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知止不辱 的原始碼
←
知止不辱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知止不辱''' 解释 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元史·[[察罕传]]》:“(察罕)尝以病请告,暨还朝,帝御万岁山圆殿……顾李孟曰:‘知止不辱,今见其人。’”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22293404990676892.html?fr=iks&word=%D6%AA%D6%B9%B2%BB%C8%E8&ie=gbk&dyTabStr=MCwxLDIsMyw0LDYsNSw4LDcsOQ==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百度知道</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ics5.baidu.com/feed/fd039245d688d43f54a16f1121ed071d0cf43bc7.jpeg?token=347eee0525d04d560159136e54a623df&s=0F04ED034E9A43EBCC5820D3030050A2 "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700165876038635 唤醒内在良知]</small> |} 词语分解: 知止的解释 .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朱熹 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娄秀才寓居开 不辱的解释 .不辱没。《论语·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不耻辱。 唐 历史典故推荐:凤鸣朝阳 《诗.大雅.[[卷阿]]》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西晋大臣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知止不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