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醫診斷學 |
中醫診斷學是根據中醫學的理論,研究診察病情、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學專業的基礎課,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樑,是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幹課程。診,診察了解;斷,分析判斷。「診斷」就是通過對病人的詢問、檢查,以掌握病情資料,從而對病人的健康狀態和病變的本質進行辨識,並對所患病、證作出概括性判斷。[1]
目錄
- 1 主要內容
- 2 診法
- 3 診病
- 4 辨證
- 5 病案
- 6 四診
- 7 八綱
- 8 辨證
- 9 診斷與病案
- 10 發展簡史
- 11 司外揣內
- 12 見微知著
- 13 以常衡變
- 14 診斷原則
- 15 整體觀念
- 16 辨證方法
- 17 四診合參
- 18 發熱惡寒
- 19 壯熱
- 20 潮熱
- 21 往來寒熱
- 22 煩熱
- 23 微熱
- 24 火證
- 25 燥證
- 26 濕證
- 27 暑證
- 28 寒證
- 29 風證
- 30 問診
- 31 版權信息
- 32 內容介紹
- 33 作者介紹
- 34 編輯推薦
- 35 緒論
- 36 內容介紹
- 37 編輯推薦
- 38 目錄
- 39 何建成版書籍
- 40 圖書詳細信息
- 41 圖書介紹
- 42 前言
- 43 目錄
- 44 參考來源
主要內容
中醫診斷學是論述中醫診斷疾病,辨別證候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的一門課程。診斷即對人體健康狀態和病證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斷。它是由基礎醫學引申到臨床醫學的橋樑,具有基礎理論密切結合臨床實踐的特點,是中醫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診法
診法,即中醫診察收集病情資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診」。
「望診」是醫生運用視覺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頭面、五官、四肢、二陰、皮膚以及排出物等,以發現異常表現,了解病情的診察方法。「聞診」是醫生運用聽覺診察病人的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噯氣、腸鳴等聲音,以及運用嗅覺嗅病人發出的異常氣味、排出物的氣味,以了解病情的診察方法。「問診」是詢問病人有關疾病的情況,病人的自覺症狀,既往病史、生活習慣等,從而了解患者的各種病態感覺以及疾病的發生髮展、診療等情況的診察方法。「切診」是醫生用手觸按病人的動脈脈搏和觸按病人的肌膚、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測知脈象變化及有關異常徵象,從而了解病變情況的診察方法。
通過四診所收集到的病情資料,主要包括症狀、體徵和病史。「症狀」是指病人主觀感到的痛苦或不適,如頭痛、耳鳴、胸悶、腹脹等;「體徵」是指客觀能檢測出來的異常徵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鳴、大便腥臭、舌苔黃、脈浮數等。而症狀和體徵又可統稱症狀,或簡稱「症」,古代還有將其稱為病狀、病形、病候者。
症狀雖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現象,但它是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主要依據,因而在中醫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診病
診病,亦稱辨病,是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綜合分析四診資料,對疾病的病種作出判斷,得出病名診斷的思維過程。
對於臨床上的各種具體疾病,進行分析判斷而作出的診斷,是為病名。因而病名是各種具體疾病的代名詞。如瘧疾、痢疾、肺癰、癇病、消渴、滑胎、痛經、麻疹、夏季熱、紅絲疔、乳癖、膿皰瘡、牛皮癬、內痔、股骨骨折、白喉、圓翳內障等,都是病名。病名是對該疾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律所作的概括與抽象。
對疾病作出病名診斷,是臨床各科應討論的主要內容。在學習中醫診斷學時,還不可能對疾病的病種進行辨別,難以作出病名診斷。因此,中醫診斷學只是對疾病怎樣進行診斷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類等作初步介紹。
辨證
「證」是中醫學的一個特有概念。在中醫學的歷史上以及現代文獻中,對於「證」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統一,有以證為症狀者,亦有稱病為證者。
當代中醫學對於「證」的約定:證是對疾病過程中所處一定(當前)階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勢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證是對致病因素與機體反應兩方面情況的綜合,是對疾病當前本質所作的結論。
「證」實際包括證名、證候、證型等概念。將疾病當前階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質,概括一個診斷名稱,這就是「證名」。如痰熱壅肺證、肝鬱脾虛證、衛分證、脾腎陽虛證、膀胱濕熱證、瘀阻腦絡證等,均為證名。臨床上有時又將證稱為「證候」,即證為證候的簡稱。但嚴格地說,證候應是指每個證所表現的、具有內在聯繫的症狀及體徵,即證候為證的外候。臨床較為常見、典型、證名規範的證,可稱為「證型」。
「辨證」是在中醫學理論的指導下,對病人的各種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從而對疾病當前的病位與病性等本質作出判斷,並概括為完整證名的診斷思維過程。
中醫診斷學主要是介紹歷史上的各種辨證分類方法,以及由各種辨證方法綜合而形成的辨證統一體系,辨證思維的技巧,常見證型的概念及其臨床表現。
病案
病案,又稱病歷,古稱診籍。病案是臨床有關診療等情況的書面記錄。
病案要求把病人的詳細病情、病史、診斷和治療等情況,作如實地記錄。
病案是醫療、科研、教學、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資料。病案書寫是臨床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因而也屬中醫診斷學的內容之一。
四診
也叫診法,是診察疾病的四種基本方法。望診,是通過觀察神色,形態兩個方面來了解一般的情況,並結合舌診來進一步幫助判定疾病的性質。三歲以下的小孩還可以通過看指紋來輔助診斷。聞診 包括聽病人的講話、呼吸、咳嗽、呃逆等。二、嗅氣味 包括嗅身體、口腔、和多種排泄物的氣味等。問診 問診是四診中的重要環節。通過細緻的問診,往往可以為正確的診斷找到線索。問診的內容,大致與西醫相同,要了解患者的主要病痛所在;發病的時間、原因、經過,既往治療的情況(包括服藥後的反應),既往病史,以及病人的生活習慣、飲食愛好、思想情況、家族病史等等。切診 包括切脈和對四肢、軀幹部位的觸診。它是在人體的一定部位,採用按、觸等方法,了解疾病的內在變化或體表反應。
