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知止不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知止不辱 解釋 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元史·察罕傳》:「(察罕)嘗以病請告,暨還朝,帝御萬歲山圓殿……顧李孟曰:『知止不辱,今見其人。』」 [1]

喚醒內在良知

詞語分解:

知止的解釋 .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語本《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朱熹 集註:「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寓居開

不辱的解釋 .不辱沒。《論語·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出征入輔,幸不辱命。」.不恥辱。 唐

歷史典故推薦:鳳鳴朝陽 《詩.大雅.卷阿》載:「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張華見褚陶,語陸平原曰:『君兄弟龍躍雲津,顧彥先鳳鳴朝陽,謂東南之寶已盡,不意復見褚生。』」西晉大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