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0.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医诊断学 的原始碼
←
中医诊断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中医诊断学</big>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mianfeiwendang.com%2Fpic%2Fd57a7465f3023381e3bd03fb%2F1-810-jpg_6-1080-0-0-1080.jpg&refer=http%3A%2F%2Fwww.mianfeiwendan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6054410&t=1ac03417c72a3024e6e3f6dd1cffcbb2/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width="250" ></center><small>[http://www.mianfeiwendang.com/doc/d57a7465f3023381e3bd03fb 圖片來自原创力文档网]</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ref>[https://www.zysj.com.cn/lilunshuji/zhenduanxue/index.html 《中医诊断学》],中医世家,</ref> ==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诊法==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表现,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病态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病人的动脉脉搏和触按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而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者。 症状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诊病== 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对于临床上的各种具体疾病,进行分析判断而作出的诊断,是为病名。因而病名是各种具体疾病的代名词。如疟疾、痢疾、肺痈、痫病、消渴、滑胎、痛经、麻疹、夏季热、红丝疔、乳癖、脓疱疮、牛皮癣、内痔、股骨骨折、白喉、圆翳内障等,都是病名。病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 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应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还不可能对疾病的病种进行辨别,难以作出病名诊断。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对疾病怎样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作初步介绍。 ==辨证==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以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证为症状者,亦有称病为证者。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的各种辨证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病案== 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病案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病案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作如实地记录。 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病案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而也属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之一。 ==四诊== 也叫诊法,是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诊,是通过观察神色,形态两个方面来了解一般的情况,并结合舌诊来进一步帮助判定疾病的性质。三岁以下的小孩还可以通过看指纹来辅助诊断。闻诊 包括听病人的讲话、呼吸、咳嗽、呃逆等。二、嗅气味 包括嗅身体、口腔、和多种排泄物的气味等。问诊 问诊是四诊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细致的问诊,往往可以为正确的诊断找到线索。问诊的内容,大致与西医相同,要了解患者的主要病痛所在;发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治疗的情况(包括服药后的反应),既往病史,以及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思想情况、家族病史等等。切诊 包括切脉和对四肢、躯干部位的触诊。它是在人体的一定部位,采用按、触等方法,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 ==八纲== 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张景岳称为“阴阳”、“六变”。四诊所得的一切资料,须用八纲加以归纳分析:寒热是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是分别邪正的盛衰;而阴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它从总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别疾病属阴属阳,为治疗指明总的方向。 ==辨证== 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七情、卫气营血、八纲、六淫和三焦辨证。各种辨证既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又有相互联系,并且都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诊断与病案== 诊断分常见疾病诊断和征候诊断两个方面。疾病诊断简称诊病。就是对患者所患疾病以高度概括,并给以恰当的病名。征候诊断即辨证,是对所患疾病某一阶段中证候的判断。病案,古称“诊籍,又叫医案,是临床的写实。它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治疗经过与结果等,都如实地记录下来,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病案分析统计,经验总结,医院管理等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因此,临床各科都应有完整病历、病案记录。 ==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27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清代李延星《[[脉诀汇辨]]》、贺升平《[[脉要图注详解]]》等把脉学与生理、病理及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舌诊方面,继元代杜清碧增补敖氏《[[伤寒金镜录]]》后,明代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清代张登的《[[伤寒舌鉴]]》,傅松元的《[[舌胎统志]]》等对察舌辨证多有研究。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地介绍四诊理论和方法,便于实用。 明清时期对辨证的研究更为深入,尤以伤寒、温病的诊断与辨证最为突出。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特别是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都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大法。明清重《[[伤寒论]]》,致力于六经辨证研究的约百余家,各有精避见解。如明初王初道的《[[医经溯洄集]]》、清代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等等。明清创温病的辨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焦辨证,分别开创了对温热病病变表坎特征与转变规律的研究。 近代,诊断学的发展较慢。1917年,曹炳章著《[[彩图辨舌指南]]》,把辨舌诊断与治法并提,内容翔实,多为经验之谈。中国建国以来,中医诊断学受到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获得了新的苗头与成就。例如:运用电子仪器描记脉图研究脉学,以微型电子计算机输入常见病辨证论治系统研究辩证学等等。为中医诊病、辨证开避了新途径。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是以直观的方法从总体方面看待其关系,构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 中医学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因果联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产生全身性的病理反应,全身的病理变化又可反映于局部。因此,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现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思考,便可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就是说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测内,观察事物表现的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出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便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 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灵枢·论疾诊尺]]》说“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内脏所发生的疾病,认识了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候。所以《[[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如《[[灵枢·五色]]》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内而脏腑、外而胸背的整个人体皆分属于其中,并说:“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便是察面部的情况,以测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 又如早在《[[素问·五脏别论]]》便有“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说,《[[难经·一难]]》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于是详细审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临床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有诊断全身疾病的意义。因而有人说,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 ==以常衡变==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恒,指正常、常规;奇,指异常、变动;揆度,观察比较、推测揣度的意义。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色泽,脉象的虚、实、细、洪,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作出判别的。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并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也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诊断原则== 疾病的病情变化极其错综复杂,医生要在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他除了应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外,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外;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脏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辨证方法== 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 如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要进一步辩证到底是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就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由此可知,仔细地辨证,就可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为正确,在治疗上就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四诊合参== 诊断疾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那么就要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四诊并用,并不等于面面俱到。