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9.2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博物馆手册 的原始碼
←
中国博物馆手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国博物馆手册</big> ''' |- | [[File:0 (1)3546768798098.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043/20200904020302-210053854_jpeg_600_934_207143.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83967584&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3043%2F20200904020302-210053854_jpeg_600_934_207143.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中国博物馆手册》是2015年8月14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米里亚姆·克利福德]]、[[凯西·詹格兰德]]、[[安东尼·怀特]]。 ==基本内容==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米里亚姆·克利福德、凯西·詹格兰德、安东尼·怀特 书名:中国博物馆手册 出版时间:2015年8月14日 ISBN:978754471745 ==内容简介== 值得推荐的中国博物馆参观指南 国外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博物馆学家眼中的中国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院长、上海博物馆馆长、南京博物院院长等 联合推荐 囊括中国216家博物馆,按地区、省、市划分,使用方便 一本独特而详尽的博物馆指南,充满了新奇与趣味 ——ColinThubron,Shadows of the Silk Road作者 到博物馆去,给你知识,给你智慧,给你力量!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中国的博物馆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期。你可以借本书了解身边的博物馆,更可以了解西方学者视角下中国博物馆的勃勃生机。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 当参观博物馆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你应当阅读《中国博物馆手册》,并走进你向往的中国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 良 博物馆大大拓展了人的视知觉和思维范围,是现代性和现代文化最重要的塑造力量之一。它规制着人类的集体记忆与记忆方式,塑造着我们对人、物、环境以及历史的最基本的设想和理解,并将继续成为一个不同人围绕历史记忆与文化建设展开跨文化、跨时空对话的场所。而本书便是带你走进这一场所的指南。 ——中国文物报副总编曹兵武 博物馆:一个与往昔对话、给当代启迪、为未来铺垫的去处。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 ==出版背景== 中国正处于博物馆飞速建设与发展的时期。1990年,全国大约有300家博物馆,到2008年,官方的统计数据为2310家博物馆,还不包括新近获批的民营博物馆、艺术中心,以及体现当代艺术与文化的村庄与街区等。 1949年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建立了国家级、省级与市级博物馆体系。一批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建成开放,如南京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 与西方不同,中国博物馆大多只关注本国艺术。皇权与儒家思想治下多年的传统中国很为自己的文化自给而自豪。无论从艺术的哪个角度来看,新生代都会继承上一代的遗产。大多数博物馆仍然独占着中国的艺术藏品,或那些与中国历史有关的文物,当然,这一状况也在不断演变。 依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传统博物馆对藏品的呈现方式或许是过时的甚至是沉闷的,蓬头垢面的文物放在昏暗的柜子里,退色的物品大多只附有中文说明。但这一切正在改变之中,且改进的速度足以令人惊讶。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向世界开放。