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鑼鼓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鑼鼓書

鑼鼓書舊稱「太保書」,是在上海地區流傳民間曲藝之一,具有濃厚的鄉土風味與地方特點。

鑼鼓書以說唱形式表現,有道白、吟唱、獨唱、對唱等。內容為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與宗教儀式無關,僅用以樂神娛民。代表劇目有《網船過渡》《九更天》《高橋八美圖》《雙珠球》等。

鑼鼓書主要流行於上海郊東、西鄉以及浙江嘉興平湖一帶。2006年5月20日,上海市南匯區申報的「鑼鼓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22。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鑼鼓書

流行地區:上海郊東、西鄉以及浙江嘉興平湖

遺產類別:曲藝

始興年代:清代

申報地區:上海市南匯區

代表劇目:《網船過渡》《九更天》《高橋八美圖》《雙珠球》

遺產編號:Ⅴ-22

歷史淵源

鑼鼓書舊稱「太保書」,「太保」系由上海郊縣農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動「太卜」衍化而成。「太卜」儀式類似道教的道場,其目的是為生者驅瘟逐疫。儀式以說唱形式表現,有道白、吟唱、獨唱、對唱等。內容有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與宗教儀式無關,僅用以樂神娛民。久而久之,這種形式逐漸從宗教儀式中脫胎而出,發展為單獨的民間說唱形式。

明末清初,說唱「社書」的藝人走向茶館書場專事說書。

清嘉慶年間的代表人物南匯人顧秀春,在他的帶教下廣傳南匯和浦東大地,他的第三代傳人又傳到浦西及浙江省的平湖、嘉興等地。傳藝方式、口授心傳。此時鑼鼓書稱為「唱說因果」,用鏜鑼書鼓、鈸子演唱,因此出現了「太保書」、「鈸子書」、「敲單片」的名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太保書頗為繁盛。南匯城廂出現了專說太保書等的茶園「魯班閣」。下沙一帶因藝人代代相傳,成為薈萃太保書藝人的「太保窩」。外號黑皮的藝人徐連奎把太保書一直唱入上海市區城隍廟。抗日戰爭時期,太保書正式進入市區,當時較有影響的演員有胡善言、王俊發等。

1949年以後,僅有少數滬書藝人兼唱太保書。1957年,上海市文化局挖掘民間曲藝,藝人胡善言創作了現代中篇節目《打鹽局》,南匯縣文化館又推陳出新,編演了第一部以「鑼鼓書」為曲種名的現代短篇節目《蘆花盪里稻穀香》。從此,太保書改名為鑼鼓書,以革新面目漸漸復甦於業餘曲藝舞台。

藝術特色

演出形式

鑼鼓書演出形式是演員自擊鑼鼓,唱表說書。早期都是單人坐演,後逐漸改為雙人或多人站立說唱乃至表演唱。伴奏樂器亦逐漸增加,配有琵琶、揚琴等絲弦小樂隊,而常用的主要演出形式為單人說唱配樂隊。

演奏方式

鑼鼓書演奏方式由一根高繩上掛大鑼、小鑼。低繩起穩定大鑼、小鑼的作用,使鑼不至於受到敲擊後旋轉。「坐上首」人面前桌面上放一鑔一鈸。右腿膝蓋上綁紮碎板。左腳前掌踩一個略高於地面的繩套,繩的上端系在固定於桌面上「撥魚」的帶軸敲擊錘的尾端。懷抱四弦的「坐上首」人準備停當後,便招呼其他藝人在木桌的左右前側成扇形於木凳上坐好。大鑼、小鑼、鑔鈸、撥漁、散板、四弦這7種樂器由「坐上首」人一人負責擊奏並掌握節奏,其他藝人在笛、板胡、二胡、鼓板、木梆、三弦這幾種樂器中各司一件。配合「坐上首」人演唱。

演唱手法

鑼鼓書藝人們為使比較呆板的演唱顯得活躍,往往採用「答腔」和「輪唱」的演唱手法。「答腔」,就是主唱人上下句之間很多的時間間隙,由其他藝人飾其他角色答聲。如《高價姑娘》中主唱人既作為敘事人介紹情節,又飾演「高價姑娘」本人。主唱人飾演「姑娘」向親戚索要一系列的禮品後,又唱「親戚沒錢也好辦」時,另一藝人飾新郎,答話:「咋辦?」主唱人接唱:「差多差少主家墊。」飾新郎的藝人答話:「媽喲!還得我掏!」輪唱,是藝人們每人按坐的位置輪流各唱一段。如傳統曲目《百草花》,就是採用輪唱形式。每人唱某一種花開像什麼,然後引出一段小故事。唱完後,另一藝人再唱另一種花開像什麼,再唱出一段小故事。整個坐場藝人每人輪流數次。南事先約好的某一藝人唱收尾詞結束。

