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火成论 的原始碼
←
火成论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火成论.jpg|缩略图|右|300px|[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02/a9bded17dde243a8a0372a18e05cef15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53853114_100941 图片来源于搜狐]]] '''火成论'''是[[地质学]]基本理论之一。 火成论把“地下热火”看成地质现象的主要动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态。以[[英国]]地质学家[[赫顿]](J.Hutton,1726一1797)为代表。 ==赫顿著作== 赫顿1795年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地球的理论,证据和说明》。赫顿认为结晶岩是地下深处熔融物质上升到地表结晶后形成的。层状岩石是海底沉积物受上部压力和地心热力作用,固结成岩后抬升,形成陆地。赫顿还发现了泥盆系老红砂岩与其下志留系的不整合接触,从而推论地球历史上曾有多次这种造山-夷平-沉积的旋回。因此,他提出自然界过程均一不变,自然现象所表现的事件发生过程在历史时期也曾发生,即著名的均变理论。1802年,赫顿的朋友J.普莱费尔著《赫顿学说的解释》,有力推动了赫顿学说和现实主义思想的传播。<ref>[http://www.xian.cgs.gov.cn/zt/jcdz/dzzs/dzkx/201608/t20160813_360865.html 水成论和火成论]2009-08-25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ref> ==水成论与火成论的论争== 水成论者认为水对地表的改变起决定因素。纪元前,[[古罗马人]]已发现[[尼罗河]]两岸周期性地被洪水淹没、尼罗河在三角洲不断增大、另外,陆地上存在海相介壳动物化石等事实。火成说把“地下热火”看成地质现象的主要动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态。由于意大利西海岸火山岩带的强烈活动,古罗马人相信有一位主管火和锻冶的神,称“沃尔坎”(Vulcan)。火山(Volcano),火山学(Volcanology)等词即来自意大利语的Vulcan。 在教会统治的中世纪,“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圣经”里说有诺亚的大洪水,水成说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成为不可动摇的信条。 水成论和火成论的正式交锋始于18世纪中叶的[[法国]]。1746年,盖塔尔送给[[巴黎]]科学院关于矿带和岩石分布的记录。他发现了地层的连续性和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并据之作出法国的地质图。显然,岩石只有形成在水中才具有连续性和分带性,对奥费涅火山的[[玄武岩]],他也认为是水溶液的结晶作用形成的。1765年,迪马雷送给巴黎科学院奥费涅的地质图,提出玄武岩是附近的火山里流出来的,柱状节理是玄武岩曾处于熔融状态的证明。 魏尔纳是水成说的集大成者。1775年起他任[[德国]]费顿堡矿山学校的教授,以出色的教学吸引了大量青年学生。他认为自原始海洋开始到诺亚洪水结束,水的力量营造了一切地质系统,自原始海洋到现在,水面在不断地下降,原始岩石露出水面后开始发生风化、堆积而形成新地层。他的口头禅是“百闻不如一见”。他的学生,如达步松(1804)和布赫(1809),在考察了玄武岩和[[花岗岩]]之后,都发表了不同于魏尔纳水成说的观点。 与魏尔纳观点大相径庭的一个代表人物是赫顿。这位[[苏格兰]]天才的主要调查区是加里东造山带的典型露头区苏格兰高地,那里有花岗岩和矿脉。他认为地层的固化和海洋上升为陆地是地热的作用,火山活动是释放地下能量的出口,有点象瓦特的蒸汽机(当时瓦特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他的地质理论长期被说成火成论,其实他本人并不认为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的。他对不整合面的发现和解释为18世纪的地质学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水成论与火成论的论战在19世纪初达到高潮。由于赫顿学说的发展,一系列新的地质事实证实了赫顿阐述的观点,火成论者终于取得了胜利。<ref>[http://www.ieexa.cas.cn/kxcb/dxkp/201605/t20160519_4606185.html 水成论与火成论的论争]2016-05-19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ref> ==參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50 地球科学总论;地质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火成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