新的博物馆与生机勃勃的当代艺术中心便是极好的证明,国内以至全球游客也对各种藏品与画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8年初,中国政府宣布到2009年末,所有国立博物馆与纪念馆,除古建类与遗址类馆外,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博物馆参观人数因此激增,也证明了民众对文化与历史的热情关注。 博物馆建筑纷纷处在重新整修和现代化进程中,引人注目的新建筑新结构四处涌现,令人惊叹。每一天都有新的私人博物馆和国立博物馆开门迎客。我们一直在努力从不同角度为大量藏品和机构提供有代表性的介绍,但在这一发展时期,很难列出一份完整包含新老博物馆的清单。希望不久之后可以建设一个互动网站,跟踪相关动态,提供最新信息。 本书包括了大多数中国著名的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那些知名度不高却独具文化吸引力的博物馆的信息,它们不同寻常却人迹罕至,往往令某些特殊藏家与爱好者犹感兴趣。在本书的帮助下,你也可以享受到耳目一新的体验。 中国人民深为自己的国家和成就感到自豪,为它新创造出的财富和它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自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反映出国力,博物馆反映出意识形态。中国的博物馆也不例外。中国的文化部门致力于保卫文化安全,这也不可避免地在当代博物馆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上有所体现。 最主要的国家级与省级博物馆,如北京的首都博物馆、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都以历史为线呈现展览。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博物馆,阐释本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很自然,这些展览也以教育功能为主,以历史朝代或文物材质为标准,以艺术形式展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博物馆还陆续收藏了1949年后考古新发掘的文物。也是在1949年之后,新中国的自豪感日益强烈,新的博物馆不断涌现,如北京的军事博物馆、青岛的海军博物馆等。或许政府的目的之一便是,除了表现这类博物馆展品的艺术价值之外,更强调中央政府的建立?至少外国游客在离开这些馆时会留下如此印象。以历史的眼光欣赏这些藏品,其意义要大于欣赏藏品本身的价值,这一点从博物馆经常展出原物的复制品——有时并不特别注明——也可得到验证。在博物馆的“珍宝厅”里,这一点尤其突出,文物的复制品被作为真品展示,但没必要认为这是对观众的欺骗。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博物馆的诞生,藏品保管的理念和更严密的安保措施也在更新,上述的情况也在渐渐转变。 如今,中国的许多考古遗址也成为最令人兴奋的艺术目的地,新的博物馆往往建于其上,发掘现场也对公众开放。这一潮流应始于秦始皇兵马俑馆。不过,传统上说,最佳欣赏地还是在省级博物馆或是北京的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也乐于将藏品放在新建筑里展出,包括遗址边的一流陈列厅。在西方,你可以欣赏到中国的一流展览,但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在考古发掘原址欣赏它们吧。没有任何巡展能给予观众亲临秦始皇巨型陪葬坑时获得的那种震撼感受,同样,身处紫禁城体会到的亲密和宏伟无可替代,在上海博物馆领会伟大的古青铜文物时感受到的魅力也独一无二。 除了收藏在民营博物馆里的文物之外,中国国家文物局负责照管国家级博物馆与省级博物馆的所有文物。文物依据历史和艺术的重要性进行分级。一级文物是最高级别,其次是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只有极少数的文物被评为标准器。一般而言,博物馆越大拥有的国宝数量就越多,比如收藏着更多的一级文物。你可以在博物馆的出版物或说明上看到具体数字。 本导览手册按地区、省、市及某些特殊兴趣点——艺术、政治、考古、历史、科学与文化——编排。儿童可能感兴趣的博物馆或地址有特别标注。此外,还注明了开放时间,展览地点等,你也可以通过当地黄页或向宾馆咨询获得更多信息。 书中记录的每一家博物馆都会给你带来启发。依此而游,博物馆的藏品与展览之旅会令你的旅行大为增色,当然也会成为进一步理解中国艺术、文化、社会与历史的起点。 中文版编后记 《中国博物馆手册》终于可以付印了。有几句话,在这里向读者作个交代。 这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09年。先介绍下三位作者。米里亚姆·克利福德,凯西·詹格兰德和安东尼·怀特。这三位的身份加在一起,也算是琳琅满目。 米里亚姆·克利福德先后就读于纽约大学和伦敦大学就,拿到过考古学位,之后在香港和北京一共生活了14年,成为一位摄影家与图片记者,名字经常出现在《南华早报》、《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等报刊上。 