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251.9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上宅文化遗址 的原始碼
←
上宅文化遗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上宅文化遗址</big> ''' |- | [[File:上宅文化遗址.jpg|350px|缩略图|居中|[http://image.naic.org.cn/uploadfile/2017/0728/1501220024946913.jpg 原图链接][http://www.naic.org.cn/html/2017/pgq_0728/9336.html 来自 古建中国网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 文 名 ''':上宅文化遗址 '''位 置''':平谷区 '''创 建''':1989年 '''荣誉称号''':市级民俗村,<br>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上宅文化遗址''',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内。包括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 上宅文化遗址,填补了北京史的空白,属于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989年建成上宅文化陈列馆,是中国第一所以考古学文化命名的专题陈列馆<ref>[http://www.beijingmuseum.gov.cn/art/2012/12/3/art_2684_67604.html 上宅文化陈列馆],北京数字博物馆,2012-12-3</ref>, 2019年5月16日,上宅文化遗址已正式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并筹建上宅文化博物馆和上宅考古遗址公园。 ==历史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上宅村一处埋藏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遗址位于上宅村西北的一块台地上。上宅遗址所出土的陶器、石器多达5000 余件。其中就包括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石雕——[[石猴]]<ref>[http://bjwb.bjd.com.cn/html/2019-11/01/content_12426563.htm 石雕小猴制作生动精巧],北京晚报,2019-11-1</ref>,和出土年代较早而造型最精致的工艺品——[[陶塑猪头]]等。因上宅遗址出土器物众多,具有代表性且发掘时间较早,[[考古学家]]们便将这一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遗存称为上宅文化。 西有[[周口店]],东有上宅,这是就[[北京]]而言。上宅文化遗址位于京东平谷境内,距今约六千至八千年,应属[[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曾有专家论道:上宅文化早于[[西安半坡]]。 ==北埝头遗址== 位于大兴庄镇北埝头村,洳河南岸的台地。1984年发现,清理房址10座。1988年秋、1989年春对遗址进行发掘,发现房址3座及属于上宅文化的[[陶器]]、[[石器]]等遗物数百件。遗址高出河床7米,东西宽50米,南北长120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5~2.5米,有两汉时期的墓葬打破早期遗址。 ①居住遗址。共发掘10座,分布较集中,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多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有3座是抹角之形,直径在2.5~4米之间。门开在东面或南面。在房址靠内壁的底部,有柱穴的遗迹。居住地面经过火的烘烤,表面是一层5~6厘米厚的红烧土,火候不均,颜色斑驳,硬度不一。在每个房址的地面中部附近,都有1个或2个埋在地下的深腹陶罐,用以放置炭火,保存火种。罐口沿露出地面6厘米,罐内存较多的木炭渣和烬土。在陶罐周围的地上有较多的红烧土碎块和木炭碴。 ②出土文物。房址及周围地面出土陶器93件<ref>[http://bjwb.bjd.com.cn/images/2019-12/10/34/34.pdf 东有上宅],北京晚报,2019-12-10</ref>。均为手制,较规整,胎较厚。 ==上宅遗址== 位于韩庄乡上宅村北山坡台地。1984年发现并试掘,1985年~1988年进行考古发掘。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5 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5~4米。总发掘面积3 500余平方米,出土器物3 000余件。发掘出长80余米、宽9米的东西走向灰沟1条和陶窑1座。 ==文化陈列== 上宅文化陈列馆位于金海湖西侧。建于1987年,1989年开馆。展馆占地面积8 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 284平方米。展厅面积907平方米。馆内陈列主要是上宅文化及周围考古的科研成果。 陈列馆分为2层展厅,第1层展厅为上宅文化的专题陈列,共有展线230米,照片42幅,图片资料23幅,文物132件。展览共分4区:第1区介绍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概况;第2区陈列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100余件;第3、4区分别介绍北京地区环境考古及发掘现场情况,各级领导视察、专家工作情况。第2层展厅举办临时展览。 ==“北京新石器时代的代表”== 早在50万年以前,已有北京猿人旧石器<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zhishi/7/5417bc.htm 旧石器时代],词典网</ref>文化开始出现在今城西南的周口店,距今约一万年,又有新石器文化陆续出现于昌平雪山、房山镇江营和平谷上宅等地。