八綱
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張景岳稱為「陰陽」、「六變」。四診所得的一切資料,須用八綱加以歸納分析:寒熱是分別疾病的屬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病位與病勢的淺深;虛實是分別邪正的盛衰;而陰陽則是區分疾病類別的總綱。它從總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別疾病屬陰屬陽,為治療指明總的方向。
辨證
包括病因、氣血津液、臟腑、經絡、六經、七情、衛氣營血、八綱、六淫和三焦辨證。各種辨證既各有其特點和適應範圍,又有相互聯繫,並且都是在八綱辨證的基礎上加以深化。
診斷與病案
診斷分常見疾病診斷和徵候診斷兩個方面。疾病診斷簡稱診病。就是對患者所患疾病以高度概括,並給以恰當的病名。徵候診斷即辨證,是對所患疾病某一階段中證候的判斷。病案,古稱「診籍,又叫醫案,是臨床的寫實。它要求把病人的詳細病情、病史、治療經過與結果等,都如實地記錄下來,是臨床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病案分析統計,經驗總結,醫院管理等科學研究的重要資料。因此,臨床各科都應有完整病歷、病案記錄。
發展簡史
中醫診斷學,是歷代醫家臨床診病經驗的積累,它的理論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紀著名醫家扁鵲就以「切脈、望色、聽聲、寫(猶審)形」等為人診病。 在《黃帝內經》和《難經》中,不僅奠定瞭望、聞、問、切四診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而且提出診斷疾病必須結合致病的內外因素全面考慮。《素問·疏五過論》指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
公元二世紀,西漢名醫淳于意首創「診籍」即病案,記錄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狀、方藥、日期等,作為複診的參考。公元三世紀初,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把病、脈、證、治結合起來,作出了診病、辨證、論治的規範。與此同時,著名醫家華佗的《中藏經》也記載了豐富的診病經驗,以論脈、論病、論臟腑寒熱虛實、生化順逆之法著名。
西晉王叔和的《脈經》,是中國最早的脈學專著,既闡明脈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脈法,對後世影響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是一部論述病源與證候診斷的專著,載列各種疾病的證候1739論。唐代孫思邈認為,診病要不為外部現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在《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中指出:「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營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
宋、金、元時期,診斷學又有新的發展,宋代朱肱《南陽活人書》強調治傷寒切脈是辨別表里虛實的關鍵,陳言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論述了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因辨證。
金元之世,專攻診斷者,頗不乏人。滑伯仁的《診家樞要》專論診法。戴起宗的《脈訣刊誤集解》對脈學極為有益。金元四大家對診斷學的論述各有特色,如劉河間辨證重視病機,張子和重視症狀鑑別。李東垣重視外感內傷的徵候的異同,朱丹溪重視氣血痰郁的辨證。
明清時期,對四診和辨證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診的研究,以脈診和舌診的發展尤為突出。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著《瀕湖脈學》,摘取諸家脈學精華,詳分27種脈,編成歌訣,便於誦習。清代李延星《脈訣匯辨》、賀昇平《脈要圖注詳解》等把脈學與生理、病理及證候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在舌診方面,繼元代杜清碧增補敖氏《傷寒金鏡錄》後,明代申斗垣的《傷寒觀舌心法》,清代張登的《傷寒舌鑒》,傅松元的《舌胎統志》等對察舌辨證多有研究。清代《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以四言歌訣簡要地介紹四診理論和方法,便於實用。
明清時期對辨證的研究更為深入,尤以傷寒、溫病的診斷與辨證最為突出。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傳忠錄》,特別是清代程鍾齡《醫學心悟》,都把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作為辨證的大法。明清重《傷寒論》,致力於六經辨證研究的約百餘家,各有精避見解。如明初王初道的《醫經溯洄集》、清代柯韻伯《傷寒來蘇集》等等。明清創溫病的辨證,葉天士《外感溫熱篇》中衛氣營血辨證,吳鞠通《溫病條辨》中三焦辨證,分別開創了對溫熱病病變表坎特徵與轉變規律的研究。
近代,診斷學的發展較慢。1917年,曹炳章著《彩圖辨舌指南》,把辨舌診斷與治法並提,內容翔實,多為經驗之談。中國建國以來,中醫診斷學受到教學、醫療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視,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研究,獲得了新的苗頭與成就。例如:運用電子儀器描記脈圖研究脈學,以微型電子計算機輸入常見病辨證論治系統研究辯證學等等。為中醫診病、辨證開避了新途徑。
中醫學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其認識論和方法論都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對於自然界和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是以直觀的方法從總體方面看待其關係,構成了天人相應、神形相合、表里相關的整體觀點。