演出內容

鑼鼓書的演出內容共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占卜」儀式,古稱「太卜」如今還保留着「掐卦」(沿用三國時期諸葛亮的「馬前六壬卦」)和「篤笤」;第二種是「民間信仰」儀式,藝人稱「社書」,俚人稱「太保」。功能如同「社戲」。社書中又分四種類型,即:酬神保泰的「待佛書」、大型廟會城隍出巡時的「接廠」、專為病人驅邪逐疫的「謝菩薩」和專治疑難雜症的巫醫行為的「按香台」。這些儀式所祭之神,主要為驅蝗大神劉猛將、抗金英雄岳飛、忠臣良將楊忠愍等等;第三種是唱「社書」儀式中,內容為勸人為善、言情小說、民間傳奇故事等。

流行地區

鑼鼓書主要流行於上海郊東、西鄉以及浙江嘉興平湖一帶。

經典劇目

鑼鼓書經典劇目有「小書」(即重唱的文書)與「大書」(即重說的武書)之別,但以「小書」居多,如《網船過渡》、《九更天》、《高橋八美圖》、《雙珠球》、《玉蜻蜓》、《珍珠塔》、《白蛇傳》、《文武香球》等;「大書」則有《英烈傳》、《羅通掃北》、《呼家將》、《後興唐》、《七劍十三俠》等。《王婆罵雞》、《蘆花盪里稻穀香》等短篇節目,《打鹽局》、《林沖夜奔》等中篇節目及《十二月野花名》、《螳螂做親》等開篇節目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傳承保護

傳承現狀

由於時代的變遷,鑼鼓書演出萎縮,老藝人相繼謝世,現今能表演的藝人銳減至5人,整個鑼鼓書已到了難以生存的地步,急需加以扶持和保護。

保護措施

1996年南匯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曲藝之鄉」以來,更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特色文化建設,尤其是鑼鼓書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後,區文化館專門編印了鑼鼓書教材,建立了領導、保護、研究機構,成立了鑼鼓書藝南匯鑼鼓書走進中央電視台南匯文化館第一代鑼鼓書演員演出《王婆罵雞》術協會、鑼鼓書保護機構——海曲鄉音藝術研究中心,並在6所學校中建立了鑼鼓書藝術培訓基地,對23所學校音樂教師進行培訓,在48個班級中對1729人進行鑼鼓書藝術普及教育。

上海市南匯區為保護鑼鼓書建立區、鎮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加大資金投入;同時建立工作運行的業務機制;廣泛開展宣傳,利用送戲下鄉、廣場文化等載體,向全社會營造特色文化的良好氛圍。

傳承人物

談敬德,男,漢族,1942年生,上海人。1962年開始學習鑼鼓書,並擔任樂隊伴奏,1963年起自學鑼鼓書創作與作曲,1978年拜南匯曲藝團團長胡善言為師,後向上海二十多位民間藝人收集整理四十多年來鑼鼓書的唱腔和相關歷史。2006年擔任南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辦公室副主任,現為上海市南匯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熟知「手眼身步口,說表唱做擊」等傳統技藝。代表作品有《阿坤移沙》等。2017年8月10日,談敬德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康文英,女,漢族,1962年生,上海人。1980年拜師學藝,1987年在上海市曲藝匯演中獲一等獎,1997年至今為南匯區大團鎮文化中心館員。擅長鑼鼓書演唱、表演以及敲打,並熟知「手眼身步口,說表唱做擊」等傳統技藝。從藝三十多年,演出作品二百多個,在區內群眾文化中有一定影響。2017年8月10日,康文英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上海市南匯區申報的「鑼鼓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市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群眾文化藝術館、上海市浦東新區電影發行放映管理站)獲得「鑼鼓書」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重要演出

1992年春節,南匯縣文化局組織40多人鑼鼓書演出隊代表上海市農委,在上海武警會堂向上海黨政軍備界慰問演出。

2004年4月,新場鎮鑼鼓書表演隊應中央電視台邀請於《民歌中國》作展示演出。

2006年6月8,大團鎮鑼鼓書演出隊將鑼鼓書參加大團鎮社區作廣場文化演出。[1]

參考文獻

  1. 鑼鼓書豆瓣讀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