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27.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心理学与教育 的原始碼
←
心理学与教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心理学与教育</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8904/20141202163507-140963555.jpg/3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73188840&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28904%2F20141202163507-140963555.jpg%2F300&type=1&category=#simple_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本书在成书过程中努力贯彻了如下原则: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适当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心理的一般特点及有关理论,同时又必须注意结合现实教育教学实际。本书既包含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又提供了各种实际教育教学事例,便于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二、科学性与可读性相兼容。未来教师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才能真正有效地指导实践,但科学并不必然意味着晦涩难懂。本书在介绍已有理论认识和研究结果时, 结合生活实际努力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基础性与前沿性相贯通。向师范学生传递基础内容还是前沿知识,历来是存在很大争论的焦点问题。本书在努力吸收传统研究菁华的同时,力争反映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动向,以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
返回「
心理学与教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