中醫學認為,事物之間存在着相互作用的關係和因果聯繫,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的病變可以產生全身性的病理反應,全身的病理變化又可反映於局部。因此,疾病變化的病理本質雖然藏之於「內」,但必有一定的症狀、體徵反映於「外」,局部的表現常可反映出整體的狀況,整體的病變可以從多方面表現出來。通過審察其反映於外的各種疾病現象,在醫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分析、綜合、對比、思考,便可求得對疾病本質的認識。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就是說在認識事物時,應當採取知己知彼,從外測內,觀察事物表現的太過或不及,通過微小的改變看出反常的所在,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便是中醫學診斷病證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內
外,指疾病表現於外的症狀、體徵;內,指臟腑等內在的病理本質。由於「有諸內者,必形諸外」,所以《靈樞·論疾診尺》說「從外知內」,就是說通過診察其反映於外部的現象,便有可能測知內在的變動情況。
《靈樞·本髒》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說明臟腑與體表是內外相應的,觀察外部的表現,可以測知內臟的變化,從而了解內臟所發生的疾病,認識了內在的病理本質,便可解釋顯現於外的徵候。所以《丹溪心法》總結說:「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這一認識與近代控制論的「黑箱」理論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見微知著
「見微知著」,語出《醫學心悟·醫中百誤歌》。微,指微小、局部的變化;著,指明顯的、整體的情況。見微知著,是指機體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體的生理、病理信息,通過微小的變化,可以測知整體的情況。
如《靈樞·五色》將面部分為明堂、闕、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內而臟腑、外而胸背的整個人體皆分屬於其中,並說:「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這便是察面部的情況,以測全身病變的具體描述。
又如早在《素問·五臟別論》便有「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之說,《難經·一難》更強調「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於是詳細審察寸口脈的三部九候,以推斷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耳為宗脈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變化;舌為心之苗,又為脾胃的外候,舌與其他臟腑也有密切聯繫,故舌的變化可以反映臟腑氣血的盛衰及邪氣的性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故目可反映人體的神氣,並可察全身及臟腑的病變等。
臨床實踐證明,某些局部的改變,確實有診斷全身疾病的意義。因而有人說,中醫學含有當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認為人體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臟腑的「縮影」。
以常衡變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狀態;變,指異常的、病理的狀態。以常衡變,是指在認識正常的基礎上,發現太過、不及的異常變化。
《素問·玉機真髒論》說:「五色脈變,揆度奇恆。」恆,指正常、常規;奇,指異常、變動;揆度,觀察比較、推測揣度的意義。要認識客觀事物,必須通過觀察比較,知常達變。中醫望色、聞聲、切脈等以診斷病變,均含有這方面的道理。
健康與疾病,正常與異常,不同的色澤,脈象的虛、實、細、洪,都是相對的,是通過觀察比較而作出判別的。診斷疾病時,一定要注意從正常中發現異常,從對比中找出差別,並進而認識疾病的本質。這也就是所謂以我知彼,以觀太過不及之理的診斷原理。
診斷原則
疾病的病情變化極其錯綜複雜,醫生要在千變萬化、紛紜複雜的表現中,抓住疾病的本質,對病、證作出正確判斷,他除了應熟悉中醫學的理論與知識外,還要遵循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
整體觀念
整體觀念是中醫學的一個基本特點。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在臟腑與外在體表、四肢、五官是統一的;而整個機體與外界環境也是統一的,人體一理髮生病變,局部可以影響全身,全身病變也可反映於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內傳入里,內臟有病也可以反映於外;精神刺激可以影響臟腑功能活動,臟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動的異常。同時,疾病的發展也與氣候及外在環境密切相關。因此,在診察疾病時,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體的病變,既要審察其外,又要審察其內,還要把患者與自然環境結合起來加以審察,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所以說,審察內外、整體察病是中醫診斷學的一個基本原則。
辨證方法
辯證求因,就是在審察內外、整體察病的基礎上,根據患者一系列的具體表現,加以分析綜合,求得疾病的本質和癥結所在,從而審因論治。所謂辨證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飲食勞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還包括疾病過程中產生的某些癥結,即問題的關鍵,作為辯證論治的主要依據。這就要求根據病人臨床表現出的具體證候,從而確定病因是什麼?病位在何處?其病程發展及病變機理如何?
如病人自訴發熱,我們還不能得出辨證結果,只有進一步詢問有無惡寒頭痛,是否疾病初起,檢查是否脈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確定是外感表證發熱還是內傷里證發熱。若是外感表證發熱,還要進一步辯證到底是外感風熱,還是外感風寒。假如有舌紅、口渴、脈浮數、發熱重、惡寒輕,就可知其發熱為外感風熱證,從而為治療指出方向。由此可知,仔細地辨證,就可對疾病有確切認識,診斷就更為正確,在治療上就能達到審因論治的較高境界。
四診合參
