月中学、甲篆乡中心小学以及 11 个村的中心完小校都有教学楼和活动场所,且各种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甲篆乡素有“长寿之乡”、“旅游之乡”美称。现有百岁老人 22 人,占 5.35 ‰,属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之一, 1995 年以来,甲篆长寿旅游资源及“百魔洞”、“百鸟岩”旅游开发,吸引了区内外游客到甲篆旅游、定居。 2002 年国家外交部组织日、美、英、法等 12 个国家记者团到甲篆考察旅游。 '''局桑乡''' 局桑乡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部,距县城 60公里,东与所略乡相连,南与田阳县坤平乡交界,西与百色市龙州镇、凌云县沙里乡接壤,北靠那社乡及凤山县江洲瑶族乡。乡府所在地设有农贸市场1个,全乡总面积123平方公里,现辖4个行政村,44个自然屯,166个村民小组。居住壮、汉、瑶三种民族,总户数1949户,总人口8845人,其中壮族7454人,汉族662人,瑶族729人。全乡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局桑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乡属土山地区,境内有 9条河溪流入百东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全乡共有耕地面积665公顷,其中水田327公顷。林地面积9840公顷,以栓、年柑、枫、铁坚杉、阔叶林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茶、杉森、甘蔗、油桐等。2002年粮食总产量4474吨,农业总产值1629万元,企业总产值5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5元。 现有初中 1所,在校学生278人,小学(含教学点)21所,在校生1198人,乡卫生院1所,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高压电,通程控电话,电视覆盖率98%。 '''那社乡''' 那社乡位于巴马县城西部,北邻凤山县,南接所略乡、东邻甲篆乡,西连局桑乡,距县城 40 公里,是 1984 年从甲篆乡分出来的新乡,总面积 173 平方公里。全乡现辖 7 个村委会, 127 个村民小组, 99 个自然屯,总户数 2841 户,总人口 14438 人(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准) 那社乡属土山丘陵地区,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境内有两条溪流,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全乡土地总面积 17600 公顷,有耕地面积 890 公顷,其中水田 422 公顷,有宜林山地 8667 公顷,有林面积 4667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62.5% ,主要有松杉、油茶、玉桂、八角等树种,素有“油茶之乡”的美称。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金、铜、铁、锰、煤等,其中已探明的微粒金矿点有 6 处,现已开采 2 处。 2002 年粮食总产量 4112 吨,人均有粮 282 公斤。乡镇企业 248 个,从业人员 436 人。企业总收入 380 万元,工业总产值 90 万元。农业总收入 119.6 万元,农业总产值 2044 万元,财政收入37.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230 元。 那社乡现有初中 1 所,小学(含教学点) 28 所,在职中小学老师 113 人,在校学生 1810 人。卫生院 1 所,村级卫生室 7 个,医务人员 19 人。全乡 7 个村全部通公路。电视覆盖率 92% 。 '''那桃乡''' 那桃乡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南部,全乡总面积 189.1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4812 亩。乡政府驻地距县城 18 公里,现辖 8 个行政村, 118 个自然屯,全乡有壮、汉、瑶三个民族,总人口 29640 人。境内巴平、巴岩油路贯穿,交通十分便捷。 那桃乡地势平缓,丘陵居多,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丰富。近年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全乡粮食年产量 40130 吨以上,是全县的木茹产地、林业基地、板栗基地和甘蔗种植大乡,年财政收入位居全县第二位。因那桃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现已成为附近百林、巴马、朔良等乡镇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市场交易的土特产品主要以药材、竹笋、生姜、八角、茶油、芭蕉等为主。此外,香猪、土鸭等也是闻名远近的土特产品。工业方面,主要以采矿业为主,有钛、硅、铜、铁、锰、金、滑石等矿产品和矿泉水。 2002 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400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01 元。 那桃乡现有 1 所中学, 9 所小学,在职的中小学老师 202 人,设有乡级图书馆 1 个,藏书 3800 册,村村通广播电视,普及率达 100% 。 今年 4 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开展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历史性决策,给正在阔步前进的那桃人民提供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那桃乡大会战项目有 17 个大项 2868 个子项。目前全乡 2.9 万各族人民正以高涨的热情,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那桃而努力奋斗! '''平洞乡''' 平洞乡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部,是1994年底从本县西山公社划分出来的石山乡。全乡总面积100.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8公顷。境内全部为大石山区,平均海拔700—800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5度,无霜期338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669.9mm 。乡府所在地平洞屯距县城31 公里,现辖 6 个行政村, 99 个村民小组,195 个自然屯,有 1933 户 8408 人,城镇人口190 人,杂居着壮、汉、瑶三种民族,其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 64.4% 。平洞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韦拔群、韦国清、黄举平、黄语扬、黄荣、覃应机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农民领袖韦拔群就在平洞乡弄烈村香刷洞壮烈牺牲。全乡设有党、政、群团组织,乡直站所有 14 个单位和部门,干部职工125 人。设有 8 个党支部,党员 184 名。该乡是一个集“老、少、边、山”于一体的大石山乡。 