由于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四诊并重,是因为四诊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它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此外,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征候的表现有真象,也有假象,脉症不一,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如果四诊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详细的病情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发生错误。 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例如感冒是一病名诊断,它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征候,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一个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征候;而一个证候亦可见于多种病。 症,即症状,是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征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症状组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中国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但这不等于不要辨病,应该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才可作出更确切的判定。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古代医家认为发热是指病人自觉有发热感,或医生在诊察病人过程中觉察有发热,现在还包括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不管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均可出现发热。 发热热型及伴有的其他临床表现,可以反映不同的病证。 ==发热恶寒== 是指发热同时伴有恶寒,即发热恶寒同时并见(恶寒与恶风都是怕冷的症状,性质相同,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分,恶寒重,恶风轻),它是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发热恶寒常见于外感热病中,凡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体表,人体卫气受邪,卫气被遏,温煦功能减弱则恶寒或恶风,卫气抗邪,邪正相争则发热。根据发热恶寒这一热型伴有的不同临床表现,可诊察辨别不同的表证。 ——发热恶寒伴头痛,自汗,脉浮缓者,是太阳中风证,八纲辨证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所致。 ——发热恶寒伴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无汗,脉浮紧者,是太阳伤寒证,八纲辨证亦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阴郁滞所致。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头痛,口渴,咳嗽,咽红肿痛,舌边尖红,脉浮数者,是卫分证。八纲辨证属表热证。为温热之邪袭表,肺卫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伴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痛,身重,胸闷不舒,苔白腻,脉儒缓者,是湿遏卫分证。为湿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作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鼻燥,口渴,咽干,舌红苔白,脉数,发于秋季者,是燥邪犯表证。为燥邪侵袭,肺卫受邪所致,有温燥与凉燥之区别。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身重,疼痛,汗出,口渴,脉弦细芤迟,发于夏季者,是暑邪犯表证。为暑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壮热== 又称高热。是指发热较高,热势较甚.常不伴恶寒而反恶热,又称“但热不寒”,或“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是里实热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为邪正斗争激烈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 ——壮热伴汗多,面赤,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M,rN.9P7脉洪大或滑数者,是阳明经证及气分证。为阳明气分热盛所致。 —一壮热伴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者,是心包证。为热陷心包,心神被扰所致。 ——壮热伴头痛头胀,手足躁动,口干唇燥,甚则抽搐神昏,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者,是热盛动风证。 为热盛心神被扰,津伤筋脉失养所致。 ——壮热夜甚,伴头痛,口渴,肌肤斑疹隐隐或显露,或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者,是气血两燔证。为里热炽盛,营血被扰,血热妄行所致。 ——壮热伴胸痛,胸闷,咳嗽,痰多色黄或粘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是邪热壅肺证。为邪热壅肺,肺失宣肃所致。 ==潮热== 是指发热有定时现象,或发热的病人,到了一定的时间其热势升高。为邪正斗争所致,既可见于外感热病,又可见于内伤杂病。 ——潮热日前而发,伴有腹胀腹痛,便秘,或下利,心烦,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者,是阳明腑证。为阳明热盛,肠胃有实热之邪结聚所致。 ——午后潮热,身热不扬,伴头身困重,胸脘痞满,腹胀便溏,口渴不欲饮,泛恶,舌苔厚腻,脉濡数者,是湿热留恋气分证。为湿热留恋气分,湿遏热伏所致 ——午后潮热,伴颧红,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疲乏力,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者,是阴虚内热证。为余热未尽,阴虚内热所致。 ——午后潮热,伴干咳少痰,失眠,盗汗,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者,是肺肾阴虚证。为肺肾阴虚,津液亏损所致。 ==往来寒热== 是指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即发热时不觉恶寒,恶寒时不觉发热,两者交替出现。为邪正斗争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中。 ——往来寒热,伴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者,是少阳病证。为邪人少阳,正邪分争所致。 ——往来寒热,甚则高热寒战,休作有时,肢体酸痛,周身乏力,头痛,口渴引饮,汗后热退身凉,反复发作,脉弦者,是疟疾病证。为疟邪侵入,邪正相争所致。 ==烦热== 是指发热伴有烦躁不安等症状。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均可出现。 ——烦热伴胸膈灼热,心中懊(忄农),烦躁不安,口干欲饮,舌红苔黄燥,脉数者,是热扰胸膈证。为热邪留扰胸隔所致。 ——烦热伴身热不得卧,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细数者,是阴虚火旺证。为肾阴虚,心火亢所致。 ==微热== 是指发热不高,热势不甚。常见于外感热病恢复期或内伤杂病。 ——身有微热,伴干咳少痰,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虚者,是外感病恢复期,肺胃阴伤证。为邪热未.尽,肺胃阴伤所致。 ——身有微热,长期不退,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红绛,少苔,脉虚数者,是外感热病后期,肝肾阴伤证。为余邪未尽,肝肾阴伤所致。 ——身有微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劳累后加剧,反复发作,伴神疲乏力,心烦,少气懒言,自汗,食少,舌淡,脉虚者,是气虚发热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 其它常见症状鉴别:出汗咳嗽 气喘 出血 疼痛 呕吐 泄泻与便秘 小便不利与水肿 黄疸 眩晕 心悸 不寐 抽搐 昏迷 噎膈与积聚 臌胀 痿躄 六淫属于外感病因,六淫指异常的引起人类疾病的风、寒、暑、湿、燥、火之气。 ==火证== 火与热同类,都为阳盛之象,故火热常常混称。进一步比较,火与热仍有所区别。一般说来,热轻而火重。温为热之渐,火是热之极。由于温邪也是外感热病的一类致病因素,故温热又常并称。火、热、温邪致病,常有易伤阴津,动风、动血等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 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不眠,神昏谵语,甚则躁扰发狂。或生疮疡疗毒,或吐血,衄血,发斑疹。舌质红绛,脉洪数或细数。 病机分析 火、热、温邪入气分则壮热,口渴,面红目赤,脉洪数;火热入营血,则烦躁不眠,逼血妄行,则吐血、衄血,发斑疹;热扰心神则神昏谵语,甚至躁扰发狂;火热郁结不解,腐肉成脓,则生疮疡疗毒;舌红绛,脉细数,是火热深入营血之候。 ==燥证==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由口鼻而入,肺为娇脏,最易伤肺。燥邪致病常有凉燥、温燥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 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渴,口鼻唇咽干燥,干咳少痰,心烦,舌干苦黄,脉浮数。凉燥: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干燥,舌白而干,脉弦涩。 病机分析 温燥多因初秋气候炎热、干燥,燥与热相合迫于肺卫,故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等证。燥伤津液,则见口渴,口鼻唇咽干燥,心烦;燥伤肺系,可见干咳少痰;舌干苦黄,脉浮数,都为燥热之象。凉燥多因深秋气候变凉,寒邪与燥邪相合而致病。燥寒侵袭肺卫,故既有恶寒、无汗、头微痛等类似风寒表证的现象,又可见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干燥等燥而兼寒的症状;舌白而干,脉弦涩都为凉燥之证。 ==湿证== 湿邪重着,粘滞,易耗伤阳气,阻遏气机,其病变常缠绵难愈。湿邪致病有伤湿、冒湿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 伤湿则头胀而痛,胸闷,口不渴,身体困重而疼痛,发热,身体倦怠,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冒湿则头重如裹,四肢懈怠,遍体不舒,脉濡弱。如果侵犯关节,则关节屈伸不利,酸痛重着,活动受限。 病机分析 伤湿,是湿邪侵犯肌表之证。湿邪重着、粘滞,伤人后,阻遏气机,当清阳被遏时,就会出现头胀头痛,胸闷不适,身重疼痛,倦怠乏力等症状;湿困肌表,卫阳被郁,故见发热,湿为阴邪,故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乃湿邪为患之象。冒湿,多指行居于云瘴山岚,感受湿邪,阳气被遏所致。湿在头部,清阳被困,故头重如裹;湿性重着故四肢懈怠,遍体不舒;湿邪侵入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暑证==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为病多见热象,暑邪易耗气伤津,且多夹湿,与湿邪相合为病。暑邪致病有伤暑、中暑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 伤暑则恶热,口渴,汗出,身体疲乏,小便黄,舌红,苔黄,脉虚数。中暑则出现卒然昏倒,发热,大汗淋漓,口渴,气急,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舌绛干燥,脉濡数。 病机分析 感受暑湿之邪、耗伤津气则为伤暑。暑性炎热,迫津外泄,出现恶热、口渴、汗出、尿黄;气随汗泄,则身体疲乏,脉虚数;暑热炽盛,可见舌红、苔黄。中暑多为夏季人在烈日或高温下劳作过久所致。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热伤及筋脉,筋脉拘急,故见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暑热灼伤营阴,则舌绛干燥,脉濡数。 ==寒证== 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容易损伤人体阳气,阻碍人体气血运行,导致各种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嗽,喘促,苔薄白,脉浮紧。或见肢体拘急,关节冷痛;或见腹痛肠鸣,腹泻,呕吐。 病机分析 寒邪束于肌表,腠理闭塞,卫气不能宣发,故发热,恶寒,无汗;寒邪郁于经络,则头身疼痛;皮毛受邪,内含于肺,肺宣降失司,出现咳嗽,喘促,寒袭肌表则脉浮紧,苔薄白;寒邪凝结,郁结经脉,阳气受损,阻遏气机,则肢体拘急,关节冷痛;寒邪入里,损伤脾胃之阳,升降失司,运化不利,故见腹痛肠呜,腹泻,呕吐等症。 ==风证== 风性轻扬开泄,易侵犯机体的体表;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具有起病迅速、变化多端、游走不定的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疼痛,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皮肤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或见肢体关节疼痛,或见颜面麻木,口眼歪斜。 