診斷疾病要審察內外,整體察病。那麼就要對患者做全面詳細的檢查和了解,必須四診合參,即四診並用或四診並重。四診並用,並不等於面面俱到。由於接觸患者的時間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統地重點收集臨床資料,才不致浪費時間。四診並重,是因為四診是從不同角度來檢查病情和收集臨床資料的,各有其獨特的意義,不能相互取代。只強調某一診法而忽視其它診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故《醫門法律》說:「望聞問切,醫之不可缺一」。此外,疾病是複雜多變的,徵候的表現有真象,也有假象,脈症不一,故有「舍脈從症」和「舍症從脈」的診法理論。如果四診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詳細的病情資料,辨證就欠準確,甚至發生錯誤。 從病辨證,是通過四診合參,在確診疾病的基礎上進行辨證,包括病名診斷和證候辨別兩個方面。例如感冒是一病名診斷,它又有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徵候,才能進行恰當的治療。這裡,要弄清病(病名)、證(證候)、症(症狀)三者的概念與關係。病是對病症的表現特點與病情變化規律的概括。而證,即證候,則是對病變發展某一階段病人所表現出一系列症狀進行分析、歸納、綜合,所得出的有關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況的綜合概括。一個病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徵候;而一個證候亦可見於多種病。
症,即症狀,是病人在疾病過程中出現的背離正常生理範圍的異常現象。徵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聯繫的症狀組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變的本質。中國醫學強調辨證論治,但這不等於不要辨病,應該把辨病和辨證結合起來。才可作出更確切的判定。
發熱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古代醫家認為發熱是指病人自覺有發熱感,或醫生在診察病人過程中覺察有發熱,現在還包括指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不管外感熱病,還是內傷雜病,均可出現發熱。
發熱熱型及伴有的其他臨床表現,可以反映不同的病證。
發熱惡寒
是指發熱同時伴有惡寒,即發熱惡寒同時並見(惡寒與惡風都是怕冷的症狀,性質相同,只是程度有輕重之分,惡寒重,惡風輕),它是診斷表證的主要依據之一。發熱惡寒常見於外感熱病中,凡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襲體表,人體衛氣受邪,衛氣被遏,溫煦功能減弱則惡寒或惡風,衛氣抗邪,邪正相爭則發熱。根據發熱惡寒這一熱型伴有的不同臨床表現,可診察辨別不同的表證。
——發熱惡寒伴頭痛,自汗,脈浮緩者,是太陽中風證,八綱辨證屬表寒證。為風寒襲表,營衛不和所致。
——發熱惡寒伴頭痛,身痛,骨節疼痛.無汗,脈浮緊者,是太陽傷寒證,八綱辨證亦屬表寒證。為風寒襲表,營陰鬱滯所致。
——發熱惡寒或微惡風寒,伴頭痛,口渴,咳嗽,咽紅腫痛,舌邊尖紅,脈浮數者,是衛分證。八綱辨證屬表熱證。為溫熱之邪襲表,肺衛受邪所致。
——發熱惡寒伴身熱不揚,午後熱甚,頭痛,身重,胸悶不舒,苔白膩,脈儒緩者,是濕遏衛分證。為濕邪侵襲,衛氣受邪所致。
——發熱惡寒作頭痛,少汗,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鼻燥,口渴,咽干,舌紅苔白,脈數,發於秋季者,是燥邪犯表證。為燥邪侵襲,肺衛受邪所致,有溫燥與涼燥之區別。
——發熱惡寒或微惡風寒,伴身重,疼痛,汗出,口渴,脈弦細芤遲,發於夏季者,是暑邪犯表證。為暑邪侵襲,衛氣受邪所致。
壯熱
又稱高熱。是指發熱較高,熱勢較甚.常不伴惡寒而反惡熱,又稱「但熱不寒」,或「身熱,不惡寒反惡熱」。是里實熱證的主要症狀之一,為邪正鬥爭激烈所致,常見於外感熱病的中、後期。 ——壯熱伴汗多,面赤,口渴喜冷飲,舌紅苔黃,M,rN.9P7脈洪大或滑數者,是陽明經證及氣分證。為陽明氣分熱盛所致。
—一壯熱伴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舌蹇肢厥者,是心包證。為熱陷心包,心神被擾所致。
——壯熱伴頭痛頭脹,手足躁動,口乾唇燥,甚則抽搐神昏,舌紅苔黃燥,脈弦數者,是熱盛動風證。
為熱盛心神被擾,津傷筋脈失養所致。
——壯熱夜甚,伴頭痛,口渴,肌膚斑疹隱隱或顯露,或吐血便血,舌絳,苔黃,脈數者,是氣血兩燔證。為里熱熾盛,營血被擾,血熱妄行所致。
——壯熱伴胸痛,胸悶,咳嗽,痰多色黃或粘稠,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者,是邪熱壅肺證。為邪熱壅肺,肺失宣肅所致。
潮熱
是指發熱有定時現象,或發熱的病人,到了一定的時間其熱勢升高。為邪正鬥爭所致,既可見於外感熱病,又可見於內傷雜病。
——潮熱日前而發,伴有腹脹腹痛,便秘,或下利,心煩,譫語,舌紅,苔黃燥,脈沉實有力者,是陽明腑證。為陽明熱盛,腸胃有實熱之邪結聚所致。
——午後潮熱,身熱不揚,伴頭身困重,胸脘痞滿,腹脹便溏,口渴不欲飲,泛惡,舌苔厚膩,脈濡數者,是濕熱留戀氣分證。為濕熱留戀氣分,濕遏熱伏所致
——午後潮熱,伴顴紅,咽干口燥,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神疲乏力,心煩,舌紅少津,脈細數者,是陰虛內熱證。為餘熱未盡,陰虛內熱所致。
——午後潮熱,伴乾咳少痰,失眠,盜汗,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苔少,脈細數者,是肺腎陰虛證。為肺腎陰虛,津液虧損所致。
往來寒熱
是指發熱與惡寒交替出現。即發熱時不覺惡寒,惡寒時不覺發熱,兩者交替出現。為邪正鬥爭所致,常見於外感熱病中。
——往來寒熱,伴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脈弦細者,是少陽病證。為邪人少陽,正邪分爭所致。
——往來寒熱,甚則高熱寒戰,休作有時,肢體酸痛,周身乏力,頭痛,口渴引飲,汗後熱退身涼,反覆發作,脈弦者,是瘧疾病證。為瘧邪侵入,邪正相爭所致。
煩熱
是指發熱伴有煩躁不安等症狀。外感熱病及內傷雜病均可出現。 ——煩熱伴胸膈灼熱,心中懊(忄農),煩躁不安,口乾欲飲,舌紅苔黃燥,脈數者,是熱擾胸膈證。為熱邪留擾胸隔所致。
——煩熱伴身熱不得臥,心煩,失眠,舌紅,苔黃,脈細數者,是陰虛火旺證。為腎陰虛,心火亢所致。
微熱
是指發熱不高,熱勢不甚。常見於外感熱病恢復期或內傷雜病。
——身有微熱,伴乾咳少痰,口乾舌燥,舌紅少津,脈虛者,是外感病恢復期,肺胃陰傷證。為邪熱未.盡,肺胃陰傷所致。
——身有微熱,長期不退,手足心熱,口乾咽燥,神疲乏力,舌紅絳,少苔,脈虛數者,是外感熱病後期,肝腎陰傷證。為余邪未盡,肝腎陰傷所致。 ——身有微熱,常在勞累後發生,或勞累後加劇,反覆發作,伴神疲乏力,心煩,少氣懶言,自汗,食少,舌淡,脈虛者,是氣虛發熱證。為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所致。
其它常見症狀鑑別:出汗咳嗽 氣喘 出血 疼痛 嘔吐 泄瀉與便秘 小便不利與水腫 黃疸 眩暈 心悸 不寐 抽搐 昏迷 噎膈與積聚 臌脹 痿躄
六淫屬於外感病因,六淫指異常的引起人類疾病的風、寒、暑、濕、燥、火之氣。
火證
火與熱同類,都為陽盛之象,故火熱常常混稱。進一步比較,火與熱仍有所區別。一般說來,熱輕而火重。溫為熱之漸,火是熱之極。由於溫邪也是外感熱病的一類致病因素,故溫熱又常並稱。火、熱、溫邪致病,常有易傷陰津,動風、動血等特點。
主要臨床表現
壯熱,口渴,面紅目赤,煩躁不眠,神昏譫語,甚則躁擾發狂。或生瘡瘍療毒,或吐血,衄血,發斑疹。舌質紅絳,脈洪數或細數。
病機分析
火、熱、溫邪入氣分則壯熱,口渴,面紅目赤,脈洪數;火熱入營血,則煩躁不眠,逼血妄行,則吐血、衄血,發斑疹;熱擾心神則神昏譫語,甚至躁擾發狂;火熱鬱結不解,腐肉成膿,則生瘡瘍療毒;舌紅絳,脈細數,是火熱深入營血之候。