近年来,由于扶贫攻坚、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小城镇建设的开展,通乡油路正在建设,全乡 6 个村全部开通四级砂路,68 个自然屯通屯级公路; 6 个村 1364 户用上了照明电;有电视机 304 户,建有沼气池 877 座。乡农贸市场日趋繁荣,正宗的本地香猪、山羊、土鸡进入市场日益增增多。明年 4 月开通电信光缆电话后,全乡交通、信息将十分便利。 平洞乡有独特的资源优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有丰富的长寿食品如火麻、南瓜、竹笋、苦玛菜、香猪、山羊、木耳、金银花、蛤蚧、首乌、五倍子等,矿产、石材资源如锑、水晶、灰纹和墨玉大理石等的藏量极为丰富。全乡已封山育林 12 万亩,山林茂盛,空气清鲜,是个休闲的好地方。根雕发展前景可观。 '''所略乡''' 所略乡地处巴马县西南部 42公里处,全乡总面积219.94平方公里。全乡下辖14个村委会,195个村民小组,175个自然屯,总人口25533人(2002年底统计数),主要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壮族占53.12%,瑶族占20.48%。全乡境内东北面为石山地区,海拔800米至1000米,山峰林立,耕地少而分散,地表天河厚,人畜饮水困难。西南面为丘陵山地,土层肥厚,有灵岐河,已兴修水电站,水利条件好,是乡内主要产粮区。群众种植油茶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是全县油茶重要生产基地。年降雨量1300毫米。全乡耕地面积12571.56亩,人均耕地0.51亩。其中水田8065亩,旱地14547亩。有林面积99843亩,其中油茶林60978亩,年茶果产量100万—120万公斤,人均油茶收入100多元。生猪存栏10358头,出栏5956头。 近年来,该乡以香猪为重点,抓好畜牧业生产。畜牧业是该乡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畜牧业的发展上,以香猪生产为重点,注重生猪、山羊肉食品牲畜的养殖,把马、牛大牲畜的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培养草食肉兔养殖等特色品种,使全乡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畜牧业生产体系。 所略乡坚持科技兴乡方针,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事业。全乡现有中、小学 17所,卫生院2所,14个村卫生室,图书馆1所。 所略乡大力培植以油茶为主的支柱产业,全乡油茶林面积 8.2万亩,年产油茶2000吨以上,素有“油茶之乡”之美称。2002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39.6万元,乡镇企业年产值480万元,国民产值4486.7万元,人均产值17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5元。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5.7‰。全乡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 '''西山乡''' 西山乡位于巴马的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大石山区,全乡有 10 个行政村, 119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1715 人。 2002 年农业总产值 1564 万元,财税收入 1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079 元。现有初级中学 1 所,乡级中心小学 1 所,村级中心小学 10 所,在校生 1220 人。有乡级卫生院 1 所,图书室 1 个,藏书 10000 册。全乡政治稳定,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交通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西山通信设备齐全,交通便利。距巴马县城 18 公里,东连东兰县武篆镇,南依巴马镇,西靠甲篆乡,北傍平洞乡。即将动工的东兰至巴马三级油路穿过西山乡腹地,交通四通八达。 西山特产丰富。长寿食品主要有香猪、山羊、瑶鸡、火麻、豌豆、扁豆、苦玛菜等。香猪、山羊年出栏分另达 3.5 万头和 3.2 只。盛产何首乌、青天葵、环草、十大功劳、巴鞭草、土伏苓、岩黄莲等名贵药材。原始生态林面积达 10 万亩以上,有世界平分珍稀树种垒木和擎天树。其中有一棵擎天树高 58 米,胸径达 4.28 米,成为中国之最。 西山有广西著名的旅游景点——韦拔群二十一师师部旧址及弄友原始森林区。西山壮瑶民族风情独特。“三月三”、“正月初一”分别是壮、瑶青年的“情人节”。 西山人杰地灵,是一个红色的革命根据地,闻名中国的有德高望重的黄荣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参加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黄荣同志历任中央军委二局三科副科长、华东通讯学校、华东电信工程专科学校校长、上海电讯局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机械厅厅长、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要职。 '''燕洞乡''' 燕洞乡位于巴马县西南部,东与那桃乡相邻,南与田东县义圩镇、田阳县玉凤镇接壤,西靠所略乡,北与甲篆乡、巴马镇交界。乡府所在地离县城 26 公里,距南昆铁路田阳站 56 公里, 323 国道线贯穿其中。全乡现辖 12 个行政村, 206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 25424 人,总面积为 225 平方公里。 燕洞乡有丰富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主要优势所在。现有宜林宜果坡地 176936.5 亩,水源涵养林22156 亩,薪碳林 667.5 亩,用材林 64594.5 亩;油茶 51757 亩,油桐 524 亩,玉桂 6832 亩,八角 3250 亩,柿子 1210 亩,板栗 150 亩,李果746.5 亩。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黄金、铜锑矿等,主要分布在龙田、同合、交乐等村。红水河流域水系的灵犀河和车斗河贯穿全乡,其中,灵犀河年均流量 25.4 立方米 / 秒,年径流量 92850 万立方米;车斗河年径流量 3196 万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 0.24 万千瓦,其中小水电 0.24 万千瓦(车斗电站)。 燕洞乡特色资源丰富,是“巴马香猪”的原产地之一,全乡年香猪出栏为 8800 头,年存栏 7500 头。年产蚕茧4.5 吨;在北部的五个石山村,拥有 5000 亩天然生产的剑花,当地称之为观音莲,属仙人掌科植物,其花、芽、果均可食用,具有消化健胃等功能,每年夏、秋两季采花,年产干花 50 吨左右。 燕洞乡近年来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2002 年农业总产值达 3449 万元;粮食总产量为 6103 吨,财政收入完成 74.6 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1280 元,农林牧协调发展,盛产水稻、蔬菜、香猪、鸡鸭、木材等。全乡现有两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 943 人;小学 53 所,其中:中心校 1 所,完小校 11 所,在校学生 3498 人,全乡现有教职工 191 人。 