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11.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肝豆状核变性 的原始碼
←
肝豆状核变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肝豆状核变性.jpeg|有框|右|<big>肝豆状核变性</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24/5dc56460b30b439d899cc530211cbf19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07385996_377335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肝豆状核变性'''(英语: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亦称威尔森氏症(英语:Wilson's Disease),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的体内会积聚铜。典型的症状都跟脑部和肝脏有关,[[肝脏]]相关症状有呕吐、衰弱、腹水、腿部水肿、出现黄疸以及搔痒。脑部相关症状则有颤抖、[[肌肉]]僵直、说话有困难、人格变异、焦虑以及出现幻觉。 肝豆状核变性系为一种肝豆状(又称 ATP7B)[[基因]]内发生的隐性突变。患者必然是从双亲之一[[遗传]]了突变复制基因。要确诊此症并不容易,而且常常会需要做许多[[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及肝脏活体组织切片;或许也需要患者的家人也接受基因检测。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式以改变[[饮食]]和药物为主,改变饮食有低铜饮食及避免使用铜制炊具<ref>[https://www.sohu.com/a/304083693_710886 肝豆状核变性的饮食 ],搜狐,2019-03-27</ref>,使用药物为螯合物,如曲恩汀、D-青霉胺和锌补充剂。并发症有肝衰竭,[[肝癌]]和肾小管性酸中毒。若患者患有肝衰竭或其他治疗方式都不见效,或许会采用肝脏移植。 约每30,000人中会出现一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通常症状显现于5至35岁之间,患者的男女比例一致。早在1854年,Friedrich Theodor von Frerichs就留有肝豆状核变性的记叙,因山穆·威尔森研究贡献卓越,此症的别名就以他之名广为流传。
返回「
肝豆状核变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