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长干曲四首·其二 崔颢 的原始碼
←
长干曲四首·其二 崔颢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长干曲四首·其二'''<br><img src="https://img.redocn.com/sheying/20200224/lanhuatexie_10829553.jpg.285.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ucai.redocn.com/dongwuzhiwu_6012436.html 圖片來自红动中国网]</small> |} '''长干曲四首·其二'''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二句描绘了男子与女子的共同背景——九江。九江之水,流淌不息,既是他们生活的见证,也是命运的纽带;后二句突然转折,点出了他们虽然有着共同的背景和地域联系,但却从未相识的遗憾。 == 原文 == 崔颢〔唐代〕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 译文 ==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你和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相识真是很遗憾。 == 鉴赏 ==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诗歌在语言上平白如话。从字面上看一览无余,是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江上偶遇的对话。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的情感——深深的眷念家乡的感情让它获得了流传至今的生命力。 在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一个舟行女子只因听到乡音,觉得可能是同乡,便全然不顾忌封建礼教的拘束而停舟相问,可见其心情的急切。而迫不及待地自报家门,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她盼望见到同乡的喜出望外的心情。这是因为乡音让她感到亲切,乡音让她产生要见到家乡亲人的冲动。这一切都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男子的答话是“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话虽是出自男子之口,却是对俩人共同的飘泊生涯的叹息,是长年流落在外的无奈。这叹息也是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诗人捕捉住一个生活场景,用白描手法抒写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既含蓄又生动,饶有生活趣味。 == 创作背景 == 崔颢《长干曲四首》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这组诗创作时间未能确证。此诗为其中之一。 == 简析 == 《长干曲四首·其二》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二句描绘了男子与女子的共同背景——九江。九江之水,流淌不息,既是他们生活的见证,也是命运的纽带;后二句突然转折,点出了他们虽然有着共同的背景和地域联系,但却从未相识的遗憾。诗中通过九江、长干这两个地域元素,巧妙地构建了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欣喜抑或遗憾,耐人寻味;全诗意在言外,余音袅袅。 == 崔颢 ==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508647475cf8.aspx 长干曲四首·其二]</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长干曲四首·其二 崔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