燕洞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巴马最有发展前景的乡镇之一,辖区内山清水秀,有神奇秀美的交乐天坑,是一个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政治经济] </ref> ==经济状况== '''2008年经济''' 2008年,巴马县各族人民在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长寿食品产业、特色工业和特色旅游业,深入实施“拓农富民、兴工强县、寿旅名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发展战略,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全县经济保持稳定发展。 '''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初步测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84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23%,比上季末增长2.6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4499万元,同比增长4.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267万元,同比增长17.75%,其中工业增加值31094万元,同比增长24.8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077万元,同比增长13.77%。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1.12%、34.52%、34.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35、5.80、5.08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 巴马县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狠抓灾后农业生产,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农民面上市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甘蔗、山茶油、桑蚕、龙骨花、西瓜、蔬菜、水果、香猪、库区养鱼等优势产业,农业经济得以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6049万元,同比增长3.17%,其中农业产值13034万元,同比下降0.75%;林业产值3340万元,同比增长32.12%;牧业产值27662万元,同比增长2.79%;渔业产值1629万元,同比下降3.32%。 '''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 全县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提升工业园区对产业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提高行政服务质量,为推动特色产业和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全县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1561万元,同比增长20.69%,规模以工业完成总产值33972万元,同比增长34.15%;其中丰浩制糖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2678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7.32%,是拉动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097万元,同比增长33.02%。 '''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乏力''' 固定资产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压力的影响,后续大项目少,对全社会固定产投资的增长缺乏拉动力。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359万元,同比下降19.85%。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3375万元,同比下降22.5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8100万元,同比下降38.72%。造成投资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上规模项目少,缺乏大项目支撑;二是没有新兴的固定资产投资热点,技撑巴马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的力量不足;三是随着城镇私人用地的限制使用和农村茅草房改造的完成,私人建房投资步伐放缓。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 受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及假日消费的影响,消费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高增幅,消费品市场继续旺盛,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持续快速上涨,特别是蔬菜类和食品类价格居高不下,带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46万元,同比增长20.19 %。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完成24315万元,同比增长21.59%;住宿和餐饮业完成6053万元,同比增长23.8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69.9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最大。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规模稳定增长。''' 截至2008年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708万元,同比增长32.1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253万元,同比增长25.8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422万元,增长30.91%;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209277万元,同比增长9.84%。 '''财政收入质量明显好转''' 前三季度,全县财政收入完成7760万元,同比增长10.2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042万元,同比下降5.16%。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5564万元,同比增长29.22%,占全部财政收比重的71.70%,税收收入比重逐步上升,财政收入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增速放慢''' 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增速放慢,城乡居民增收困难。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8%,增速比上年回落13..