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99.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出血 的原始碼
←
出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出血.png | thumb | 300px | 出血 <br> [https://tw.mamaway.com/pregnancy-nursing-breastfeeding/?p=468 原圖鏈接] ]] '''出血'''根據出血原因可分為兩種:心臟或血管壁破裂的出血稱為破裂性出血; **[[毛細血管]]和[[細靜脈]]壁通透性增高的出血稱為漏出性出血。 *根據出血部位又可分為兩種:內出血是[[血液]]從血管流到血管外的體內; **外出血是血液從血管通過身體表面的傷口流到體外,亦包括通過身體本來已有的開口諸如口、鼻、耳、[[尿道]]、陰道、或[[肛門]]流出血液。 *一般來說,一個健康的人可以承受失去全身血液的10至15%而不產生嚴重問題,例如每次捐血一般會取去捐血者血容量的8至10%。 **流血如果出血引致血容量減少對身體是危險的,嚴重時可以致死。 *出血的分類: **1)動脈出血:出血速度快,且很難控制,如果不及時處理容易失血過多而死亡,常見於猛獸咬傷、嚴重切割傷。 **2)靜脈出血:出血速度比動脈出血慢,且容易控制,常見於切割傷。 **3)微血管出血:出血速度慢,會慢慢形成血塊,常見於擦傷。
返回「
出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