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利語,古印度語言,屬於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語,與梵語[1]十分相近,是印度西方所用的俗語(普拉克里特諸語言)。巴利語可以用各種文字書寫,比如婆羅米文、天城文,以及由巴利聖典協會的英國語言學家理斯·戴維斯所採用的適用於各種印度語言的拉丁字母轉寫。
起源
從字面上來看,巴利(Pāli),是線、行,或是文章、經典的意思,和注釋、評論(Attha-katha)相對。按南傳上座部的記載,稱傳誦巴利三藏的語言,為「摩揭陀語」(Magadhi),或「根本語」(Mula-Bhasa)。後來才叫其「聖典(Pali)語」,即「巴利語」。
據錫蘭上座部佛教的傳說,現存的《巴利語大藏經》就是阿育王的兒子摩哂陀(巴利語:Mahinda,梵語:Mahindra)帶到錫蘭去的版本,所以巴利語也就是摩揭陀語(Māgadhā nirutti,Māgadhikā bhāsā)。在公元前二六年前後以僧伽羅文字母記錄下來。在公元五世紀,覺音尊者將僧伽羅語(sīhaḷa-bhāsa)注釋書轉譯為巴利聖典語。
然而,據季羨林考證,根據語言學的特徵,巴利語應是屬於古印度西部的方言,與流行於東部的摩揭陀語不同[2]。印度地方現存的三十多件阿育王敕令中,屬於西部群的基爾納爾(Girnar)刻文,最接近巴利語。巴利佛教所屬的上座部,其根據地即是西部印度優禪尼(Ujjeni)為主的地方,且其附近地區發現的刻文也與巴利語相近。並且,把上座部佛教傳入錫蘭的摩哂陀長老,據說生於優禪尼,並在這裡出家。
在巴利語和摩揭陀俗語(Ardhamāgadhī)之間有很多顯著的相似性,摩揭陀俗語是保存在古代耆那教經典中的古老形式的摩揭陀語。摩揭陀俗語同巴利語在類似要點上不同於阿育王題刻的東部俗語。例如,摩揭陀俗語也不把r變更為l,並且在名詞變格中至少在很多押韻的地方顯示了結尾-o而非東部俗語的-e。這種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因為耆那教的創始者尼乾陀若提子(被教徒尊稱為大雄 Mahāvīra)和釋迦牟尼佛在相同的地域(摩揭陀國)傳教。
視頻
巴利語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梵語簡介,外語愛好者網站,2009-4-14
- ↑ 關於巴利語的幾個錯誤的說法,豆瓣,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