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锣鼓书 的原始碼
←
锣鼓书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锣鼓书</big> ''' |- | [[File:0 (25)568790-0987.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2875/20170614172830-1659665238.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544529&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2875%2F20170614172830-1659665238.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锣鼓书旧称“太保书”,是在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艺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与地方特点。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神娱民。代表剧目有《[[网船过渡]]》《[[九更天]]》《[[高桥八美图]]》《[[双珠球]]》等。 锣鼓书主要流行于上海郊东、西乡以及浙江嘉兴平湖一带。2006年5月20日,上海市南汇区申报的“锣鼓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22。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锣鼓书 流行地区:上海郊东、西乡以及浙江嘉兴平湖 遗产类别:[[曲艺]] 始兴年代:[[清代]] 申报地区:上海市南汇区 代表剧目:《网船过渡》《九更天》《高桥八美图》《双珠球》 遗产编号:Ⅴ-22 ==历史渊源== 锣鼓书旧称“太保书”,“太保”系由上海郊县农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动“太卜”衍化而成。“太卜”仪式类似道教的道场,其目的是为生者驱瘟逐疫。仪式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有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神娱民。久而久之,这种形式逐渐从宗教仪式中脱胎而出,发展为单独的民间说唱形式。 明末清初,说唱“社书”的艺人走向茶馆书场专事说书。 清嘉庆年间的代表人物南汇人顾秀春,在他的带教下广传南汇和浦东大地,他的第三代传人又传到浦西及浙江省的平湖、嘉兴等地。传艺方式、口授心传。此时锣鼓书称为“唱说因果”,用镗锣书鼓、钹子演唱,因此出现了“太保书”、“钹子书”、“敲单片”的名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太保书颇为繁盛。南汇城厢出现了专说太保书等的茶园“鲁班阁”。下沙一带因艺人代代相传,成为荟萃太保书艺人的“太保窝”。外号黑皮的艺人徐连奎把太保书一直唱入上海市区城隍庙。抗日战争时期,太保书正式进入市区,当时较有影响的演员有胡善言、王俊发等。 1949年以后,仅有少数沪书艺人兼唱太保书。1957年,上海市文化局挖掘民间曲艺,艺人胡善言创作了现代中篇节目《打盐局》,南汇县文化馆又推陈出新,编演了第一部以“锣鼓书”为曲种名的现代短篇节目《芦花荡里稻谷香》。从此,太保书改名为锣鼓书,以革新面目渐渐复苏于业余曲艺舞台。 ==艺术特色== 演出形式 锣鼓书演出形式是演员自击锣鼓,唱表说书。早期都是单人坐演,后逐渐改为双人或多人站立说唱乃至表演唱。伴奏乐器亦逐渐增加,配有琵琶、扬琴等丝弦小乐队,而常用的主要演出形式为单人说唱配乐队。 演奏方式 锣鼓书演奏方式由一根高绳上挂大锣、小锣。低绳起稳定大锣、小锣的作用,使锣不至于受到敲击后旋转。“坐上首”人面前桌面上放一镲一钹。右腿膝盖上绑扎碎板。左脚前掌踩一个略高于地面的绳套,绳的上端系在固定于桌面上“拨鱼”的带轴敲击锤的尾端。怀抱四弦的“坐上首”人准备停当后,便招呼其他艺人在木桌的左右前侧成扇形于木凳上坐好。大锣、小锣、镲钹、拨渔、散板、四弦这7种乐器由“坐上首”人一人负责击奏并掌握节奏,其他艺人在笛、板胡、二胡、鼓板、木梆、三弦这几种乐器中各司一件。配合“坐上首”人演唱。 演唱手法 锣鼓书艺人们为使比较呆板的演唱显得活跃,往往采用“答腔”和“轮唱”的演唱手法。“答腔”,就是主唱人上下句之间很多的时间间隙,由其他艺人饰其他角色答声。如《高价姑娘》中主唱人既作为叙事人介绍情节,又饰演“高价姑娘”本人。主唱人饰演“姑娘”向亲戚索要一系列的礼品后,又唱“亲戚没钱也好办”时,另一艺人饰新郎,答话:“咋办?”主唱人接唱:“差多差少主家垫。”饰新郎的艺人答话:“妈哟!还得我掏!”轮唱,是艺人们每人按坐的位置轮流各唱一段。如传统曲目《百草花》,就是采用轮唱形式。每人唱某一种花开像什么,然后引出一段小故事。唱完后,另一艺人再唱另一种花开像什么,再唱出一段小故事。