病机分析 风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伤人卫气,卫气不固则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疼痛;肺合皮毛,肺卫受邪,故咳嗽;风邪犯卫未及深入故见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于肌肤,故可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风袭经络阻滞于经脉关节则肢体关节疼痛,颜面麻木,甚至口眼 斜。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中医诊法的内容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由于舌诊、脉诊的内容丰富,对诊察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方便学习和突出中医诊法的特色,故本书将舌诊与脉诊的内容单独列为专章进行讲述。 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尤其是各种症状,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难经·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者谓之神,闻而知之者谓之圣,问而知之者谓之工,切而知之者谓之巧。”《[[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亦说:“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因此,临床医生首先要熟练掌握诊察病情的神、圣、工、巧方法,以发现和认识各种症状、体征的特点,准确、全面的收集病情,同时还要了解各种症状、体征出现的原理,熟悉其在辨证、辨病中的意义。 临床运用诊法时,并不总是按望、闻、问、切或问、望、闻、切的固定顺序进行,而往往是四诊互用,边诊边辨,诊与断交替进行,即发现有何症状或体征,便同时在考虑着可能是何种病因、病性、病位等,继而进行某些检查或询问。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问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内经]]》中早已记载许多问诊的具体内容,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又说:“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为中医问诊奠定了基础。而后,问诊倍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使之逐渐完善。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十问篇]]》中,将问诊归纳为十问,便于临床应用。清代喻嘉言也在《[[寓意草]]》中拟定病案的书写格式,对于问诊的一般项目、现病史、既往病史等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与现在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颇为相近。 一、问诊的意义 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史和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上述与疾病有关的资料,是医生分析病情,进行辨证的可靠依据。尤其是某些疾病早期,病人尚未出现客观体征,仅有自觉症状时,只有通过问诊,医生才能抓住疾病的线索,做出诊断。此外,问诊还可以为其他诊法提供一个大体查病的范围,并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以便及时进行开导,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问诊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诚如《[[素问·征四失论]]》所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这就是说,在诊察疾病时,应首先询问疾病的开始情况、致病原因等,若不询问明白,仓促诊脉,是难以做出正确诊断的。明·张景岳以问诊为“诊病之要领,临证之首务”。清代医家赵晴初在《[[存存斋医话稿续集]]》中也曾说:“脉居四诊之末,望、闻、问贵焉。其中一问字,尤为辨证之要。”充分说明问诊在诊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二、问诊的方法 医生询问病人,了解病情,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医生能否通过询问,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有关疾病的临床资料,与询问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难经·六十一难]]》曾说:“问而知之谓之工”。经文中的“工”字,就是指问诊技巧而言的。所以,在临床上要运用好问诊,除必须熟练地掌握问诊内容,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外,还应注意下列事项: 1.环境要安静适宜 问诊应在较安静适宜的环境中进行,以免受到干扰。尤其对某些病情不便当众表述者,应单独询问,以便使其能够无拘束地叙述病情。《[[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就是直接向病员本人询问病情。若因病重意识不清等原因而不能自述者,可向知情人或陪诊者询问。但当病人能陈述时,应及时加以核实或补充,以便资料准确、可靠。 2.态度要严肃和蔼 医生对病人疾苦要关心体贴,视病人如亲人。在问诊时,切忌审讯式的询问。对病人的态度,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蔼可亲,细心询问,耐心听取病人的陈述,使病人感到温暖亲切,愿意主动陈述病情。如《[[医门法律·问病论]]》所说:“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如遇病情较重,或较难治愈的病人,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生切忌有悲观、惊讶的语言或表情,以免给病人带来不良的刺激,增加其思想负担,而使病情加重。 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医生询问病情,切忌使用病人听不懂的医学术语。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询问,以便使病人听懂,能够准确地叙述病情。 ==版权信息== 书 名: 中医诊断学(第2版)(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作 者:邓铁涛 出版社: 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117093439 开本: 16 定价: 68.00 元 ==内容介绍== 《[[中医诊断学]]》(第2版)是以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为依据,以五版教材为基础,广泛汲取现行使用教材的成果,在保持原版的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对原书进行了必要的修订与补充,使之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中医诊断学发展的需要。