燥證
燥性乾澀,易傷津液,燥邪由口鼻而入,肺為嬌髒,最易傷肺。燥邪致病常有涼燥、溫燥之分。
主要臨床表現
溫燥: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口渴,口鼻唇咽乾燥,乾咳少痰,心煩,舌干苦黃,脈浮數。涼燥: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乾燥,舌白而干,脈弦澀。
病機分析
溫燥多因初秋氣候炎熱、乾燥,燥與熱相合迫於肺衛,故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等證。燥傷津液,則見口渴,口鼻唇咽乾燥,心煩;燥傷肺系,可見乾咳少痰;舌干苦黃,脈浮數,都為燥熱之象。涼燥多因深秋氣候變涼,寒邪與燥邪相合而致病。燥寒侵襲肺衛,故既有惡寒、無汗、頭微痛等類似風寒表證的現象,又可見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乾燥等燥而兼寒的症狀;舌白而干,脈弦澀都為涼燥之證。
濕證
濕邪重着,粘滯,易耗傷陽氣,阻遏氣機,其病變常纏綿難愈。濕邪致病有傷濕、冒濕之分。
主要臨床表現
傷濕則頭脹而痛,胸悶,口不渴,身體困重而疼痛,發熱,身體倦怠,小便清長,舌苔白滑,脈濡或緩。冒濕則頭重如裹,四肢懈怠,遍體不舒,脈濡弱。如果侵犯關節,則關節屈伸不利,酸痛重着,活動受限。
病機分析
傷濕,是濕邪侵犯肌表之證。濕邪重着、粘滯,傷人後,阻遏氣機,當清陽被遏時,就會出現頭脹頭痛,胸悶不適,身重疼痛,倦怠乏力等症狀;濕困肌表,衛陽被郁,故見發熱,濕為陰邪,故口不渴,小便清長;舌苔白滑,脈濡或緩,乃濕邪為患之象。冒濕,多指行居於雲瘴山嵐,感受濕邪,陽氣被遏所致。濕在頭部,清陽被困,故頭重如裹;濕性重着故四肢懈怠,遍體不舒;濕邪侵入關節,氣血運行不暢,故見關節酸痛,屈伸不利。
暑證
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升散,為病多見熱象,暑邪易耗氣傷津,且多夾濕,與濕邪相合為病。暑邪致病有傷暑、中暑之分。
主要臨床表現
傷暑則惡熱,口渴,汗出,身體疲乏,小便黃,舌紅,苔黃,脈虛數。中暑則出現卒然昏倒,發熱,大汗淋漓,口渴,氣急,甚則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四肢抽搐,舌絳乾燥,脈濡數。
病機分析
感受暑濕之邪、耗傷津氣則為傷暑。暑性炎熱,迫津外泄,出現惡熱、口渴、汗出、尿黃;氣隨汗泄,則身體疲乏,脈虛數;暑熱熾盛,可見舌紅、苔黃。中暑多為夏季人在烈日或高溫下勞作過久所致。暑熱炎蒸,上擾清竅,內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熱傷及筋脈,筋脈拘急,故見牙關緊閉,四肢抽搐;暑熱灼傷營陰,則舌絳乾燥,脈濡數。
寒證
寒為陰邪,其性清冷、凝滯、收引,容易損傷人體陽氣,阻礙人體氣血運行,導致各種病證。
主要臨床表現
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疼痛,咳嗽,喘促,苔薄白,脈浮緊。或見肢體拘急,關節冷痛;或見腹痛腸鳴,腹瀉,嘔吐。
病機分析
寒邪束於肌表,腠理閉塞,衛氣不能宣發,故發熱,惡寒,無汗;寒邪郁於經絡,則頭身疼痛;皮毛受邪,內含於肺,肺宣降失司,出現咳嗽,喘促,寒襲肌表則脈浮緊,苔薄白;寒邪凝結,鬱結經脈,陽氣受損,阻遏氣機,則肢體拘急,關節冷痛;寒邪入里,損傷脾胃之陽,升降失司,運化不利,故見腹痛腸嗚,腹瀉,嘔吐等症。
風證
風性輕揚開泄,易侵犯機體的體表;風為百病之長,風邪致病具有起病迅速、變化多端、遊走不定的特點。
主要臨床表現
發熱惡風,汗出,頭身疼痛,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脈浮緩;或皮膚見紅色丘疹,時發時止,瘙癢難忍;或見肢體關節疼痛,或見顏面麻木,口眼歪斜。
病機分析
風邪從皮毛、口鼻侵入,傷人衛氣,衛氣不固則發熱惡風,汗出,頭身疼痛;肺合皮毛,肺衛受邪,故咳嗽;風邪犯衛未及深入故見苔薄白,脈浮緩;風邪襲於肌膚,故可見紅色丘疹,時發時止,瘙癢難忍;風襲經絡阻滯於經脈關節則肢體關節疼痛,顏面麻木,甚至口眼 斜。
診法,是中醫診察收集病情資料的基本方法。
中醫診法的內容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診。由於舌診、脈診的內容豐富,對診察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方便學習和突出中醫診法的特色,故本書將舌診與脈診的內容單獨列為專章進行講述。
通過「四診」所收集到的臨床資料,尤其是各種症狀,是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主要依據。《難經·六十一難》說:「望而知之者謂之神,聞而知之者謂之聖,問而知之者謂之工,切而知之者謂之巧。」《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亦說:「望以目察,聞以耳占,問以言審,切以指參,明斯診道,識病根源。」因此,臨床醫生首先要熟練掌握診察病情的神、聖、工、巧方法,以發現和認識各種症狀、體徵的特點,準確、全面的收集病情,同時還要了解各種症狀、體徵出現的原理,熟悉其在辨證、辨病中的意義。
臨床運用診法時,並不總是按望、聞、問、切或問、望、聞、切的固定順序進行,而往往是四診互用,邊診邊辨,診與斷交替進行,即發現有何症狀或體徵,便同時在考慮着可能是何種病因、病性、病位等,繼而進行某些檢查或詢問。
問診
問診是醫生通過對病人或陪診者進行有目的地詢問,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問診是中醫診察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內經》中早已記載許多問診的具體內容,如《素問·三部九候論》說:「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素問·疏五過論》又說:「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為中醫問診奠定了基礎。而後,問診倍受歷代醫家的重視,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不斷得到補充,使之逐漸完善。明代張介賓在《景岳全書·十問篇》中,將問診歸納為十問,便於臨床應用。清代喻嘉言也在《寓意草》中擬定病案的書寫格式,對於問診的一般項目、現病史、既往病史等內容都作了詳細的規定,與現在中醫病案的書寫內容頗為相近。
一、問診的意義
問診是了解病情,診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疾病的很多情況,如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及治療經過,患者的自覺症狀、既往病史、生活史和家族史等,只有通過問診才能獲得。上述與疾病有關的資料,是醫生分析病情,進行辨證的可靠依據。尤其是某些疾病早期,病人尚未出現客觀體徵,僅有自覺症狀時,只有通過問診,醫生才能抓住疾病的線索,做出診斷。此外,問診還可以為其他診法提供一個大體查病的範圍,並通過問診了解患者的思想狀況,以便及時進行開導,也有助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所以,問診是醫生診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誠如《素問·征四失論》所說:「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這就是說,在診察疾病時,應首先詢問疾病的開始情況、致病原因等,若不詢問明白,倉促診脈,是難以做出正確診斷的。明·張景岳以問診為「診病之要領,臨證之首務」。清代醫家趙晴初在《存存齋醫話稿續集》中也曾說:「脈居四診之末,望、聞、問貴焉。其中一問字,尤為辨證之要。」充分說明問診在診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二、問診的方法
