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博物館手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博物館手冊

《中國博物館手冊》是2015年8月14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米里亞姆·克利福德凱西·詹格蘭德安東尼·懷特

基本內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米里亞姆·克利福德、凱西·詹格蘭德、安東尼·懷特

書名:中國博物館手冊

出版時間:2015年8月14日

ISBN:978754471745

內容簡介

值得推薦的中國博物館參觀指南

國外考古學家、藝術史學家、博物館學家眼中的中國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院長、上海博物館館長、南京博物院院長等 聯合推薦

囊括中國216家博物館,按地區、省、市劃分,使用方便

一本獨特而詳盡的博物館指南,充滿了新奇與趣味

——ColinThubron,Shadows of the Silk Road作者

到博物館去,給你知識,給你智慧,給你力量!

——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

中國的博物館正處在一個飛速發展期。你可以借本書了解身邊的博物館,更可以了解西方學者視角下中國博物館的勃勃生機。

——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

當參觀博物館成為當代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你應當閱讀《中國博物館手冊》,並走進你嚮往的中國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 良

博物館大大拓展了人的視知覺和思維範圍,是現代性和現代文化最重要的塑造力量之一。它規制着人類的集體記憶與記憶方式,塑造着我們對人、物、環境以及歷史的最基本的設想和理解,並將繼續成為一個不同人圍繞歷史記憶與文化建設展開跨文化、跨時空對話的場所。而本書便是帶你走進這一場所的指南。

——中國文物報副總編曹兵武

博物館:一個與往昔對話、給當代啟迪、為未來鋪墊的去處。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成建正

出版背景

中國正處於博物館飛速建設與發展的時期。1990年,全國大約有300家博物館,到2008年,官方的統計數據為2310家博物館,還不包括新近獲批的民營博物館、藝術中心,以及體現當代藝術與文化的村莊與街區等。

1949年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國建立了國家級、省級與市級博物館體系。一批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建成開放,如南京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

與西方不同,中國博物館大多只關注本國藝術。皇權與儒家思想治下多年的傳統中國很為自己的文化自給而自豪。無論從藝術的哪個角度來看,新生代都會繼承上一代的遺產。大多數博物館仍然獨占着中國的藝術藏品,或那些與中國歷史有關的文物,當然,這一狀況也在不斷演變。

依今天的標準來看,這些傳統博物館對藏品的呈現方式或許是過時的甚至是沉悶的,蓬頭垢面的文物放在昏暗的柜子里,退色的物品大多只附有中文說明。但這一切正在改變之中,且改進的速度足以令人驚訝。

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向世界開放。新的博物館與生機勃勃的當代藝術中心便是極好的證明,國內以至全球遊客也對各種藏品與畫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8年初,中國政府宣布到2009年末,所有國立博物館與紀念館,除古建類與遺址類館外,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博物館參觀人數因此激增,也證明了民眾對文化與歷史的熱情關注。

博物館建築紛紛處在重新整修和現代化進程中,引人注目的新建築新結構四處湧現,令人驚嘆。每一天都有新的私人博物館和國立博物館開門迎客。我們一直在努力從不同角度為大量藏品和機構提供有代表性的介紹,但在這一發展時期,很難列出一份完整包含新老博物館的清單。希望不久之後可以建設一個互動網站,跟蹤相關動態,提供最新信息。

本書包括了大多數中國著名的博物館,如上海博物館、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與此同時,我們也關注那些知名度不高卻獨具文化吸引力的博物館的信息,它們不同尋常卻人跡罕至,往往令某些特殊藏家與愛好者猶感興趣。在本書的幫助下,你也可以享受到耳目一新的體驗。

中國人民深為自己的國家和成就感到自豪,為它新創造出的財富和它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自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藝術反映出國力,博物館反映出意識形態。中國的博物館也不例外。中國的文化部門致力於保衛文化安全,這也不可避免地在當代博物館的內容與表現形式上有所體現。

