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鹿花菌 的原始碼
←
鹿花菌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鹿花菌</big> ''' |- | [[File:A031503955169946 change SB03B829Cb004.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dlxww.com/news/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02/20170829/A031503955169946_change_SB03B829Cb004.jpg 原图链接][http://www.dlxww.com/news/content/2017-08/29/content_2037682.htm 来自 大连新闻网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鹿花菌 别称:鹿花蕈,河豚菌 门:子囊菌门 纲:盘菌纲 目:盘菌目 科:平盘菌科 属:鹿花菌属 |} '''鹿花菌'''(学名Gyromitra esculenta),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它们生长在针叶林的沙质土壤,于春天及初夏长成。食用未处理的鹿花菌可以致命,中毒的征状包括在食用后几小时出现呕吐及腹泻,接着是头昏、昏睡及头痛。严重的可以导致谵妄及昏迷,5-7日后可能会死亡。但在[[斯堪地那维亚]]、[[东欧]]及[[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鹿花菌是一种著名的美食。一般在处理鹿花菌时会将之煮成半熟,处理后的鹿花菌可以作为西式蛋饼或汤的材料,或是可以嫩煎来吃。<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944600457726955&wfr=spider&for=pc 这东西,俗称“鹿花菌”,野外见到别乱碰,有毒能致人丧命!], 百家号, 2020-01-18</ref>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鹿花菌素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 分类及命名 == 鹿花菌首先是于1800年由Christian Hendrik Persoon所描述,并被分类在马鞍菌属下。 后来于1849年埃利亚斯·马格努斯·弗里斯(Elias Magnus Fries)将之分类到鹿花菌属下。鹿花菌属学名的古希腊文意思是“圆头饰带”。 种小名是拉丁文“可食用”的意思。 鹿花菌是假羊肚菌的一种,因它们的外观像羊肚菌。其他的假羊肚菌包括赭鹿花菌、[[卡罗来纳]]鹿花菌及大鹿花菌等,只含有少量,甚至没有鹿花菌素。 传统上认为鹿花菌是属于马鞍菌科的。核糖体DNA的研究发现鹿花菌较为接近平盘菌属,连同Pseudorhizina及Hydnotrya 组成新的平盘菌科分支。 == 特征 == 鹿花菌不规则的菌盖很像脑部,可以高10厘米及阔15厘米。初生长时菌盖是光滑的,逐渐会长出更多皱褶。菌盖可以是红色、紫色、枣色或金褐色。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鹿花菌菌盖呈红褐色。蕈柄是实心的,高3-6厘米及阔2-3厘米。气味芬芳,味道清淡。孢子印是白色的,孢子则是透明的,呈椭圆形,长17-22微米。鹿花菌的外观像羊肚菌,分别只在于羊肚菌较为对称,呈灰色、黄褐色或褐色。羊肚菌的菌盖也较大及深色。 鹿花菌,真菌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和北美。它在春季和初夏出现,一般生长在松柏树下的沙质土壤中。它的子实体(即蘑菇)呈不规则大脑形状,颜色一般是深 棕色,约10厘米高,15厘米宽,栖息在月6厘米高的白色粗壮的菌柄上。