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手少阳三焦经 的原始碼
←
手少阳三焦经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writer | 姓名 =手少陽三焦經 | 圖像 =手少陽三焦經1.jpg | 圖像大小 = 480px | 圖像說明 = [https://www.juduo.cc/health/343601.html 原圖連結] | 原文名稱 =[[手少陽三焦經]]<br /> | 體裁 =《[[黃帝內經]]》<br /> | 主題 =[[十二經脈]]之一 }} '''三焦經'''(''' Sanjiao Jing''' ),一般指手少陽三焦經[[十二經脈]]之一,手三陽經之一,與[[手厥陰心包經]]相表裡,上接[[手厥陰心包經]]於無名指,下接[[足少陽膽經]]於目外眥。 經脈分佈於上肢外側中間、肩頸和頭面。其絡脈、經別分別與之內外相連,經筋大體分佈於經脈的外部。本經首穴是關沖,末穴是絲竹空,左右各23穴”。<ref>[https://www.sohu.com/a/158138661_629197 主一身之氣之三焦經], 搜狐,2017-07-20</ref> [[File:上焦1.jpg|縮略圖|右|5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4812852856&di=55dcd65f335bba11653fe9153e2c2889&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0701%2F138d65201b3a4707b345942b57841485.jpeg 原圖連結][https://m.sohu.com/a/238743971_671147 來自搜狐]]] '''三焦'''是什麼東西?三焦是六腑之一,可以理解為包括五臟六腑的一個“容器”,元氣通過三焦輸布到各個臟腑,所以三焦通,則內外上下皆通也。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 心、肺歸於上焦。 脾、胃、肝、膽、小腸歸於中焦。 腎、大腸、膀胱歸於下焦。 上焦不通:就會造成經絡淤堵,氣血凝滯,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風濕骨病]]、[[頸椎病]]等。<br /> 中焦不通:就會造成[[腰肌勞損]]、腰部酸痛、[[椎間盤突出]]、女性產後風、老寒腰及老胃腸、[[便秘]]等症狀。<br /> 下焦不通:肝腎功能受阻,就會造成男性腎虛、前列腺疾病,女性氣虛血虧引起更年期綜合症以及婦科炎症。<br /> =='''三焦經功效'''== 1.通行元氣<br /> 三焦通行元氣之說,首見於《[[難經]]》。如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三十八難說:“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使,主持諸氣。”六十六難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 <br /> 原文明確地說明三焦是人體元氣(原氣)升降出入的道路,人體元氣是通過三焦而到達五臟六腑和全身各處的。 元氣,為人體最根本的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根於腎,通過三焦別入十二經脈而達於五臟六腑,故稱三焦為元氣之別使。 因為三焦通行元氣於全身,是人體之氣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氣化的場所,故稱三焦有主持諸氣,總司全身氣機和氣化的功能。如果元氣虛弱,三焦通道運行不暢或衰退,就會導致全身或某些部位的氣虛現象。<br /> 2.運行水穀<br /> 《素問〃金匱真言論》稱三焦為六腑之一,《素問〃五藏別論》稱三焦為傳化之府,其具有傳化水穀的功能。《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三焦……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對水穀的精微變化為營氣,以及傳化糟粕的作用。<br /> 水穀在人體運行道路及氣之所終始,包括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質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過程,用“三焦者,水穀之道路”來概括。並根據上、中、下三焦所處部位不同,對水穀運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納,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別清濁、主出的具體描述。<br /> 這是以三焦運行水穀來概括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3.運行水液<br /> 三焦為人體水液運行的主要通道,這在《[[內經]]》中有多處論述,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靈樞]]〃本輸》說:“三焦者,中瀆之腑,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說明三焦是人體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br /> 人體水液代謝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多個臟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水液代謝雖由胃、脾、肺、腎、腸、膀胱等臟腑共同協作而完成,但人體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環流,則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實現。<br /> 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與否,不僅影響到水液運行的遲速,而且也必然影響到有關臟腑對水液的輸布與排泄功能。也可以說,三焦運行水液,是對脾、肺、腎等臟腑主管水液代謝作用的綜合概括。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則脾、肺、腎等臟腑調節水液的功能將難以實現,引起水液代謝的失常,水液輸布與排泄障礙,產生痰飲、水腫等病變。正如《類經〃藏像類》 所說:“上焦不治,則水氾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 <br /> '''三焦的分功能:'''<br /> 前面,我們詳細說明了三焦的總體功能和作用,下面,我們將詳細說明三焦的各“焦”的功能。<br /> 1.