凯西·詹格兰德是位艺术史学家与考古学者,曾在多家博物馆就职,还亲历过美国与欧洲的水下考古。她的著作涉及博物馆、历史、考古诸多题材。 安东尼·怀特身兼艺术史学家与出版人双重角色,过去二十几年一直从事与中国艺术有关的工作,著有《紫禁城:简史及导览》。 这三人在中国跑过多少家博物馆,无法精确统计。而书中所涉及的,当是亲历无疑。就算三人平均下来,每人也要参观过70家以上的博物馆。这即使对于一名中国博物馆业内人士来说,恐怕也不是件易事。何况,他们的参观并非完全走马观花。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参照各自专业的视角,他们笔下的各博物馆与我们所见的便显得似曾相识,又依稀不同。 举例来说,首先,这本书里有些博物馆,过去我们或许不会当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北京的798艺术中心、尤伦斯艺术中心、重庆的501艺术基地便属于此类。其次,有些馆特色鲜明,但或因规模不大,或因地处一隅,或因宣传有限,大多数人可能未尝有闻。比如四川郫县的川菜博物馆,四川人又有几个知道?居然也都被作者挖掘出来。第三,一般观众、甚至部分专业观众到博物馆,所关注的、所感兴趣的,与三位作者的“焦点”往往有异。这无法具体说明,看文字自会了解。 翻译、出版编辑这本书,费时,费力,费神。首先是资料的核实与勘误。原书出版于2009年,许多馆的资料已经过时,比如有的馆业已撤销,有的迁址,有的联系方式、开放时间发生变化等。其次,作为外国人写中国文化,也难免有误漏之处,例如《故宫》一篇里,那么多门,中国人都很难弄清楚,作者偶有混淆也在所难免。第三,把诸多中国文化因素写成英文,再从英文还原成中文,这绝对是项费心不讨好的事。正因如此,最终成书时极有可能存在漏误,恳请读者与博物馆人士不吝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在此必须郑重感谢许多博物馆人士。这两百多家博物馆,我们尽可能一一联系过。博物馆同仁们给予了大量的帮助。有些博物馆直接揽过翻译、勘误与提供图片的职责,比如湖南省博物馆;有些同志不但承担了本馆的译文,还为同区域博物馆的文章精心提供译稿与图片,比如上海汽车博物馆的姚畅女士,上海科学普及及促进中心的谢晶女士,浙江省博物馆的蔡琴女士,广州博物馆邓玉梅女士,天津自然博物馆马元先生,南京解放军国际关际学院王赛先生,南通博物苑金艳女士等,他们分别将上海、浙江、广东、天津、山西与南通的各馆“一网打尽”。还有些馆专门为我们审核译文,提供精美图片,例如《建川博物馆聚落》一文,樊建川馆长亲自安排专人审读,带我们尽情拍照。黄静雅女士在承担若干翻译任务之余,也承担了大量编辑工作。因为体例原因,我们无法在每篇文章后单独附上译者姓名,只有列成一张致谢总表,谨向各博物馆、各位博物馆同仁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这本书的价值,起码一条是,可以作为普通观众游览博物馆前“预习”的极好资料甚至出行参考。文中所列各博物馆地址、联系方式、网址、开放时间、服务设施等,均为付印时已核实、更新的信息。 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在为本书写的推荐里说,“到博物馆去,给你知识,给你智慧,给你力量!”,不约而同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成建正馆长写的是:“博物馆:一个与往昔对话、给当代启迪、为未来铺垫的去处”。我们也希望本书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喜欢博物馆。 最后说明一下,本书所收各博物馆与精美藏品的大量图片,共有三个来源:一为原书作者提供,二为各博物馆提供(个别注有摄影者),三为个人提供,包括同行摄影等。或有几个来源均提供了相同题材的图片,我们则择优选用。同样因体例与版式原因,无法全部在正文中一一标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米里亚姆·克利福德先后就读于纽约大学和伦敦大学,拿到考古学位,之后在香港和北京一共生活了14年。作为一位摄影家与图片记者,她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南华早报]]》、《[[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等报刊上。 凯西·詹格兰德艺术史学家与考古学者,曾在多家博物馆就职,还亲历过美国与欧洲的水下考古。她的著作涉及博物馆、历史、考古诸多题材。 安东尼·怀特身兼艺术史学家与出版人双重角色。过去二十几年一直从事与中国艺术相关的工作,著作有《紫禁城:简史及导览》等。<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786051/ 中国博物馆手册]豆瓣读书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011 圖書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中国博物馆手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