尽管属于有毒的不可食用菌种,但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欧、北美五大湖北部地区 等地,仍然是一种流行的美食。在西班牙,它是禁售的。在芬兰,它的售卖不被禁止,但必须伴有明确的警告标示和正确使用的详细说明。它不能生吃,食用时必须 把它煮的半熟,但即使是充分煮熟,也不能保证完全安全。 == 分布及生长地 == 鹿花菌生长在温带针叶林及落叶林的沙质土壤。它们很多时会长在松树下,有时也会在白杨树下。采集期是介乎4月至7月,比其他的要早,有时甚至会在溶雪期间长成。一些年间它们的数量可以很丰富,而在另一些年间则可以很稀有。在一些已开发的地方也可以见到它们生长,如溪流、木板、犁地、烧林及路边。 鹿花菌在北美洲的山区及北部针叶林(如内华达山脉及喀斯喀特山脉)尤为丰富,但其实其分布遍及整个大洲,并南至墨西哥。 它们在中欧也很普遍,较多分布在西部及山区。在[[北爱尔兰]]、[[土耳其]]西部的[[乌沙克省]]及东南岸安塔利亚省的卡斯(Kaş)也有纪录发现鹿花菌。 == 毒性 == 100年前,人们就已知道鹿花菌带有毒性。那时,人们以为多数食用鹿花菌后中毒是由于人体的过敏反应,而未加注意。直到20纪70年代,人们才相信鹿花菌是可以致命的。在东欧及[[斯堪地那维亚]],经常出现食用鹿花菌后死亡的事件,1971年,波兰统计因食用鹿花菌的死亡案例达23%。但由于处理得当,死亡率自20世纪中叶就开始下降:在1952~2002年的瑞典,就没有再出现鹿花菌的致命报告。<br> "鹿花菌素"的致死量幼儿为每公斤10~30毫克,成人每公斤20~50毫克,相当于约0.2~0.6公斤及0.4~1公斤的新鲜鹿花菌。不同地区的鹿花菌的毒性含量也不同,较高海拔的毒素含量较海拨低的少。<br> 食用鹿花菌后的中毒症状一般于食用后6~12小时内出现。初期先是反胃、呕吐及含血的腹泻,若呕吐及腹泻严重更会有脱水。再后来是眩晕、昏睡、手震、运动失调、眼球震颤,再后来开始头痛、发热。其他的真菌中毒很少会有这个征状。有的还表现在肾毒性、肝毒性及神经毒性。患者会出现黄疸、肝脏及脾脏涨大,血糖上升,接着下降,继而出现肝毒性。有时还会引发变性血红素血症,令患者呼吸困难及发绀。严重中毒的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问题,如精神错乱、肌肉自发性收缩及眩晕、瞳孔放大演变至昏迷、循环性虚脱及呼吸停止。 == 地理变化 == 不同地区的鹿花菌群落含有不同的毒性。在较高海拔的群落毒素含量较低地的少;另外在洛矶山脉西边的含量也较东边的少。 西边也曾出现中毒的个案,但总比欧洲的来得更少。 == 生物化学 == 鹿花菌的有毒成份一直难倒了研究人员,直至1968年才能分解出鹿花菌素。鹿花菌素是一种挥发溶解的肼复合物,在身体水解后成为一甲基肼。鹿花菌内也含有其他可以产生一甲基肼的衍生物,虽然含量较少,但对毒性的影响则不明。鹿花菌的毒素会与5-磷酸吡哆醛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肼,降低了谷氨酸脱羧酶的活跃性而影响了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生成,造成神经系统征状。一甲基肼会造成人体内的氧化压力,导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 在代谢一甲基肼时会产生N-甲基-N-甲酰肼(N-methyl-N-formylhydrazine),经细胞色素p450氧化代谢后会产生甲基根。甲基根会导致肝脏坏死。抑制二胺氧化酶会令组织胺水平上升,导致头痛、反胃、呕吐及腹痛。 == 征状 == 鹿花菌中毒的征状一般都是与消化道及神经系统有关。征状会于食用后的6-12小时内出现,也有严重的个案于食用后2小时就出现。初期征状发生在消化道,先是反胃、呕吐及含血的腹泻。若呕吐及腹泻严重更会有脱水。眩晕、昏睡、手震、运动失调、眼球震颤,及后来的头痛; 经常也会有发热,其他的真菌中毒很少会有这个征状。