最主要的國家級與省級博物館,如北京的首都博物館、西安的陝西歷史博物館,都以歷史為線呈現展覽。每個省都有自己的博物館,闡釋本地區的歷史與文化。很自然,這些展覽也以教育功能為主,以歷史朝代或文物材質為標準,以藝術形式展現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博物館還陸續收藏了1949年後考古新發掘的文物。也是在1949年之後,新中國的自豪感日益強烈,新的博物館不斷湧現,如北京的軍事博物館、青島的海軍博物館等。或許政府的目的之一便是,除了表現這類博物館展品的藝術價值之外,更強調中央政府的建立?至少外國遊客在離開這些館時會留下如此印象。以歷史的眼光欣賞這些藏品,其意義要大于欣賞藏品本身的價值,這一點從博物館經常展出原物的複製品——有時並不特別註明——也可得到驗證。在博物館的「珍寶廳」里,這一點尤其突出,文物的複製品被作為真品展示,但沒必要認為這是對觀眾的欺騙。當然,隨着越來越多的現代化博物館的誕生,藏品保管的理念和更嚴密的安保措施也在更新,上述的情況也在漸漸轉變。

如今,中國的許多考古遺址也成為最令人興奮的藝術目的地,新的博物館往往建於其上,發掘現場也對公眾開放。這一潮流應始於秦始皇兵馬俑館。不過,傳統上說,最佳欣賞地還是在省級博物館或是北京的博物館,遺址類博物館也樂於將藏品放在新建築里展出,包括遺址邊的一流陳列廳。在西方,你可以欣賞到中國的一流展覽,但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是在考古發掘原址欣賞它們吧。沒有任何巡展能給予觀眾親臨秦始皇巨型陪葬坑時獲得的那種震撼感受,同樣,身處紫禁城體會到的親密和宏偉無可替代,在上海博物館領會偉大的古青銅文物時感受到的魅力也獨一無二。

除了收藏在民營博物館裡的文物之外,中國國家文物局負責照管國家級博物館與省級博物館的所有文物。文物依據歷史和藝術的重要性進行分級。一級文物是最高級別,其次是二級文物、三級文物。只有極少數的文物被評為標準器。一般而言,博物館越大擁有的國寶數量就越多,比如收藏着更多的一級文物。你可以在博物館的出版物或說明上看到具體數字。

本導覽手冊按地區、省、市及某些特殊興趣點——藝術、政治、考古、歷史、科學與文化——編排。兒童可能感興趣的博物館或地址有特別標註。此外,還註明了開放時間,展覽地點等,你也可以通過當地黃頁或向賓館諮詢獲得更多信息。

書中記錄的每一家博物館都會給你帶來啟發。依此而游,博物館的藏品與展覽之旅會令你的旅行大為增色,當然也會成為進一步理解中國藝術、文化、社會與歷史的起點。

中文版編後記

《中國博物館手冊》終於可以付印了。有幾句話,在這裡向讀者作個交代。

這本書英文版出版於2009年。先介紹下三位作者。米里亞姆·克利福德,凱西·詹格蘭德和安東尼·懷特。這三位的身份加在一起,也算是琳琅滿目。

米里亞姆·克利福德先後就讀於紐約大學和倫敦大學就,拿到過考古學位,之後在香港和北京一共生活了14年,成為一位攝影家與圖片記者,名字經常出現在《南華早報》、《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等報刊上。

凱西·詹格蘭德是位藝術史學家與考古學者,曾在多家博物館就職,還親歷過美國與歐洲的水下考古。她的著作涉及博物館、歷史、考古諸多題材。

安東尼·懷特身兼藝術史學家與出版人雙重角色,過去二十幾年一直從事與中國藝術有關的工作,著有《紫禁城:簡史及導覽》。

這三人在中國跑過多少家博物館,無法精確統計。而書中所涉及的,當是親歷無疑。就算三人平均下來,每人也要參觀過70家以上的博物館。這即使對於一名中國博物館業內人士來說,恐怕也不是件易事。何況,他們的參觀並非完全走馬觀花。以一個外國人的眼光,參照各自專業的視角,他們筆下的各博物館與我們所見的便顯得似曾相識,又依稀不同。

