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23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的原始碼
←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 | 圖像 = [[ File:古诗鉴赏6.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11/c0533e384a844ed8b153f73dc0fe1682.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340346468_682281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和《绵竹县志》等文献记载,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于成都浣花溪畔营造草堂时,以诗代函,于其好友,绵竹县令韦续处觅得绵竹一丛,植于草堂,此竹至今尚存活于杜甫草堂。全诗法度谨严,音韵铿锵,充满对友人的情怀和对绵竹的挚爱之情。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返回「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