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火成論是地質學基本理論之一。
火成論把「地下熱火」看成地質現象的主要動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態。以英國地質學家赫頓(J.Hutton,1726一1797)為代表。
赫頓著作
赫頓1795年發表了他的經典著作《地球的理論,證據和說明》。赫頓認為結晶岩是地下深處熔融物質上升到地表結晶後形成的。層狀岩石是海底沉積物受上部壓力和地心熱力作用,固結成岩後抬升,形成陸地。赫頓還發現了泥盆系老紅砂岩與其下志留系的不整合接觸,從而推論地球歷史上曾有多次這種造山-夷平-沉積的旋迴。因此,他提出自然界過程均一不變,自然現象所表現的事件發生過程在歷史時期也曾發生,即著名的均變理論。1802年,赫頓的朋友J.普萊費爾著《赫頓學說的解釋》,有力推動了赫頓學說和現實主義思想的傳播。[1]
水成論與火成論的論爭
水成論者認為水對地表的改變起決定因素。紀元前,古羅馬人已發現尼羅河兩岸周期性地被洪水淹沒、尼羅河在三角洲不斷增大、另外,陸地上存在海相介殼動物化石等事實。火成說把「地下熱火」看成地質現象的主要動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態。由於意大利西海岸火山岩帶的強烈活動,古羅馬人相信有一位主管火和鍛冶的神,稱「沃爾坎」(Vulcan)。火山(Volcano),火山學(Volcanology)等詞即來自意大利語的Vulcan。
在教會統治的中世紀,「聖經」是唯一的真理。「聖經」里說有諾亞的大洪水,水成說在很長一段時期里成為不可動搖的信條。
水成論和火成論的正式交鋒始於18世紀中葉的法國。1746年,蓋塔爾送給巴黎科學院關於礦帶和岩石分布的記錄。他發現了地層的連續性和空間分布的規律性,並據之作出法國的地質圖。顯然,岩石只有形成在水中才具有連續性和分帶性,對奧費涅火山的玄武岩,他也認為是水溶液的結晶作用形成的。1765年,迪馬雷送給巴黎科學院奧費涅的地質圖,提出玄武岩是附近的火山裡流出來的,柱狀節理是玄武岩曾處於熔融狀態的證明。
魏爾納是水成說的集大成者。1775年起他任德國費頓堡礦山學校的教授,以出色的教學吸引了大量青年學生。他認為自原始海洋開始到諾亞洪水結束,水的力量營造了一切地質系統,自原始海洋到現在,水面在不斷地下降,原始岩石露出水面後開始發生風化、堆積而形成新地層。他的口頭禪是「百聞不如一見」。他的學生,如達步松(1804)和布赫(1809),在考察了玄武岩和花崗岩之後,都發表了不同於魏爾納水成說的觀點。
與魏爾納觀點大相徑庭的一個代表人物是赫頓。這位蘇格蘭天才的主要調查區是加里東造山帶的典型露頭區蘇格蘭高地,那裡有花崗岩和礦脈。他認為地層的固化和海洋上升為陸地是地熱的作用,火山活動是釋放地下能量的出口,有點象瓦特的蒸汽機(當時瓦特正在進行這方面的試驗)。他的地質理論長期被說成火成論,其實他本人並不認為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的。他對不整合面的發現和解釋為18世紀的地質學增添了光彩的一筆。
水成論與火成論的論戰在19世紀初達到高潮。由於赫頓學說的發展,一系列新的地質事實證實了赫頓闡述的觀點,火成論者終於取得了勝利。[2]
參考資料
- ↑ 水成論和火成論2009-08-25 來源: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 ↑ 水成論與火成論的論爭2016-05-19 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