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累计现金收入217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6%,较上年同期回落15.62个百分点。<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经济状况] </ref> ==当前制约巴马县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上半年的冰冻灾害和近来极端暴雨天气对全县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各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农业损失,全县农业经济损失程度之重是近10年来少有。 受生产要素制约,影响了工业企业生产正常发展。一些企业由于受原材料、动力不足的影响,不能满负荷运行,影响了生产发展。部分工业企业生产形势不稳定,波动性较大。 固定资产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压力的影响,后续大项目少,对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缺乏拉动力。 由于财源缺乏,财政收入总量偏小,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影响加大。特别是食品及服务价格的上涨,部分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慢,公务员津贴补贴不能落实到位,也制约着全县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的整体提高。 旅游设施尚不完备,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县内旅游未形成大气候,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知名度有待提高。 ==措施及建议== 大力发展巴马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加大投入,提高农业抗灾害能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打造“长寿”、“绿色”品牌,逐步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新格局。 为企业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使企业能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满负荷运行,开足生产能力,提高生产运行效果,切实加强综合协调,提高工业运行质量;继续开展全方位的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投资,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进一步改善投、融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民间投资总量和领域,继续加快以资源换产业的路子,培植新的投资新点,进一步拓展和完善项目建设责任制,做好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经济持发展的支撑和拉动。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品牌产业。长寿老人是巴马发展休闲养生度假游的一块“金招牌”,也是一颗“摇钱树”,要充分利用“长寿”这个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和旅游度假养生,做大做强长寿食品、长寿旅游产品等相关产业,通过“精品”旅游拉动巴马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加强地方税源的培植,扩大财政收入面,实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预测发展趋势== 2008年,巴马县经济发展尽管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就总体而言,全县社会经济保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预计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9446万元,同比增长12.30%;农业总产值完成86300万元,同比增4%;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05190万元,同比增长2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2800万元,同比增长40%;由于缺乏大项目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投资完成90000万元,同比下降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078万元,同比增长17.5%;财政收入可达11205万元,同比增长1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00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0元,同比增长10%。 '''2011年经济''' 201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42亿元,同比增长3.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73亿元,同比增长36.7%;财政收入完成2.12亿元,同比增长15.61%;农业总产值完成12.94亿元,同比增长4.4%;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23.94亿元,同比增长28.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8亿元,同比增长33.7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亿元,同比增长18.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1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3382元,同比增长13.69%。 ==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我们把农业产业纳入长寿食品加工产业链规划发展,因地制宜创建原料生产基地。新植糖蔗2.5万亩,全县糖蔗种植面积达11.74万亩;新植油茶9495亩,全县油茶林面积达30.26万亩;新植龙骨花5000亩,全县龙骨花种植面积达3.5万亩;种植火麻5万亩,香猪出栏20.94万头,初步形成了有机农业示范园和火麻、糖蔗、龙骨花、香猪、油茶、五谷杂粮原料基地“一园六基地”农业发展格局。华昱有机农业项目已取得欧盟有机农业转换期证书,初步建成总面积为1000多亩的甘水德米特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时珍百草园观光园、生态农场等三个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创建草莓园等等农业示范点20个,建成总面积为2000亩的秋冬种生产示范点8个,完成“菜篮子”工程蔬菜种植600多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农民经济实体不断壮大。 特色工业蓬勃发展。