上焦如霧<br /> 所謂“如霧”,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氣血,猶如霧露瀰漫之狀,灌溉並溫養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 根據三焦部位劃分,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臟。心主血,推動血液運行於全身。肺主氣,主宣發肅降,將水穀精氣布散於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輸布水穀精微(氣血)。此外,《[[難經]]》認為上焦有受納水穀的作用,如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水穀之道路……。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 <br /> 2.中焦如漚(òu)<br /> 漚,是浸泡的意思。所謂“如漚”,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運化水穀,進而化生氣血的作用。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膽等內臟。胃主腐熟,脾主運化,肝膽主疏泄,並分泌、排泄膽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並轉輸水穀精微和化生氣血的功能。《[[難經]]》亦持此說,如三十一難說:“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 3.下焦如瀆(dú)<br /> 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及大小腸。《難經〃三十一難》說:“下焦……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是說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為傳導糟粕,排泄二便。<br /> 如《[[靈樞]]〃營衛生會》說:“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就是說下焦有排泄二便的作用。<br /> 糟粕的排泄,一是從大腸排出大便,二是從膀胱排出小便。<br />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主要問題是中焦堵住了。因此,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慣通起來了,氣血也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路。都說打通任督二脈的重要性就是如此。<br /> 因此,三焦如果不通,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三焦統領全身,有一個地方不通,則整個氣體就紊亂了,那麼如何調理疏通三焦呢?只要拍打手臂上的手少陽三焦經就可。<br /> 手少陽三焦經,一側有23穴,其中有13個穴分佈在上肢背面,10個穴在肩頸頭部。<br /> '''打通三焦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拍'''。 每晚睡覺前,分別用左右手從對側肩膀開始,沿著胳膊外側的三焦經行走路線,往下拍打。動作快慢一樣,一直拍打到手腕。可以稍微用力達到震動經絡的作用。每次至少要拍到八分鐘往上。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拍完之後,再按摩陽池穴三分鐘,效果更好(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揉它可以將氣血引到手上,只有這樣,才可以疏通整條經絡)。拍打的方式見效沒那麼快,一定要堅持才能看到效果。 此外,還可以通過艾灸的方式來打通三焦經。分享一個網友的經歷: “個人的感覺,艾灸三焦的原穴陽池非常有效!我艾灸陽池兩週,不僅手腳冰涼的狀況有改善,而且心情舒暢,還明顯瘦了,因為三焦主情緒,也主水液條達,並且改善末梢循環,和這三者都有關係。你也可以試試,陽池穴在手背一側的腕橫紋上。我是兩邊陽池各灸10分鐘,再灸10分鐘關元穴...........” <ref>[https://www.toutiao.com/a6711170490032980491/ 大醫健康網2019-07-08 ], 今日頭條,2021-03-05-06</ref> =='''拍打三焦經'''== 打通三焦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拍打。您可以每晚睡前拍打,站著或坐著都可以。用左手從右邊肩膀開始拍打,沿著胳膊外側的三焦經行走路線,往下拍打。 拍打速度及力道均勻,一直拍打到手腕。每次拍打5至10分鐘,拍完一側後,再用食指按揉[[陽池穴]]約3分鐘。然後再按上述方法,交換右手拍打左側肩膀”。 <ref>[https://www.sohu.com/a/153247394_596546 三焦經堵了,該如何疏通?], 搜狐,2017-06-30</ref> [[File:手少陽三焦經2.png|thumb|500px |右|縮略圖|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圖 [https://www.toutiao.com/a6811679978082533891/ 原圖連結] ]] =='''循行路線'''== 古有《[[靈樞]]•經脈》記載:“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從屈下頰至(出頁);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ref>[https://www.sohu.com/a/158138661_629197 主一身之氣之三焦經], 搜狐,2017-07-20</ref> =='''熱點視頻'''== <center>三焦不通,上熱下寒,每天托手50下,上、中、下暢通,臟腑健康</center> <center> {{#iDisplay:q0930zfborf |600|480|qq}} </center>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Category:413 中國醫學]]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Category:十二經脈]]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writ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手少阳三焦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