在大部份个案中,发热过后的2-6日就会康复。 一些个案中会出现没有征状的阶段,在初期征状后出现明显的毒性,如肾毒性、肝毒性及神经毒性。这些情况往往在1-3日后出现。患者会出现黄疸,肝脏及脾脏会涨大,一些的血糖水平会上升,接着下降,继而出现肝毒性。血管内的溶血会令红血球被破坏,增加了自由血红素及血红素尿,再造成肾毒性或肾衰竭。有时更会引发变性血红素血症,令患者呼吸困难及发绀。严重中毒的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问题,如精神错乱、肌肉自发性收缩及眩晕、瞳孔放大演变至昏迷、循环性虚脱及呼吸停止。5-7天后可能会死亡。 == 治疗 == 治疗都是辅助性的。在食用后几小时内用活性炭洗胃可以减轻中毒情况。不过,因为征状很多时较迟出现,患者往往未必得到治疗,限制了其效能。严重呕吐或腹泻的患者需要静脉输液。观察氧化血红素水平、电解质、肝脏及肾脏功能、验尿、及全血细胞计数来检查及处理不正常的地方。肾功能受损或衰竭可以透析来治疗。 出现溶血的患者需要输血来补充失去的红血球,变性血红素血症则需要以注射亚甲蓝。 维他命B6可以抵消一甲基肼造成的酶抑制作用,从而继续γ-氨基丁酸的合成,舒缓征状。 维他命B6只适合神经系统的征状,并不能舒缓肝毒性。初期可以服用每公斤25毫克,并可以在没有改善征状的情况下重复使用至15-30克。 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从而增加维他命B6的效能,故会用来控制晕眩。另外,一甲基肼是会抑制叶酸转变成亚叶酸,所以每天服用20-200毫克亚叶酸可以帮助治疗。 == 致癌性 == 一甲基肼、methylformylhydrazine 及鹿花菌素及生鹿花菌都被证实是致癌的。虽然鹿花菌对人类未必致癌,但也存在风险。毒素可能会积聚在体内鹿花菌可以分解出最少11种不同的肼,但潜在的致癌物未必可以煮成半熟来清除。 == 食用 == 虽然鹿花菌是有毒的,但在欧洲及北美洲多个国家都有出售。 以往波兰有出口到德国,但现时德国与及瑞士都禁止出售。 在瑞典也有警告食用鹿花菌的危险,并限制食店购买鹿花菌。 在保加尼亚仍有食用、售卖及出口鹿花菌。 在一些国家,如[[西班牙]]及庇利牛斯山东部,都将鹿花菌视为美食,有很多人经常食用鹿花菌而从来都没有发病。不过,鹿花菌仍然被列为有害的真菌,在西班牙售卖亦受到禁止。在[[芬兰]]仍可以买卖鹿花菌 ,但出售时必须有适当的警告及指示。也有处理后及罐头鹿花菌出售,可以即时食用。芬兰官方统计于2006年及2007年就分别有21.9吨及32.7吨的鹿花菌售出。于2002年就估计在芬兰每年食用了数百吨的鹿花菌。 在美国五大湖地区及一些西部州份也有食用鹿花菌。芬兰菜中会将鹿花菌夹在西式蛋饼中、或是与牛油一同嫩煎、或是夹在批中。另外,也可将鹿花菌煮汤。一般的调味料包括香芹、虾夷葱、莳萝及黑胡椒。 === 处理 === 只要除去大部份鹿花菌素,鹿花菌就可以安全食用。有建议可以先风干鹿花菌,再煮熟或直接烧烤就可以除去鹿花菌素。新鲜的鹿花菌可以先切片,以大量的水将之煮成半熟两次,每次需时5分钟及用清水冲洗。每一次煮都可以将鹿花菌素减少至十分之一。鹿花菌素会滤到水中,所以煮过的水必须倒去,并以清水补充。风干也可以降低鹿花菌素的浓度,十日风干就可以令鹿花菌素下降90%。不过,风干后最好都要煮熟鹿花菌。一甲基肼在87.5℃下会被蒸发。若蒸气积聚也可以造成鹿花菌素中毒,所以在室内煮鹿花菌时须留意通风问题。虽然煮沸,鹿花菌内仍会存留少量鹿花菌素。由于毒素有可能会积聚在体内,不断食用也存在着风险。 === 培植 === 已发现了低鹿花菌素含量的鹿花菌菌株,且已有培植这种菌株。故此将来可就培植更安全的菌株进行研究。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9 菌藻植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鹿花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