整个坐场艺人每人轮流数次。南事先约好的某一艺人唱收尾词结束。 演出内容 锣鼓书的演出内容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占卜”仪式,古称“太卜”如今还保留着“掐卦”(沿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马前六壬卦”)和“笃笤”;第二种是“民间信仰”仪式,艺人称“社书”,俚人称“太保”。功能如同“社戏”。社书中又分四种类型,即:酬神保泰的“待佛书”、大型庙会城隍出巡时的“接厂”、专为病人驱邪逐疫的“谢菩萨”和专治疑难杂症的巫医行为的“按香台”。这些仪式所祭之神,主要为驱蝗大神刘猛将、抗金英雄岳飞、忠臣良将杨忠愍等等;第三种是唱“社书”仪式中,内容为劝人为善、言情小说、民间传奇故事等。 ==流行地区== 锣鼓书主要流行于上海郊东、西乡以及浙江嘉兴平湖一带。 ==经典剧目== 锣鼓书经典剧目有“小书”(即重唱的文书)与“大书”(即重说的武书)之别,但以“小书”居多,如《网船过渡》、《九更天》、《高桥八美图》、《双珠球》、《玉蜻蜓》、《珍珠塔》、《白蛇传》、《文武香球》等;“大书”则有《英烈传》、《罗通扫北》、《呼家将》、《后兴唐》、《七剑十三侠》等。《王婆骂鸡》、《芦花荡里稻谷香》等短篇节目,《打盐局》、《林冲夜奔》等中篇节目及《十二月野花名》、《螳螂做亲》等开篇节目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传承保护== 传承现状 由于时代的变迁,锣鼓书演出萎缩,老艺人相继谢世,现今能表演的艺人锐减至5人,整个锣鼓书已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急需加以扶持和保护。 保护措施 1996年南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曲艺之乡”以来,更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特色文化建设,尤其是锣鼓书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后,区文化馆专门编印了锣鼓书教材,建立了领导、保护、研究机构,成立了锣鼓书艺南汇锣鼓书走进中央电视台南汇文化馆第一代锣鼓书演员演出《王婆骂鸡》术协会、锣鼓书保护机构——海曲乡音艺术研究中心,并在6所学校中建立了锣鼓书艺术培训基地,对23所学校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在48个班级中对1729人进行锣鼓书艺术普及教育。 上海市南汇区为保护锣鼓书建立区、镇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建立工作运行的业务机制;广泛开展宣传,利用送戏下乡、广场文化等载体,向全社会营造特色文化的良好氛围。 传承人物 谈敬德,男,汉族,1942年生,上海人。1962年开始学习锣鼓书,并担任乐队伴奏,1963年起自学锣鼓书创作与作曲,1978年拜南汇曲艺团团长胡善言为师,后向上海二十多位民间艺人收集整理四十多年来锣鼓书的唱腔和相关历史。2006年担任南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办公室副主任,现为上海市南汇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熟知“手眼身步口,说表唱做击”等传统技艺。代表作品有《阿坤移沙》等。2017年8月10日,谈敬德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康文英,女,汉族,1962年生,上海人。1980年拜师学艺,1987年在上海市曲艺汇演中获一等奖,1997年至今为南汇区大团镇文化中心馆员。擅长锣鼓书演唱、表演以及敲打,并熟知“手眼身步口,说表唱做击”等传统技艺。从艺三十多年,演出作品二百多个,在区内群众文化中有一定影响。2017年8月10日,康文英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上海市南汇区申报的“锣鼓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获得“锣鼓书”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重要演出== 1992年春节,南汇县文化局组织40多人锣鼓书演出队代表上海市农委,在上海武警会堂向上海党政军备界慰问演出。 2004年4月,新场镇锣鼓书表演队应中央电视台邀请于《民歌中国》作展示演出。 2006年6月8,大团镇锣鼓书演出队将锣鼓书参加大团镇社区作广场文化演出。<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404500/ 锣鼓书]豆瓣读书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锣鼓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