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等号 的原始碼
←
等号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等号</big> ''' |- | [[File:T013cb7c6ca2609719f.jpg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3cb7c6ca2609719f.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984373&sid=6197339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等号是数学名词。表示两数、两式或一数与一式[[相等]]的符号,用“=”表示。借指两件事物相同,称为“画等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等号 外文名; equal sign =='''基本意义'''== 相等(equal)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等号表示相等的含义。等号(Sign of Equality)之出现与方程有关,数学于萌芽时期已有了方程的记载,因此亦有了表示相等关系的方法。 “=”表示两边的地位等都是一样的,例如 ,在这里边y 就是f(x) ,f(x)就是y .两边的地位是一样的。 =='''最初形态'''== “方程”的概念早於中国古代已出现,但它是 以“列表”(算筹布列)的方法解之,并不需等号,而书写时则以汉字“等”或“等於”表示。阿默斯纸草书 中以“”表示相等;丢番图则以“”或间中以“”为等号;[[巴赫沙]]里残简中以相当於pha 的字母为等号;到了十五世纪,阿拉伯人盖拉萨迪以“”表示相等;雷格蒙塔努斯则以水平 之破折号“──”为等号,如 表示x2+3x=30;帕乔利亦以破折号为等号,但 较长且记於数字之下,如表示 x2-y2=36。 =='''首次使用'''== 雷科德於1557年[[出版]]的《砺智石》一书中 ,首次採用现今通用之等号“=”,因此这符号亦称为雷科德符号(Recorde's sign)。不过,这符号之 推广很缓慢,其後的著名人物如开普勒、伽里略与费马等人常以文字或缩写语如aequals, aeqantar, ae, esgale 等表示相等;1637年,笛卡儿还以“=” 表示现代“±”号之意,而以“”为等号。直至十七世纪末期,以“=”为等号才被人们所接受 ,并渐得通用。 =='''历史'''== “方程”的概念早于中国古代已出现,但它是以“列表”(算筹布列)的方法解之,并不需等号,而书写时则以汉字“等”或“等于”表示。阿默斯纸草书 中以“”表示相等;丢番图则以“”为等号;巴赫沙里残简中以相当于pha 的[[字母]]为等号;到了十五世纪,阿拉伯人盖拉萨迪以“”表示相等;雷格蒙塔努斯则以水平之破折号“──”为等号,如 表示x2+3x=30为x2+3x------30,长且记于数字之下,x2-y2=36。 “=”是155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列科尔德引入的,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倡议把“=”作为等号。雷科德於1557年出版的《砺智石》一书中 ,首次采用现今通用之等号“=”,因此这符号亦称为雷科德符号(Recorde's sign)。不过,这符号之推广很缓慢,其后的著名人物如开普勒、加里略与费马等人常以文字或缩写语如aequals, aeqantar, ae, esgale 等表示相等;1637年,笛卡儿还以“=” 表示现代“±”号之意,而以“=”为等号。直至十七世纪末期,以“=”为等号才被人们所接受 ."="的来历是因一位数学家感到“没有其它东西比‘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更相等的了”所以向一家杂志介绍。杂志发表后,“=”便流行起来。 等号在生活以及数学中无处不用,可谓是普遍使用了<ref>[https://wenda.so.com/q/1361499996063664 大于等于号怎样打出来 ], 360问答 , 2013.02.22</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等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