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90.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世界历史名词审定委员会 的原始碼
←
世界历史名词审定委员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6.itc.cn/images01/20211212/558e6483a3e1459396444905b54367f2.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507409899_10030294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世界历史名词审定委员会'''2008年12月22日,[[世界]]历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为吴恩远先生。《世界历史名词》包含综合,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美国、加拿大、欧洲,近现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近现代俄罗斯、东欧、高加索、中亚等五个部分,共计4461条,全部词条都给出了定义或释义。2013年由全国名词委正式公布。 ==历届成员组成== ===第一届=== 顾 问:武寅 廖学盛 于沛 主 任:吴恩远 副主任:周荣耀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正 毕健康 刘军 刘晖春 李世安 吴必康 赵文洪 侯建新 徐蓝 徐建新 黄立茀 梅雪芹 彭小瑜 [[秘书]]长:姜南 学术秘书:陆晓芳 ==相关资讯== ===《世界历史名词》(定义版)(2013)===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世界历史名词,共计4461条。其内容包括综合,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美国、[[加拿大]]、欧洲,近现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近现代俄罗斯、东欧、[[高加索]]、中亚等5个部分。这些名词是科研<ref>[https://www.sohu.com/a/465473654_120873446 科研的六个层次] ,搜狐,2021-05-09 </ref>、[[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世界历史规范名词。 ===天文学、植物学、语言学、世界历史、病理学五学者谈名词审定=== ====统一的名词是科学研究的基石==== 周有光先生说过,[[语言]]使人类区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区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区别于落后。作为用文字提炼、表达、传播科学的语言,术语的规范与统一是所有学科建设的基础。《文汇学人》在北京拜访了五位不同学科的学者,他们均参加过名词审定,深知这份工作之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国学界有那么一批热爱科学、甘于奉献的人,这是一件幸事”====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推进[[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之前,要看看哪个学科在先,结果发现南北之争、门户之见比较麻烦,很多学科在第一步就碰到了障碍。天文学起步较早,也有自己的审定委员会,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后便挂靠过去,承担天文学名词的审定工作。我们拿这段历史开玩笑说,“还没组建家庭,就有了孩子。” 国家对于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名词委当时的地位相当于体委和民委。我们接到两个任务,一是修订以前出版的天文学名词,因为太多年没有动了(中国天文学会在1922年成立后,拟定统一的天文学名词,1933年经当时的[[教育部]]核定出版了第一本《天文学名词》;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修订和增补,编辑了新的《天文学名词》,于1952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颁布),二是筹建国标,提出新的体例,用汉字作为字头,排列不是按照笔顺或是音序。我们把天文学科分为10个部分,天体测量、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天文学史、天文仪器、[[太阳]]、[[恒星]]、星系、宇宙学,以及空间天文。这个方案先试点,后来就成了样本。所以说,天文学名词审定的最大贡献不只是开了个头,还创造了大家都在遵循的体例。 1987年,第1版出来后(收录科研、[[教学]]、生产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使用的天文学规范名词1956条),名词委有了新的打算,要求包括天文学在内的一些学科加注定义,根据他们制定的规范,用非常简短的表述给每一个名词注释。这样的想法不是那么容易付诸实践。物理学那边说,有些名词是无法注释的,天文学这边也有同感,比如“时间”、“空间”这样的名词。为了搁置争议,名词委开了绿灯,最上层的名词不加定义,因为就算把全世界的天文学家聚在一起也没办法形成统一意见。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尽量把注释表述得清楚易懂,有时为了一个说法争得面红耳赤。在[[天文学]]之后,物理学也完成了他们的名词注释。审定工作很辛苦,但也光荣。要知道,名词委这个机构是不发工资的,需要参与的专家和学者无私奉献,每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都是如此。中国学界有那么一批热爱科学、甘于奉献的人,这是一件幸事。 进入21世纪后,天文学名词已经完成了第2版的编辑。这时我们开始考虑“[[互联网]]+<ref>[https://www.sohu.com/a/232188649_164723 “互联网+”的八大特点 ],搜狐,2018-05-19</ref>名词审定”,把收集到名词用邮件的方式发给各个委员来审定。后来直接把数据库放在网上,效率就更高了,在确定一个新词的中文译名时,可能一天之内就解决了问题。我们建了一个天文学名词的网站,供大家免费查询,加入会员还能参与名词审定。说到这,不得不提我们引进的一个人才,他叫崔辰州,原来从事[[计算机]]工作,是一个天文爱好者。来到国家天文台后,他看准了新鲜事物的发展方向,把国内外的天文信息收罗起来,帮着搭建了中国虚拟天文台。 放眼世界,中国天文学的历史比较独特。4000年前就开始萌芽、自然生长。古时没有国际交流、亦没有受到两河流域的影响,完全是根据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之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于天象特别重视,[[二十四史]]的每一卷都有天文志。赤道、黄道、赤经、赤纬,这些并非舶来品,而是中国本土的,构成了一套自己的天文学名词体系。1921年,国际天文联合会成立,中国的天文学人敏锐地意识到这门科学需要跨国交流与共享,于是次年加入。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渐渐知道了天体物理以及更先进的天文学,人们的刻板认识不再囿于天圆地方。为了做好知识的普及,引入西方的天文学名词并依据中国传统形成对应的中文表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牛顿在1666年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称其“spectrum”。到了中国,我们采用“[[光谱]]”一词,不用过多解释,公众看到就很容易理解。再比如“quasar”,可能会陌生,但一说“类星体”,传播的效果就大大提升了。另外,天文学史的一些名词属于中国特有,我们就提出来,有些音译,有些意译,这种情况和中医药类似。不光是天文学界,整个科学界都很清楚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 再说说我是怎么与名词审定工作打上交道的。1952年,我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任职,而中国天文学会也挂靠在这个单位,我顺理成章地成为学会的一员。除了熟悉天文学的英文名词,我的俄文水平也不差,当时号召学习苏联,正好在名词审定中派上了用场。我到南京后不久,戴文赛先生从北京大学调到南京大学,我们之前就相识,我在大学期间还参加过他组织的天文学习小组。1957年,戴先生作为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委员会主任,主持审定由我和沈良照先生编订的天文学名词初稿(俄英中对照),次年完成终审,后以俄英中、英俄中、中英俄三种版式出版。那时做事非常辛苦,要投入大量时间做卡片,没有感情的话肯定坚持不下去,在收集和审定名词的过程中,我担任他的助手。戴先生毕业于剑桥大学,抗战期间回国,在内迁[[昆明]]的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任研究员。他对天文学名词有着浓厚兴趣,尤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关于恒星、星群、星团、星际物质、星云、星系、星系群、星系团以及各个天体层次的新词,他都能给出权威的修改和定名意见。 天文学在名词委的指导下开展了30多年的名词审定[[工作]],从第一届委员会起,坚持做到现在的老人可能只有我了。让我欣慰的是,我们的人才没有断档,名词审定工作可以继续推进,而其他一些学科就在面临这样的烦恼。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
返回「
世界历史名词审定委员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