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海洋灾害 的原始碼
←
海洋灾害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722/273613b584814f8a990948093e62d136.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570171909_120104192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海洋灾害'''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米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ref>[https://cul.sohu.com/a/589931538_120758009 楔形文字发现后,明明300年没人能看懂,后来为何突然被破译了?],搜狐,2022-10-03</ref>,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ref>[https://www.sohu.com/a/205780386_100024029 啥是丁头字?圣书字?腓尼基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字母?还是西奈体?],搜狐,2017-11-21</ref>,三是3300年前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于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国文字的发展未曾断裂,从商代一直传承至今,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名词解释== 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台风等。 [1]2022年,中国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 灾害类型 风暴潮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潮位。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影响海区天文潮位高潮相重叠,就会使水位暴涨,海水涌进内陆,造成巨大破坏。如1953年2月发生在荷兰沿岸的强大风暴潮,使水位高出正常潮位3米多。洪水冲毁了防护堤,淹没土地80万英亩,导致2000余人死亡。又如1970年11月12-13日发生在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的一次风暴潮,曾导致30余万人死亡和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风暴潮按其诱发的不同天气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由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为叙述方便,以下统称台风)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台风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暴潮;由寒潮或强冷空气大风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潮,以上三种类型统称为风暴潮。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海啸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里氏震级要大于6.50。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尽管海啸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频次有限,尤其在人们可以对它进行预测以来,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为降低。 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其作用力可达30-40吨每平方米。 海浪多指由当地的风作用下产生的海面波动。其中以风浪和涌浪最普遍。2004年,我国近海海域共发生35次4米以上海浪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7亿元,死亡(含失踪)91人。其中台风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6亿元,死亡(含失踪)34人,冷空气与气旋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死亡(含失踪)57人。 海冰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冰和冰山等。常用清除方法有倾洒煤灰,利用吸收日光热量融化海冰;使用炸药,炸出一条航路;使用燃料,加热融化海冰。1969 年2月-3月间, 渤海曾发生严重冰封,除了海峡附近以外,几乎全被冰覆盖 港封冰、航道阻塞、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被冰推倒万吨级货轮被冰挟持并随冰漂流4 天之久,导致海上活动几乎全部停止。 赤潮 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成为赤潮,它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海洋,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量,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富营养化现象,这是引起赤潮的根本原因。 由于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次数也随之逐年增加。香港海域曾经就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赤潮。由于赤潮的频繁出现,使海区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中,消耗了海水中的氧气,鱼、贝因窒息而死。另外,赤潮生物的死亡,促使细菌大量繁殖,有些细菌能产生有毒物质,一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也会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中毒病变或死亡。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海洋灾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