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水蚀 的原始碼
←
水蚀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W03/bc/66/bc66b76862b9b104d8ae163352b4a869_s.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6%B0%B4%E8%9A%80&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水蚀'''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ref>[https://www.sohu.com/na/455650946_100034039 日文是怎么来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汉文,改换成他们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ref>、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ref>[https://history.sohu.com/a/603679073_121174827 与汉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国人看它如天书,俄罗斯人却如数家珍],搜狐,2022-11-09</ref>、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水蚀是指土壤冲刷,地表[[土壤]]逐渐被水流冲刷流失的[[现象]]。水蚀有三种方式:地面上的冲刷、冲刷沟中的冲刷和河槽里的冲刷。对于前两种情况,可采取水土保持的各种技术措施。防止河槽的冲刷,可进行河道整治,以减缓流速,或采取加固河槽的措施。 水在流动[[过程]]中有破坏地表并掀起地表物质的作用。水流破坏地表有侵蚀、磨蚀和溶蚀作用三种方式。中国黄土高原水蚀作用最严重,造成水土流失,使河水中含沙量剧增。面蚀(surfaceerosion)全称“面状侵蚀,亦称“片蚀...在缺乏植被的缓坡地面上,一遇暴雨,表层土壤均匀地受到冲刷,随水流失的现象。面蚀的速度虽较缓慢,但流失的是表层肥沃土壤,且分布面广,土壤侵蚀量很大。 基本类型 面蚀 即裸露地面的侵蚀,可细分为雨滴击溅侵蚀、隐匿侵蚀、层状侵蚀、砂砾化面蚀、鳞片状面蚀和细沟面蚀等; 沟蚀 即沟状侵蚀,包括浅沟、切询、冲沟、河沟、荒沟和崩沟等形式; 山洪 即在山地丘陵区遇有大雨,坡面很快产生大的径流,并夹带大量固体物质泻入沟道,水流骤急,将沿途崩塌、滑落的固体物质冲出沟口; 岩溶侵蚀 如石灰岩岩溶侵蚀地貌,这是在地质年代,雨水沿石灰岩裂缝不断渗流所形成的。 应对措施编辑 播报 水蚀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影响很大。我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多种防止土壤水蚀的措施,大致有: (1)工程措施,即改变小地形;蓄水保土,如治坡治沟和小型水利工程。 (2)林草措施。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增加地面植被覆盖,减少径流冲涮。 (3)耕作措施。这些措施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水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