全书分为绪论、四诊、八纲、辨证、诊断与病案5篇,全面论述了中医诊断学发展概况,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四诊的运用、疾病的诊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于证候的辨别,以八纲为辨证纲领,按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势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分析,对于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与辨证论治大有裨益。 《[[中医诊断学]]》系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之一,是研究如何诊断疾病、判断证候以及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重要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该书自第1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曾多次重印。 ==作者介绍== 邓铁涛,中医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1916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编辑推荐== 《[[中医诊断学]]》(第2版)所引文献丰富而翔实,论述严谨而精审,是对中医诊断学的全面总结与提高,因此,《[[中医诊断学]]》(第2版)适用于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学习参考。 ------------------------------------------------------------------------ 中医诊断学 丛书名: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点击查看大图 作 者: 朱文锋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8-1 版 次: 1 页 数: 294 I S B N : 9787801563101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中医诊断学要主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案书写等内容。诊灶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等。附原文选录,仅作为教学的参考。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习者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症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 、闻、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病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证侯诊断,疾病诊病诊断的思路,病案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本教材的编写,以中医诊断的理论和知识为基本内容,突出临床实用,突出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培训。注意内容的规范,注意避免与其他学科内容的不必要重复,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注意知识由浅入深、由分散到综合的循序渐进顺序,并适当反映了学科研究的新进展。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五、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上篇诊法 第一章 问诊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第二节 问题的内容 第三节 问现在症 第二章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第二节 局部望诊 第三节 望排出物 第四节 望小儿指纹 第三章 舌诊 第一节 舌诊概说 第二节 望舌质 第三节 望舌苔 第四节 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 第四章 闻诊 第一节 听声音 第二节 嗅气味 第五章 脉诊 第一节 诊脉概述 第二节 正常脉象 第三节 病理脉象 第四节 脉诊临床运用及意义 第六章 按诊 第一节 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第二节 按诊的内容 中篇 辨证 第七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侯 第二节 八纲证侯间的关系 第三节 八纲辨证的意义 第八章 症性辨证 第一节 辨六淫证侯 …… 下篇 诊断综合运用 附篇 原文选录 作者:王忆勤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31日)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平装: 171页 开本: 16 ISBN: 9787030184078 条形码: 9787030184078 产品尺寸及重量: 27.4 x 19.8 x 1.2 cm ; 340 g ASIN: B0011BZW50 ==内容介绍== 《[[中医诊断学]]》简介:中医诊断学是研究中医诊察疾病、辨别病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运用各种诊察方法和手段获取临床信息,并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疾病的病因、病性、病及病势,推断内在的病理变化,以获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中医诊断学]]》将传统教材中的中医诊断理论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得到阐述、深化,使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相连。在编写上力求突破传统的编写体例和刻板的书写内容,共收录病案182例,插图64幅,形式生动直观,实用性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易于理解和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中医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推荐== 《[[中医诊断学]]》可供中医药学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低年资住院医生使用。 ==目录== 编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一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三 中医诊断的原则 四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 望神 二 望色 三 望形体 四 望姿态 第二节 局部望诊 一 望头面 二 望五官 三 望颈项 四 望身体 五 望四肢 六 望下窍 七 望皮肤 第三节 望排出物 一 望排出物的原理、意义和方法 二 望排出物的内容 第四节 舌诊 一 舌的形势结构 二 望舌的原理 三 望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 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变异 五 舌诊的内容 第三章 闻诊 第一节 听声音 一 听声音的原理和意义 二 听声音的内容 第二节 嗅气味 一 嗅气味的原理及意义 二 嗅气味的内容 第四章 问诊 第一节 问诊概述 一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二 问诊的内容 第二节 问现在症 一 问寒热 二 问汗 三 问疼痛 四 问身胸腹不适 五 问饮食口味 六 问二便 七 问情绪 八 问睡眠 九 问妇女 十 问男子 十一 问小儿 第五章 切诊 第一节 脉诊 一 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 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三 脉象要素及平脉特征 四 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五 脉象鉴别、相兼脉和真脏脉 六 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七 脉诊的临床意义及脉症从舍 第二节 按诊 一 按诊的手法和体位选择 一 按诊的内容 第六章 病性辩证 第七章 病位辩证 第八章 诊断与病案 彩图 ==何建成版书籍== 作者:何建成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284796 定价:39.8元 印次:1-2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4-3-6 ==图书介绍== 本教材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篇10章及附篇。绪论扼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内容、原理、原则、发展简史及学习方法。上篇为诊法篇,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中篇为辨证篇,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病性辨证、病位辨证。下篇为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篇,介绍了病情资料的收集、属性分类与综合整理方法,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思路、内容与要求,以及病历书写与要求。附篇包括现代研究思路、方法与进展、特殊诊法选介、医籍选录、舌象彩色图谱。 本书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学生,尤其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进修生等使用。 ==前言==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教材的编写,是按照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部的要求,为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编写出版的教材。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有鉴于此,本教材不仅突出“三基”内容,知识点明确,能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而且强调中医辨证的思维训练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不仅注重继承,强化经典,而且重视发扬,强调拓宽学生视野,在“三基”内容的基础上,反映学术进展,使学生能够站在学科前沿,灵活掌握并运用本学科先进知识。 本教材在借鉴历版《[[中医诊断学]]》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篇10章及附篇。绪论扼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内容、原理、原则、发展简史及学习方法;上篇为四诊篇,共分4章,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中篇为辨证篇,共分4章,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六淫、疫疠辨证、情志内伤辨证、劳伤、食积、虫积、外伤、药邪辨证)、病性辨证(气血辨证、津液辨证)、病位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下篇为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篇,共分两章,介绍了病情资料的收集、属性分类与综合整理方法,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思路、内容与要求,以及病历书写与要求。以上每章之后又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小结是对该章内容和重点进行的概括,复习思考题则是根据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一些学习与思考的题目,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学习。附篇为现代研究与特殊诊法篇,共分3章,介绍了运用现代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手段,从宏观与微观以及不同角度方面,介绍中医四诊客观化、辨证规范化方面研究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思路和所取得的成果;选择介绍了耳诊、甲诊和第二掌骨侧诊等特殊诊法的原理、临床意义。 另附录有医籍选录、舌象彩色图谱和主要参考文献。可供参考。 本教材的绪论、心病辨证由何建成编写,全身望诊由赵莺编写,局部望诊由严惠芳编写,望排出物由陈宏志编写,舌诊由许家佗编写,闻诊由杨朝阳编写,问诊由魏红编写,脉诊由邹小娟编写,按诊由庄燕鸿编写,八纲辨证由郑小伟、宋红编写,病因辨证由陈锐编写,病性辨证由胡志希编写,肺与脾病辨证由方朝义编写,肝与肾病辨证由贾育新编写,脏腑兼病辨证与特殊诊法由徐征编写,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与经络辨证由刘燕平编写,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由邢淑丽编写,现代研究思路、方法与进展由陈家旭、许家佗、赵歆编写。最后,由主审吴承玉,主编何建成,副主编陈家旭、郑小伟、方朝义对全书进行审定,完成定稿。 本教材望诊部分的插图由严惠芳提供,舌诊彩图由许家佗提供。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S30302)的资助,也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科学在不断发展,中医诊断学无论理论抑或临床均在不断完善与发展。本教材的编写,虽经编者多次修改、审定,几易其稿,但限于水平及时间,如有疏漏纰缪之处,望请各位专家及读者不吝指正。 