远古时期,[[平谷盆地]]和[[泃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及环境气候为先民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参与北埝头遗址发掘的[[北京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郁金城]]先生认为,上宅文化距今约7500年到6500年。 ==出土的石猴== 《[[平谷文物志]]》记载,北埝头遗址发现聚落一处,位于燕山南麓错河(泃河支流)南岸的台地上,台地高出河床约7米,共发现10座房址,椭圆形半地穴建筑,直径在2.5到4米,直接挖于生土上。聚落内房屋大小没有明显差别,建造均不很精整,推测当时的社会应当为比较简单的平等社会。扣除室内火塘区、储物区、工作区,房屋的规模一般可供3-4人睡卧,应当是一个核心家庭的规模,整个聚落至少是一个大家庭的规模。 在每个房址的地面中部附近,都发现了一两个埋在地下的深腹罐,罐口稍露出地面,罐内存较多的木炭渣和灰烬土。在陶罐周围的地上发现了较多的红烧土碎块和木炭渣,估计这个深腹罐就是当时的“火种罐”。从遗址可以看出,当时人们选择在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的黄土台地上建造房屋,已经形成了定居的聚落点,居住遗址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氏族部落的生活景象。 == 狩猎采集同时开始旱作农业== 新石器时代磨光石器的制造,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大进步,人类社会终于形成,农业生产开始发展。 北埝头、上宅两处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类的器物绝大多数为石质。主要是打制、琢制、磨制、压削的大型石器和一些细石器,共2000余件。磨盘和磨棒残留有淀粉粒,其中既有栽培的[[粟]]和[[黍]],又有采集的橡子,可以推断,农业和采集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当时的生产工具以斧、铲、凿、纺轮、盘状器、磨盘、磨棒为主,刮削器、石叶、石片、镞等细石器约占三分之一。和北京地区新石器早期遗存相比,上宅文化出土的打制石器有所减少,磨制石器大为增加。比如石铲,可以挖掘或者翻土,一般用于农业或挖沟穴、修屋、筑墓等,是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生产工具;而石磨盘与石磨棒配合使用,主要用于谷物加工,这正是从新石器早期向中期过渡的特征之一,表明狩猎、采集依然重要但成分比重在降低,而粟黍类旱作农业已有了较快的发展。 == 纹饰和雕塑显示艺术追求== 远古时代人类没有文字可以表达情感、传递思想,但是追求美的艺术之花已经蓬勃地绽放了。 上宅文化出土的陶器较多,可复原的近千件,主要有深腹罐、钵、碗、杯、勺、器盖等,其中圈足器和深腹罐是代表器型,口沿特征明显,都是厚圆唇。有意思的是,很多陶器外表都有繁复细致的装饰,大部分是以抹[[压条纹]]、[[划纹]]、压印之字纹、蓖点纹等组成的双∽纹、三角纹、叶脉纹、羽状纹、波纹,花样繁多,富于变化。 除此之外,遗址还出土了陶羊头、陶熊头、陶塑猪头、石羊、小石龟和石猴等。这些以动物造型为题材的雕塑别致逼真,展现了当时手工艺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惊人的雕塑技术。其中一枚陶塑猪头是目前我国出土年代较早而造型最精真的一件工艺品<ref>[http://www.kaogu.cn/cn/kaoguyuandi/kaogusuibi/2018/0517/61987.html?1526605619 上宅——北京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中国考古,2018-05-17</ref>,在国内其它地方出土的时代相近的陶猪头,造型精巧程度远不能和其相比。而上宅出土的石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最逼真的石雕之一。 在两处遗址中都出土了一种罕见的鸟首形陶器,有鸟首支架形陶器、鸟首形陶柱和鸟首镂空器。根据形制推测,这些器物应是用于祭祀,而这种图腾据推测应是一种鸟。 上宅文化发掘的[[石器]]和[[陶器]],在当时是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在今天则是远古文化的标志,不仅凝聚着先民的劳动汗水,更流淌着远古文明闪光的智慧。 ==意义== 上宅文化早已逝去,而其遗迹和遗物穿越数千年的时光,无声地讲述这片土地久远的文明。 上宅和北埝头遗址为燕山南麓新石器文化较早阶段的研究增添了新材料,使北京及附近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面貌更加清晰,对于研究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民的生活习俗、社会关系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视频== ===<center> 上宅文化遗址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iDisplay:i3013xr5g2r|560|390|qq}}</center> <center> 游上宅文化陈列馆 感受7000年上宅文化 </center> <center>{{#iDisplay:e0027ydee86|560|390|qq}}</center> <center>周口店猿人遗址</center> <center>{{#iDisplay:t05384ldojl|560|390|qq}}</center> <center> 历史那些事儿:第3期 北京猿人 </center> <center>{{#iDisplay:w30081xpw8s|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上宅文化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