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14.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吕家河民歌 的原始碼
←
吕家河民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吕家河民歌</big> ''' |- | [[File:吕家河民歌.png|缩略图|居中|[http://www.hbyoo.com/uploadfile/image/20160816/20160816105703U9Y3I.pn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5%90%95%E5%AE%B6%E6%B2%B3%E6%B0%91%E6%AD%8C&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7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吕家河民歌'''流传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的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吕家河民歌历史悠久,早在周宣王时即已广为流传。吕家河的民歌按内容可分三类:阴歌、阳歌和长篇叙事诗。吕家河民歌的曲调十分优美,既有江南小调的缠绵,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放;既有中原曲调的圆润,又有西北民歌的高亢。吕家河民歌内容的时空跨度较大,远至黑暗混沌三皇五帝,近至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至于合作化时期,都有不少民歌涉及。吕家河民歌的曲调也多,大江南北的曲调在此多有反映。 2008年6月7日,吕家河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传统音乐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83。
返回「
吕家河民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