本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学生,尤其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进修生等使用。 《[[中医诊断学]]》编委会 2012年3月 ==目录==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五、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上篇四诊 第1章望诊 第1节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 四、望态 第2节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二、望五官 三、望颈项 四、望胸胁 五、望腹部 六、望腰背部 七、望四肢 八、望二阴 九、望皮肤 第3节舌诊 一、舌的组织结构与舌象的形成 二、舌诊原理 三、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变异 五、舌诊的主要内容 六、舌象分析要点 七、舌诊的临床意义 八、危重舌象诊法 第4节望排出物 一、望痰涎涕唾 二、望呕吐物 三、望二便 第5节望小儿食指络脉 一、食指络脉的三关定位 二、食指络脉的观察方法 三、正常小儿食指络脉 四、病理小儿食指络脉 第2章闻诊 第1节听声音 一、正常声音 二、病变声音 第2节嗅气味 一、病体、排出物气味 二、病室气味 第3章问诊 第1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三、问诊的注意事项 第2节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二、主诉 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 五、个人生活史 六、家族史 Ⅳ 第3节问现在症状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五、问饮食口味 六、问睡眠 七、问二便 八、问情志 九、问经带 十、问男子 十一、问小儿 第4章切诊 第1节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脉诊的部位 三、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脉象要素 五、平脉 六、常见脉象 七、相兼脉 八、真脏脉 九、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十、脉症顺逆与从舍 十一、脉诊的临床意义 第2节按诊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二、按诊的内容 中篇辨证 第5章八纲辨证 第1节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概念 二、八纲辨证源流 第2节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3节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一、证候相兼 二、证候错杂 三、证候真假 四、证候转化 第4节八纲辨证的意义 第6章病因辨证 第1节六淫、疫疠辨证 一、风淫证 二、寒淫证 三、暑淫证 四、湿淫证 五、燥淫证 六、火淫证 七、疫疠 第2节情志内伤辨证 一、喜伤证 二、怒伤证 三、思伤证 四、忧伤证 五、悲伤证 六、恐伤证 七、惊伤证 第3节劳伤、食积、虫积、外伤、 药邪辨证 一、过劳所伤 二、过逸所伤 三、食积 四、虫积 五、外伤 六、药邪伤 Ⅴ 第7章病性辨证 第1节气病辨证 一、气虚类证 二、气滞类证 第2节血病辨证 一、血虚类证 二、血瘀证 三、血热证 四、血寒证 第3节津液病辨证 一、津液亏虚证 二、痰证 三、饮证 四、水停证 第4节阴阳虚损病辨证 一、阴虚证 二、阳虚证 三、亡阴证 四、亡阳证 第5节气血津液阴阳兼病辨证 一、气血两虚证 二、气滞血瘀证 三、气虚血瘀证 四、气不摄血证 五、气随血脱证 六、气随津脱证 七、痰瘀互结证 八、气阴两虚证 九、津血亏虚证 十、阴阳两虚证 第8章病位辨证 第1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2节六经辨证 一、辨六经病证 二、六经病证的传变 第3节卫气营血辨证 一、辨卫气营血病证 二、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第4节三焦辨证 一、辨三焦病证 二、三焦病证的传变 第5节经络辨证 一、辨十二经脉病证 二、辨奇经八脉病证 下篇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 第9章诊断综合运用 第1节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 一、病情资料的收集 二、病情资料的属性分类与综合 整理 第2节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内容 与要求 一、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二、辨证方法与思路 三、辨证的基本内容 四、证名的具体要求 第10章病历书写与要求 第1节病历沿革与意义 一、病历沿革 二、病历的意义 第2节病历的内容和要求 一、基本要求 二、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三、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第3节中医病历书写格式 一、入院记录 二、病程记录 三、抢救记录 四、病历示例 附篇现代研究与特殊诊法 第11章四诊现代研究思路与 方法 第1节望诊 一、色诊现代研究 二、舌诊现代研究 第2节闻诊 一、声诊现代研究 二、嗅诊现代研究 第3节问诊 一、症状名称的规范 二、症状量化的规范 三、中医症状评定量表研制 四、计算机中医问诊系统研究 第4节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生理学机制 二、脉诊客观化的实验研究 三、脉诊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第12章证候现代研究思路与 方法 第1节证候文献和证候规范化 研究 一、证候文献研究 二、证候规范化研究 第2节证候计量诊断和证候动物模型 研究 一、中医证候计量诊断 二、证候动物模型研究 第3节常见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 一、心病常见证候研究 二、肝病常见证候研究 三、脾病常见证候研究 四、肺病常见证候研究 五、肾病常见证候研究 六、中医寒热证候研究 七、气血津液病常见证候研究 第13章特殊诊法选介 第1节耳诊 一、诊断原理 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 四、临床应用 第2节甲诊 一、诊断原理 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 四、临床应用 第3节第二掌骨侧诊 一、诊断原理 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 四、临床应用 附录医籍选录 参考文献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99 生物化學;醫化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中医诊断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