醫生詢問病人,了解病情,需要有一定的方法。醫生能否通過詢問,及時、準確、全面地獲得有關疾病的臨床資料,與詢問的方法有着密切的關係。《難經·六十一難》曾說:「問而知之謂之工」。經文中的「工」字,就是指問診技巧而言的。所以,在臨床上要運用好問診,除必須熟練地掌握問診內容,具有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豐富的臨床經驗之外,還應注意下列事項:
1.環境要安靜適宜
問診應在較安靜適宜的環境中進行,以免受到干擾。尤其對某些病情不便當眾表述者,應單獨詢問,以便使其能夠無拘束地敘述病情。《素問·移精變氣論》中說:「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就是直接向病員本人詢問病情。若因病重意識不清等原因而不能自述者,可向知情人或陪診者詢問。但當病人能陳述時,應及時加以核實或補充,以便資料準確、可靠。
2.態度要嚴肅和藹
醫生對病人疾苦要關心體貼,視病人如親人。在問診時,切忌審訊式的詢問。對病人的態度,既要嚴肅認真,又要和藹可親,細心詢問,耐心聽取病人的陳述,使病人感到溫暖親切,願意主動陳述病情。如《醫門法律·問病論》所說:「問者不覺煩,病者不覺厭,庶可詳求本末,而治無誤也。」如遇病情較重,或較難治癒的病人,要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醫生切忌有悲觀、驚訝的語言或表情,以免給病人帶來不良的刺激,增加其思想負擔,而使病情加重。
3.不用醫學術語詢問
醫生詢問病情,切忌使用病人聽不懂的醫學術語。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詢問,以便使病人聽懂,能夠準確地敘述病情。
版權信息
書 名: 中醫診斷學(第2版)(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學參考叢書)
作 者:鄧鐵濤
出版社: 人民衛生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117093439
開本: 16
定價: 68.00 元
內容介紹
《中醫診斷學》(第2版)是以中醫診斷學教學大綱為依據,以五版教材為基礎,廣泛汲取現行使用教材的成果,在保持原版的優勢與特色的基礎上,對原書進行了必要的修訂與補充,使之進一步完善,以適應中醫診斷學發展的需要。全書分為緒論、四診、八綱、辨證、診斷與病案5篇,全面論述了中醫診斷學發展概況,介紹了中醫診斷學的理論與方法,對四診的運用、疾病的診斷,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對於證候的辨別,以八綱為辨證綱領,按病因、病位、病性、病機、病勢進行了具體而詳細的分析,對於準確地進行疾病診斷與辨證論治大有裨益。
《中醫診斷學》系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學參考叢書之一,是研究如何診斷疾病、判斷證候以及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重要學科,是中醫學重要組成部分。該書自第1版出版以來,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曾多次重印。
作者介紹
鄧鐵濤,中醫學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名老中醫.1916年10月出生於廣東省開平縣。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老中醫,內科專家。
編輯推薦
《中醫診斷學》(第2版)所引文獻豐富而翔實,論述嚴謹而精審,是對中醫診斷學的全面總結與提高,因此,《中醫診斷學》(第2版)適用於從事中醫教學、醫療、科研人員學習參考。
中醫診斷學
叢書名: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
點擊查看大圖
作 者: 朱文鋒 主編
出 版 社: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8-1
版 次: 1
頁 數: 294
I S B N : 9787801563101
包 裝: 平裝
內容簡介
《中醫診斷學》是根據中醫學的基本理論,研究診察病情、判斷疾病、辨別證侯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它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樑,是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幹課程。
中醫診斷學要主包括診法、辨證、診斷綜合運用和病案書寫等內容。診灶部分包括望、聞、問、切四診,辨證部分包括八綱辨證、病性辨證、臟腑辨證等。附原文選錄,僅作為教學的參考。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要使學習者熟悉中醫診斷的含義與內容,症、病、症等概念及其相互關係,中醫診斷的原理和原則;掌握問、望 、聞、切四診的基本技能和知識,八綱、病性、臟腑等辨證的基本內容及辨證統一體系;熟悉病情資料的綜合處理,主症診斷,證侯診斷,疾病診病診斷的思路,病案書寫的內容、格式和要求。
本教材的編寫,以中醫診斷的理論和知識為基本內容,突出臨床實用,突出技能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培訓。注意內容的規範,注意避免與其他學科內容的不必要重複,在具體內容的安排上,注意知識由淺入深、由分散到綜合的循序漸進順序,並適當反映了學科研究的新進展。
緒論
一、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二、中醫診斷的基本原理
三、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
四、中醫診斷學的發展簡史
五、學習中醫診斷學的方法
上篇診法
第一章 問診
第一節 問診的意義及方法
第二節 問題的內容
第三節 問現在症
第二章 望診
第一節 全身望診
第二節 局部望診
第三節 望排出物
第四節 望小兒指紋
第三章 舌診
第一節 舌診概說
第二節 望舌質
第三節 望舌苔
第四節 舌象分析與舌診意義
第四章 聞診
第一節 聽聲音
第二節 嗅氣味
第五章 脈診
第一節 診脈概述
第二節 正常脈象
第三節 病理脈象
第四節 脈診臨床運用及意義
第六章 按診
第一節 按診的方法與意義
第二節 按診的內容
中篇 辨證
第七章 八綱辨證
第一節 八綱基本證侯
第二節 八綱證侯間的關係
第三節 八綱辨證的意義
第八章 症性辨證
