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44.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讽刺与幽默 的原始碼
←
讽刺与幽默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讽刺与幽默</big>''' |- |<center><img src=https://p3.itc.cn/q_70/images01/20230408/0a4478dc685f4bbeb98224c0a9309b43.jpe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p3.itc.cn/q_70/images01/20230408/0a4478dc685f4bbeb98224c0a9309b43.jpe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讽刺与幽默'''讽刺与幽默像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生。讽刺之中含着幽默,幽默之中又带着讽刺。<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13335.html 讽刺与幽默 故宫历史网] </ref> 把讽刺和幽默的手法用于对联中,可以淋漓地嬉笑怒骂,可以委婉地批评规劝。人们读了之后,高兴的,有时会欣然一笑,有时会捧腹大笑;不高兴的,或如骨鲠在喉,或如芒刺在背。郭沫若同志十四岁离家去乐山读书,进城时见到守门官吏衙役横行乡里,对老百姓肆意敲诈勒索,挑一担粪要捐一个铜板。这激起了意气少年的满腔愤怒,于是就写下一副兼带讽刺和揭露的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有屁无捐。 从古至今,这类含有讽刺与幽默意味的对联层出不穷。清代文廷式《[[闻尘偶记]]》中写道,中日甲午战争和议达成后,慈禧太后粉饰太平,大庆寿辰,有人就在城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不久后社会上又传出一副对联: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这两副对联是对慈禧太后一边卖国,一边庆寿可耻行径的辛辣讽刺。下边的一联,相传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名画家吴湖帆为讽刺汉奸梁鸿志、吴用威而作的对联: 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这副对联用了两个历史故事中的四个人名:其中,孟光是梁鸿的妻子,封建时代“举案齐眉”的佳话就是源自他们两人的故事;吴用是宋江的军师,人称智多星。此联的巧妙之处,在于嵌字浑然天成,还颇带些歇后语的味道,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对这两个汉奸丑恶灵魂和无耻面目的无情揭露。 清代有个叫蒋伯生的官吏,在外做官期间狠刮了好大一笔钱后罢官回乡,盖了一座园子。他的弟弟实在看不下去,就在园邸建成的那天,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造成东倒西歪屋; 用尽贪赃枉法钱。 这位蒋大人见了这副对联只干笑一阵,说不出一句话来。还有个叫陈本钦的长沙巡抚,他在任职期间忽然提出要给自己修书院和楼房,于是他巧立名目,募捐纳税,大肆搜刮。快要完工的时候,有人写了一副对联: 一木焉能支大厦; 欠金何必起高楼。 联中的“一木”合起来是本字,“[[欠金]]”合起来是钦字。作联的人巧妙地用对联的形式对陈本钦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讽刺。另外,清代一个叫乌达峰的尚书和一个叫恽次远的学士,一同被派到浙江主持考试。可这位乌尚书一肚子草包,那位恽学士又是个大烟鬼。有人就因此为这两位官员题了副对联: 乌不如人,胸中只少半点墨; 军无斗志,身边常倚一条枪。 它以乌、恽两人的姓做文章,用讽刺性的笔调将二人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加以描绘。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说,害死岳飞的秦桧是个遗臭千古、万人唾骂的卖国奸贼,因此清代的阮元在西湖岳坟的对联中对他进行了幽默地讽刺。他以秦桧夫妇的口吻用追悔的口气写道: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秦桧 啤!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王氏 上下联分别贴在岳飞庙中铁铸的秦桧与王氏的像上,联中幽默里含讽刺,风趣中有痛斥,连阮元本人以后谒岳飞庙时见了这副对联也不禁失笑。 还有的对联以幽默的笔调讽刺了封建社会的人情世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中就有一些是关于对封建迷信思想进行讽刺的内容,也颇具含义,下面是财神庙里的一副对联: 颇有几文钱,你也求,我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如何! 下面这副挽联是为某道士写的,它同样是用[[幽默]]的笔调[[讽刺]]了迷信的骗人本质: 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 唤不灵天尊,拜不灵天尊,两足朝天莫怪天尊。 而这一副城隍庙的对联,模仿阎王对死者说话的口气,也很幽默: 德之不修,吾以汝为死矣! 过而不改,子亦未见我乎? 张毕来先生曾在他的《清初士大夫禅悦之风与<红楼梦》一文中指出,这副对联反映了儒教与佛教的密切关系,不过他没有引“[[德之不修]]”与“过而不改”两句,只引了上下联的后两句,而这后两句出自《[[论语]]》。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当时,清朝政府中有个大臣叫那桐,他是一个顽固派,有严重的排外思想。而他的府第又离东交民巷(当时各外国大使馆所在地)很近。所以他曾写下一副对联自嘲: 与鬼为邻; 望洋兴叹。 可是,这个顽固派大臣,最后被崇洋媚外,卖国投降的慈禧给杀了。 还有一些对联幽默、诙谐却不含有任何讽刺意义,也值得人们欣赏玩味。比如《楹联三话》录载的两副酒肆联,其中一副是: 刘伶借问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佳。 联中古代两位以饮酒着称的名士、诗人一问一答,店家在诙谐之中为自己的酒店做了鼓吹。虽然说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但是夸得十分巧妙。另一联是: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D%E5%88%BA%E4%B8%8E%E5%B9%BD%E9%BB%98/10079434?fr=aladdin 讽刺与幽默 百度] </ref>
返回「
讽刺与幽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