突出抓好优势产业,长寿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建材、水电等四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3%,其中长寿食品加工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培育亿元企业见成效,巴马丽琅、安山矿、志成木业、水利电业公司和印象生活体验产业公司等5家公司年产值超亿元,全县亿元企业增加到6家。成立瓶(桶)装饮用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清理整顿在建、已建、竣工投产的瓶(桶)装饮用水项目,加快推进重点矿泉水项目建设。做好钛矿原料配置工作,优化钛矿深加工业。帮助企业申报获得区级财政技改资金830万元,解决贷款9600万元。丰浩制糖公司、百岁寿星公司和绿野长寿食品公司等3家公司获得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我县是全市获得认定最多的县市区之一。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验收。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有序推进。 特色旅游业蓬勃发展。首次走出国门参加新加坡国际旅游展,开展新加坡游客赴巴马游系列合作;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等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成盘阳河沿河旅游发展规划等7个规划。积极推动旅游项目建设,盘阳河长寿养生休闲带完成投资1700万元;中脉巴马国际长寿养生都会、上海四季养生花园正式动工;华昱巴马养生度假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其中百魔洞片区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华昱假日酒店贵宾楼进入装修阶段;长寿岛完成投资1200万元;建成西山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00万元。接待能力明显提升,全县现有星级酒店5家,商务酒店和社会旅馆185家,农家旅馆125家。我县被评为2011年县域旅游之星,县旅游局被公示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县接待游客176.5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43.5%。 ==自然气候== '''气候''' 巴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蕴藏着丰富的溶岩溶洞,年平均气温20.4℃,极端最低温-2.4°C,极端最高气温38.4°C,大于等于10°C的年平均活动积温6000°c;1月最冷,月均温11.4°C;7月最热,月均温26.4°C。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集中在5—10月份,年均蒸发量1406.9毫米,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夏热多雨,间有涝灾,冬温凉而干燥,偶有低温霜冻,高山地区常有冷冻积雪,秋高气爽,常有春旱、冬旱发生,四季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均小有温差, 人居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宜人。 '''自然资源''' 巴马瑶族自治县境7个土类为水稻土、红壤土、黄壤土、石灰(岩)土、红色石灰土、黄色土和冲积土。 巴马物产资源丰富。有珍珠黄玉米、油茶、火麻、巴马瑶族自治县油鱼、黑山羊、麻鸡、银鱼、香猪等名优特产;有钛、硅、锰、锑、铁、金、辉绿岩、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旅游景区== [[File:巴马县.jpg|thumb|right|巴马县. [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a25bfff1818f93e6.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旅游资源巴马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巴马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闻名于世的“巴盘屯”小村子有515人中,百岁老人就有七人,是联合国评定寿乡标准的200倍,人称这里为“长寿圣殿”。巴盘、坡月、甲篆山清水秀,近年来引来了不少外地游客到此居住、疗养,冬去春来,他们来来去去,美其名曰“候鸟人”。 在巴马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独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巴马寿乡探秘游和红色旅游已列为广西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境内有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丽风光,有被英国皇家探险队八七年宣布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有令人如梦如幻般经历三昼夜的“祈寿宫(百鸟岩)" 水上溶洞,地下水晶般的艺术宫殿“水晶宫”让人一步一叹;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西山弄友原始森林、弄友天然八卦、大洛江洲地下长廊、水晶宫脚下让人为之震撼的“长命河”、好龙天坑、交乐天坑、好和响水天坑自然景观及东山瑶族风情等旅游资源。<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旅游景区] </ref> [[ ==巴马寿乡== 巴马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被命名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证书。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 广西巴马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2000个至5000个,被称为“天然氧吧”,而几个长寿村空气中负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然而在一般城市,这一数目是1000个至2000个左右。巴马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冲刷及海拔高等原因,使得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宜人。负离子不仅能起到净化空气作用,而且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过程,消除呼吸道炎症,缓解支气管哮喘,稳定血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只有压电陶瓷负离子发生器生成高活性的生态级小粒径负离子才容易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负离子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大自然的生态负离子由于粒径小、活性高才创造出众多的长寿村。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巴马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