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8.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阳泉古八景 的原始碼
←
大阳泉古八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大阳泉古八景'''阳泉古村,山势嵯峨,水流澹逸,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可谓桃源胜境。《山西通志》卷七“景致”部分就记载平定州(清代以来,阳泉境域大多属平定州所辖)八景为:[[冠山雨过]]、[[帽石烟凝]]、[[清泉浸月]]、[[红楼晚照]]、[[阳泉春色]]、[[白岸秋霜]]、[[五渡平波]]、[[双林古寺]]。<ref>[https://jndsb.jxnews.com.cn/system/2024/10/23/020674007.shtml “1号公路”串起乡村振兴梦(图)]江南都市报</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7a9853a5c24cbd28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文昌古庙”景址在大阳泉村东南方向的“不老围”高地上,现为 阳泉五中宿舍楼前。 坐落在村东南一里许的文昌古庙,周围是“山路远谁到,石田平可耕”的层层梯田。文昌庙属塔楼式建筑,占地不多却高耸入云,非常醒目壮观,它结构严谨,形制古雅。庙分上下两层内供身着绿袍的文昌帝君和执笔捧斗的 魁星。它是大阳泉村的 标志性建筑。可惜至今还没有找到它的文字资料,史料记载只有一个传说而已。祖传此庙是一个手艺十分精湛,名望极高的工匠承揽的。人们只记得他姓冯,都称他为冯 揽头,据说冯揽头不用吊线,便可修成一座精美的 垂花门楼。在修文昌庙时更是露了一手令人惊奇的绝活,当文昌庙修到第二层快完工时,主持人觉的第二层不够敞亮不够高,希望二层加高,此时的柱梁斗拱均已固定,四面砌砖业已完成,冯揽头面无难色, 镇定自若,调动人力,[[土打土闹]],进行 高空作业,在不拆动一砖一瓦的情况下,硬是将低柱换上了高柱子。冯揽头在文昌庙“ 偷梁换柱”的故事,在乡里传为美谈。 “饮马坑泉”:景址在原木材公司院内。 平定州志记载:“阳泉, 泉源有五,一在村南涧中俗称饮马坑。” 饮马坑泉在村南琼瑶山谷地,地处平地漾水, 激浪扬花,清澈碧透,冬暖夏凉;人们将此泉挖坑蓄水,上面加上方形井石,坚固耐用,形状美观.村中流传着一首古诗: 夏夜聚"龙宫",眺望关帝祠; 静听铃铛声,知是赤兔饮。 此诗是说:夏日天气炎热,夜间人们就到村南的 五龙宫门口去纳凉, 月光下琼瑶山上关帝祠隐约可见,在夜深人静时,可听到马的铃铛声响,那就是 关公的赤马在坑边饮水。这首小诗说出了饮马坑泉的来历。 “节孝牌坊”景址在村街心广场,广育祠后墙东边。 节孝牌坊立在广育祠和义学堂之间的巷口,村里人把牌坊叫成牌楼,这条巷也因巷口立有牌楼而叫成 牌楼巷。 “节孝牌坊”宽4米,高约5米,两根高约3米多、边宽0。4米的方形沙石柱,四周雕边,竖立在雕琢考究的石坐上,石柱上方两根横梁中镶嵌着长3米宽0。5米的 青石板。顶上有木制的牌匾,竖写着“ 节孝坊”一个大字。节孝牌坊上有 栏板,昂头,斗拱来烘托修饰,显得古朴大方幽雅壮观,成了村内街巷的一个 靓点。 节孝坊由平定州官出资修建。据平定州志载文“大阳泉村增生白呈懿,配室延氏,二十三岁夫亡,遗孤甫四岁,孝养姑翁,教子成立逾七旬,旌表建坊。”这个节孝牌坊是为表彰白延氏而立。 修建牌坊的时间,大约是清雍正五年(1727)此时的白延氏之子白介已是岁进士,其侄白环也在 浙江嘉兴府任 同知。旌封当在情理中。
返回「
大阳泉古八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