舉例來說,首先,這本書里有些博物館,過去我們或許不會當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博物館。北京的798藝術中心、尤倫斯藝術中心、重慶的501藝術基地便屬於此類。其次,有些館特色鮮明,但或因規模不大,或因地處一隅,或因宣傳有限,大多數人可能未嘗有聞。比如四川郫縣的川菜博物館,四川人又有幾個知道?居然也都被作者挖掘出來。第三,一般觀眾、甚至部分專業觀眾到博物館,所關注的、所感興趣的,與三位作者的「焦點」往往有異。這無法具體說明,看文字自會了解。

翻譯、出版編輯這本書,費時,費力,費神。首先是資料的核實與勘誤。原書出版於2009年,許多館的資料已經過時,比如有的館業已撤銷,有的遷址,有的聯繫方式、開放時間發生變化等。其次,作為外國人寫中國文化,也難免有誤漏之處,例如《故宮》一篇里,那麼多門,中國人都很難弄清楚,作者偶有混淆也在所難免。第三,把諸多中國文化因素寫成英文,再從英文還原成中文,這絕對是項費心不討好的事。正因如此,最終成書時極有可能存在漏誤,懇請讀者與博物館人士不吝指正,以便再版時修訂。

在此必須鄭重感謝許多博物館人士。這兩百多家博物館,我們儘可能一一聯繫過。博物館同仁們給予了大量的幫助。有些博物館直接攬過翻譯、勘誤與提供圖片的職責,比如湖南省博物館;有些同志不但承擔了本館的譯文,還為同區域博物館的文章精心提供譯稿與圖片,比如上海汽車博物館的姚暢女士,上海科學普及及促進中心的謝晶女士,浙江省博物館的蔡琴女士,廣州博物館鄧玉梅女士,天津自然博物館馬元先生,南京解放軍國際關際學院王賽先生,南通博物苑金艷女士等,他們分別將上海、浙江、廣東、天津、山西與南通的各館「一網打盡」。還有些館專門為我們審核譯文,提供精美圖片,例如《建川博物館聚落》一文,樊建川館長親自安排專人審讀,帶我們盡情拍照。黃靜雅女士在承擔若干翻譯任務之餘,也承擔了大量編輯工作。因為體例原因,我們無法在每篇文章後單獨附上譯者姓名,只有列成一張致謝總表,謹向各博物館、各位博物館同仁致以最真誠的謝意。

這本書的價值,起碼一條是,可以作為普通觀眾遊覽博物館前「預習」的極好資料甚至出行參考。文中所列各博物館地址、聯繫方式、網址、開放時間、服務設施等,均為付印時已核實、更新的信息。

故宮博物院鄭欣淼院長在為本書寫的推薦里說,「到博物館去,給你知識,給你智慧,給你力量!」,不約而同的,陝西歷史博物館成建正館長寫的是:「博物館:一個與往昔對話、給當代啟迪、為未來鋪墊的去處」。我們也希望本書能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博物館,走進博物館,喜歡博物館。

最後說明一下,本書所收各博物館與精美藏品的大量圖片,共有三個來源:一為原書作者提供,二為各博物館提供(個別注有攝影者),三為個人提供,包括同行攝影等。或有幾個來源均提供了相同題材的圖片,我們則擇優選用。同樣因體例與版式原因,無法全部在正文中一一標註,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作者簡介

米里亞姆·克利福德先後就讀於紐約大學和倫敦大學,拿到考古學位,之後在香港和北京一共生活了14年。作為一位攝影家與圖片記者,她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南華早報》、《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等報刊上。

凱西·詹格蘭德藝術史學家與考古學者,曾在多家博物館就職,還親歷過美國與歐洲的水下考古。她的著作涉及博物館、歷史、考古諸多題材。

安東尼·懷特身兼藝術史學家與出版人雙重角色。過去二十幾年一直從事與中國藝術相關的工作,著作有《紫禁城:簡史及導覽》等。[1]

參考文獻

  1. 中國博物館手冊豆瓣讀書網