第一節 辨六淫證侯
……
下篇 診斷綜合運用
附篇 原文選錄
作者:王憶勤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31日)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平裝: 171頁
開本: 16
ISBN: 9787030184078
條形碼: 9787030184078
產品尺寸及重量: 27.4 x 19.8 x 1.2 cm ; 340 g
ASIN: B0011BZW50
內容介紹
《中醫診斷學》簡介:中醫診斷學是研究中醫診察疾病、辨別病證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中醫診斷學是歷代醫家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中醫基礎學科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樑,是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幹課程。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如何運用各種診察方法和手段獲取臨床信息,並對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概括疾病的病因、病性、病及病勢,推斷內在的病理變化,以獲得對疾病本質的認識。
《中醫診斷學》將傳統教材中的中醫診斷理論知識在案例教學中得到闡述、深化,使理論與臨床實際緊密相連。在編寫上力求突破傳統的編寫體例和刻板的書寫內容,共收錄病案182例,插圖64幅,形式生動直觀,實用性強,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易於理解和掌握中醫診斷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中醫臨床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推薦
《中醫診斷學》可供中醫藥學各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低年資住院醫生使用。
目錄
編寫說明
第一章 緒論
一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二 中醫診斷學的發展簡史
三 中醫診斷的原則
四 中醫診斷學的學習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 望診
第一節 全身望診
一 望神
二 望色
三 望形體
四 望姿態
第二節 局部望診
一 望頭面
二 望五官
三 望頸項
四 望身體
五 望四肢
六 望下竅
七 望皮膚
第三節 望排出物
一 望排出物的原理、意義和方法
二 望排出物的內容
第四節 舌診
一 舌的形勢結構
二 望舌的原理
三 望舌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四 正常舌象及其生理變異
五 舌診的內容
第三章 聞診
第一節 聽聲音
一 聽聲音的原理和意義
二 聽聲音的內容
第二節 嗅氣味
一 嗅氣味的原理及意義
二 嗅氣味的內容
第四章 問診
第一節 問診概述
一 問診的意義及方法
二 問診的內容
第二節 問現在症
一 問寒熱
二 問汗
三 問疼痛
四 問身胸腹不適
五 問飲食口味
六 問二便
七 問情緒
八 問睡眠
九 問婦女
十 問男子
十一 問小兒
第五章 切診
第一節 脈診
一 脈象形成的原理
二 診脈的部位和方法
三 脈象要素及平脈特徵
四 常見脈象及其臨床意義
五 脈象鑑別、相兼脈和真髒脈
六 診婦人脈與小兒脈
七 脈診的臨床意義及脈症從舍
第二節 按診
一 按診的手法和體位選擇
一 按診的內容
第六章 病性辯證
第七章 病位辯證
第八章 診斷與病案
彩圖
何建成版書籍
作者:何建成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
圖書詳細信息
ISBN:9787302284796
定價:39.8元
印次:1-2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14-3-6
圖書介紹
本教材分為緒論,上、中、下三篇10章及附篇。緒論扼要介紹了中醫診斷學的性質、內容、原理、原則、發展簡史及學習方法。上篇為診法篇,包括望、聞、問、切四診。中篇為辨證篇,包括八綱辨證、病因辨證、病性辨證、病位辨證。下篇為診斷綜合運用與病歷篇,介紹了病情資料的收集、屬性分類與綜合整理方法,辨證的邏輯思維方法、思路、內容與要求,以及病曆書寫與要求。附篇包括現代研究思路、方法與進展、特殊診法選介、醫籍選錄、舌象彩色圖譜。
本書可供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藥類、中西醫結合等專業學生,尤其七年制學生及研究生、進修生等使用。
前言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診斷學》教材的編寫,是按照我國高等醫藥教育的發展及教育部的要求,為高校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與精品課程的建設,組織編寫出版的教材。
中醫診斷學是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幹課程,是聯繫中醫基礎學科與臨床各科的橋樑。有鑑於此,本教材不僅突出「三基」內容,知識點明確,能使學生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掌握所學課程的知識點,而且強調中醫辨證的思維訓練和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不僅注重繼承,強化經典,而且重視發揚,強調拓寬學生視野,在「三基」內容的基礎上,反映學術進展,使學生能夠站在學科前沿,靈活掌握並運用本學科先進知識。
本教材在借鑑歷版《中醫診斷學》教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分為緒論,上、中、下三篇10章及附篇。緒論扼要介紹了中醫診斷學的性質、內容、原理、原則、發展簡史及學習方法;上篇為四診篇,共分4章,包括望、聞、問、切四診;中篇為辨證篇,共分4章,包括八綱辨證、病因辨證(六淫、疫癘辨證、情志內傷辨證、勞傷、食積、蟲積、外傷、藥邪辨證)、病性辨證(氣血辨證、津液辨證)、病位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下篇為診斷綜合運用與病歷篇,共分兩章,介紹了病情資料的收集、屬性分類與綜合整理方法,辨證的邏輯思維方法、思路、內容與要求,以及病曆書寫與要求。以上每章之後又有小結和複習思考題,小結是對該章內容和重點進行的概括,複習思考題則是根據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提出了一些學習與思考的題目,有助於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和學習。附篇為現代研究與特殊診法篇,共分3章,介紹了運用現代多學科的理論、方法以及技術手段,從宏觀與微觀以及不同角度方面,介紹中醫四診客觀化、辨證規範化方面研究的一些較為成熟的方法、思路和所取得的成果;選擇介紹了耳診、甲診和第二掌骨側診等特殊診法的原理、臨床意義。
另附錄有醫籍選錄、舌象彩色圖譜和主要參考文獻。可供參考。
本教材的緒論、心病辨證由何建成編寫,全身望診由趙鶯編寫,局部望診由嚴惠芳編寫,望排出物由陳宏志編寫,舌診由許家佗編寫,聞診由楊朝陽編寫,問診由魏紅編寫,脈診由鄒小娟編寫,按診由莊燕鴻編寫,八綱辨證由鄭小偉、宋紅編寫,病因辨證由陳銳編寫,病性辨證由胡志希編寫,肺與脾病辨證由方朝義編寫,肝與腎病辨證由賈育新編寫,臟腑兼病辨證與特殊診法由徐征編寫,六經、衛氣營血、三焦辨證與經絡辨證由劉燕平編寫,診斷綜合運用與病歷由邢淑麗編寫,現代研究思路、方法與進展由陳家旭、許家佗、趙歆編寫。最後,由主審吳承玉,主編何建成,副主編陳家旭、鄭小偉、方朝義對全書進行審定,完成定稿。
本教材望診部分的插圖由嚴惠芳提供,舌診彩圖由許家佗提供。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第三期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S30302)的資助,也得到了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教研室全體老師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謝意。
科學在不斷發展,中醫診斷學無論理論抑或臨床均在不斷完善與發展。本教材的編寫,雖經編者多次修改、審定,幾易其稿,但限於水平及時間,如有疏漏紕繆之處,望請各位專家及讀者不吝指正。
本教材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可供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藥類、中西醫結合等專業學生,尤其七年制學生及研究生、進修生等使用。
《中醫診斷學》編委會
2012年3月
目錄
緒論
一、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二、中醫診斷的基本原理
三、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
四、中醫診斷學發展簡史
五、中醫診斷學的學習方法和要求
上篇四診
第1章望診
第1節全身望診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
四、望態
第2節局部望診
一、望頭面
二、望五官
三、望頸項
四、望胸脅
五、望腹部
六、望腰背部
七、望四肢
八、望二陰
九、望皮膚
第3節舌診
一、舌的組織結構與舌象的形成
二、舌診原理
三、舌診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四、正常舌象及其生理變異
五、舌診的主要內容
六、舌象分析要點
七、舌診的臨床意義
八、危重舌象診法
第4節望排出物
一、望痰涎涕唾
二、望嘔吐物
三、望二便
第5節望小兒食指絡脈
一、食指絡脈的三關定位
二、食指絡脈的觀察方法
三、正常小兒食指絡脈
四、病理小兒食指絡脈
第2章聞診
第1節聽聲音
一、正常聲音
二、病變聲音
第2節嗅氣味
一、病體、排出物氣味
二、病室氣味
第3章問診
第1節問診的意義及方法
一、問診的意義
二、問診的方法
三、問診的注意事項
第2節問診的內容
一、一般情況
二、主訴
三、現病史
四、既往史
五、個人生活史
六、家族史
Ⅳ
第3節問現在症狀
一、問寒熱
二、問汗
三、問疼痛
四、問頭身胸腹不適
五、問飲食口味
六、問睡眠
七、問二便
八、問情志
九、問經帶
十、問男子
十一、問小兒
第4章切診
第1節脈診
一、脈象形成的原理
二、脈診的部位
三、脈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四、脈象要素
五、平脈
六、常見脈象
七、相兼脈
八、真髒脈
九、診婦人脈與小兒脈
十、脈症順逆與從舍
十一、脈診的臨床意義
第2節按診
一、按診的方法與意義
二、按診的內容
中篇辨證
第5章八綱辨證
第1節概念與源流
一、八綱辨證概念
二、八綱辨證源流
第2節八綱基本證候
一、表里辨證
二、寒熱辨證
三、虛實辨證
四、陰陽辨證
第3節八綱證候間的關係
一、證候相兼
二、證候錯雜
三、證候真假
四、證候轉化
第4節八綱辨證的意義
第6章病因辨證
第1節六淫、疫癘辨證
一、風淫證
二、寒淫證
三、暑淫證
四、濕淫證
五、燥淫證
六、火淫證
七、疫癘
第2節情志內傷辨證
一、喜傷證
二、怒傷證
三、思傷證
四、憂傷證
五、悲傷證
六、恐傷證
七、驚傷證
第3節勞傷、食積、蟲積、外傷、
藥邪辨證
一、過勞所傷
二、過逸所傷
三、食積
四、蟲積
五、外傷
六、藥邪傷
Ⅴ
第7章病性辨證
第1節氣病辨證
一、氣虛類證
二、氣滯類證
第2節血病辨證
一、血虛類證
二、血瘀證
三、血熱證
四、血寒證
第3節津液病辨證
一、津液虧虛證
二、痰證
三、飲證
四、水停證
第4節陰陽虛損病辨證
一、陰虛證
二、陽虛證
三、亡陰證
四、亡陽證
第5節氣血津液陰陽兼病辨證
一、氣血兩虛證
二、氣滯血瘀證
三、氣虛血瘀證
四、氣不攝血證
五、氣隨血脫證
六、氣隨津脫證
七、痰瘀互結證
八、氣陰兩虛證
九、津血虧虛證
十、陰陽兩虛證
第8章病位辨證
第1節臟腑辨證
一、心與小腸病辨證
二、肺與大腸病辨證
三、脾與胃病辨證
四、肝與膽病辨證
五、腎與膀胱病辨證
六、臟腑兼病辨證
第2節六經辨證
一、辨六經病證
二、六經病證的傳變
第3節衛氣營血辨證
一、辨衛氣營血病證
二、衛氣營血病證的傳變
第4節三焦辨證
一、辨三焦病證
二、三焦病證的傳變
第5節經絡辨證
一、辨十二經脈病證
二、辨奇經八脈病證
下篇診斷綜合運用與病歷
第9章診斷綜合運用
第1節病情資料的綜合處理
一、病情資料的收集
二、病情資料的屬性分類與綜合
整理
第2節辨證的邏輯思維方法、內容
與要求
一、辨證的邏輯思維方法
二、辨證方法與思路
三、辨證的基本內容
四、證名的具體要求
第10章病曆書寫與要求
第1節病歷沿革與意義
一、病歷沿革
二、病歷的意義
第2節病歷的內容和要求
一、基本要求
二、門(急)診病曆書寫要求及內容
三、住院病曆書寫要求及內容
第3節中醫病曆書寫格式
一、入院記錄
二、病程記錄
三、搶救記錄
四、病歷示例
附篇現代研究與特殊診法
第11章四診現代研究思路與
方法
第1節望診
一、色診現代研究
二、舌診現代研究
第2節聞診
一、聲診現代研究
二、嗅診現代研究
第3節問診
一、症狀名稱的規範
二、症狀量化的規範
三、中醫症狀評定量表研製
四、計算機中醫問診系統研究
第4節脈診
一、脈象形成的生理學機制
二、脈診客觀化的實驗研究
三、脈診的臨床研究及應用
第12章證候現代研究思路與
方法
第1節證候文獻和證候規範化
研究
一、證候文獻研究
二、證候規範化研究
第2節證候計量診斷和證候動物模型
研究
一、中醫證候計量診斷
二、證候動物模型研究
第3節常見證候生物學基礎研究
一、心病常見證候研究
二、肝病常見證候研究
三、脾病常見證候研究
四、肺病常見證候研究
五、腎病常見證候研究
六、中醫寒熱證候研究
七、氣血津液病常見證候研究
第13章特殊診法選介
第1節耳診
一、診斷原理
二、診察方法與注意事項
三、正常表現與生理變異
四、臨床應用
第2節甲診
一、診斷原理
二、診察方法與注意事項
三、正常表現與生理變異
四、臨床應用
第3節第二掌骨側診
一、診斷原理
二、診察方法與注意事項
三、正常表現與生理變異
四、臨床應用
附錄醫籍選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